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既然有了5G技术,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送快递呢?

黑白玄剪


无人机是5G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虽然现在已经拥有了5G技术,但实际上5G技术发展还并不成熟,5G网络覆盖范围也十分有限,所以想要利用5G技术在大部分区域实现无人机配送快递,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5G+无人机应用的实现方式及技术要求

目前的无人机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采用蓝牙或WIFI通信方式来实现遥控器与无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这种通信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只能在有限的视距范围内进行传输,而且无法回传高清图片、高清视频这类数据量大的信息,严重的限制了无人机在垂直产业应用方面的发展;

无人机要想在产业应用方面有突破性发展,必须要基于一套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系统来进行信息传递和飞行控制,而5G网络具有低时延、广连接、增强型带宽三大特点,高度契合无人机发展的需要,为未来无人机在垂直产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 5G低时延;5G网络用户面时延低于1ms,可以确保无人机与云控制系统、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等各系统间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
  • 5G广连接;5G网络在1平方公里内,可以提供100万个终端接入能力,可以确保无人机在任何区域都可以正常接入网络,满足无人机及各系统间的通信需求;
  • 5G增强型带宽;5G增强型带宽,可以提供更大的吞吐量、更高的传输速率,主要能满足无人机高清视频、图像等大数据信息的高速、实时回传,为系统控制提供依据;

5G的以上特点,是无人机未来的发展所期待的,但是前提是5G的网络覆盖要达到要求,各种特点也要能真正的展现出来。

5G网络的发展现状

虽然2019年三大运营商的5G网络均实现了商用,但目前5G网络的实际发展水平,从技术和覆盖方面来看,都还没有达到能够大规模应用无人机的要求;

  • 5G网络组网方式分为NSA(非独立)、和SA(独立)组网两种方式,截止目前SA组网方式的国际标准并没有制定完成,还在讨论中,所以现在运营商建设的5G基站,都是采用NSA(非独立组网)方式建设,NSA组网是与4G站点共站建设,并使用4G的核心网,NSA方式组网不能完全实现低时延、广连接和增强型带宽的特点;
  • 中国移动近日宣布,截止1月7日,共完成7.4万个5G基站建设,而现在移动的4G基站数200万+,才达到目前的覆盖效果,对于使用低频的5G网络,信号穿透性又差,想要达到与4G一样的覆盖效果,必然要建设更多的基站;移动老大哥的5G的网络建设目前尚如此,其他运营商更不用说,没有差只有更差。

在5G网络覆盖不好、技术特点未完全能体现的情况下,很多垂直应用是难以实现的。

结束语

无人机配送快递,对5G网络的覆盖及技术特点要求高,现阶段5G网络覆盖差、组网技术还不够成熟,达不到技术要求,要大规模应用是无法实现的;当前运营商也在联合各厂家进行了一些小范围区域进的试点、试验,相信经过各方通力合作,5G+无人机送快递会得以早日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通信汪汪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采用无人机送快递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开始采用了无人机的配送方式,这个过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相信在5G通信的推动下,未来无人机送快递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当前采用无人机进行配送时,还面临三大问题,其一是无人机自身的配送范围有限,而且配送能力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人机配送的落地应用,所以当前大型物流公司更注重无人驾驶汽车在配送当中的应用。

从目前国外的无人机配送经验来看,无人机配送要有比较明确的标的物,而国内的很多居住场景在设置标的物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目前的技术体系来看,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视觉),相信随着视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配送也会尽快适应更复杂的配送场景。

其二是无人机配送需要一个完整的场景支撑,这个场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也是限制当前无人机配送落地应用的重要因素。无人机配送通常需要从货物的源头进行建设,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有较强的要求,这个建设过程需要一整套完整的软硬件环境支撑,而且还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维护,这个成本也相对比较高。

