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崗區:基層幹部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紅花崗區:基層幹部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紅花崗區基層幹部時刻保持實事求是、主動作為、為民服務的幹事精神,用堅守防疫,守護著這片生活、工作的土地。在這特殊時期,每一位疫情防控的基層幹部,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築牢了一道道安全防線。

防疫戰 做最忠實的守衛者

你是否還在為宣傳人員的每日廣播而心煩意亂,吐槽他們晝夜不分?你是否還在為值守人員的每日登記而抱怨不已?抱怨他們不近人情。

大疫面前,當“宅”成為了貢獻,大家都在為消遣無聊時光而腦洞大開時,他們卻在防疫一線堅守著,沒有元宵節熱騰騰的湯圓,沒有情人節溫馨的團聚,只有吹不完寒風,走不完的樓梯,道不盡的叮囑。

在風雨肆虐的夜晚也毫不退縮,24小時的堅守,是責任擔當,是敬畏生命。雨棚頂不住了,隨風而去,傘撐不起了,應聲而倒,只有他們迎難而上,巋然不動,淋溼了登記冊,吹翻了防護欄,卻更加堅定了他們的戰勝疫情的決心,防疫戰線上,他們就是最忠實的守衛者。

“這雨好大,躲在帳篷裡都吹得到。”這是值守人員彭松同志在2月15日凌晨3點發出的朋友圈。

作為一名95後,在防疫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志願加入防疫一線,主動申請夜間值守,為更多成家的同事們爭取回家機會。古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有彭松常住帳篷而不回,儘管就在自家門口,他依然和同事們同吃住,共進退,一起忙碌著。

“有很多比我辛苦的同事用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我覺得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那也是在守護我自己的家,好多居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小時候他們保護我,現在該我保護他們了”彭松說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像彭松一樣在北京路街道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肖鳴也是其中之一。

肖鳴是北京路街道辦事處插旗山社區綜治主任,疫情防控期間,他就一直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忙個不停,每天他的身影穿梭在社區的各樓棟間,統籌老舊小區“進出口”管理,如社區的“移動護衛”一般,對每一條路口的情況都熟稔於心,每天都要堅持巡查兩三遍,每到一處路口的防護欄都要去搖一搖,檢查是否需要再擰一擰。

“昨天的風大雨也大,硬隔離區域每天都在查看、修整,那肯定是沒問題,就是好多值守點的帳篷雨傘都吹翻了,需要我要趕緊去弄一下,他們為我們守護,我為他們做好後勤,我也是很滿足的。”肖鳴說到。

防疫鏖戰守初心,苦樂參半是滿足,像他們這樣的防疫一線人員還有很多,疫情突發之際都在防疫志願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同疫情戰鬥到底,這就是他們的可貴精神。

防疫戰 做最美麗的逆行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銅牆鐵壁,他們不會七十二變,他們的身影卻出現在轄區每個角落,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築牢安全防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他們不能救死扶傷,他們卻同樣的堅守在防疫的一線,用消毒水、體溫檢測器防禦疾病,守護家園。

一個口罩就是他們的全部裝備,疫情當前,當大家都足不出戶自行隔離的時候,他們卻要走出家門、走進社區,宣傳防疫、排查處理、卡點值守,確認居民信息,勸返外來人員,排除轄區內的每一個隱患,他們是我們這場戰“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新華橋社區工作人員張森,由於疫情爆發,他退了與妻子大年三十回老家成都的動車票,大年初一返崗工作,至今已連續工作20多天,每天對小區清潔消殺、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是他的任務。

一天下來,他的微信步數都是3萬步。他常開玩笑說,“以前步數多,親戚朋友會給我點贊,現在步數多了,我連朋友可能都要沒有了。”

雖然這樣說,但他卻從來沒有停下腳步,他說,“雖然沒朋友,但是我每天還是盡力多走點,走得越多,我心裡越踏實。”

新華橋社區王阿姨說,“現在走進小區就有一股濃濃的消毒水味道,這讓我們居民安心了不少。”

像張森一樣堅守防疫的還有“豬”哥哥。

朱小華,中山路街道辦事處的一名普通黨員幹部,在接到辦事處返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電話後,他第一時間回到崗位,到自己包保的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為何大家都叫他“豬”哥哥呢?這還得從朋友圈的照片說起,近日,一張坐著打瞌睡的照片在中山路街道辦事處的朋友圈中瘋轉,大家都笑稱他是坐著都能睡著的“豬”哥哥。

朱小華同志白天逐戶排查,晚上卡點值守,從早上8點開始到社區開展排查工作的他,在下午登記造冊完成後在社區辦公室坐著睡著了。在看到自己的照片成為朋友圈裡的“熱搜”後,他有點不好意思。領導讓他休息會,讓其他同志來接班,他卻說:“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這幾天大家都一樣,我眯會兒,還能堅持。”

桃源洞社區居民戴阿姨說:“背篼幹部”又來了。

中山路街道辦事處黨員幹部熊明鋒,從初三回到工作崗位開始,就一直在社區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由於居家隔離的居民不能自行出門購買生活物資,為了解決居民難題,他主動承擔起了物資採購員的職責。

熊明鋒包保的桃源洞社區屬老舊小區,小區內沒有一棟電梯房,每走一戶,他都需要爬樓梯,有的兩三層,有的七八層,戴著口罩,每戶送完物資下來,他都累得氣喘吁吁。為了節省體力,同時每次都能多采購點物資,他從家裡帶來了背篼。從此,社區居民每天都能在劉家灣市場看到一個揹著背篼、身材瘦小的他,“背篼幹部”是居民對他的稱呼。“自從有了背篼幹部,我們都能安心待在家裡,心裡也踏實了。”

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基層抗疫“逆行者”,他們沒有專業的醫護知識,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奮戰在前線抗擊疫情,但是他們卻是阻擊疫情的最強力量,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從白天到黑夜,他們沒有停息,堅持在一線戰鬥,用自己的力量換取轄區的安寧與穩定,守護群眾的身體安全和健康。(紅花崗區委宣傳部供稿)

【1】【2】【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