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酒店/旅馆/民宿等同类型个体产业会有严重影响吗?

小瑞和你聊生活



可可西里2748


疫情过后,各行各业影响都很严重,对于酒店和旅馆业,民宿等,也是有很大影响。

第一,连续两个多月没有收入,对于有房贷,车贷的人,今年大半年都应该是缓不过劲来,毕竟,这些贷款可以延后,但是没有消失,迟早要还。

第二,经过这次疫情以后,以前的月光族,肯定会改变思路,不会在月月光,会考虑要留备用金,预防突发事件,就如今年的新管状肺炎。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几个月没有收入,怎么能不在焦虑的度过。

第三,鉴于以上要考虑的现状,不会在去旅游,会抓紧时间还房贷,车贷,估计几年之内,都会有未雨绸缪的心态,毕竟,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第四,本地旅店业,从疫情开始,就通知停业,开业时间,未知,尽管年年春节,都会有一个月想休息,可突发事件,和停业是两回事,休息,是你知道想开业,就可以营业,可停业是未知。心里难免有点焦灼。

估计今年会是一个,各行各业都很难熬的一年,疫情,影响半年左右,缓过来,有到下半年,还能干嘛?

不过,一直都是年年难过,年年过,相信是有困境,但是,总有走出来的一天。





醉清风1355


首先,就疫情发生的时间来说,处于过年期间,这段时间恰恰是酒店业的淡季,至少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过年期间是非常惨淡的,影响不能说没有,但是也不算太大。就往年的数据来看,今年过年期间的酒店业绩,相比往年来说预计是有下滑趋势的。所以疫情期间对酒店业影响并没有想象厉害

其次,自今天开始(2月12日),很多城市的很多企业都已经选择了复工,尽管有各个部门对返岗员工进行了多轮预防措施,但是在复杂的流程也没有阻挡复工的热潮。新闻报道,某些一线城市,复工第一天就出现了拥堵情况,着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疫情结束以后,极大可能会迎来一个市场的旺季,尤其是酒店业和餐饮业,只要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得当,必然会迎来一个不错的收益。

第三,尽管存在“疫后旺季”有几大可能的存在,也并不排除很多小型酒店仍会持续低迷的可能,原因可能有几方面:1.人力不足,成本管控严格,对消毒、检测、防疫等方面的举措有疏忽的,这会导致客人的不信任感。2.对疫情结束后客源方向的判断方面,我认为疫情结束后,会有一些商旅客源群体出现满溢的现象,但是对于旅游的群体来说仍然不会太好,既不是旅游旺季,再加之人员的太过聚集会使人们继续观望,所以,依靠旅游客源的一些民宿酒店可能还不会太理想。

不管怎样,经过这次劫难,对于酒店业也是一个很难得思考机会,可以借着空闲思考一看下自己经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争取在复工开业后能够为客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打赢这一场战争。

再次感谢。


灵异档案


疫情过后,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影响到酒店、旅馆、民宿等旅游酒店业,而且对全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短期来看,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就是餐饮、住宿和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多数是个体经济。而且当下这类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就十分艰难。

转引至“吴晓波频道”一文中“关于清华大学朱武祥教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受疫情影响,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9.58%的企业超过5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的企业58.05%。同时,预计有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当然,政府和银行支持后,一部分企业的维持时间可以超过3个月。”

应该说,过去单纯依靠线下运营的酒店、旅馆和民宿等酒店业目前正遭遇“严冬”,形势非常严峻,尽管每年春节前后是该行业的淡季,但国内的主要景区和南方城市也会出现淡季不淡的旅游小旺季。而目前的酒店、旅馆和民宿只能关门谢客,还要承担一定的固定成本和费用,难度可想而知。

为应对疫情过后,对酒店、旅馆和民营等服务业的负面影响,这类行业(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1、尽快实施有效的自救,想办法活下来才有发展的机会。

首先想办法将固定成本和费用降下来,如房租、贷款利息等费用,与商家或银行商谈申请减免或延期支付等。

其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开源与节流并用,并申请短期银行贷款方面的资金支持。

最后维护好各商家的线上平台,以备疫情过后有一定的客情资源。

2、改变传统的经营习惯和商业模式,减轻主营业务压力。将各类业务和管理由线下改为线上,无论是酒店还是旅馆只要有餐饮业务,则考虑做盒饭、送外卖,将接单、订单业务在线上完成。

当然还可以考虑为客户送米、面、油和蔬菜等日常生活用品。

3、用好国家及各级政府推出的各类扶持政策,如:

