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前言:1924年11月5日,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迫离开他生活了十六年的紫禁城。他先是暂居在亲生父亲载沣的醇王府(俗称北府)。后来为逃避冯玉祥第三次围攻,逃到日本使馆,住了八十天。接着又逃到天津的日本租界,在那里住了七年。1931年9.18事变后,再次出逃到长春。本文叙述他出宫以及三次出逃的经历。

出宫

时间:1924年11月4日

那一天,天气特别好。溥仪的心情特别糟糕。

天气好,让溥仪在城墙上用望远镜能看见景山和守卫紫禁城的军队一律换成了国民军的灰色军服。他预感自己要被轰出紫禁城。

心情不好,是这段时间冯玉祥已经来催过几次让他们搬出去。

不过,结果还未确定。载沣和陈宝琛此时正在冯玉祥的南苑驻军营地进行交涉。或许他们能带回来好消息。

但溥仪知道这一天总是会来的。前面几次的交涉,冯玉祥一直都不肯松口。

溥仪并不是一个没有读过书,不懂道理的人。陆润痒、陈宝琛、袁金铠、王乃征、温肃、庄士敦、石丸治都磨、山下奉文、畑晋二郎这些都是溥仪的老师或讲师。最让他记住的是郑孝胥,因为他讲的是《资治通鉴》,这里面的道理特别多。亡国之君,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不要有什么奢望。

回到乾清宫养心殿,溥仪吩咐太监们继续收拾东西。即使现在不用搬出去,也得把东西收拾好,这种战乱年代,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冲进一波人来烧杀抢掠。而自己在这里,肯定也呆不久的了。

溥仪不停地在宫里走来走去,看着他熟悉的一梁一柱,一会吩咐太监把那个包起来,一会让太监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清理出去。

他心里着急,根本坐不下来,直到载沣和陈宝琛回来。

他们带回来的结果虽然早就预料到了,但真的亲耳听到,心里还是沉甸甸的难受。

他低头喝了一口茶。然后慢慢地把茶杯放下,放到途中,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老师:“这是天命,你们辛苦了。赶快做好准备吧。”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新中国后的溥仪,快乐安定


但冯玉祥并不想再给溥仪时间准备。

1924年11月5日上午10时,鹿钟麟进来了。他带着黄郛、张璧、李石过来接收紫禁城。

此时,溥仪正在开“御前”会议。

内务府大臣绍英出来接洽,鹿钟麟出示了国务院通过的修改优待条件,并告知来意,请其转达溥仪立即迁出宫外。

绍英进去跟溥仪汇报。溥仪说:“让他们再宽限几天吧,我们的物品还没有收拾好。”

鹿钟麟他们当然不能答应。

绍英来来回回几趟后,鹿钟麟受不了溥仪的磨叽,把藏怀里的两枚空心炸弹掏出来,扔给绍英叫他拿进去给溥仪,并大声对随从人员说:“告诉外边,事情还在商量,先不要开炮放火,再延长20分钟。”

溥仪在里面闻言大惊,马上就答应出宫。下午4时,溥仪交出印玺,收拾私物,在部队士兵的监视保护下,带着妻妾,乘坐给他安排好的5辆汽车离开紫禁城,迁居后海甘水桥醇王府(北府)。

车到北府门口,溥仪下车。鹿钟麟上前见了面握手,问道:“溥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

溥仪答道:“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鹿笑着说:“好!那么我就保护你。”

1961年10月13日,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辛亥革命5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申伯纯的安排之下,当年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的鹿钟麟等人坐在政协礼堂的四号与溥仪见面交谈。溥仪告诉鹿钟麟等人,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溥仪了,他讲完这句话,又调整了语气,并大声地说:“我是新生的溥仪!……”。谈起当年的往事,溥仪说:“你丢给我的炸弹,确实可怕!”鹿钟麟回答:“那是空心弹!”溥仪又说:“你安排在景山上的大炮,更可怕!”鹿钟麟笑道:“哪有炮,那是吓唬你的!”溥仪听完,不由哈哈大笑,昔日的恩怨,在欢声笑语中,都烟消云散了!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人民的故宫


第一次逃亡:往日本公使馆

时间:1924年11月29日

北京城里散发的传单越来越多了。

有要求平民自治的、有反对帝国主义的......

几万张传单在北京城里飘着,溥仪的心也漂浮着安定不下来。

又有消息传来,说冯玉祥要再一次围攻北京,北京将再次战火纷飞。

溥仪于是命遗臣们赶快商议出一个对策,看看去哪里避难好。

帝师陈宝琛说:“我们先去德国医院,再从那里启程出去避难吧。”

罗振玉于是安排马车匆匆带上溥仪出发。

此时,郑孝胥正在赶来的路上。

在鼓楼,郑孝胥遇上了陈宝琛的马车,陈宝琛说:“皇帝已经已经去苏州胡同了。”

郑孝胥于是到苏州胡同去了。

辗转了许久,郑孝胥才赶到德国医院,见到了焦急中徘徊在德国医院楼上琉璃窗下的溥仪。

溥仪身边,只有陈宝琛在陪着。

陈宝琛告诉郑孝胥,庄士敦已经去荷兰和英国的大使馆联系避难地,张文治去向载沣报告溥仪的动向。

郑孝胥建议说要不去日本使馆。溥仪让他先去跟日本方面沟通。很快,郑孝胥就跟竹本联系上了。竹本向日本大使芳泽汇报后,答复郑孝胥说:“请皇帝自己决定吧。”

此时,外面风沙大作,黄沙蔽天,能见度只有几米。气氛如此诡异,溥仪心里越发着急。决定不等其他人回来,直接去日本公使馆。

考虑到此时汽车难行,郑孝胥建议先坐马车出去。又考虑到医院前门人太多了,让人把马车引到医院后门。郑孝胥一行带着溥仪,跟一个拿着后门钥匙的德国人往后门走去。一个女看护引导大伙在楼里上上下下,最后来到后门登上马车。只有郑孝胥跟一个童仆随车而行。

从德国医院到日本公使馆,大约有一里路,有两条路可以到:一条是走东交民巷转北;一条是从长安街再转南。

郑孝胥指挥马车从长安街穿过。溥仪大惊失色说:“长安街太多警察了,干嘛走这边?”

