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釣魚活動已經發展了上千年之久,從之前的捕獵以供食用到現在的釣魚以供娛樂,從之前的麻繩鐵鉤到現在的優秀釣具,釣魚活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當如今極具進攻性的懸墜釣流行以來,卻始終也無法感受到傳統釣的那份純淨美好。今天就和朋友們繼續分享,關於傳統釣的那些故事。

選擇怎樣的釣竿?

其中有什麼故事?

無論什麼樣的釣技釣法,無論什麼的垂釣形式,釣魚竿之於釣魚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開始學釣魚之初,也發生了很多故事。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所用釣竿

在早期垂釣開始發展的時候,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碳素釣竿的生產工藝都沒有得到一個長足的進步。釣竿的材質大部分也都是由那種玻璃鋼纖維製作而成的,釣竿在使用過程中也因為材質的原因都會過於的笨重。

那時喜歡釣魚的大都是一些老者,當時的交通能力也不及現在的發達,無法到達較遠的地方進行垂釣,只能在村莊附近的小河溝裡面垂釣。往往小河溝裡面的鯽魚都會藏在草洞裡面,所以會利用較長的釣竿把鉤餌放進草洞進行垂釣。

關於釣竿的故事

分享一個關於早期釣竿的故事,那個時候能夠使用上玻璃鋼釣竿的釣魚人,在很多人的眼中都已經被稱之為釣魚高手了,往往他們走到哪裡都會迎來讚賞的眼光,真的是令人羨慕。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而那個時候很多小孩不像現在有著眾多的電子游樂設備,釣魚也就成了小孩們較為理想的娛樂方式了。但是那時由於玻璃鋼釣竿高昂的價格,基本沒有大人會給小孩購買釣竿的。這也造成了小孩們會想法設法搞自己釣竿的現象。

在那時家家戶戶都會有掃地的掃帚,那種大號的用竹子做的那種。就會有調皮的小孩,把掃帚拆開抽出裡面較長的竹子來做魚竿。可這樣的魚竿往往不夠長度,有的小孩就找來合適長度的竹子插在其他的木頭上來延長釣竿長度,這也造成了家家戶戶瞬間損失一把掃帚的景象。現在回想起來,這或許是釣竿調性的雛形。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選擇怎樣的浮漂?

其中有什麼故事?

選擇好合適的釣竿之後,浮漂問題也需要得到解決。這其中發生的故事,同樣讓人心生趣味,回味無窮,只是可憐了當時村裡的大鵝。

所用浮漂

在傳統釣盛行的那個時代,立式浮漂也遠遠沒有現在發展的這麼先進。那時最為先進的浮漂還是空心塑料管,但在大多數的條件下都會選擇使用那種白色的七星漂。

雖然名稱上叫做七星漂,實際上卻只有五顆那種白色的小粒在線組上,魚在水下吃餌時,因為隨著拉動鉤餌的原因也會致使線產生移動,從而帶動白色的小粒產生移動,然後釣魚人發現信號。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當時的空心塑料管就已經開始接近現在的立式浮漂了,也可以稱之為現在立式浮漂的雛形。但那時沒有調漂的感念,往往都是選一段當時家家戶戶常見的保險絲來當鉛墜,保證空心塑料管可以立在水中就好,中魚的信號也往往都是被魚拉跑才會展現。

關於浮漂的故事

在不知道七星漂之前,都會用玉米杆上面最細的那段直接卡在魚線上釣魚,但是由於玉米杆浮力大的原因,垂釣效果並不好。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聽人說大鵝的羽毛可以用來垂釣之後,村裡的大鵝就遭了秧。

因為那時都是小男孩在釣魚,也不怕農村裡的大鵝,大鵝也不怕小孩。每次去抓大鵝的時候,大鵝還朝向小孩跑來,手腳利索的就能一把抓住大鵝的脖子。等抓住之後,就直接進行拔毛,乃至後來村裡的大鵝都基本沒了什麼毛了,見到小孩後都是躲著跑,那時候村裡的大鵝也特別的老實了。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選擇怎樣的釣鉤?

其中有什麼故事?

有了杆子有了浮漂之後,接下來就是釣鉤了。並且關於釣鉤的故事還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現在想起來都歷歷在目。

魚鉤的選擇

在早期傳統釣流行期間釣鉤的使用並不發達,對鉤型的理解也更不深刻。乃至懸墜釣開始發展之初的,有倒刺釣鉤都不常見。那時有用過專業釣魚鉤的朋友,還都是託別人幫忙買來的,當時在農村並不多見。

當時在農村較為多見的魚鉤是朝天鉤,那種白色鉤柄處有鉛包裹的那種。但也不是單獨售賣的,都是和已經綁制好的七星漂線組一同售賣,記得那時的價格還是兩毛一副,鉤子綁的也不結實,大都是買回來自己重新綁一下。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關於魚鉤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那時因為沒有釣鉤就沒法釣魚嘛!自己就非常著急,就去尋找能夠充當魚鉤的東西,在早期尋找的時候都是要求能夠容易的形成鉤形的鐵絲,然後自己把鉤尖磨出來。但是在使用起來由於鐵絲太軟的緣故,往往釣不上魚來。

後來聽別人說縫衣服的針可以用來做魚鉤,只需把縫衣針放在蠟燭上烤紅就彎成鉤形就好了。於是自己就回家找出縫衣針開始製作,並且還記得那時自己對魚鉤的鉤型有了要求,就會用小鉗子彎成想要的鉤型。在製作完了後就拿去釣魚了,結果當天釣了不少魚,也是自那天開始自己迷上了釣魚。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選擇怎樣的魚線和餌料?

其中有什麼故事?

相對於前面三個來說,魚線和餌料的獲得就相對容易了許多。在那個釣魚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簡單的線和餌料都可以達到釣魚的要求。

魚線和餌料的選擇

那時在魚線的選擇上並沒有如今這麼高的要求,也沒有如今這麼多的種類供釣魚人去選擇。在漁具企業不發達的時期,所能用的魚線就兩種,一種縫衣線,一種透明的絲,都沒法稱為是釣魚線的絲。這也是由於條件的限制,大部分釣魚人也都會使用這兩種。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在餌料的使用上就更為簡單,那可真是全民蚯蚓的時代,大大小小的釣魚人都會使用蚯蚓去釣魚。在隨著社會進步和物質生活得到改善後,還有人會利用麵粉去垂釣,當時用的小藥添加劑就是用的香油。如果追溯餌料發展史的話,麵粉加香油就是如今餌料的雛形。

其中的故事

這其中的故事就是因為自己村莊周圍蚯蚓產量稀少的原因,然後騎著自行車跑很遠的地方去挖蚯蚓的,記得那時去挖一次蚯蚓都要用一上午的時間,然後挖夠好幾天用的蚯蚓,找一個花盆存放起來,每次用的時候就在花盆裡面挖一點。

它是稚子學垂綸的老師,也承載了釣魚起源,但終歸隨著時代被遺忘


最後幾句

雖說傳統釣並不及現在的懸墜釣先進和靈敏,但是在釣魚發展的早期,傳統釣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為現在懸墜釣提供了基石。而傳統釣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被時代所遺忘,只有那麼極少數的情況下還會看到傳統釣的應用。

我是書嶽釣魚,一位熱愛釣魚,喜愛分享,有點二但卻真實的釣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