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在路上!第三期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問答來襲

戰“疫”在路上!第三期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問答來襲

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問答

親愛的SDUers,共同面對 科學防“疫”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識線上科普活動之第三期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問答來啦!其中涉及關於口罩消毒、食堂進餐、外出歸來消毒、外出採購、居家隔離、收取快遞等多方面問題。快來看看吧~

Q1


為什麼從外省回來要隔離14天?從疫區返回者與從疫區經過者隔離期一樣嗎?

A


決定傳染病患者隔離期限的主要依據是疾病的傳染期。因為過了傳染期之後患者就不再具有傳染性,對未患病的健康人是沒有威脅的。而我們常說的健康人從外省返回需要隔離的時間其實指的是需要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的時限,這取決於傳染病的潛伏期。因為目前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最長為14天,該病毒在潛伏期可能具有傳染性,從外省不論以何種方式回來,都不排除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病原體的可能性,所以隔離期限為14天。


從疫區返回人員應上報並居家隔離,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行為。從疫區返回的人員、有可能直接跟疑似或確診病人接觸過而沒有症狀的人、乘坐過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或者是症狀輕微而達不到收治條件的人都應單獨隔離14天。注意這裡的單獨隔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居家隔離,是指應該住單人房,關門隔離,門下無縫。家裡所有人戴口罩。儘量減少與家人接觸,避免與家人一起就餐,使用一套專用物品,並且單獨清洗。

Q2


是否可以做好防護,下樓在小區裡遛彎?

A


可以在佩戴符合標準的防護口罩的前提下,在樓下小區活動,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往人多的地方活動,與他人的間距要保持1米以上,不要碰觸樓下小區的公共物品,在樓下活動時也不要用手揉眼睛和鼻子等有暴露粘膜的部位。

Q3


口罩應如何消毒?

A


目前不建議對佩戴過的一次性口罩進行消毒,一般來說一次性口罩在佩戴1-2天后應當正確丟棄停止使用。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2.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3.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清洗參照說明書進行;4.棉紗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醫用口罩按說明書處理。

Q4


食堂吃飯人多怎麼解決?

A


建議將飯菜帶回宿舍或帶去人少的地方食用。如必須在食堂進餐,則要進行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與附近的人間隔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儘量避免面對面就餐,就餐過程中減少交談。

Q5


偶爾外出回來後,怎樣進行正確消毒?

A


如果是外出到空氣流通、比較空曠的室外的朋友,在沒有和其他人接觸的情況下,回到家後,衣物沾染新型病毒的可能性並不大,並不一定非得要做特殊的處理,但如果是去超市或者出門上班,在封閉的辦公環境或車間環境工作了一天的朋友,回到家後,在脫掉外衣前,儘量不要和在家的家庭成員接觸,可以去晾衣服的陽臺上,把外衣脫下(注意不要著涼),將其掛在晾衣架上,然後再回到室內,充分洗手以後再去接觸其他的家人或家中物品。對手機、鑰匙、眼鏡等接觸外界的物品用75%的酒精進行消毒,同時對接觸過的門把手也要進行消毒擦拭,這樣做是相對安全的做法。

Q6


如何正確佩戴醫用口罩?

A


第一步:戴口罩前應使用肥皂或消毒劑洗手;

第二步:確認內外,鼻樑片外露部分朝外,有金屬條的一端向上;

第三步:鼻、口、下巴罩好,不外露;

第四步:鼻樑片貼緊鼻樑。

Q7


新冠病毒會不會在超市的蔬菜、肉上存活?

A


新冠病毒附著到蔬菜、肉和水果上,理論上有一定可能性,但存活時間不會很久,並且會隨著高溫蒸煮失去活性。專家們建議:選購時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將超市的購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以避免與商品直接接觸。建議超市不要將售賣的肉與熟食露天放置,而應採取一定的隔離措施,比如用布覆蓋或放在玻璃櫃內,避免飛沫等落在上面。食用前用流水清洗,不要生食,必須炒熟吃,水果最好削皮。不建議大家吃涼拌菜。

Q8


外出採購該如何防護?

A


進入超市、菜市場應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選購時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戴手套或將超市的購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一次購買齊全,減少出門頻次,買完不逗留,立即回家;購物過程中儘量減少與公共設施的接觸,建議自備購物袋;不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類,不吃野味;儘量選取步行、騎行或自駕車,騎共享單車注意擦拭消毒;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隔位、分散就座,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進門後直接把菜拎入廚房,不要亂放;立即用流水洗手,必要時可用75%酒精噴灑,對鞋子、購物袋錶面進行消毒。

Q9


如何正確做到“居家隔離”?

A


可疑症狀者需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拒絕一切探視,家庭成員應生活在不同房間,若條件不允許,應至少保持1米距離,分床睡。可疑症狀者應減少活動,限制居住空間,確保需要共用的空間(如廚房和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員照顧,這位家庭成員應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家庭成員與可疑症狀者在同一房間時,都應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醫用外科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避免直接接觸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可疑症狀者使用過的手套、紙巾、口罩以及其他廢物都應該放在專用的垃圾袋中,標記為汙染物再丟棄。出現以下任何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居家隔離並及時就醫:呼吸困難、意識問題(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腹瀉、高燒超過39℃、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

Q10


快遞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A


根據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知,其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傳播途徑尚待明確。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裹在運輸過程中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可能性小,且目前尚未有因接收快遞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報道。在有新冠病毒肺炎傳播的區域,為避免感染風險,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在家收件,與快遞員接觸前應佩戴好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包裹後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二、外出取件應佩戴口罩與手套,避免人員聚集處取快遞,快遞外包裝儘量不要帶入家裡,處理完包裹後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三、有條件的儘量選用“無接觸”取貨方式,如快遞櫃、門口傳達室等。


歡迎一校三地師生醫務員工和廣大校友積極參與,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郵箱,將您的思考與疑問及時告知,我們將會用專家團的專業、志願服務團的溫暖、各單位協同與每一位山大人共同面對、科學防疫。


整理 | 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學生志願服務團

審核 | 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偉教授

戰“疫”在路上!第三期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宣傳問答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