郑孝胥说:“这里比较近,而且谁会知道马车上会有皇帝?皇帝不要惊慌。”

转向南到了河边,郑孝胥安慰溥仪说:“这里已经到日本公使馆的地盘了,皇帝不必担忧。”

于是进入日本公使馆。竹本、中平出来迎接,将众人安置到兵营里面。没多久陈宝琛也来了。

刚才在长安街的时候,风沙太大,马车时疾时停,溥仪不舒服,准备休息,说:“北府的人知道我去了德国医院,庄士敦、张文治一定会倒回去找我的,马上派人去告诉他们吧。”

郑孝胥于是又赶回医院,载沣、载涛都到了,一起随郑孝胥来到日本公使馆。朝廷旧臣也纷纷过来探视溥仪。

溥仪于是命郑孝胥去告知段祺瑞,命张文治去告知张作霖。

他们回来以后,郑孝胥的两个儿子郑垂、郑禹也到了,全程负责照顾溥仪。

日本大使芳泽把自己居住的大楼里面三间房子腾了出来,给溥仪居住。随侍的是是一个14岁的童仆,名叫李体育,还有司机王永江,王小龙。

至此,溥仪完全在日本公使馆安顿了下来。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溥仪剧照


第二次逃亡:往天津日本租界

时间:1925年2月23日

在日本公使馆住了八十天的溥仪,感觉住在北京城里始终不安全。于是计划逃亡天津日本租界。

那天,溥仪换上一套粗料子的普通西服装扮成日本小商人的模样,在半夜悄悄地离开了日本公使馆。

日本公使馆的池田书记官陪着他,坐汽车到前门车站。

他们登上一列军列,车厢中浓烈的异味及其难闻。溥仪皱了皱鼻子。池田用手推了推他,暗示他不要有任何不适的表情。

他们到了一个三等车厢。池田用非常熟练的汉语跟一个士兵说:“这是一个日本人,让他在你边上坐吧。”

待溥仪坐定,池田自己到二等车厢里去了。郑孝胥、罗振玉当时也在二等车厢。

当时京津一带,还是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中,车到丰台,军警检查特别严格。

军警看到安静坐在角落里的溥仪,就问他:“你是什么人,这里是兵车,你怎么坐在这里?”

旁边的士兵说:“他是一个日本人。不会说中文。”

军警说:“日本人也不能坐在兵车上。”于是就把溥仪赶到二等车厢。

溥仪一言不发,到了二等车厢。一路上也没有说话,直到平安到达天津。

早上三点多,日本人吉田茂和古城秀胤两个人来把他们接去,在大和旅馆住下。不久皇后鸿秋由池田的太太陪同到了天津跟溥仪回合。

在天津日本租界,溥仪一住就是七年。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故宫瓦当


第三次逃亡:往旅顺大连

时间:1931年11月11日

这一年,事情特别多。

先是9.18事变,导致在天津的日本租界开始森严戒备,人心惶惶。

接着是淑妃闹着要离婚,要五万元的赡养费。溥仪把眼睛摘了,凑上前,仔细看了淑妃最后一眼,让她离开了。患难之中见不到真情,溥仪有点伤感。

注:溥仪眼睛近视425度,散光75度,散光轴向90。

心情极度压抑的溥仪,决定再一次逃亡。他要离开这不安稳且令人伤心之地。

从天津到东北,最佳的交通方式是坐船。

于是,在1931年11月11日凌晨两点,溥仪在郑孝胥及其两个儿子的陪同下,坐汽车到了法国租界的邮船码头,登上了比治山丸号。

船按时启程,沿白河而下。

这条航道上,最凶险就是军粮城。是一个交通要道,检查极为严格。

大家事先嘱咐船长西田想办法绕道而行。船长没有搭理,众人心急如焚。

眼看船就要驶入军粮城,就在大伙哀叹命运不济的时候,西田突然将船加速,一个转向,迅速逃离。岸上枪声阵响,但船很快就驶出了射程之外。

至此,众人心上的石头才完全放了下来。

东方放白,船已到营口,在南满铁路第二码头停靠。

11月13日,溥仪从营口转赴旅顺、大连。并于1932年8月抵达长春,开启了他的伪满生涯。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馆


后记

溥仪出宫以及三次逃亡的经历就此结束。不过,他其实还有第四次、第五次逃亡:

1945年12月,溥仪带着全家逃亡到了通化的大栗子煤矿。日本人早就在这里建设了防空设施。但做好了死守南满打算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日本天皇会宣布投降。

溥仪于是开始他的第五次逃亡,准备从沈阳坐飞机去日本,结果被苏军俘虏。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安定下来,不必再四处逃亡,过上了一个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另外还有一个悬案,就是他的第一次逃亡,为什么会到日本公使馆?那次逃亡的目的地看起来是随机选择的,但事实上,是有人事先安排好的。那个人是谁呢?我接下去会再行文分析此事。欢迎朋友们持续关注。

......


溥仪的这几次逃亡,堪称戏精附体。最后做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