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看《冰鉴》,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用户9504184401949


《冰鉴》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察人”奇书,也可以称之为一部看相的书。之所以取这个书名,是因为“冰鉴”本意指镜子,引申为鉴别事物的眼力。换言之,这部书教给你怎么从面相上去识别一个人的性情、成就、富贵等。

本书共有2269个字,分为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七篇,概要地论述了上述这些“相”的特点优劣,并给出了相应的前程判断,概括综合起来就是曾国藩为此书所写的四十个字的识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调理,全在语言中。”

举一例来看,它是如何从面相上识人的。比如,他在“容貌”一篇中这样说:“人的眼睛如面部的两个水潭,不深邃就不会让人觉得清澈;鼻子如面部的山丘,不高挺就不会显示出灵气;嘴巴宽阔方正的人可享富贵;牙齿多而圆润多出外创业;两眼修长至鬓角,必掌司法大权;秃顶谢发与面部相连的,能掌钱粮大权;这些都是富贵的象征。口吃的人无官运,面部肌肉粗糙如橘子皮的人不会发达,文人若左眼有伤,鼻子如鹰,必定会动辄伤人,这些都是贫贱的象征。”

那么实践中,曾国藩识人水平如何呢?我们不妨再举一例。

一天,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到老师曾国藩幕下谋职,曾国藩当时不在办公室,四人只能门外等候。不久,曾回,李鸿章说明来意并提请当面考察三人能力。曾国藩却说不用再考察了,面对面当即说,站立左边的那人为人忠厚老实,办事小心谨慎,让他去后勤军需部工作;中间的那个人心口不一,难当大任,让他去军营中效力;右边那位有将才气质,要委以重任,将来一定以可独当一面。

李鸿章听后大惊,原来曾国藩第一次见到这三个人,竟然与他的判断差不多,他便诚心向老师请教。曾国藩说,左边那人一直低着头、不敢仰视,是个老实人;中间那个看似恭敬的样子,却左顾右盼,心机太重;右边那位始终挺拔站立,目视前方,不卑不亢,神情专注,是大将之才。而右边的那人,正是后来的淮军大将、曾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曾国藩是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对他都很佩服。

他在长期从政、治军过程中所总结的识人、察人、用人之术,是实践中得来的,具有一般性和规律性,所以也就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人力资源中国化、本土化的绝好教材,对国家、政府、军队、企业等各级领导者识别、储备、选拔、培养人才大有帮助,因此也多年来倍受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当然,《冰鉴》中也有些东西并没有科学的实证,甚至有些迷信的成分,有些与变化了的现实也不相符合了,这些就需要读者在学习中加以鉴别了。


文化点心


有人说《冰鉴》这本书是后人假借曾国藩之名所作,这里留给学者去研究考证吧。我们权当作者就是曾国藩,他还留下另一部著作《曾国藩家书》,很值大家阅读。

那么《冰鉴》讲的什么内容呢?冰鉴的解释,冰者—明净,鉴者--镜也,“冰鉴”比喻明察秋毫、洞悉内情。冰鉴全书共分七篇,即神骨篇、刚柔篇、容貌篇、情态篇、须眉篇、声音篇、气色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主题是看人的方法,曾公的相术通过对人的言、行、神、情等方面的观察,总结出人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质、内心活动、精神面貌、处世经验,继而归纳出人的前途和命运。

那为什么大家会推崇《冰鉴》这本书呢?我们看看曾公的成就和地位就会知道了。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并且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完人。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本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成为统领数十万湘军的一代名将,剿灭太平天国后被朝廷封为一等勇毅侯,创造了“文人封武侯”的奇迹。

曾国藩能够功成名就,少不了他孜孜不倦地招徕人才、重视人才、推荐人才。不少人才经过曾国藩的推荐后,成为清朝的顶梁柱。曾国藩一生推荐的人才,除了大家熟知的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容闳4 人外,实际上,湘军前前后后走出了15个总督14个巡抚,堪称“督抚满天下”。这别说在清朝,就是放眼中国历史也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他能为大清辨别推荐如此多的人才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那么《冰鉴》就被认为是他识人、辩人经验的总结,因此被后世所推崇。与其说《冰鉴》这本书厉害,不如说是因为书的作者厉害,是典型的书凭人贵。

这样的一本书,是不是适合所有人研究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本书一直以来多被部分高官、老板们所推崇,也是很多人力资源部门的必备书籍,作为大多数人,翻阅参考即可,必经尽信书不如无书。





山高水长先生


《曾国藩冰鉴》,论述其识人用人的方法,提出鉴别人才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

人才之一识才

人才须有百折不回之气。

人才之二求才

求人才至难,当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

人才之三衡才

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变换骨相。

人才之四养才

人才以操习技艺,磨炼筋骨为要。

人才之五用才

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适用。

人才之六德才

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

将才之一选将

余所见将才杰出者极少。

将才之二将德

带兵之人,须有忠义血性。

将才之三严明

善将兵者,首重申诫严明。

下卷

第一章神骨

精神具乎两目,骨相具平面部

第二章刚柔

先天种子,五行生克之数

第三章容貌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

第四章五官

目为面之渊,鼻为面之山

第五章须眉

少年两道眉,临老一副须

第六章声音

一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

第七章情态

情态神之余,常补神之不足

第八章气色

一面部如命,气色如运


石门历史小学生


曾国藩《冰鉴》是一部文人相法,据传是其多年宦海沉浮带兵征战后选拔文官将才的相人总结,含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七部;既有总论也有分述,是一种动静结合阴阳交互的观人方法,这其中皮相易观,神华难察,若论神质则又千回百转,殊是难通;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按图索骥是无法掌握《冰鉴》全文精髓的,生活中需细品慢悟师从圣人才可总结属于自己的冰鉴。


问道茶隐


《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分7章。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另一套《曾国藩家书》。《冰鉴》曾国藩用人的学问,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



青白世界


曾经粗浅的看过这本书,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里面晦涩的文言文差点要了我的老命。虽说也配有白话译文,但有时产生的歧义还是不小。这点就不在这里展开。

有观点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并非曾国藩,而是后人假托而已,毕竟我们这个族群写过的相书多如牛毛。看来蹭流量自古有之,也并非都是当下我们的发明。但历史上曾国藩识人却真的有独到之处。

有句老话说“相由心生”,也有句老话说“知人知面不心”。识人如果不从行为心理上分析,这个“相”难免会流于表面,这也是这本书把观“神”观“气”置于核心的关键所在,通过细辨精气神从而引申到人的行为举止,思维谈吐,而把面相五官乃至形体的察识置于末尾枝节。不得不说这一点与现代行为心理学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从心理层面解析,从自身的心理层面上解析,勇敢地撤走自我保护的意识哨兵,继而推己及彼,你会发现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并不复杂,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玄妙的云里雾里。

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矛盾,那到底是行为、行动决定了或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或是我们因为这样想,所以才会这样做?又或者两者皆是呢?

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人对琢磨人这件事这么乐此不疲!


左直右


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百合lady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是曾国藩本人自己总结的正确识人和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奇,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有很强的实用性,给人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性,所以受到很多人重视和喜爱。



有本有末


《冰鉴》是2009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曾国藩。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非易信


最近确实很多人看《冰鉴》,可能和“董易奇讲透《冰鉴》”这个系列2020年初在腾讯视频上线了有关,刚上线评分就有8.8分,红了。我身边也有好多朋友在看,尤其是管理层和做人力资源方面的朋友,《冰鉴》肯定是高升宝典。董易奇讲的这个系列,算是目前最新的,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