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探索“人防+技防+信用管理”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福州新聞網2月16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馬春林 通訊員 彭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是當下最重要的工作,鼓樓區藉助信息手段,探索“人防+技防+信用管理”的防疫新舉措,確保企業的復工復產更加安全、順暢。

人防:把好疫情防控“入門關”

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許多外地返榕人員面臨著居家健康管理14天的問題。

“我們根據返榕前的居住地將居家隔離人員分成四類11組進行分片區管理。對排查出的居家隔離人員,逐一落實健康登記,實行一人一檔、每日一報跟蹤管理制度。社區網格工作人員負責網格內居家人員的巡查,每天上午、下午進行各一次體溫監測跟蹤。”鼓東街道開元社區黨委書記鄭巧汀介紹,社區還動員了小區業委會、物業和群眾,全民參與監督轄區外來人員及居家隔離人員情況。

面對“返工潮”,社區持續把好防控“入口關”。鄭巧汀說,開元社區在每個小區的出入口都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對進出人員監測體溫,對過往車輛進行排查,做好外來人員的信息登記工作。同時,引導居民提高防範意識、減少外出,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

社區還為居家健康管理者提供“點單式”服務。“由於不能出門,居家管理者買菜、倒垃圾都不方便。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經常充當‘快遞員’,將他們網上購買的包裹送上門。”安泰街道烏山社區黨委書記王焰說,烏山社區充分發揮“紅色樓長”作用,小區中的每一棟樓都選出了一支“抗‘疫’紅色先鋒隊”,為居家健康管理者代購配送日用品。

技防:戰“疫”插上智能化翅膀

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數字鼓樓”挖掘信息化支撐能力,持續利用數字創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數據篩查是大數據助力防疫工作的第一步。鼓樓區組建數據篩查小組,從海量數據中篩出有效線索。每條線索都由“區—街鎮—社區”專人對接,實時完善防疫數據庫。

近日,福信富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鼓樓區捐贈疫情物聯網AI防控系統。“居家隔離場所的大門上固定了‘電子封條’,可以探測人體發出的特定波長,實現對居家健康管理對象的實時監測。”福信富通公司董事長李勇介紹。這一系統將陸續在鼓樓全面鋪開。

在此之前,鼓樓已全面使用釘釘APP搭建居家觀察人員健康遠程管理平臺。

“通過平臺的智能報表應用,讓外省返榕的居家管理人員自主上報健康數據、線上呼叫工作人員、提供個人實時定位,配合工作人員每天的複檢。”王焰說,社區為每一戶居家隔離人員配備了測溫計,方便他們隨時自助測量體溫,並在釘釘上填寫《居家觀察表》,有事可以直接線上呼叫,既能快速獲取隔離人員的健康信息,又能提高工作人員上門複檢的準確率。

“鼓樓轄區企業復工復業平臺”也提前上線,每棟樓宇或園區的企業及員工,憑藉“一樓一碼”與“一街一碼”,即可掃碼進入該平臺。復工前,各企業按照平臺系統流程提交備案等材料;復工後,平臺為復工人員提供了“每日健康打卡”服務,便於企業進行健康管理監測。

信用管理:將失信者納入“黑名單”

為確保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防疫安全到位,鼓樓區還創新信用管理做法,與企業法人代表和外省返榕的居家管理人員簽訂《居家健康管理承諾書》。截至2月16日,已簽訂了3000多份承諾書。

“本人承諾:從返回福州之日起,本人和近期身邊密切接觸人員,自覺進行居家自我隔離,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觀察,14天內絕不外出……”《居家健康管理承諾書》上,明確了居家管理員工需要履行的責任,也要求企業法人對本企業的居家管理員工必須承擔主體責任。

據悉,個人或企業違反承諾,將由行業主管部門彙總予以通報,並上傳到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若個人和企業有失信行為被行政處罰的,其處罰信息也將傳到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已經有多個省市明確,將個人隱瞞病史、逃避隔離等行為列入失信行為。通過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將防疫工作中的失信者納入‘黑名單’,讓他們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可以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鼓樓區誠信促進會會長劉建興認為,在疫情防控中創新信用管理,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信能夠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