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史學的門洞:讀張宏傑《歷史的局外人》

導語:張宏傑這本書不是關於歷史的著作,而是一本關涉讀書、寫作、交往的彙集。初識此書,還是在網上。張宏傑是一位青年作家,但我對他卻不是很熟悉,除了本書之外,再未看過他的其他書籍。讀了本書之後,發覺此人是我的學長,甚至可以稱呼一句老學兄,因為他是我導師的導師的學生,這麼看來,喊一句老學兄,倒也沒錯。

1.概況與特點

好了,言歸正傳,回到本書來。本書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寫名人的生活,選取了魯迅、巴爾扎克和黃仁宇。第二部分則是遊記和文學經歷,記載長江三峽、福建土樓、內蒙草原的遊蹤,從事文學創作和對人生的思考。第三部分是師徒之誼,回憶了戴逸、葛劍雄、秦暉等先生的交往以及作者對歷史的思考。

總得來看,作者的文筆流暢,對歷史有著獨特的見解,從人性的角度解讀歷史,因此在其筆觸下,歷史人物首先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其次才是具有其他身份的將相或其他學者。在從事歷史的寫作過程中,張宏傑力圖避免論文體的寫作,用通俗的文學語言,糅合進枯燥難懂的歷史文獻,讀者閱讀這樣的歷史,難度下降了許多,受眾自然相當廣泛。這樣的寫作方式,作者在《我的文學青年生涯》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那就是黃仁宇以及史景遷。

這兩位,尤其是黃仁宇當年震撼了張宏傑,他從未想到歷史可以這樣寫,歷史原來可以用這樣美妙的語言寫就。其實,追根溯源,我國史學的傳統向來是文史不分家,一個優秀的史學家,文章同樣寫得很好。太史公是也,班固是也,歐陽修是也。所謂文史分離,在我國的歷史也不過是清代以後的事情了。其他的優點也很多,比如在第一部分,花費了大量功夫研究了魯迅的收入,我們從中可以觀察到魯迅的另一面,或許更立體的魯迅形象。從文中,可以發現作者確實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並對史料進行了解讀,然後融為一體。也就是說,歷史通俗小說一樣可以做到嚴謹和可讀性的統一。剩下的就不一一臚列了。

2.評價

談完了優點,我們再談幾點缺憾。第一條,則是史料的使用方式。張宏傑參考了許多了史料,並給出了出處,作為一個接受史學訓練的人,還是應該把文獻原文列出,或放在正文,或放在註釋中,方便讀者查看。否則,作者憑藉自己的解讀,融入了本文,難免讓人覺得缺乏信力。第二點,關於通俗史學從業者的看法並不認可。張宏傑認為傳統的史學家看不上這些文學性的歷史寫作,而是應由其他專業出身的人進行寫作。我並不認可這一點,在歷史文學創作最繁榮的美國,許多著作都是由歷史學出身的人寫作的,譬如美國曆史學家塔奇曼,就曾接受過嚴謹的歷史學術訓練,其在《八月炮火》中描寫非常精彩,是當時的暢銷書,同樣英國漢學家史景遷也是這樣的出身。因此,作者的觀點並不成立。

當然,以上的缺憾瑕不掩瑜,本書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書,而不是定位於專業的研究人員。我們讀此書,當抱著消遣的態度,而不是專業的史學著作。讀此書,也是瞭解作者是如何走向心路歷程,對於喜歡通俗歷史的人,甚至瞭解張宏傑的人,都可以看看這本書。

參考文獻

1.張宏傑:《歷史的局外人》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誤入史學的門洞:讀張宏傑《歷史的局外人》


合作與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