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10km是什么感觉?

Norahs


“感觉”是个很主观的词,受个人经验、想象、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跑步10公里相对于不同的人,感觉肯定不一样,且边界不明,很难说清楚。

暂且以苦乐、轻松、舒适等人们常用的感觉表达来说说我个人对于跑10公里的看法。

01 突然跑10公里与循序渐进跑10公里感觉是大不同的

如刚开始可以跑3时,就大着胆子尝试10公里,不考虑的速度的话有可能跑下来,但初跑者这样增大数倍的跑量,难免会产生身体的不适。例如出现身体关节、肌腱或某个部位的伤痛。

跑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突然从3公里到10公里无疑增加数倍单一动作,即便跑得慢,心肺功能跟得上,但力量以及肌肉、肌腱、关节和骨骼难以提供物质保障,结果很容易出现身体的伤痛。

我在适应了10公里一段时间后,突然一下提到20公里,结果左腹股沟出现轻微疼痛,意识到这是跑量过度,马上停跑休息并调低跑量。

所以,建议初跑者建议按跑量的20%循序渐进递增。如果跑后不疲劳,不厌倦,身体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状态,那说明递增的跑量是恰当的,如果感到勉强,对跑步产生抗拒,那就要调低跑量。

对于长期跑步的人来说,10公里是日常跑的跑量,只要速度恰当,跑的过程和跑后都会觉得很自然,很享受;

对于习惯跑马和超马的人来说,10公里是开胃菜,才刚刚跑出点感觉,才开始进入跑步状态

02 跑速不同跑步的感觉大不同

以什么样的速度完成10公里跑步,感觉也是大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慢跑10公里会感到轻松,舒适,不勉强;快跑则会感到气喘,痛苦,勉强,难以持续。

以跑步心率作为标准,一般来说,将跑步时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80%以下是比较舒适的,至少不会很痛苦。但随着跑步速度上升,心率上升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就会出现气喘、疲劳、难以持续等痛苦感觉。

一些跑步专家很重视跑步时的主观感觉,以轻松、微笑、努力、勉强等之类的感觉作为提高跑步速度,增加跑步强度的等级划分。

总的来说随着速度越快,感觉越难以承受,持续的可能越小。因此,要想轻松、愉快地跑完10公里,那就尽量找到自己的感觉痛苦艰难的速度上限。

相信经常跑10公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跑后大部分时候完全没有不适感,但有时候会出现全身酸痛,这是因为完成10公里的速度不同。当速度快到突破自己的乳酸阀值时,就会乳酸堆积,出现全身酸痛。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运动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乳酸阀值不一样,且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一次次速度挑战,乳酸阀值会不断提高。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运动的人不容易出现身体酸痛的原因。

03 建议

要想10公里跑步完成得安全、轻松且高效,需要:

  • 从开始跑到跑10公里跑要循序渐进,不要突增跑量;
  • 在缺乏长期训练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慢跑,即可以边说话边跑步的速度完成;
  • 如果想既轻松又快速地完成10公里跑步,一是积累跑量,适当拉长距离跑步;二是可尝试偶尔变速跑训练,以提高自身乳酸阀值门槛。

一路慢跑


跑完十公里是什么感觉,具体需要看跑步的人以及状态,我已经忘记自己第一次跑十公里是多少年前。

前段时间跑休七个月后,再次重拾跑步这个习惯,起初只能跑五六公里,速度贼慢,第二次就慢跑上了十公里,内心有点拒绝,双腿发软,胸腔乏力,后面两公里近乎是逼着自己跑下去,配速接近八分钟,整体下来十公里需要70分钟左右。

这个速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像一种极限,这个距离也近乎是自己当时能跑的最长距离,好在跑了差不多一周后,自己状态就稍微恢复一点啦,耐力可以跑到十五公里。
然后现在,跑了差不多四个月,耐力可以跑半马,只是说速度不快,然后跑十公里的话,现在最快55分钟左右,这个成绩不是自己拼了节奏去跑的,是自己能够平稳接受的当下最快速度,简单来说就是55分钟左右不是很累,不会累喘吁吁,也不会手脚发麻。


然后最快速度可以跑进四分钟,这个前面跑十公里,别说进四分钟,跑五分出头的配速自己都要累死累活的状态,当然这个前面需要慢跑控制节奏。



然后想想我以前跑最快十公里,速度44分,跑完,停下来身上很快就会发汗,尤其是额头这地方,拉伸的时候稍微用一点力,汗水就一颗一颗往下滴,然后双手胳膊微微冒汗,在微弱的光亮下还能依稀看见反光。

