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吼孩子会造成什么结果?

姚姐46668891


打,骂,吼会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我记得有一个访谈类的综艺节目采访了小陶红,她说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牛奶撒了一地,而她正赶着出门,大声吼了女儿一句,那个时候孩子呆立在原地动也不动,眼里布满了恐惧。

那一刻她觉得很难过,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伤心,并且下定决心不在吼女儿。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在治愈童年。如果父母经常去打骂,吼叫孩子,对于孩子的影响应该是一辈子的。

经常被父母打骂吼叫的孩子,可能会更叛逆。

不要以为我们以成人的身份就能压制孩子,当你日积月累的对孩子吼叫打骂的时候,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最终极有可能,他会成为自己眼中的父母。

因为孩子与人相处的经验都来自于家庭,经常被父母打骂,这种沟通方式早已根植于心。会潜移默化中的传给孩子。

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越想要压制,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经常被父母打骂吼叫的孩子,可能会习惯性说谎。

因为经常被父母打骂,所以很多孩子可能更容易说谎,没有担当。


因为害怕做错事挨骂,所以一旦自己做错事之后,可能会试图去撒谎!其实这是孩子在自我保护。因为害怕父母的责怪,他选择了逃避和说谎。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会变得更自卑和软弱。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看下面这组数据: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8年的报告显示:成长阶段遭受过经常遭受监护人打骂、吼叫的孩子,性格自卑的占79.25%,而这部分孩子在各领域中工作出色的不到4%,遭受侵害不敢报警、反抗的占94.16%,而他们这些人一生的犯罪比率高达42.59%。



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打骂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自卑。

为人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因为孩子犯错,责怪打骂孩子的时候,可以冷静思考一分钟,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很多父母吼骂孩子,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心情不好,而孩子就成了导火索。比如下班回家看到满屋子的玩具,自己心情不好,瞬间脾气被孩子的行为引爆。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

做错事的孩子本身就是内心彷徨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先接受犯错的行为。

再去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具体的沟通方法:第一步:陈述发生的事实,不要带有责备的感情。

第二步,接受孩子的感情,比如孩子很害怕,家长可以说,我知道你的心理很害怕,可以告诉我你心里的想法吗?


第三步,对于孩子范的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说出应对方式。

人生就是在一步步试错的过程中走出来的,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犯错,更应该做到包容。因为父母的包容就是孩子试错的勇气,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能够走多远!


豌豆妈妈育儿


题主说孩子是一个很乖的男孩,今年十三岁,而且年年都是三好,区三好。打、骂、吼孩子会造成什么后果?接下来,我结合发小的经历来说说吧。



(1)孩子不自信,性格孤僻内向、懦弱,胆小怕事。长期骂孩子,会让孩子不自信。孩子会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妈妈总是骂我。我不禁想到了邻居家的孩子,我的发小,一个很乖的女生。小学的时候,我们一个班。她的学习成绩比我好,是那种班级前三名的那种。但是,几乎每天放学回到家,我都能听到她妈妈骂她、吼她。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像她妈妈预期的那样去做事,而她妈妈总是以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发小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前三,明明是让人羡慕的成绩,可她却还是自卑。她说:“我妈说我很没用,只能做第二第三,拿不了第一名。”在班上,除了我,基本上没有人跟她说话。别人跟她说话,她也唯唯诺诺,说话很小声,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跟她玩了。别人撞到她了,她反而跟人家道歉,认为是自己的错,自己挡到别人了。她没有反抗过吗?有!她一旦为自己辩解,她妈妈就会认为她顶嘴,骂得更厉害,吼得更大声,有时候气急了,就打她。



(2)习惯性的被骂,去到外面,不敢大声跟别人争论,明明是别人的错,明明是自己占理,“理直”却做不到“气壮”。发小说,小时候妈妈的暴力教育,让她的性格有了缺陷。因为想要逃避妈妈的打、骂、吼,所以当妈妈骂她的时候,她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妈妈认为她听进去了,怒火可能会小一点,说教她的时间会短一点。而长时间接受妈妈的骂和吼,她已经习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面和别人产生矛盾,她发现,好难说过别人。一旦争吵,她就想到妈妈对自己的吼骂,心里还是有恐惧。



