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回来您怎样整理相片,是只保留几张精彩的还是大部分保存?

发哥自留天地


如何整理保存?没有太好的办法。


尽管只是个摄影爱好者,但由于以前硬盘损坏过,造成了一些相片丢失,所以还是买了个5槽的盘柜,配了5块4T硬盘。

但随着摄影器材(包含手机)数量以及质量的增加,每次拍摄文件数量巨多,存储所需空间越来越大,早晚会有瓶颈出现,再说吧。

照片文件的管理分几部分:

一:文件的归类。

我是按照 设备名称--拍摄年份--拍摄月份 这样的文件夹顺序排列的,如下图:


二:照片的筛选。

这主要是通过后期软件进行管理,我用的是Capture One。

对每次拍摄回来的照片,进行评级分类。

目前操作是这样:

5星:感觉特别好的照片;

4星:比较好的照片,或者不能确定;

0星:模棱两可的,不确定的,保留但不删除;

1星:废片,准备删除的。

筛选完成后,把废片全部删除。


三:后期完成的照片

后期完成的照片,是按照年月顺序保存的,对于一些出游等情况,在当月的目录下,再建个专辑文件。


这是我的方法,希望有所参考。


南京老盒子


对于经常拍照的人来说,照片的管理是个头疼的问题,特别想我用RAW格式来拍摄,出去一天拍摄的拍摄量差不多在50G左右,很多照片删了可惜,留着又太占空间,下面我简单分享下我的照片管理流程。

用lightroom导片

我拍完一天后的照片是用lightroom导入电脑的,自定义重命名,文件夹命名方式:日期-拍摄内容,例如2020-02-13 海埂大坝海鸥。然后每张照片的命名方式为:logo#拍摄内容-序列号,例如Ruki#海鸥-00001。当然,这些操作都是在lightroom里面自动完成的。

重命名文件名

重命名文件夹名

选片

进入到lightroom里面,过一道照片,初选一道,觉得还可以的按1,就自动给图片加1星,然后在筛选框内选择只显示星级(1星)。

然后在1星照片里面选择需要修片的,修好后我一般是按4星。

照片修好后导出,导出我一般导出三份文件,第一份原尺寸图片,第二份长边为2000像素的照片小样,第三份为长边为2000像素带水印的照片(方便发圈或者给客户)。

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把设置用户预设,下次要导出什么尺寸的直接点预设就行,非常方便。

文件储存 网盘上传

最后RAW的文件一般会保存在移动硬盘里面3个月,3个月后会上传到网盘,现在的网盘空间都很大,免费的用满了在买会员,一个月用不了多少钱,上传的速度也很快,可以边处理照片边上传,几十个G也就个把小时。

因为我拍的片子大部分是商业片,原片一般都不会删,买硬盘一个供应不上,另一个硬盘也存在风险,这样可以极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我现在十多年三百多万张的照片原片也都还在,随时可以找出来。

可能一开始会觉得麻烦,但是习惯以后就很简单了。希望你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摄影师Ruki


关于拍摄好的照片如何整理,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使用lightroom来管理照片的,首先照片拍摄回来会先导入到电脑,然后为照片建立一个以时间命名的文件夹(如19年12月5日拍摄,则命名为20191205,这样的就可以按照时间排序文件夹),虽然lr中能自动按照时间排,但是如果不放文件夹则后期迁移照片到不同的存储设备时会很凌乱,而且以时间命名不会导致文件夹名字相同,方便物理结构下的整理和排序

然后将文件夹导入lr,然后对一些拍摄错误的一些照片进行删除(如跑焦或者是相近相似的照片),不建议把自己觉得拍得不好看的删除掉,因为随着自身沉淀和积累,审美的不断提升,以前觉得丑的照片未必就是不好的照片。所以留着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照片进行一个再评价,这样不会错删了一些好照片。

然后对每张照片进行一个评价,lr中有0-5星的评价,自己给每颗星的评价设置一个标准,以后每张照片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除此之外还要给每张照片打上标签,标签可以是拍摄手法、地点、照片类型,主体对象描述等等,这样打上标签和评价就会方便日后查找。

