猴場會議會址


猴場會議會址

【偉大轉折的前夜——猴場會議會址】


猴場會議會址

【偉大轉折的前夜——猴場會議會址】


猴場會議會址

【偉大轉折的前夜——猴場會議會址】


猴場會議會址

紅軍的群眾工作

1934年的10月,紅六軍團作為先遣部隊從黃平舊州進入甕安縣境,經過老墳嘴到達猴場,原計劃要強渡烏江,但後來接到軍委的3次電令,向東進軍。於是調頭東進,經甕安縣松坪境地向餘慶、石阡方向開發。1934年12月28日,紅一方面軍從黃平舊州進入甕安,在縣境老墳嘴兵分兩路,一路經垛丁關、黃泥凼。攻下甕安縣城後,再經茶坪到達開陽茶山關渡口; 另一路是中央紅軍,經擦耳巖到達甕安猴場,在此召開了彪炳史冊的“猴場會議”。會議之後,經木老坪 、天文到達烏江渡口,突破烏江後經珠藏向遵義挺進。1936年1月,紅二、六軍團從湖南桑植出發,經江口、石阡、餘慶進入甕安猴場,再經縣城南進平越,向黔西、大定、畢節挺進。

“猴場會議”會址是下司宋家灣宋澤生(小名宋小安)的私宅。該建築始建於1912年,是一座藏式風格的四合院,俗稱“一顆印”。內有正廳5間,下廳和廂房各3間,中間為石嵌天井,四周有磚砌桶牆,也叫封火牆,用於防火防盜。1948年,宋澤生與內弟吳殿山因產業糾紛,將該房拆賣一空。2003年,在甕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原址得以原貌修復。會址大門上方的 “猴場會議會址”6個大字是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親筆所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