(3)不想跟父母沟通,怕父母,认为父母是自己的“敌人”。跟父母谈心、做朋友,是发小想都不敢想的。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不如妈妈的意,那她就是错的,她就得改。所以,从小打大,她从不跟父母说自己的想法,“一旦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多免不了争吵”这种想法在她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



(4)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从小到大,为了逃避妈妈的打、骂、吼,发小几乎什么都听妈妈的。长期这样,遇到事情,她几乎不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了,而且想了也没用,因为总有人替她决定。在家里,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学校,遇到事情,同学A说,你要这样做,她觉得很有道理。同学B说,这样做才对,她也觉得有道理。因此,总是犹豫不决。



(5)孩子内心会有阴影,有深深的恐惧感。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童年对人的影响很大,因为小孩子的内心很纯洁,无论给他们灌输什么,他们都很容易接受。但同时,孩子的内心也很幼小,很脆弱。发小说,小时候,妈妈打我、骂我、吼我的时候,我有时会觉得她是妖怪,我呆住了,害怕极了。而这种恐惧,仍旧伴随着现在已经二十岁的她。



(6)叛逆期,逆反心理很大,背着父母做一些错误的事。初中,很多孩子开始叛逆。而发小的叛逆,从小学时就埋下了,并且生根发芽,只是被妈妈的暴力教育压住了。妈妈的教育越暴力,叛逆的火苗越大,直到初中,终于爆发了。老师眼中成绩好、性格乖巧的她,学会了逃课,学会了去网吧,认识了街上的小混混,只是都是偷偷的。现在说起初中的那些事,她说,当时觉得很刺激,很解气,感觉空气是流动的了,不被父母管教的感觉,真的很爽!

打、骂、吼出来的孩子,大多是有问题的孩子,大人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别再以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而要学会走进孩子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愿您能够做一个温柔的妈妈,给孩子一个轻松、欢快的家庭环境。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晴晴努力努力再努力



教育孩子是一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功课。曾经有一段时间,妈妈老是吼我,那段时间我一点都不开心,不过还好,很快妈妈就意识到这样做不对。父母打、骂、吼孩子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1.孩子性格孤僻、内向。

有个同学小时候的生活简直就像在地狱一般。他妈妈性格暴躁,稍有不如意就在家长摔东西,骂人,而且一骂就几天。后来这个朋友小时候走亲戚都不敢说话,就坐在别人凳子上玩。再后来长大了,不知道怎样与同学相处,同学们都说他性格孤僻,其实他是不知道怎样表达。

2.做事缺乏主动性。

在家长压迫下长大的孩子就像一个算盘珠,刨一下动一下,甚至刨了都不想动,不知道怎么动。

这样的孩子因为接受的都是暴力式教育,往往只能在吼声中才能去做事。从来不知道主动去承担责任,主动做事。


3.遇事缺乏果断性,经常优柔寡断或者离经叛道。

我的这位同学唯唯诺诺,一遇到事情就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别人一看就知道怎样办,他却不敢做决定,因为从内心深处害怕决定错了,害怕做错又会换来一顿吼。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十分叛逆,你要我这样,我偏不。

4.心灵的阴影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一个孩子长期在压迫下生活,心理是不会阳光的,积压在心理,等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可怕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这真的就是害了孩子一辈子哟!