当然,现在最好的节奏就是跑完十公里后,整个人神清气爽的,想使劲给自己拉伸扩张一下,毫无虚累感,还想继续跑下去的感觉。


真叫静静


跑步10公里,感觉是非常酣畅的,呼吸通畅、身体通透,一身排除毒素般的轻爽,是“痛苦”后的快乐!跑10公里的感觉,是多方面的。

时间进入2020年以来,我的跑步基本上是以10公里起步,每周4—5次,每两周进行一次半程马拉松跑,正在备战全程马拉松。从多年跑步的感觉,我认为10公里跑是检验一个跑者体能和意志的分水岭,是喜爱跑步的朋友们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功。

从距离上说,10公里属于长跑项目,这个万米运动乍一听很吓人,因为那是你的开始,当你在循序渐进中由3公里至5公里、5公里至8公里,在坚持中、在不断超越自己中、在身体不断受益于跑步中,你会感觉到你很强大,你将不再会满足于区区的数公里,10公里很可能成为您的日常“小菜”。

应当怎样跑10公里?

在这里,我是业余爱好者,不与专业跑步大神们比较,我是锻炼身体的角度谈跑步,不是以竞赛为目的。任何人都不宜直接进行10公里的跑步训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你积累了一定长跑基础后,自我感觉体能能够支撑10公里跑时(这一点感觉很重要),就可以勇敢地去尝试。10公里跑步,建议以慢跑为主,因为慢跑属有氧运动,可以更多摄入氧气,更多地让氧气与脂肪高效地“燃烧”;如果跑速较快,让肌肉处于无氧运动状态,会在肌肉中形成较多乳酸,从而影响肌肉的运动机能,进而影响你的跑步感觉,严重的会影响你跑下去的信心。如果你拼命般进行一次10公里跑,结束后腿部的酸痛会影响你好几天,感觉是非常不爽的。

跑速问题因人而异,可以用呼吸剧烈程度来衡量。如果您跑步中感到两耳生风、感觉喘不过来,那说明您跑速快了;如果您跑步中步伐轻松,两脚落地轻软,呼吸自如可以唱两句,那说明这个速度就很适合您的慢跑。

通常来说,开始阶级配速可以5—6分钟左右/公里,4—6公里的中间阶段以5分半右/公里,7—10公里时可维持速度也可根据自己体能选择适当均匀加速,以个人感觉承受为主,不建议突然的、高速的冲刺,防止受伤,不利于以后跑步。

要注意休息。如果不是备战马拉松的话,每周3—4个10公里的运动量就不小了。每2一3次跑步,要注意调休;每次跑步后,要注意放松和适当的拉伸运动。

应当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10公里跑步时,要从一些指标上了解自己的身体,正确解读身体向你发出的信号,从而作出调整,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

要关注心率。心率是一个人跑步时的重要指标,体现心脏向全身供血的机能。如果心率过快且时间太长,势必加重心脏负担,如同让发动机超负荷运转一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正常人跑步时心率是110—120次/分钟,年轻人心率偏快,年龄大些的人偏慢。有一个粗略的公式,可以作为参考,即:170—您的年龄=最高跑步心率次数。

就是说,如果您40岁,在跑步时最高心率为130次/分钟左右。如果跑步时心率较大超过最高值,可能会引起运动过量和身体不适,达不到运动健身效果。

心率是跑步的重要指标,建议每年查体时作一下心电图,了解和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应当怎样提振信心?

任何一项运动,都是由好奇转为尝试、由尝试转为喜欢、由喜欢转为爱好、由爱好转成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激励,不断提振自己坚持跑步的信心。

要清醒地记住自己跑步的初心。当你决心跑10公里时,你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您的初心。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再进一步来说是为了减肥降压。

记住了自己跑步的初心,在跑步的日子里要定期检验一下。以本人为例,跑10公里半年后,体重减5公斤、血压80—120右、高血脂高胆固醇脂肪肝全部消失,这些指标,给我的跑步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总结

无论是常年跑步的“老鸟”,还是初入跑圈的“新手”,10公里跑给你锻炼身体的感觉是非同一般的,只要你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当你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时,10公里只是个数字,自己能跑多远,其中精妙,只有坚持的跑者们内心自知!

跑步,不为长寿,只为有质量的生活好每一天!


