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曾经在某节目中说他跟郭德纲说相声几乎都是现挂没有排练,他们对相声是否不够严谨?对此你怎么看?

颓废枫少数派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于谦是在《鲁豫有约》里说这番话的。他说他和郭德纲表演的相声百分之七十都是现挂,没有排练,有时候简单对一下就上台了,是不是对作品的不严谨?作为业界最知名的一对相声演员,肯定不是不严谨。我的意见如下。


第一:不是不严谨,而是因为熟练,已经有非常高的默契!

我就问你一句,你见过大学生每天还背诵九九乘法表吗?估计连初中生都不会背了吧,因为已经深入大脑,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

郭德纲和于谦就是如此,他们的熟练程度就如同大学生背九九乘法表,不需要再去记,都在脑子里!于谦和郭德纲自己搭档十多年,两人性格、说话方式、风格,都已经了如指掌。郭德纲一个抬手,一个眼神,于谦就知道下面会有一个什么包袱,要怎么铺垫。这是多年配合训练出来的结果。


郭德纲自己也说过,他写相声,只是在纸上写几个重点,其余的都在脑子里,怎么归置怎么抖包袱,心里有数。而于谦呢,也早就熟悉了老郭的套路,只要别走神儿,跟着老郭话赶话,包袱就抖响了。

其实除了于谦郭德纲有这样的默契程度之外,在相声行其实也不乏其人。譬如老一辈的马三爷和王凤老,少马爷和谢天顺,都有这个能耐。

第二:现挂有时候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郭德纲于谦到了这个份上,追求的是一个酣畅淋漓,有时候讲起相声来,一两个小时也是常事。郭德纲曾经就说过,他不是舞台表演型相声演员,非得限制多少分钟,多少时间内说完,这种表演让他难受,他反而喜欢现挂,根据现场做反应,这样效果比固定按照剧本走效果更好。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日常生活中让人开怀大笑的笑点,有多少是背出来的?大多都是在突发,意外,灵机一动,脑洞顿开等情况下随机出现的。说相声到了一定水平,也会根据现场观众反应,现挂!



当然,现挂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现挂多少是判断相声艺人机智、学识和默契度的一把尺子。得有天分,基本功扎实才行。要不然会砸了,包袱反而不响!如果没这个天份,就老老实实的多背词吧!

就于谦来说,他本人功底深厚,相声基本老段子都说过不低于100段。见过于谦跟其他演艺人员搭相声,于谦直接说:你随便说,我都能接!这就是能力了!这就是现挂的捧角基础!

像郭德纲和于谦这样的搭档,一段相声七成以上现挂的,确实难得的相声人才,百年难遇,可遇不可求。


第一娱记


现挂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准备。不展开说,就说以下几条:

1.郭有评书的基本功,就是说郭段子架构的能力、大段子背诵的能力、改编创作的能力是十分扎实的。这就决定了能撑起台面的基础。

2.于谦有快板的基本功,相声基本老段子都说过不低于100段。见过于谦跟其他演艺人员搭相声,于直接说:你随便说,我都能接!这就是能力了!这就是现挂的捧角基础!

3.郭德纲和于谦是名角。名角在舞台上演出,观众容忍度那是十分高。说错了也不错👍!加上他俩舞台经验十分丰富,这就有了现挂的群众基础。

4.近年来,其实郭德刚创作的新作品已经很少了,人都忙于运营德云社这个平台,加上参加电视节目。于谦也在演电影等。两人说的都是“伪创新”的作品,所以现挂也就不太难了,因为都是新瓶装旧酒。

最近听到一句评价郭德纲的话,我深以为是:郭德纲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姜昆,或者说正在走向姜昆的路上。他在作品创新方面已经终结!