孩子毕竟是孩子,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玩多点耐心和爱心,遇到事情好好给孩子讲讲道理,孩子能自己做决定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儿子就是一个比较有主见的孩子,小时候自己选书包颜色,自己选窗帘颜色,只要不是很大的问题,我一般都不会吼他。经常和他一起看书,陪他溜达,给他讲故事。后来上学了,孩子即使考得不理想,我也从不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帮助他寻找原因,针对原因找到进步的方向。

爱孩子,但是不溺爱,严厉但不打骂。即使批评了孩子,事后还是应该给孩子讲道理,以免给孩子留下阴影。这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总结。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我家两个男孩,在我生下二宝以后,有一段时间脾气特别差,曾经打骂过几次大宝。现在回想起来还很后悔,感觉那几次打骂对他现在还有影响。

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亲子关系



在没被打骂之前父母在他心里是完美的,是他们保护伞。有爸妈在,孩子就感觉安全,也敢于去尝试和探索。此时他们正在建立对外界模糊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孩子第一次被打骂,他对父母和外界正在形成的概念就会变的困惑,心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出现裂痕。

如果经常遭受打骂,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就会逐渐丧失。他会开始回避你和他人,慢慢的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自己的理想环境。

孩子变的逆反暴力或懦弱自卑



我现在还能看到,经过那几次打骂对我家大宝的影响。有些事情不敢尝试,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怕自己犯错误。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孩子心里创伤。

而我周边其他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更多的是变的逆反暴力。我带孩去游乐场去玩发现,哪些爱动手或有“戾气”的孩子,经常能看到他们有很强势的父母,想必这些孩子遭受打骂是家常便饭的事。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



现在也会有打骂孩子的冲动,但都能控制下来。我现在给自己定了必须遵守的选择,就是在孩子犯错时绝不打骂孩子。每次有冲动的时候,这个原则都能及时提醒我。

有些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试错过程,我们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即可。

有些错误会危及到孩子安全,有些错误是关于建立孩子是非观念的。这些错误家长必须介入。

我一般的操作是,首先暂停他所有的娱乐活动或收回他的玩具。并问他是否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做。如果知道并认识到错误,也会暂停几分钟再恢复他的娱乐活动或还回他的玩具。

如果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会先和他讲明白道理并让他在自己房间呆十分钟。再次确认是否知道错哪,如果还认识不到,取消此项娱乐活动或没收该玩具。

这个错误在纠正之前,惩罚措施一直起效。但只针对这个事,不会影响孩子的其他活动,也不会影响我对孩子的爱。当涉及到和这个错误相关的娱乐活动和玩具时,提醒孩子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经过几次这样的操作,孩子会形成责任的概念,能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父母孜孜以求,孩子点滴成长!----关注@父母之道Parenting

父母之道Parenting


“不听话——打骂——继续不听话——继续打骂”是个恶性循环,永远记住,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不好好做游戏,学唱歌时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乱跑乱跳!”

“我家女儿上课总是不注意听讲,课下什么也不会,因为这我打过、骂过,总是不管用”!

“我家孩子脑袋聪明,就是粗心马虎,考试时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常被老师投诉,被请家长!”

“我家孩子太调皮,让不要动的东西非要动,不打不听话!”

………

当你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这些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呢?

有些父母觉得理所当然要打一顿。

有些父母估计就是耳提面命,狠狠批评了。

你问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

——孩子越来越糟糕。

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急躁的自己却用“吼”深深伤害了孩子,而且孩子不笨、不懒、不调皮,只是有时有自己这样那样的想法而已,为什么要用“吼”来解决呢?

你的情绪和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反应 前段时间,娘娘孙俪在微博讲述了自己催促孩子洗手的心酸历程,折射出了绝大部分家长所面临的的困扰。

“你听见我说的了没!”

“你脑子让猪吃了?!”

“考成这样,你还有脸回来?!”

“一天天捧着手机,你眼睛瞎了别来找我!”

“你别再哭了行不行!你给我闭嘴!”