其三是无人机配送只能解决一部分配送问题,很多涉及到线下付款、验货等操作还是无法完成,这也是限制无人机配送发展的因素之一。当然,在技术的推动下,模式是会进行变革的,相信随着无人机配送技术的逐渐成熟,目前的运营模式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嗯?有了5G跟无人机送货没有太大的关系吧。有了5G自动驾驶就实现了么?有了5G就可以享受智能家居了么?有了5G你玩游戏就不卡了把把吃鸡了么?并不是吧。5G本身只是信息传输的进步,不代表行业配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

5G技术的初级阶段

5G发展来说,中国的确非常迅速。2019年的今天,我们还在讲5G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5G可以来到消费者身边。但是到了2020年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购买到5G手机,可以开通正式的5G网络套餐体验5G上网了。

不过,对于5G本身的建设而言,目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5G本身只是“第5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简称,跟过去的2G/3G/4G一样,只不过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而5G相比起4G网络来说,会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更多的带宽实现多设备联网。

我们消费者接触到的5G网络实际上只是从手机这些移动设备到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这一段的网络来讲,5G采用毫米波和矩阵天线,使得数据传输速度相比起4G网络快了至少10倍。但是对于5G而言,真正关键的不仅仅是基站,还有背后的核心网的问题。

目前想要搭建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一种是NSA组网,也就是直接使用目前4G的核心网,但是建设新的5G基站,手机到基站之间的速度变快了,但是实际上由于采用的是4G的核心网络,因此延迟和带宽并没有增加,但是这种方式最便宜,是目前最常见的铺设方式;另一种是SA组网,也就是从基站到核心网全部重新铺设为5G标准,可以享受低延迟、高带宽的真5G网络,但是成本很贵,运营商目前只是小范围建设。

因此目前的5G只是初级阶段,因此我们不能够按照厂商宣传的那种万物互联的愿景来看待现在的5G市场,包括所谓的“无人机送快递”。

无人机送货的主要难点

无人机这个东西,其实真正算下来,要从2015年过后才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当时的主要应用场景其实是航拍,也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航拍无人机制造企业“大疆”推动的。那么发展到今天,航拍无人机已经相当成熟,你只用花3000多元,就可以购买到大疆最新的Mavic mini无人机,体验到航拍的乐趣,并且加入了很多智能拍摄系统。

那么是不是目前无人机就已经成熟到可以实现快递送货了呢?只能说想太多。航拍无人机之所以可以成熟发展,是因为其应用场景相对简单,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太多。但是如果放到无人机送货来讲,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都很困难。

首先是动力系统的问题,比如我们说目前大疆旗下最顶级的“经纬”系列6轴无人机,是拍摄电影专用的无人机平台,从参数来说,最多可以挂起15kg的重物,大概是一辆成人使用的公路自行车。看起来很多是吧?但是你要知道这是满载荷下的起飞重量,飞行速度达到了最低,跟普通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这样的速度适合运输吗?

其次是续航问题,这不仅仅是无人机产业,而是整个科技行业面临的难题。拿目前的航拍无人机来说,续航最高也不过40分钟左右,还需要在相对理想的无风环境下;如果在顺风环境下,最远的飞行距离大概是30km左右。这样的数据也就意味着:无人机并不适合长途运输,除非设立中转点。那么无人机送货只能解决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既然是这样,可以帮忙楼下带烟的快递小哥不香么?

最后是飞控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信号抗干扰的能力。使用过无人机的读者应该知道,当你在钢筋水泥之间飞行的时候,信号是有明显干扰的,无论是图传还是GPS都可能丢失。那么作为送货的无人机,需要穿梭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如何解决干扰问题?那么多无人机在同时飞行,航线如何确保?面对突发的天气如何应对?这些都是目前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

其实很多人都在设想城市中的无人机送货。不过这个画面我是不敢想象的,你每天上下班路上,抬头看看天空,一架架无人机挂着各种快递在你头顶飞来飞去。随便掉下来一架你家人就可以去领取抚恤金了,是不是比加班突然猝死还要可怕。不用觉得荒诞,无人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安全,即便是大疆这种全球顶级的厂商。过去有个网站叫做“SB-DJI”,上面全是各种飞友的炸机帖,各种奇葩案例,2018年的时候被停掉了。

结合我们上面所讲的,无人机送货,5G网络并不成熟,无法实现那么多设备同时联网的需求;无人机产业本身也碰见了技术问题,如何解决信号和飞控问题。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城市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了,配送价格实惠,效率高,服务还有人情味儿。无人机送货这种东西,你要考虑安全问题,考虑停放问题。像“经纬”这种翼展1米6的无人机,送到你阳台上停哪儿?