博士君


我觉得您提出这个问题也就说明了您对相声表演缺乏一定的了解,听过郭老师与于老师相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两个人最正出彩的地方不是说对那些老活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演绎,也不是一个又一个新作品的创作演出,而是两个人在台上接连不断的现挂。

我曾经做过两个关于于老师现挂的合集小段,看过的朋友应该都能想起那些段子里让人爆笑的情节,其实演员的表演,台词只是最基础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好的演员,都不可能照本宣科。停留在看着台词一丝不苟全文背诵,只能说你还是个学徒,而不是一个演员。

接下来我照老规矩给大家列举十个小段,也让题主体会一下现挂的真正魅力。

1 郭:于老师的父亲爱吃猪大肠,每天来一根

于:好嘛,他饭量得看猪吃多少了


2 少郭:小青娃会吃什么?

老郭:我给他吃麻辣牛蛙,就说吃得是他舅舅。

少郭:我下台就把我舅舅吃了。(他舅舅是张云雷)


3 岳云鹏,于谦,郭德纲三人群口,小岳跟台下女观众互动,郭老师说:你得叫奶奶

于老师神补刀:得!自己也跟着吃亏了!


4 郭:人唱大鼓的女演员,都凉调,不够格,还有人给上好多花篮,你看我们相声演 员,站台上那么长的时间连个上花圈的都没有。

于:可能您还不到岁数呢。


5 郭:我是郭德纲,是相声界的一位小学生,我旁边这位可了不得,驴鞭。

于:待会儿,好家伙,一不留神,您把我名字说的这么壮阳呢。

郭:有意思吗?这么大人了,鱼鞭。

于:越说越小了还。


6 郭德纲于谦张鹤伦版扒马褂

张:风几级?

于:脱裤子那是三级。


7 郭:我儿子叫郭麒麟,是于老师的徒弟,管他叫师傅,管他媳妇叫师娘。于老师的儿 子呢叫于思洋,是我的徒弟,管我叫师傅,管我媳妇叫师娘,所以我们俩家是这 么一个关系。

于:交换人质。


8 郭老师单口,观众席有手机响,郭:老爷一拍惊堂木,堂下是谁的手机响。


9 郭老师和于老师版武坠子。武坠子是逗哏打捧哏。郭老师使坏儿,打了几下之后,要给于老师 来个狠的,于老师躲开,然后就走到了舞台的上场门。到这儿都是按词走的,当时郭老师的打 人风波刚平息,于老师直接喊了一句“有人管没人管啊!郭德纲 又打人了嘿!”


10 郭:人于老爷子生活就是讲究,喝的咖啡都跟别人不一样。

于:怎么不一样了?

郭:别人喝的那叫什么‘猫屎咖啡’,我们感觉就很好了,人家于老爷子看不上,你 看人家喝的,人屎咖啡!

于:快别说了,我都闻见臭味儿了!哪有喝这个的

郭:可能是这种咖啡产量高。

小文说:如果对这段文字还算喜爱的话,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走下去的动力。我是头条故事领域创作者,每晚八点档,长篇单口小说《长生辞》连载中,与您不见不散。


我叫王思文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听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十多年了,大概是07年开始的,那时候张文顺还在世,但老郭的搭档已经是于谦了。我听的相声人不多,主要是德云社,即使老郭于谦的相声是现挂,几乎听不出毛病来,足以见二人的功底和默契程度。

我喜欢于老师多过郭德纲。老郭的嘴太厉害,得罪了不少人,说话做事一定程度上讲有些偏激,但对他的出身稍加了解便知道原因。于谦是既有能力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除他以外别的捧哏的都经常和逗哏的抢台词,但只有于老师最本分,但轮到他讲话时又能让人乐的不行。简单讲就是没有什么废话。

老郭的台词里牵扯太多于谦的家人,假的可以理解,但就我而言这么多年这么多牵扯家人我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但于老师的表现超出我的想象。

虽然相声界讲完全抄袭别人不大会成功,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年轻一代的捧哏艺人能学得于老师的捧哏技巧又能甘心做老郭身边的绿叶,就算是捧哏艺人里的人中龙凤了。