星下静思


如果你是刚开始跑步。你跑到第一个十公里,你是很激动很兴奋的,觉得十公里我也能完成。感觉十公里也不是特别难完成。当然这一切是在你的努力付出之后。

对于我本人来说。我跑了第一个十公里是在今年3月12号,用时一小时五分钟。我心里特别激动很兴奋。发发朋友圈,告诉大家我也可以跑个十公里。原来觉得不可能完成的,现在都完成了。信心大增。

当然前提是之前我已经跑了很多个五到九公里了,打下了基础。不可能一上来跑步就直接跑十公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刚开始跑步。当跑个1-2公里。心跳加速,喘不过气,这些都会阻挡继续跑下去。在坚持下去之后,慢慢增加跑量。跑到第一个十公里之后。会觉得付出一定是有回报的。

有了第一个十公里。后面的就很容易了。现在我是一周跑五六次。每次在十公里以上。跑完之后身体很通透。很舒畅。整个人都很精神。虽然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但是改变了你的精神面貌。晚上也能早睡,早起坚持跑个十公里,生活习惯都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都是在坚持跑十公里跑步过程中发生的。

我现在才跑了两个多月将近三个月。通过跑步十公里。让我感触很多,有以下几点。第一,减重非常多。第二,养成了好习惯。 第三,整个人心情也很开朗了。第四,坚持自律。

跑步十公里带给我了很多很多,都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

大家喜欢跑步可以点我头像关注我。






76老郭


我是一个妥妥的中年妇女[捂脸]但不油腻。跑步从一开始的找各种借口不去到现在的三天不跑就有负罪感,我用了一年时间。以前或多或少,断断续续也都在跑,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从来没有系统“训练”过,直到给自己订了一个半马目标,周围的朋友都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循序渐进的从3公里开始了跑步锻炼。163,95斤,减肥不是重点,主要是意志坚定,积极向上,生活似乎翻开新的一页。我想,人生就是从设定一个个小目标开始的,加油,你也可以[加油]



风里百合47


我是2019年开始爱上跑步🏃的,也是从1公里到2公里,慢慢跑起来的!19年底跑了两个半程马拉松。平时有时间就跑,几乎每天都跑,一跑就至少🔟公里!本来三月份要跑两个半马,一个全马,结果全部延期或者取消了!可惜,希望疫期赶快结束!

跑步,先要坚持,然后见到了效果尝到了甜头后自己就会喜欢上!而且跑步是门槛最低的运动!

跑步,真的会让人身心愉悦!加油💪!



深圳的国伟


作为一名非常非常喜欢跑步的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十公里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我目前的想法不单单是我自己,我要想办法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对我来说最有成就的不是每次十公里跑了多快,而是能让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当中,加入到跑步这个行列。


记得当年第一次跑步的时候感觉特别的累,迈不开步子抬不起头,整个人特别特别的重,印象中好像没跑两公里就停下来走路了。这些年也确实参加了不少赛事,从最开始的城市十公里乐跑,再到后来的半程马拉松,到最后的全程马拉松,流逝的岁月总是让人刻骨铭心,而一次又一次的十公里更是让人收获满满。以前还在广州工作的时候,经常和同事在珠江边上跑,每次从白天鹅酒店跑到广州塔,那些日子是我无比怀念的日子,其实在广州生活的人都知道这段路也差不多十公里。


后来回南宁工作了之后,因为喜欢跑步的原因特别在南湖边上找房子,现在基本上每两三天都会去南湖跑一圈,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当然也带领身边的同事一起加入到这个行列,从最开始的一个人跑到现在的带领大家一起跑,从一开始的每公里七分钟到现在的每公里差不多五分钟,汗流浃背的感觉真的太享受了。

对很多人来说一开始就去尝试十公里并不科学,身体呼吸步频步幅都不适应,有可能会受伤,因此要慢慢的练习,其实十公里是所有跑步当中最合适的公里了,十公里不短也不算长,刚好能让一个人出汗,也不会让你太累,所以十公里该说是所有的跑步当中的黄金数字吧。今天是星期五,晚上还要和朋友们去跑一圈南湖,如果你也在南宁,如果缘分来了,我们也许会擦肩而过,甚至会因为跑步而认识,这注定是很美好的事情!


