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臨時救護車司機的戰“疫”日記:不是不怕,是沒時間去怕

中國寧波網記者張燕 通訊員邵建榮

“今天出車數有所下降,總體形勢在逐步轉好,希望被隔離的人員能夠挺住,別發熱,平安度過潛伏期。明天會更好。”寫這篇日記的人叫王振,是寧波公交集團馳援海曙區第二醫院救護車隊5名黨員中的一位。自2月3日接到任務後,他就利用在醫院待命、等候患者上車等不長的時間,用筆記錄自己及隊友們在救援、轉運中的所見所聞和點滴心得。

宁波临时救护车司机的战“疫”日记:不是不怕,是没时间去怕

“老毛病了,沒事!”

“3日上午經過崗前培訓,我們5人直接投入‘戰鬥’。晚上19:30,隊友徐程把車開到目的地後,出現頭暈嘔吐現象,暫時中止‘戰鬥’。”這是王振抗“疫”日記的首篇。據瞭解,當天上午7:30,5名隊員便早早來到報到地點。考慮到他們駕齡較長、基本功普遍紮實,熟悉各種車型的駕駛,加之疫情日益嚴峻,經醫院方研究,上午8:30,5名隊員直接投入“戰鬥”。

“我和徐程、魏波3人被編入‘120’車隊。下午19:30,徐程駕駛救護車開到目的地後,一下車就頭暈嘔吐了。在場的醫護人員都很緊張,幸好沒有發熱現象。”王振說,“我們都勸他回家休息,可他卻說沒關係,應該是頸椎病老毛病犯了。如果我休息了,我的工作就會分攤到大家頭上,現在工作量這麼大大,每個人都不容易。”

宁波临时救护车司机的战“疫”日记:不是不怕,是没时间去怕

“不是不害怕,是沒時間去害怕!”

“今天的工作重心把機場、南站及管控區的發熱人員運送至各醫院,隔離人員運送明顯減少。”2月7日晚上,王振在自己的日記上這樣寫道。他坦言,“面對疫情,我們也會害怕。”他說:“一次,隊友魏波轉運一名發熱患者到醫院,到醫院後聽到患者對護士說他有武漢接觸史,當時便驚出了一身冷汗。不過這種害怕,沒幾分鐘就會被一趟趟的轉運任務所替代,我們沒時間去多想。”根據王振統計,截至16日上午,他和隊友們已累計工作超過1600小時。王振說:“被轉運人員壓力都很大,我們如果表現出害怕,更會增加他們的壓力。”“事後,我們也沒去打聽那名患者是否為確診病人,哪怕真是確診病人,想想醫生、護士衝在更前線,我們又怎能退縮呢!”王振說。

宁波临时救护车司机的战“疫”日记:不是不怕,是没时间去怕

“你們不想待的家,是我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

“今天傍晚起從醫院回住宿地的馬路被封了,我們下班得多繞行半小時。”2月15日,是隊友們馳援救護車隊的第13天,看得出來,王振他們有些想家了。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隊友們進駐以後被安排在專門的駐地不得回家。王振說,休息的時候是他們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平時有任務在身,且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跟家人聊天不方便,所以大家都會抓住一切時間跟家人保持聯繫。他說,“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家人們應該也能理解的。”“抗‘疫’阻擊戰還在繼續,請大家為了自己、為他們儘量少出門。”王振說,“你們待不住的家,是我們做夢都想回去的地方。”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按規定我們22點就可以下班,但指令下來了,我們還得繼續幹。”在日記裡,王振每天都會對自己及隊友們的工作情況進行登記。“今天原本徐程可以23點下班,實際下班為次日凌晨1點。”“2月6日,魏波直至次日凌晨1:30跑完最後一趟才回到駐地。”……除了記錄工作點滴,王振還會每天對當前疫情進行簡要的總結。“第一天有點忙,出了6、7趟車,這幾天慢慢少了點。”“今天人均出車2.5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天一早聽新聞,寧波新增病例下降,心情一下好了很多,說明各條戰線的工作沒白費。”……

“其實苦一點,累一點真不算什麼,我們希望像這樣的出車能儘快少一點再少一點。”王振說,“雖然我們不是醫療工作者,但我們乾的是應急救援的活,既然幹了,我們就要像廣大醫護人員一樣,逆風而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