大飞1213


这与严谨不严谨没有关系,而是会不会的问题。

您想啊,花钱听对口儿的报纸,疯啦!您说是不是啊。

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好听,大家爱听的关键就是没词儿,您说呢。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的视频,郭德纲拿长A4纸,纸上似乎没几行字,竟然还说要把段子改改,这时于谦还不知道,而且距离上场还有半小时。郭德纲说改完跟于谦打个招呼就行了,这就是会说相声的。用郭德纲的话说,相声就是聊天,听郭德纲相声就像跟院子老街坊聊天,互相的侃大山,总有那么一种亲切感,有木有。

主流的倒是严谨,说八百回一个都不差,那是相声吗,重复再重复,所以主流的相声不好听。


退休老头儿2


语林觉得他们不是不严谨,只不过是实力到了,一切都水到渠成而已!

郭德纲的德云社可谓撑起了相声界的半壁江山,郭于二人更是这半壁江山里的定海神针!可以说,只要此二人在,德云社必定稳如泰山(当然了,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犯

大家都知道,郭德纲七岁学评书,九岁正式学习相声,十二岁跟随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常宝丰等天津艺人学相声;之后演说《杨家将》、《张广泰》、《隋唐》等相声段子。1989年,拜时任红桥区文化馆馆长、作家杨志刚为师学相声。1995年,郭德纲开始闯荡北京,对外称白全福的徒孙,杨志刚的徒弟。1998年,创建德云社

接着又主持安徽卫视,也是受尽白眼,所幸遇见了周群。到现在他还一直说,周群是他的贵人。后来更是遇到了恩师侯耀文,境况才慢慢的好起来。二三十年间摸爬滚打,可谓是尝尽了人间冷暖。

这些都成为了他在相声舞台上的谈笑风生,对答如流的资本。

再说于谦老师,现在的相声界要说捧哏,于老师要认第二,绝对没人敢认第一,可谓是一览众山小的存在!当然了,于谦老师淡泊名利,从来也不在乎这些。大家都知道,于老师的三大爱好:抽烟 喝酒 烫头 此二人从2004年开始一直搭档至今,可谓是默契无双。

两人一逗一捧之间,早已了然于胸,根本不需要再排练,所以全都是现挂!


星语林


郭德纲:相声是普天底下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最难的。郭德纲曾多次讲到:好的相声演员一定是心理学家,否则不会成功。什么叫好演员?要适应不同的演出场所,不同的演出风格,不同的观众。面对每一场的氛围,要说不同的话,这才是好相声。

郭德纲于谦的很多相声基本都是现挂没有排练,并不是他们对相声不够严谨,反而是他们太了解观众了,也太了解相声这门语言艺术了。

熟悉掌握这场演出的大纲,这个东西是固定的,但是在大纲以外根据今天的场地不同、观众不同、搭茬不同、现场反应不同等要随时做出调整,让现场观众能在最快的时间进入自己得情境和节奏。

当然不是任何一对相声演员都可以做到这样,而且很多年轻演员都是台下一遍遍的对词,生怕台上紧张忘词,反而这种一昧的记词,并没有把重心放在现场观众的反应方面,这样的演出效果是欠佳的。

而郭德纲于谦的这种工作模式得益于二人几十年的合作默契,很多时候一个眼神就可以传递很多。老郭在台上临时发挥很多包袱,于谦也能每次都游刃有余的接下去,除了二人的默契还有妥妥的基本功,能够轻松的解决很多突发情况。

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观众,讲不同的包袱,让观众感受到很多不同的消点,这就是老郭谦哥的相声魅力所在,也是对现场负责。

正应了那句老话: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观众花钱买票来支持你,听到的确实跟之前一模一样的包袱,这是一种不好的观赏效果。

支持郭德纲于谦!


