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列新冠患者遗体解剖完毕,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线索吗?

电影也不好看


肯定是可以的。而且意义重大

之前也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把新型冠状病毒死亡患者进行尸检,现在终于来了。答案应该也很快公布。

那么尸体解剖有什么意义呢?

  1.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具体在人体存在部位,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在呼吸道及胃肠道肯定是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那么在泌尿道、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这些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浸润还有待明确,通过尸检我们可以查看全身各部位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浸润。

  2. 查看那个部位病毒滴度最高,此前我们从各种体液来查看病毒滴度,这次我们终于有机会从各个解剖部位查看病毒滴度。一般病毒滴度越高,说明病毒侵袭越严重。这次终于可以好好看看了。

  3. 明确死因,通过尸检可以明确死因,这比临床判断要准确的多。此前很多临床医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脏打击较大,这次也可以明确究竟死于什么原因。

希望尸体解剖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发现,可以给治疗带来更多的建议。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带来更准确的治疗意见,可以让更多患者治愈。

欢迎关注我,专注医学科普。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刘医生还记得我刚进医学院的时候就想特别想上解剖课,但是大一上学期只学数理化这种通用科目,人体解剖课是大一下学期才开课。那怎么办呢?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们寝室几个爷们决定夜访解剖楼,去看看尸体。去的时候是兴高采烈,结果从窗户看了一眼以后吓得扭头就跑!后来做解剖多了,手术也做多了,再看到尸体也就很淡定从容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慢慢熟悉,慢慢解密人体的过程。解剖是医学的基本课程,外科医生尤其需要学好解剖。而病理解剖是法医们、病理医生们发现患者死亡原因的重要手段。


新冠肺炎刚开始就有不少病理学家自告奋勇要求对死亡病例进行病理解剖,但是有些人担心死亡病例会把病毒传染给解剖者,再加上解剖尸体需要有自愿捐献尸体的,所以这个工作一拖再拖。昨天华中科大法医病理学专家刘良教授团队完成第一例和第二例死亡病例解剖!

目前他们也才是仅仅把尸体进行大体解剖,而大家知道病理才是最重要的。最终尸检的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可以推断出它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以下一些信息。第一,可以明确死亡原因。比如新冠病毒损害了哪些器官组织,目前治疗效果如何。第二,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但是死亡患者消化道病毒活性如何?活性高的话能否通过粪口传播?第三,还有没有其他目前临床上忽略的问题。

当然,我不是解剖者,不是病理学家,也许他们还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更专业的信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骨科木匠刘医生


下午18点45分,全国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

这两例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对于探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的病理改变,疾病机制等有重大帮助,并能从根本上寻找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十分感谢感谢病人家属的大公无私和奉献精神,感谢他们为了医学事业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在中国,去世后,十分讲究遗体完整和体面的离开,为了探索新冠肺炎患者的的病理,他们忍痛捐献亲人遗体,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感谢我们最可爱的白衣天使们,感谢他们不辞辛劳救人于水火感谢恢复期患者贡献血浆,他们的血浆中有大量保护性抗体,可用于重症患者治疗!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患者都能治愈平安回家!





烟花句


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已经突破了7万人,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700多人。据央视报道,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下,经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全国首次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感谢尸体捐献者家属的奉献,专家能从中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呢?

尸体解剖能检测到病毒在人体的主要感染器官

现在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入侵人体的,钟南山院士发表的论文中也指出在病人的大便中分离到了活体病毒,那么病毒除了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存在的话,还有没有在其他系统存在,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通过尸体解剖可以系统的追踪病毒在人体的感染路径。

尸体解剖能更加直观的探索疾病治病机制

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特效药和疫苗,所有辅助治疗手段非常重要。通过解剖尸体能直观的看到患者体内的一些病理变化,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

尸体解剖能更直观的探索疾病的致死原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致死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明确,通过解剖尸体分析人体每个器官的病例改变,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一,第一,二例新冠患者遗体解剖。

昨天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的病理学专家刘良教授率领其团队先后完成了第一例和第二例新冠患者的遗体解剖。这标志着新冠肺炎的遗体解剖实现了零的突破,意义重大!事实上遗体解剖是病理学专家、法医们发现患者死因的重要方法。有些离奇的死亡案件就是法医们通过解剖尸体破案的。患者就是最好教材,而通过解剖尸体,专家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病毒!另外,必须告诉大家,解剖尸体是一个体力活!这一次刘教授和他的团队为了防止被病毒感染,他们是穿着防护服进行解剖的,据说解剖过程中刘教授由于出汗出的太厉害,出现了头晕、心慌等症状。这真是太不容易了!感谢刘教授的团队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解密病毒”。



二,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吗?

肯定可以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再等十天左右。为什么?因为大体解剖很快,两三个小时就做完,但是解剖后这些组织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这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以往的经常,病理解剖可以揭视示病毒在人体的分布状态。比如,哪些器官里病毒最多?受到病毒的侵害最严重。这就指导我们以后要注意保护这些器官。可以知道患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是病毒直接引起的还是因为病毒引发了其他的致死原因?可以知道每一例死亡病例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体内的病毒和治愈患者或者轻症者又有什么不一样?当然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总之,病理解剖意义重大,我们期待刘教授团队的结果,希望它能指导临床实践!


