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人數連續減少是利好還是利空?

起緣優生活


這個不是絕對的,但一般理論會認為,股東人數減少是利好,因為證明有大資金介入了,小散戶人數減少了。


遠航法經社


股東人數連續減少是利好還是利空?這個沒有辦法判斷,要看投資者如何擇股。

如果從中長線角度選股,一般是選擇股東人數減少的個股,股東人數減少,意味著散戶離場,機構大資金進場,未來股價上漲概率更大,機構大資金建倉完畢,不會不想盈利,只要想盈利,就必須拉昇股價,

像茅臺、五糧液等股價過去上漲,就在於散戶的籌碼都進入到公募基金和北上資金手裡,機構也就會不斷拉昇股價,最近的一些高價科技股不斷新高,也是因為機構抱團持股,如果機構持股很少,籌碼都在散戶手裡,機構怎麼可能拉昇股價,這不是給散戶賺錢嗎?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中長線選股,還是要看籌碼的變化的,籌碼越集中越好。但是要注意股價沒有經過大肆炒作。

但是遊資炒概念,就不會選擇機構重倉股,而是選擇籌碼分散,散戶成堆的股票,因為散戶持股不堅定,一旦遊資拉昇,散戶有了盈利,遊資一震倉,散戶就會驚慌失措,稍有盈利就會拋售籌碼,把籌碼交給遊資大佬,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散戶看到遊資拉昇,又會奮不顧身的追進來,遊資拉昇股價相對容易,。機構重倉股就不同,機構也是人精,看盤能力更加良好,很有可能會把遊資搞死,遊資希望機構賣,機構不賣,但是關鍵時刻,遊資不希望機構賣,機構可能傾巢而出,把籌碼全部拋售,這樣的話,遊資就會被機構暗算。


杜坤維


需要辯證看待該問題。股東戶數減少反映了此狀況:股價下跌,中小散戶出逃,籌碼集中。也就是說,將來若遇股價回升,和你爭奪利益的人少了。應用交易行為學邏輯作出判斷可定是利多。但是,從價值投資的邏輯去看待該事件,這又是個偽命題!因沒有人可以確定股價什麼時候回升,可以保證你買到的股票不是贗品~


撥雲弄日


一般來說,股東人數減少,但股票總是除非遇到回購類的操作才會減少,所以一般股東人數減少意味著持股更加集中,籌碼集中意味著現有股東的平均持股數量增加,一般是有利於短期走勢的。

但不要單獨去看這個指標,要綜合很多因素來分析。單以股東來說,需要觀察這幾個方面:

1、持股股東中,有沒有大的機構如:證金、匯金類的國家機構、QFII等外資持股、社保基金、險資、公募、私募,以及其它的一些投資機構。

一般來說,有這些專業大投資機構介入的個股基本面是有看點的,大資金也不會做頻繁的短線操作。

2、要分析本季度機構持倉的變化。

有沒有機構大規模賣出?還是機構在新增?

一般如果大資金加倉的個股,對企業未來是看好的。如果開始大規模撤離的,要警惕。

3、控股股東、經營管理層是否有減持。

一般如果控股股東、經營管理層的減持,或許代表著經營上的一些問題。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是正常的減持,那無需擔憂。但有些如果是大比例減持的要去審視是否企業經營發生了什麼。


趨勢價值投資


股東人數減少,人們第一個想的是籌碼集中,肯定是主力在吸籌,絕對的大利好,我告訴你這種想法只對了一半,理由如下:

1. 如果是做中長線(這裡的中長線以半年到一年時間為準),則算是一個利好,但如果是斷線,則不一定,因為短線受到大盤和個股消息的影響,籌碼越集中則可能跌的越猛,因為主力裡面很多遊資,他們是一個大散戶,一有風吹草動,跑的比誰都快,如果他們割肉,則股票跌起來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

2. 看到籌碼集中的時候,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洗盤,因為主力不會一下子就買很多,當主力手裡有一定的籌碼時,會上躥下跳,有時候還會暴力洗盤,所以做短線的兄弟們,籌碼集中是一個好事,但也要時刻注意主力動向,把握好自己倉位。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股哥之道


一般情況下,股東人數增加,說明機構投資者在不斷地將股票賣給個人投資者;而股東人數減少,則是個人投資者拋售的結果。利用股東人數指標進行選股分析時要注意,在上市公司股東人數開始有明顯減少的時候就要及時介入,而等到股價漲幅已大,股東人數減少到極限時,反而要果斷交出,以免被主力資金利用股東人數指標達到欺騙目的,

