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所預見的場景

長舒一口氣。

疫情過後,我所預見的場景

終於從封閉中解放出來,終於不必兩天才能出一次門,終於不必出門還要戴著口罩還要測量體溫還要登記,終於不必只能採購生活必需品;終於可以自由的呼吸,終於可以想去哪裡去哪裡,想見誰就可以見到誰,終於可以光著膀子在露天攤上唱著歌兒擼著串,喝著啤酒吹著牛……

終於,長舒一口氣!!


向英雄致敬。

疫情過後,我所預見的場景

在這場阻擊新冠肺炎的戰爭中,許多的白衣戰士、許多的解放軍指戰員、許多的公安幹警、許多的基層幹部群眾、許多的不知名的草根,他們為了最廣大的民眾的健康、安全,為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國,衝了上去。

相信這場戰“疫”,因為有千千萬萬個“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英雄,終將會贏得勝利。他們中間的許多人,會為了勝利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打掃完了戰場後,全中國的人們,應該把鮮花和掌聲獻給他們,獻給這個載入史冊的冬天裡的英雄們!

在戰後的一段時間裡,官方的、民間的各種各樣的慶祝、慶功將持續。


問責、反思。


疫情過後,我所預見的場景

在最終造成國家、社會、家庭、個人極大損失的疫情被戰勝後。

首先,對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失職的機構和官員啟動問責程序。這不是一場天災,而是一場地地道道的人禍。對那些負有直接、間接現任的機構和官員處以怎樣的懲罰,在老百姓看來都是罪有應得,相信會有一批大快人心的消息傳出,讓吃瓜群眾歡欣鼓舞、歡喜雀躍。

其次,國家會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會修訂完善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預案、流程,會配齊配強各種設備、器材和裝備;甚至會調整政府的組成部門和機構,以求社會治理的最優化。

社會層面也會掀起一股反思潮。我們以前做錯了什麼?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做?什麼東西是我們應該該珍惜的? 什麼東西其實無足輕重?

種種的反思會有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最終是遺忘


疫情過後,我所預見的場景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黑格爾

人類研究了一番,得出一個結論:“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之前的事情了。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泱泱5000年,我們為什麼看歷史?很多人回答,以史為鑑。 悲哀的是,以史為鑑,是不可能的。歷史看似前進,其實是在循環,幾千年了,人性一直沒有變化。

我們終究不能超越歷史的循環,正如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後記中所說的:“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人性的弱點,註定了我們終將會遺忘掉這場疫情,如同我們忘掉了2003年時的“非典”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