肿瘤探索者


第一二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完毕,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吗?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学工作者已经从感染的重症患者的提取物里面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而且已经完成基因测序,从而证明感染的病毒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侵入人体感染之后,主要是引起发热、干咳、乏力,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最为严重的引起极度呼吸困难、脓毒症休克、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功能异常,最后患者可以因为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前人们对于敌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破坏人体的那些器官和如何破坏人们的器官组织,导致人们发生病变,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不进行尸体解剖,就没有办法从病理上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破坏人们的器官组织,通过病理解剖可以一定程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之内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



所以通过病理解剖,把病变的组织和器官送病理检查,可以一定程度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导致人体的器官组织或者以何种方式引起器官组织受损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病变,帮助提供最终的诊断,明确病因,从而进一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因,并可以指导人们如何治疗和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佳园道


你好,全国第1粒和第2例新型冠状病毒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分别于2月16日凌晨3点左右、下午18点45分在金银潭医院完成,解剖病理也已经被送检,勿用质疑,解剖病理结果对我们了解患者的死因、疾病的发展经过、在哪些器官病毒量大等等都有帮助。

1、解剖病例肯定能够提供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有价值的线索。

自从疫情发展以来,我看到了几篇关于医务人员忽然间病情恶化、抢救无效逝世的报道,对此我们表示很痛心,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情忽然恶化,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其他情况,尚未能明确。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影响呼吸系统,侵袭肺部,但是有些人也会有腹泻、恶心、食欲不佳的消化道症状,那么病毒在消化道的病毒量多少?其他器官上还有没有分布?可能还有什么传播途径?这些通过解剖病理,能帮我我们进一步了解,从而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方案甚至给我们的防护措施提供更好的建议。这是我能了解到的解剖病理的重要作用,病理专家肯定有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去了解这个病毒,为控制疫情提供帮助。



2、感谢家属和医务人员

本来失去亲人是一件悲痛的事情,经过医生的沟通,患者家属愿意签知情同意书,为后继更多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做贡献,他们是深明大义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做解剖病理的工作人员也有被传染的风险,但他们还是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小结:解剖病理对我们了解患者的死因、疾病的发展、病毒容易损害的器官、传播途径等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临床治疗方案甚至防护措施都能做出更好的引导,最后,向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做出贡献的家属和医务人员致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赞或关注呗!

有温度的住培医生


从网络上分享了有关这方面的內容。主刀的是王良医师,他在专用的手术室对新冠肺炎逝者进行了解剖,这征得了病者亲属的同意,由此也令人们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深表敬意!据网传信息,早该解剖病患者遗体进行研究,以分析新冠肺炎病症变化及致死的关键之处,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有针对性开展治疗。但因一时没找到合宜的解剖地方(缺乏p3解剖室、P2亦可),故此延迟了数天。而此次解剖,据担纲医师讲,针对的重点脏器主要是五个肺叶、心包、肠道及肾脏等,一般性解剖只在脏器上取下一小块,这次却在每个不同部位都切了组织块,使其后的检验中能有个比较性的分析。比如肺叶,从肉眼看不出明显差异,要凭显微镜才能有所辨别发现。王良医师冒着很大风险做的解剖,他戴了防护帽、穿上防护衣、戴着多层手套,因防护设施妨碍身体灵活动作,以致这种解剖的时间,要比一般性解剖稍长一些。王良医师说,他在解剖病人遗体时,坚持手术动作尽量轻柔些,格外地细心,不去过多伤害到遗体,以示对逝者充分的尊重,同时也保护好自身在主刀时不被传染。

从科研角度,单凭一两例解剖还不能揭开全豹,每个人有其独特的方面,个例并不能代表共性,因此,至少要解剖10例左右,从中找出一般的(共性)体征,以及病程进行性变化之规律,才能有利于今后在开展防治中作参考。已解剖了数例,有个良好的开端总是好事,检验结果尚须数日才能知晓。解剖医师郑重地说,下一步还要从不同年龄、不同特征且有所区别的病逝者中,解剖数个案例,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则将更有科研价值。要突出分析病毒对肺叶、心包的侵害,进而扩展到对肾脏、肠道等脏器的损害,尽力找到其个中规律。

此文运用了网络有关文章内容,仅以此为传达信息之目的,如有内容侵权请予告知,将予删除。


云淡水蓝96


首先向捐献遗体的逝者表示最最崇高的敬意!愿天堂没有病痛,愿逝者一路走好,荣登天堂!

遗体解剖可以更直观地显现新型冠状病毒对人脏器的侵害程度,对于下一步如何靶向治疗病患提供了一手资料,虽然暂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但是掌握了病毒对哪个脏器先后发起了致命侵害,这对以后治疗病患时具有重大参考依据,最大程度上减少死亡。

感恩捐献遗体的逝者!感谢战斗在疫情前线的每一位白衣天使!

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日本加油!




言清心明


这一次“疫情”(死者)解剖工作已迟了?为什么要“解剖”?因为“病毒”都在死者肚皮里,光靠CT检查不可能达到,得到第一手资料。病毒原头在那里?是什么病毒造成的?总而言之,事实依据是最好发言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