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能源(山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復產有困難就找“服務員”

中碳能源(山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復產有困難就找“服務員”

□ 本報記者 楊國勝 都鎮強

本報通訊員 王衛東

“特殊時期,沒有例外,請見諒!”2月15日11時許,隔著公司大門,中碳能源(山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光與記者打著招呼。“36.3℃。”大門外,測量記者的體溫後,戴著口罩的保安又為記者辦理了入廠登記。走進廠區,記者與李忠光幾乎同時抬起右手,在空中停頓了一下又抽了回去,將握手禮改為了拱手禮。

由於為園區部分化工企業供應蒸汽,位於濰坊濱海區綠色化工園的中碳能源在春節期間維持了最低負荷運轉,有少量員工在崗值班。隨著疫情的發展,遠在江蘇家中的李忠光十分焦灼:企業情況如何,疫情走向如何?“剛開始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如何防控疫情,對何時恢復滿負荷運轉也沒了底。”在李忠光焦躁不安時,手機裡連續“蹦”出的微信信息,讓他心裡有了底。

掏出手機翻出一條條群聊記錄,李忠光向記者解釋道:“多虧了這兩個微信群,一個是濱海區經發局建的全區企業家群,一個是綠色化工園企業群。”原來,從大年初一開始,兩個群就不斷髮布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內容。其中,在濱海區企業家群中,有濱海區經發局制定的企業疫情防控管理指導建議、企業復工防疫物資保障工作流程、企業防疫物資需求排摸表、企業防疫物資採購聯繫單等。

有了這些“操作指南”,中碳能源在全面恢復滿負荷生產前,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準備:採購防疫物資、把就餐時間分為三段、廠區增加消毒環節等。2月9日,中碳能源恢復正常上班,濰坊市內的員工在當日全部返回工作崗位,從濰坊以外返回的近30名員工全部居家隔離網上辦公,這其中也包括李忠光。“員工有陝西、江蘇、河北等地的,我是大年初五從江蘇省返回到濱海區的,按照要求在住所隔離了14天,才到廠辦公沒幾天。”李忠光說,企業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濱海戰疫通”人員直報核查信息系統,第一時間就將所有員工的信息報了上去。

濱海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董廣明介紹,他們還牽頭成立復工復產工作專項工作組,聯合園區、街辦和審批、財政等部門,開通企業復工復產應急訴求網上受理窗口和熱線電話,全面建立企業訴求記錄解決機制,派遣專人現場解決困擾企業復工復產的“攔路虎”。目前,155名黨員幹部沉入企業擔負“服務員”,24小時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制訂實施方案並解決實際困難。

企業復工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也成了“緊俏貨”。在中碳能源四處求購時,濱海區經發局協調外地一家口罩企業為其訂購了3萬隻口罩,綠色化工園也為園區企業籌集了10噸消毒液免費取用。“口罩下週二就能到貨,我們只留下1萬隻自用,2萬隻將捐獻到武漢。”李忠光說,企業外方股東還從國外採購了5000只口罩將發放給員工。

中碳能源有一批春節前的訂單,將第一次通過濰坊森達美港運往沙特。2月10日,船舶已停靠港口準備裝貨,然而港口開工不足,他們的1.2萬噸貨物無法按期集港。“如果我們不能按時將貨物運往沙特,不但將承受7萬美金的違約款,還將影響今年全年的出口業務。”李忠光說。

有了困難,李忠光第一時間就向包靠自己企業的“服務員”、濱海區綠色化工園安全生產監管處主辦王建生求助。隨後,王建生立刻向濱海區綠色化工園黨委書記劉邦鋒彙報。經過濱海區綠色化工園黨委協調,濱海區建設交通局、經濟發展局和濰坊森達美港等在全面保證防護安全的前提下,特事特辦,為企業集港亮起綠燈:允許中碳能源進入港口協助裝貨。於是,中碳能源黨支部發動12名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帶領100餘名幹部職工在港口連續奮戰三天三夜,保證了出口貨物準時離港。

到13時許,在員工三段就餐時間結束後,中碳能源又進入緊張的上班狀態。李忠光帶記者踏著積雪,走進廠區煅燒二車間、原材料倉庫等處參觀。他指著存放的原材料說:“企業節前儲備了一部分石油焦,但由於春節期間運輸環節困難,企業暫時還無法達到滿負荷生產。不過,這一現象下週就將扭轉。在黨委政府幫助下,我們訂購上了原材料,而且運輸環節也為我們協調解決了一些難題。”

原來,疫情期間銀行等金融機構未正常上班,導致企業現金流十分緊張,但上游廠家要求必須墊付款才能購買原材料。“我們又找到了‘服務員’,通過濱海區協調銀行為企業提供了近900萬元的貸款,才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李忠光告訴記者,他用三句話總結了疫情期間遭遇,分別是“疫情防控用具不缺,遇事不慌有服務員,遇到困難政府不推諉”。

在送記者離開時,李忠光指著身後的廠區說:“特殊時期,企業日常生產遭遇大的衝擊,但我們保證不讓一名員工失業,不會拖欠一分錢工資。另外,我們今年將在對員工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環保等教育的基礎上,加上公共安全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