邕城小良


我上一次跑的10km大概是周一吧,老实说,是毫无感觉的。因为那时我只是在晨运,天气正好,阳光很棒,我是在享受着美好的早晨的同时,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向前进,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只能算是走了10km?全程跑了一个多小时,从开始到结束,完全没有特别累的感觉。

所以,我的亲身经历可以证明,跑步不仅仅看距离,速度也是绝对的关键因素。跑得慢,再多个十公里也不会特别累,跑得快,一百米就足够榨干身体的全部能量。所以,各位再跑步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喔。

接下来,我就再描述一下,正常的,不算快也不算慢的,跑10km是什么感觉吧。

假设你经常跑步,身体素质良好,并且跑步的速度可以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跑完10km,并且能用差不多的速度跑完10km的话。那么实际的感觉大概如下:

1km,很轻松,会无聊的想:风吹得很舒服呀,要不要调整步伐呀,今晚吃什么呀,之类的。非常有可能会一不小心跑得太快,导致之后跑不动。

2~3km,不是特别累,呼吸开始有点重,仍然有精力瞎想。

4~5km,呼吸急促,腿有点累,心跳有点快,出汗量有点大。

6km,突然会觉得没那么累了,其实是速度稍微慢了下来了,大脑开始分泌多巴酚,会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7~8km,呼吸急促,腿有点累,脚有点痛,耳朵只听到呼吸声与心跳声。

9~10km,好累好累好累,撑不住撑不住撑不住,双腿无意识的向前迈,肺部有点痛,速度进一步变慢。

终点到啦,怕脑充血不敢坐下或者蹲下,只能撑着腰,抬着头,大脑放空,走着走着转着转着,像一个上了发条的玩具机器人。

实际上,每个人的极限都不一样,无论是10km,5km,3km,1km,速度快也好慢也好,只要你有认真的用跑步挑战自己,最终都能体会到那种心脏、肺部都要爆炸的难受感觉,还有跑完之后,风在耳边轻轻划过的舒服。

跑步就是这样一个,跑时特别辛苦,跑完特别舒服,天天跑受益无穷的运动。


健身让你健康


长跑是一种非常锻炼人意志的运动,如果你是一个从未跑过10公里,而且又没有什么跑步经验的新手,突然进行如此长距离的跑步,不管你是跑得快还是跑的慢,你的身体可能会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负荷。跑两三公里可能就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脚步沉重,在跑后的几天极容易出现大腿酸痛,浑身无力等反应。但是如果你真坚持完成了10公里跑,你会很有成就感,身体这些疼痛反而成为你骄傲的勋章。作为新手,建议先每天跑3-5公里左右,再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进行适当加量。

长跑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在你进行10公里跑的过程中,跑步配速的稳定性是间接影响你是否能够坚持跑完。假如你的配速忽快忽慢,势必会影响你跑步的发挥,从而导致你不能坚持跑下去。有些跑步新手在跑10公里的时候很兴奋,一开始就跑的很快,但是一到后面就逐渐逐渐慢了下来。其实这是错误的跑步方式,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由慢到快,在跑到中间路段的时候保持匀速跑,在速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

在跑10公里之前,你需要补充跑步所需的能量,比如一些葡萄糖水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补充水分,如果不喝水就直接进行10公里跑的话,会出现喉咙干燥,中暑等情况。再有,跑之前得让身体热起来,不要让身体冷却起来直接去跑,这样会在跑步的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抽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算跑完了,可能也不会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长跑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对于10公里这种距离来说,跑完它需要跑者有一定的毅力和决心,不是说跑完了一次10公里就可以说我以后都不需要跑了。当你坚持跑完一次10公里之后,你可以在下一次再挑战一次10公里,如此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你在不断坚持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挑战成功的成就感,而且还收获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后,祝你成功!





运动哒达人


这个取决于你是什么段位的跑友。

如果你是一个没怎么运动过的小白,跑完10km,基本属于痴心妄想。

如果你是一个有过一定锻炼基础,但是从来没有突破过10km的同学,你的身体变化大概会是这样的:

4km之前,你觉得自己可以轻松hold住,没有太大的不适,甚至还有点儿想听宋冬野。

到了大概6km的时候,会感受到席卷而来的疲惫感,呼吸不畅,甚至有些缺氧。这个时候你会努力调整跑步节奏,保持匀速,避免用嘴呼吸。

6km-8km期间是最难受的,你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腿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动,机械地向前迈步,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熬过8km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状态慢慢恢复,开始觉得轻松。当然,如果你在8km之前就放弃了可能就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但是如果10km对于你来说只是日常训练量的话,以上那些体验你都不会有,你只会觉得:跑10km就跟嗑维他柠檬茶一样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