因此无人机送货,其实更大的市场是在农村地区,尤其是部分相对比较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如果有快递业务,那么就可以采用无人机送货的方式,毕竟人工翻山越岭送快速,需要考虑完善公路,铺设网点的问题。如果说无人机可以做到定点投放,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就可以增加配送效率。


实际上无人机送货,最核心的还是成本问题。快递行业发展至今,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公司凤毛麟角。问题始终在于如何平衡人员支出和缩小边际成本。这就像是代工厂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一样,如果说花上亿元做自动化改造后,反而可以很快收回成本,那么厂商是愿意这么做的,比如富士康。无人机送货,如果可以真正意义上带来更低的成本,那么厂商自然而然会去推动。只不过对于目前来说,还太远。


PM宋先生


无人机送快递的瓶颈并不在通讯技术上。对于无人机的控制来说,我们现有的4G网络就已经足够了。在现在这个疫情旗舰,有的地方由于小区封闭式管理,就有一些年轻人使用无人机去楼下买东西,所以无人机送东西的场景已经并不是不可能。

但是我们要用来送快递,就算我们假设AI已经智能到可以让无人机无人控制了,那么在不考虑控制技术,无人机送快递也必须直面两大问题,第一是无人机的承重,第二就是无人机的续航。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无人机,就以大疆为例,一个2万左右的“悟 Inspire2”,飞行承重为4000g,看上去还不错,有4公斤。但是,我们不仅仅需要看飞行承重,还需要考虑起飞承重。最大起飞重量为3400g,也就是3.4公斤,也就是说,如果一个4公斤的包裹在地上,无人机是很难把他拎起来的。

而续航上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电池技术的局限,一个“悟 Inspire2”充满电,不载重的情况下,也就能续航30分钟,如果载重的情况下,可能20分钟都不到。对于部分稍微远一点的配送点来说,可能飞过去就飞不回来了。

因此,无人机送快递,对于现在的无人机技术来说,更多只能存在于设想之中。可能我们现在由于疫情被困家中,用无人机下楼买点肉和菜,2-3公斤的东西再飞上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送快递这种复杂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并不比现在的方式更先进。


会技术的葛大爷


跟几G无关,政策不允许,无人机禁飞不会解除!所有设备都会出故障,无人机加上快递至少十多斤,掉下来砸中人必死。如果被人恶意劫持,那就变成武器了!


大油管


当前无人机送快递在小范围技术上是可行的,未来某一天可能会实现大规模商用,当前还不能达到这种美好愿景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5G网络尚未大规模商用。

2.无人机对于网络的要求更偏重于低时延、高可靠性,目前5G网络的标准只冻结到大带宽,对于低时延的标准尚未冻结。

3.无人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仍需完善。


赣鄱通信人


5G解决的是通讯效率这个底层架构技术。无人机派送不是简单的物流派送,而是开放低空飞行的问题。飞行就得管制,因为无人机运输中万一坠机,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后果。国家航空管理部门正在研究,预计短期内无法开放。


BuddyYee


因为现在的5G网络还在过渡期,大量地区还没有覆盖到,覆盖率连1%都没有,连北上广深都还没覆盖完,谈何使用,且现在的5G设备成本也是非常高,对企业来说注定还不能大批量配备


巨魔木我给你默


5G网络没有全覆盖,时时通信目前满足不了,2020年5G会逐步覆盖,对物联网会兴起,无人机送货会成为现实,特别是边远山区,这样能提高效率了


科技小宇宙


5G技术还没有普及,技术也不是非常成熟,期待无人机送快递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