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

春节结束,返工大潮已至,不少来自疫区的朋友也踏上了归途。那么,这些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归来时应该怎么做呢?

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

归来后要做这些

1. 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 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3. 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

上班预防指南

1. 每日进入企业时配合企业有关人员做好体温检测,一旦出现发热立即离开;下班后一旦出现发热,应立即向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报备,并及时到附近的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医。

2. 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 工作中,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4. 减少外出和聚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参加各种聚会、聚餐。

5. 佩戴口罩。进出企业时,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周围有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注意保持距离。

6. 保持手卫生。准备食材前、饭前便后、接触共用物品或公共场所人员经常接触的表面后、触摸眼睛、口鼻前、接触或处理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后戴口罩前、脱口罩后等,要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如无洗手条件,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7. 如实提供信息。如遇到疫情防控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健康询问等情况时,应积极主动配合,并如实提供信息。

8. 建议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9. 规范就医。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后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接诊医生提供发病前14天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发病信息;在隔离观察点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报告隔离观察工作人员,并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进行诊治。

现在正值疫情胶着时期,各位小伙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一切情况按规则执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