然而结果就是,没有孩子愿意配合,还是照样玩、照样哭没有任何改变。 换位思考下,好像没有人听到命令、呵斥的语气要求后,还会乖乖去做事情的。要么是不情愿,要么是对着干。 还记得台湾曾经有一个真实的社会实验,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看妈妈的吼叫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孩子的反应让我很意外,我从没有想过她会这么难过,这么无助。”看到孩子的反应,妈妈心疼到落泪。 因此,父母的情绪和态度很糟糕时,事情只会变得更糟糕,父母的吼叫只会让孩子变得无助、恐惧。 只有父母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去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给你好的反应。

孩子会自卑,不愿努力

多家长认为,吼孩子真的很常见,对孩子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但研究表明,经常被家长吼的孩子,会产生以下念头:

9.2%的孩子曾想过轻生;

18.1%的孩子曾想离家出走;

6%的孩子甚至想向父母“复仇”。

在语言暴力过程中,家长在质疑、质问孩子,却没有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根源。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向孩子发泄情绪,是操之过急的“爱孩子”的表现。

另一方面,孩子并不如家长所以为的善于自我反思,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反而以为自己犯了大错,被父母厌弃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关于面对家长的语言暴力有何感受,有些孩子是这么想的:

“我慢慢不敢跟他们说心里话,因为会被骂;我开始在父母面前沉默,因为不想被嫌弃。”

“他们总是觉得我样样不如人,说得多了,我自己都相信了,极度自卑敏感,对他人的防备心很重。”

显而易见,父母的吼骂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把亲子关系推向冰点。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这3种性格:

■性格懦弱,没有主见;

■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过于孤僻,沉默寡言。

孩子会受伤,人格不健全

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经常性的吼骂其实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理。

台湾最近热议的一部纪录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豆瓣评分高达8.2,探讨的正是父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被母亲遥控人生的男孩,最终自杀了...

被母亲“骂着”长大的女孩,最终自杀了...

被母亲“以爱相逼”的男孩,最终自杀了...

爱之深,责之切。为人父母总避免不了吼孩子,但密集的语言暴力可能正在摧毁孩子健康的人格。

孩子每一次被否定,对自己的怀疑就多了一分;

孩子每一次被怒骂,心中的畏缩与恐惧就重了一分。

我们以爱的名义去教育孩子,却忽略了他们惊恐的眼神,给他们留下了父母是粗暴的、狰狞的形象。

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被爱,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差劲,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不可否认,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或许我们要重新思考孩子最需要的爱是什么,而不是以粗暴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我们才能以平常心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引向正确道路。

怎样解救那个受伤的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骂不语",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应该如何做,才能“解救”那个受伤孩子呢?

放下身段,去安抚那个恐惧的孩子

虽然我们都说要做一个慈母,和孩子相亲相爱,奈何,在亲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处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们大声吼了孩子,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缓和时间,待到情绪平复后,蹲下来,试着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诉他:

“妈妈虽然吼了你,但妈妈对你的爱一点没有减少,下一次,妈妈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孩子受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用“不说话”来抗拒这种能量。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期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

当伤害形成后,父母一定要事后补救。

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心中的真实想法,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排解情绪,并郑重地和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对错的纠正。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不管是谁,在情绪烦躁的时候很难再去处理另外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对孩子“不乖”时,父母难免会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

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给这种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每天回家之前先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能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是控制脾气的第一步。

2、如果遇到孩子做错事,要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呈现出来例如:“宝宝,你故意打碎了杯子,爸爸/妈妈现在挺生气的。因为之后还要再花钱去买杯子,你的行为造成了家里额外的开销,所以爸爸/妈妈认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等等,既能在叙述过程中平静下来,也是和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

3、试着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出口及解决方法。成人通常在发泄情绪以后会感觉好受一些。因此,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用

跑步、做家务等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等理智回来了,再考虑应该如何应对。

4、当自己非常愤怒的时候,在心里默数30秒再开始讲话如果自己的情绪尚未处理好就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可以坦诚但尽量温和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可能会骂你而让你很难过,我不想让这件事发生,所以我们一起安静10分钟。”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

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

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

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和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艾方教育创办14年来帮助百万家长解决千万例家庭教育及亲子教养难题,关注公众号“新艾方”,了解更多家庭教育问题


北京新艾方


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这话一点不假。所有的子女在内心里最在乎的一点就是父母的情绪。父母心态的稳定,是影响孩子心态稳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记得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演员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对孩子情绪失控的经历。

有一次要外出的时候,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她忍不住对女儿劈头盖脸的吼道:“你怎么回事啊?连牛奶都拿不好!”