最后,给要导出的照片打上颜色标记,对于要导出的照片在lr中进行后期(必要时使用PS来完成需要的效果)。当所有的照片处理好后,再转移到归档的存储设备,本人是使用SD卡来归档照片,直接在电脑插上SD然后在lr中迁移照片到SD卡中。当SD卡满后给卡取一个时间区段的名字(如:1901_2001,表示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把SD卡的只读锁锁上,然后准备新的SD来进行归档。

以上是我存放和整理照片的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vimfung


拍摄回来后,我会把照片全部导入电脑保存,建立文件夹,注明拍摄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若当天拍了几个场景和不同内容,我会分别建立文件夹,分门别类地在文件夹上注明,便于日后查找。然后对当天拍摄的照片进行初步的压缩整理,即将明显不好的或者重复的照片进行删除,这样节约磁盘空间,并对需要的好的照片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分享出去。对拍摄的照片,我会大部分都保存在电脑或者移动硬盘里,十几年来拍摄的照片,我先后购买了三个移动硬盘5T的照片储存空间了。为什么照片我大部分都保存,是因为日后调用有足够选择余地,照片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印迹,随着时间推移,照片也越来越有价值。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转发[呲牙]谢谢!


刘明


每次拍摄回来均会将拍摄的照片先存入电脑,此时按时间、地点、人物、景观分类整理,将整理好的照片备份到移动硬盘中。

所拍摄的照片无需删除,每幅都保存起来,等到有时间时再细细整理,感觉满意的统一保存在一个文件夹里,注明日期(其实在看图软件里均能查到该照片的信息)。

对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做个比较,把最好的那张取出放入发放文件夹里,随时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上,让大家欣赏。

我认为没必要把一些不满意的照片删除,全部留下的好处很多,这能帮你总结经验提高摄影水平,同时也可作为过去和现在的技术对比,自我感受,很有意思的,况且这些照片占用不了多少地方,想想看,相机、镜头等都买得起,还在乎多买几个移动硬盘,而且一个1T的硬盘就可以存很多照片了。

闲来无事在家里边喝点小酒边整理并欣赏自己的作品,真可谓是人生一大乐事。











文武斌哈哈


储存方法:

储存位置:移动硬盘(网盘怕了)

储存内容:raw(且无删选,尽量保留全部)

储存方式:根据相机类型创建文件夹,并在子文件夹里按日期和拍摄内容命名(如文件夹《松下GH5》子文件夹《2020.2.14年后雪》)

修图方法:

导出位置:电脑盘(一般是D盘,且名为导出盘,所有需要导出的东西都在这)

导出内容:jpeg

导出方式:和储存方式一样(如《GR3》里《2020.2.15家人》)

我一般不对原片进行分级,因为在第二次或更多次重新修图时,会发现,原先认为是废片的,也许突然就有了意思,哪怕那些无可救药的照片也会令你想到拍摄那天的状态,一些人或事,很怀念。


苏断肠


以上是我拍摄回来整理图片的方法,仅供参考。


河南喜子2019


照片分为两类,一是为客户拍的照片,两种格式:jpg和raw,jpg格式的筛选后全部交给客户,或者当场拷贝给客户,或者通过百度云盘传给客户;raw格式的暂留一段时间(半年左右),供客户需要后期修片时使用。另一类是自己拍摄的照片,当晚便在电脑上筛选,只保留感兴趣的佳片,其余删除。


落木清扬NJ


我一般情况出去旅游拍完照片原片都会保存。因为很多时候出门拍一天图量会比较大。多的时候上千张,首先会初步筛选出来一些感觉还不错的,然后在初步筛选出来的这些照片中再进行二次筛选。最后选出来的这些照片我会进行重构图调整精修。











魏来同学


真正接活的人会告诉你,一般拍摄的时候都是连拍的,除了那些特别差的照片(比如眨眼闭眼表情扭曲,白平衡曝光偏差太多),其余的都留着,一张都不要删。你可以从一组照片里调几张精修,但是其余的照片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再过2年来看也许又有新的发现,这都是很重要的备份。

你要是一次拍几百张照片最后就p个20张留着,真的没啥意义,现在硬盘那么便宜,外面馆子两顿饭钱可以买几个T硬盘,真心不建议拍完就删,都留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