股東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主力持股數上升幅度加快,往往會產生主力引導性大行情。這樣的股票是短線高手拋開大盤選個股的首選品種。下面還有幾種股東人數變少的情況, 當股東人數由多變少時,說明主力開始進場收集廉價籌碼,大盤可能轉好。 當股東人數在某一時段內連續下降且股價也不上升,說明主力在打壓建倉。 股東人數持續下降後突然再次加速減少,股價卻小幅企高後橫盤不漲,說明主力洗盤將結束.可能步入拉昇階段。


飛黃騰達666666


這個話題,缺乏條件限制。不同的條件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股東人數為什麼會多?一個基本的原因是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更廣泛的資源,更深入的經營。所以會在發展過程中邀請更多的股東加入。但負面的效應就是股權分散,股東權益分配的人多,參與決策的人多,在某些時候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可如果股東人數減少,現有股東的股權集中了,股東權益增加了。但是資金與某些資源,也會被離去的股東帶走。

所以,如果股東人數連續減少是被動的,那就是利空。因為這可能是企業有問題造成股東連續出走;如果股東人數連續減少是主動的,那就是利好,比如企業大規模融資,這時資本進入購買的是若干小股東的股權,讓其套現離場。這時企業現有股東權益增加,企業資本雄厚,離去的股東得到良好的報酬,那這就是利好!

再多說幾句題外話,如果你是創業公司,最好創始股東不要超過3人,創業之初求的是增長速度,“快魚吃慢魚”,股東太多不利於決策;如果是3名股東的公司,也不要股份三三開,那很容易就出問題,企業創始人做大股東不要讓自己的股權低於51%,這都是實戰中血的教訓得出的經驗。

還有,企業發展中慎用股權激勵。別總想模仿馬雲,你背後沒有蔡崇信。這是忠告。


孫長夫


正常情況下,股東連續減少肯定是利好。是籌碼集中的表現!

但是現在的莊家太精明瞭,他們會做一些假象迷惑人。

如何分析股東人數的變化

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的變化與其二級市場走勢存在著一定相關性,股東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股價走勢往往具有獨立個性,並常常逆大勢而動,這是短線高手拋開大盤選個股的首選品種。股東人數越多,表明籌碼越分散,股價走勢往往較疲軟不具有獨立性,跟著隨大盤隨波逐流。

然而,隨著主力對股東人數這個信息的重視,利用一些手法或交易規則的漏洞,正使得這個指標變得不那麼可信,常見的貓膩有一下幾個:

1. 股東人數分析數據的滯後性

股東人數的數據,目前絕大多數股民只能從年報、中報、季報中獲取,年報的數據往往滯後3-4個月,中報也要滯後1-2個月。幾個月的時間已足夠主力莊家完成籌碼運作的某個特定階段,股民必須注意這段時間內的盤面變化,特別是量能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判斷股東人數的有效性,一般來說,如股價波動不大,量能沒有劇增過,股東數據較為有效,因為這表明大資金沒有大規模進出。

2. 股東人數分析數據的混淆性

上市公司年報中公佈的股東人數為總持股人數,並未單獨指出A股股東人數、B股股東人數或H股股東人數,股東人數分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的影響,不準確的統計數據是無法推斷出正確的分析結果的。

3. 股東人數分析數據的欺騙性

隨著股東人數分析技巧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應用,主力機構也開始利用這種分析方法誤導散戶,掩護其操作方向。其具體操作是往往在期末採用突擊重倉或分倉的方法,改變持股的數量,另外,近些年利用兩融賬戶也能隱藏股東身份,由於信用擔保賬戶這一集合賬戶的存在,會在技術上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較實際情況減少,從而使得持股趨向集中,這就使得原本可以根據籌碼集中度來炒股的投資者會被欺騙。

4. 股東人數分析數據的片面性

股東人數的增加與減少並非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股東人數分析研究的是個股的一個方面,並沒有考慮到其他方面。如:大盤走勢、政策、國際形勢、資金狀況、業績好壞、題材多少等因素的影響。僅憑股東人數來研判行情遠遠不夠,還需要配合其他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研判個股和大勢,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創業王魯泰


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為股東人數的減少有多種情況,比方說小股東套現,大股東壟斷,等,不好說是利空


繁華落盡不居廟堂


謝謝你提的問題,股東人數減少是利好還是利空,大多數人都會說是利好,按理說是肯定沒錯的。為什麼?

因為人數連續減少,說明籌碼越集中,籌碼越集中說明主力吸籌越積極,15年的一些牛股,在籌碼集中這些數據裡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一些小盤股,本來盤子就很小。只有幾千萬的流通盤,股東人數少得可憐,持股數卻大幅增加,這些牛股一般都是在領漲板塊裡面出現,在提倡科技炒股的今天,股東人數的減少肯定是很多投資者用以參考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現在是2020年了,15年的牛市後,又走了五年的熊市,都說熊市時間越長,牛市行情越近。儘管我們現在面臨重大疫情的考驗,但是,節後的行情,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希望,疫情一旦結束,投資者的信心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