被她这样一吼,女儿一哆嗦,当时候就愣住了,满眼恐惧地望着她不说话,甚至连哭都忘了。

小陶虹看到女儿的表情后,才意识到,是自己错了。

她也就没有吼她,没有批评她,而是走过去抱住手足无措的孩子。这时,沉默中的女儿有了安全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只有孩子感到安全的怀抱里,才会放心大哭,以示她的脆弱。而妈妈的平和的情绪,才是孩子心中的安定丸。

曾经有一档外国节目视频,里面采访孩子对父母朝自己发脾气的感受。其中一个男孩说:“反正妈妈不喜欢我,因为她总是无理由地吼我。”

可见,母亲情绪焦虑,长期对孩子大吼,会在情感上强行和妈妈中断了连接,和妈妈拉开心的距离。

长期吼孩子也会使他们懦弱,没主见,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处理人际关系。

正是母亲长期对孩子大吼,甚至会导致出现情感障碍,不再自信,甚至有自卑和自闭倾向,害怕自己跟父母说什么都是错的。

看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理由对孩子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呢?

日本宗教家池田大作曾说过:“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为人父母必须知道,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而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未来的希望。

有研究显示,经常放任情绪的人,往往会比平常人更暴躁。他们更容易形成一种暴怒-自责-暴怒的无限循环中。

孩子不懂事,会一遍遍原谅你,但留下的创伤绝不会那么容易消失,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变得胆小、自卑。

所以,为了孩子、为了身边的家人,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及时地沟通疏导。


小璐夫人


孩子分为儿童期、青春期,每一段时期的打、骂、吼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同影响,影响着孩子的未来的性格和脾气,而性格和脾气却决定孩子对于工作、家庭的一种态度,关系着孩子的终生情况,所以我想希望家长朋友们看了此篇文章要有所反思!

儿童期时

儿童期一般5岁~10岁孩子,此时的孩子还是不醒人事的状态,对于爱恨情仇并没有过多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脸皮厚到有一定程度了(当然也外向、内向)。外向的孩子面对棍棒还是以笑了之,而内向被打、骂、吼之后,总是忍气吞声,对着墙独自一人流泪。而此时的孩子对他的家庭有了新的认知(外向的孩子却除外),而内向的孩子却认为自己的爸爸公老虎而妈妈是母夜叉!甚至自己的家庭并不美好,是一个暴力家庭,性格过度自闭的孩子甚至做出一些傻的事情。



青春期时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的事情,此时爱恨情仇已经有了认知。此时你对他们打、骂、吼他们会进行反驳甚至对家长动手,因为他们现在有尊严,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而性格外向的孩子做出的举动造反的行为更加激烈,反观性格内向的孩子始终不吭一声,此时他更认为家庭需要暴力。


打、骂、吼优点(外向、内向都具有)

孩子经过棍棒之后,性格得到磨练,所以在未来在面对工作时有着一个很好的态度,当老板对他的工作不满意时,此时他已经尝试自我排解,没有经过打、骂、吼的孩子始终处于犹豫之中,总是想着老板为什么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打、骂、吼的缺点(内向孩子具有)

经过儿童期、青春期的棍棒后,他有了新认识——家庭需要暴力,而当他真正组成家庭,对他的爱人施展暴力,甚至最后两人的爱情会决裂,情节严重着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家长朋友们,“棍棒之下出孝子”已经行不通了,当代社会孩子的各种思想认知在进步,不能总是守旧!请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进行打骂!