(1)银保监会: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得盲目抽贷,压贷和断贷

(2)国税总局:2月纳税申报期间延长至2月24日

(3)五部门:出台30条金融措施支持疫情控制

(4)财政部:优化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

(5)文化和旅游部:暂退旅行社80%服务质量保证金

(6)两部门:明确支持疫情防控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7)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降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电成本。

(8)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和审计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9)工信部: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等,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各类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中小个体产业的生存给予了有利的支持。


总之,遭到疫情重创的酒店、旅馆和民宿等第三产业的小微个体经济,需要有一定的复苏过程,但只要企业能够坚强的活下来,做好当前的自救,则有能力面对疫情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智融聊管理


提问者问的是疫情过后的影响,但是在疫情🀄️,酒店业的影响无疑是最大,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也是既定事实!关键是我们要往后看,总结过去,看未来,看机会!

疫情终将过去,酒店业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记得在2003年7月,经过3个月的非典疫情“速冻期”,仅是携程这一平台,非典结束当月,酒店预订量便增长200%,非典后的第一个五一黄金周,酒店预订量增长500%。基于以上事实,有理由相信此次疫情平缓后,酒店行业将迎来压抑性消费爆发。尤其针对品牌化规模化连锁酒店,因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如何修炼内功,在疫情之后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和抗击疫情同样重要的工作。

此次疫情的影响必将只是暂时的,酒店行业也将“春回大地”。酒店行业将全力做好准备迎接未来业绩增长,坚持“聚焦住宿的本质,回归行业的初心”,在硬件与软件上加强升级速度,通过睡眠空间、洗漱空间等酒店住宿核心功能的迭代,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更便捷、智能的住宿体验,让消费者住得安心、放心。


分享战士


答:疫情期间影响严重的就是酒店住宿业,疫情结束后住宿行业会迎来洗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租赁经营的单体公寓、旅馆会有很多退租、转让的情况,疫情期间现金流出现问题,市场需要恢复还需要到4、5月份,支撑不住的个人会退出。

连锁酒店和中高端酒店,资金比较充裕,银行提供资金扶持会挺过来,之后市场占有率会上升。疫情过后优胜略汰,活下来的酒店会快速复苏。


闵君


短时间肯定有影响 中长期影响不大 疫情过后一两个月后必会强势反弹 都早都憋坏了呀! 哥们我早就想出去溜溜了

酒店 旅馆 民宿属于旅游服务业 要的是人员流动,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整体行业遭受冲剂 但是只要疫情结束 人们开始复工 人员流动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但是这个需要时间,具体时间长短要考虑两个因素

疫情从目前来看效果明显 每天确诊人数都在下降,有些城市已经慢慢开始复工 如果在复工返城的过程顺利度过 基本这次疫情也算过去了,时间不会太久。还有就是国家在药物研发上的进展反应也很快,很快治疗药物也会出来。从两方面看人们的恐慌再慢慢的减退 这对于旅游服务业属于利好。

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媒体的舆论导向

疫情过后国家是否出台政策 什么政策将对旅游服务产生极大影响 不过从目前判断应该不会有大的限制措施,疫情期间所有行业几乎都安了暂停键 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急需提高内需来带动。还有就是媒体的舆论导向也会有极大影响,就像文章已开头我说的那样 大家都在家憋坏了 也有一点压抑 急需出去撒野 如果舆论导向积极 大家的反馈肯定会更积极的到时候旅游市场一定会火爆起来的。 我估计五一小长假就会有大的反弹


在线支付


个人认为不会,旅游业的报复性增长短期内我认为并不会出现,反而有可能会出现下降。

如果你观察过03年的旅游市场数据变化,你就会发现并不会出现涨价,在刚结束的2个月内,大面积降价反而是常态。

因为刚结束的前2个月,大家都会忙于商业往来,最有可能短期复苏的反而是商务酒店,而非与旅游业相关的民宿和度假酒店。另外游客对于疫情结束后的集中出游也会心有顾虑,这些都会严重打击旅游业,所以复苏会是渐进式的,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这次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是严重且深远的,所以消费力会是个问题,你觉得几个月不开工还会有多少人选择付费出游这一精神需求。

还有现在的住宿业体量和多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与了,现在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反而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在疫情结束,旅游业放开的那一刻,不乏大量亏损严重的民宿人和酒店人会打起价格战,并不是你想打,而是别人一定会打。


默道18K


这次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给予承重的打击,给全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损失,这次的疫情,给所有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不要负债经营生意,不要超前消费,一定要有存款,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家有儿女二宝


我觉得影响可能比较大,因为19年本来就是经济下行的一年,20年又遇到疫情,虽然有疫后旺季之说,但在经济雪上加霜,失业人口增多的时候,就算旺季,可能也不如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