用户3123156856


相声是一门艺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表演场合,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其表演形式是不同的,不能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那是播音员,早就被淘汰了。

于谦前不久在一个节目中说,他和郭德纲现在几乎不用排练,临场发挥就能表演相声。这是演出中对意外情况的第一反应。因为它是随机的,如果反应很好,它显示了表演者的超高水平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当然除了大概框架不变以外,其他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郭德纲有新作品时,郭德纲会在演出前派弟子邀请于谦。两人将单独排练一段时间。当然,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一个接一个地排练。相反,郭德纲首先解释了作品的总体结构,然后在一些关键点上要求于谦应该如何配合。通常半个小时就够了。

在没有新作品的情况下,郭德纲和于谦之间真的没有必要排练,因为合作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双方之间的默契已经达到了一种程度,他们可以用一个手势就能理解对方想说什么。同时,将会有几种互相帮助的方法。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选择最合适和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而不是不严谨。当然,演出中途会有意外。例如,观众会打乱原来的节奏。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机智圆滑地表演,也就是说,现在就解决问题。幸运的是,他们两个都是久经沙场的,看过大场面的人,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解决。

在相声中,有一句行话叫“把点开活”,即根据舞台、观众、时间、地域等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作品来表演,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当需要严谨的时候,郭德纲和于谦也可以逐字逐句地表演,比如春节联欢晚会和大部分电视相声作品。然而在剧院里,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说你喜欢的。不管怎样,只要观众听了开心,喜欢听就行。

根据剧本一字不漏的表箱相声,那是学员,还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节奏被观众打乱,那么你将不得不尴尬在舞台上。你要是问我喜欢不喜欢,不管怎样,我是不喜欢!为什么春晚相声和电视相声总是走下坡路?因为他们太严谨了,不允许自由播放,一切都设计得很好,所以观众没有参与感,并且越来越反感。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声视频资源。任何想听相声的人都能听到。为什么仍然有人愿意花钱去剧院听相声?原因是剧院里的相声并不严谨,而且有很多成分需要现场发挥。观众也有一种参与感,可以感受到在台上台下玩游戏的乐趣。这就是现场听相声的乐趣。


视听影享


现挂是相声的表演手法之一,是在表演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之后做出第一反应,由于是随机的,如果反应得精彩,就显出表演者超高的水平和丰富的表演经验。

但不管怎么说,现挂只是一种表演手法,是偶尔为之,不宜多用。而且这与两个演员的舞台经验有着直接关系。两个有多年表演经验并配合默契的老搭档,比较容易在台上表现出上乘的现挂,如果让两个缺乏经验年轻演员现挂,反应不精彩不说,还很有可能出现舞台事故,这是不可取的。

郭德纲和于谦都是表演经验丰富的相声演员,他们在合作之前就已经登台多年,这十多年来又默契配合,我相信于谦所说的现挂比较多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我不信几乎所有台词都是现挂。如果真的是这样,哪怕经验再丰富也可能出问题,或者起码是不够精彩的。他曾经在表演时说过,郭德纲没有准词儿,这一方面是实情,郭德纲表演肯定不是死纲死口一字不动,但也绝非一句准词儿没有,那样是对表演不负责任。

郭德纲在表演时也说过,他和于谦在上台前并不一句一句地对词儿,这与郭德纲说的大多是漫谈式相声有关。尤其他们在垫话时候所说的那些情节,彼此之间是不太连接的,完全可以重新组合随机说出来,这对于郭德纲来说不算是太大的挑战,对于于谦这样捧哏功夫一流的老演员来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郭于二人目前说漫谈式相声多,这样的段子对词与否关系不太大,而如果说一些相对完整的作品,或者说到一些传统段子的经典段落,对对词还是有必要的。

听一位相声老演员说过,他们说相声一般还是要保持死纲死口,一方面老先生留下来的作品是完整的经典的,很多话不能随便动;另一方面如果有了准词儿,任何一方如果出现忘词或者其他情况,另一方立刻就会明白对方出现了小情况,就来得及做出反应,避免出现舞台事故。

要说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是否严谨,这得分怎么看。如果他们一直说的都是那种从清朝时候传下来一成不变的内容,他们不会受到当前这样的欢迎,正是由于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新台词,传统相声才变得让现在的观众也能乐起来。这算是严谨,还是不严谨?