教易君


用简单粗暴的打.骂.吼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常期遭到父母打.骂.吼的孩子,则表现为不自信,胆小懦弱,还会出现叛逆,和暴力行为,我们家长们要引以为戒。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对孩子身体上的伤害。经常对孩子打骂的家长,肯定是粗暴,冲动型,不能自控的家长,遇到孩子发生一些小失误或是一些小错误时,就大打出手,轻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些小伤害,严重者会造成孩子重伤,落得终身残疾,最近还报到过将孩子打死的事件,一则家长要负法律责任,二则一个家庭从此毁灭,因此,家长在举手之前要三思。

二,对孩子心灵上的伤害。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是建立安全感的最佳时期,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陪伴,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依恋,从而获得信赖和安全感,对孩子的性格建立起着重要作用,若家长在此时段打.骂.吼孩子,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孩子则表现为不自信,自卑,妒忌他人,畏畏缩缩,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勇气担当。经常遭打.骂.吼的孩子总表现为情绪不稳,心情烦燥,易怒,易哭,还会造成情绪失控,为将来的人生埋下祸端。

三,长期遭打.骂.吼的孩子失去自我感,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在家长总是制造打.骂.吼的气氛当中,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和人群充满敌意或仇视,从而导致对父母,亲朋的冷漠无情,孩子被打骂时,他虽然表面服从,但是对家长是很不满,心里总是愤愤不平的,时间久了,还会给孩子的性格造成扭曲,表现为性格暴燥,没有耐心,冷酷无情,有的孩子会和家长对打,甚至还出现过离家出走或自杀的现象。社会上出现许许多多未成年人犯罪,大部分是来自家庭暴力下产生的,不但害了家庭,还危害了社会。

时代不同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要改变。打.骂.吼只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遭到伤害,而无一利。孩子出生之后,若能拥有一个谈吐不俗,举止大方,温柔贤惠,作风正派的好母亲。再配上一个忠厚仁慈,坚强刚毅,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好父亲。营造一个互敬互爱的和睦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为社会输送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赵绍亮


打,骂,吼孩子会造成什么结果?

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孩子会成为一个没自尊的人,就是所谓的厚脸皮。

生活中,有些父母会抱怨孩子脸皮厚,怎么打骂都不听,这主要是因为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吼孩子,孩子都习惯了,一点都不在乎了。

这样的话,孩子就容易天不怕地不怕,很容易学坏。

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孩子犯错了,需要父母提醒,帮助孩子改正,打骂都不怕的孩子,多半也不在意父母的好言好语。

所以,孩子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成为一个问题人。

第二种,孩子会成为一个胆小自卑的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就是天生不一样,像第一种孩子心比较大,父母怎么说,怎么骂,怎么吼,他都无所谓,左耳进右耳出,丝毫不受影响。

但大多数孩子,父母打骂吼,他就会变得胆小懦弱,成为一个自卑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胆小自卑的人,他的父母就是喜欢用打骂的方式教育他。

这是因为父母喜欢打骂,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变得胆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对自己没有自信,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很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


周凌溧育儿问答


打骂吼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懦弱。家庭教育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吼最不可取。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 自小母亲就离家出走, 由父亲一手抚养长大。 父亲的辛苦是能体会到的, 因为父亲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很多,所以对孩子寄托的希望也非常大,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本来父亲有再婚的意思,又想到重组家庭对孩子有伤害,父亲就放弃了再婚的想法。可以说,父亲把两个人的幸福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够改变父子的命运。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学校是个问题学生, 这与父亲的性格 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孩子考试考不好,或者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孩子回家,父亲一定会棍棒相加。 父亲是个酒鬼,身体不好有心脏病, 这与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脾气非常急躁、焦虑, 说话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打起孩子来往死处打,不容孩子分辨,根本不给解释的机会。不分场合,在家、在学校,当着师生的面,公共场合打打骂骂,完全情绪失控。孩子在班里非常自卑,谁也不交流,上课老师提问,总是低个头一言不发,面无表情。

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前一阵碰见孩子父亲,父亲说,孩子大了,知道反抗了,现在打不过孩子了。

替这对父子俩感到悲哀,本来两个人相依为命,互相依靠,却因教育方式不对,毁掉了两个人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