严谨,应该是对相声艺术严谨,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不创新。


郑捕头


笑帅来答题!欢迎各路朋友多多指教!

《传统相声之所以没落,是因为这些人太传统》

听郭德纲于谦两位大师的相声,如今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两位大师经常在台上现挂,在他们的相声中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郭:“你最好照着词儿说”,于:“哪有词儿啊”。其实这话说的也是事实。并不是说他们对相声不严谨,恰恰证明了他们的相声功底和现场的反应能力,而正是这样的相声风格才受到大众的喜欢。之所以他们现挂的相声能够如此的精彩,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郭德纲于谦也一样,他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漫长的等待,才有了今天的功成名就。



深厚的功底:

郭德纲和于谦两人都是从小就学相声,那个时候学艺的孩子是非常苦的,动不动就要挨骂挨打。于谦曾在《鲁豫有约》里说过自己小时候学相声,因为学的不好差点就被老师开除,后来还是在一位师哥的鞭打下才逐渐被老师接受了。后来学艺成功,相声这个行业却不景气了,于谦说登台演出经常被观众轰下台。再后来他就去演小品演电视剧,离开相声舞台近二十年。郭德纲也是从小学艺,集相声、评书、京剧等各种手艺于一身。郭德纲背井离乡只身来到北京,本想着在北京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耳光,郭德纲历经沧桑挣扎着活着。直到有一天因为帮衬别人演出认识了于谦,两个人经过两年多的磨合成为了搭档,仿佛彼此就是自己演艺生涯中要等的那个人。他们这两年多的磨合才成就了后来的德云社的中流砥柱。而他们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后来他们相声的最好的素材。亲身坎坷的经历和深厚的相声功底,是他们在台上说相声现挂的基础。



两个人的默契:

红花当然配绿叶,而于谦就是郭德纲的绿叶。如果离开了于谦这片绿叶,郭德纲这朵红花也不会开的那么鲜艳。郭德纲于谦合作了已经二十几年,他们的合作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彼此之间也是非常的了解,这也是他们现挂的一个基础。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跟自己无话不谈的朋友一起聊天是最轻松最快乐的,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郭德纲于谦在台上现挂也是如此,从容不迫诙谐幽默。往往现挂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声是一逗一捧,郭德纲是逗哏大王,于谦就是捧哏大神。现挂更考验于谦的能力,因为说话的处于主动,而接话的处于被动。而每次于谦都能机智的完美的接住。郭德纲于谦最近的一次商演调侃林志玲结婚,郭德纲:林志玲结婚了,大伙都把导航换成我了。于谦:大伙都怕被她领日本去。只有彼此了解彼此默契的人才能补上这完美的幽默的一刀。



老段子新说法:

经常听郭德纲于谦的相声不难发现,他们很多时候说的都是老段子,但大家还是都喜欢听,重要的是听了依旧会笑,感觉就是听不腻。可见两位大师的魅力,大师不愧是大师。虽然是老段子,但每次演出说的又都不完全相同,这就是他们现挂了。记得有一段相声郭德纲就调侃了照本宣科的传统相声,他说:“现在的相声越来越好干了,都不用背词儿了。其实相声就该这样。背词儿的相声你一句我一句,那不叫相声,那就对口的新闻。”郭德纲于谦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终于把相声这个行业给改革了。传统的说相声方式已不适合现在人的口味了,传统相声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这些人太传统了。照本宣科的相声太约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创新。郭德纲于谦的这种自由式的说相声风格不受限制,反而更有新意更活跃。这种现挂的相声就是一种新的相声风格。



郭德纲于谦的相声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他们在台上随口的一句话,就能让观众开心。能把大众逗笑的相声才是好相声,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开心,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喜欢郭德纲于谦的相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