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老家有个老人去世了,不办酒席还要大家送礼金合理吗?

雯雯的老汉


首先,我对您老家失去一位老人表示非常的遗憾,对此我深感同情。老人的家属能够遵守政府相关规定,不办酒席,我深感欣慰。老百姓能够自觉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不群聚,我为这一行为点赞。

其次,关于不办酒席,还要大家送礼的问题我有两个方面的见解:第一是出于个人的角度的考虑,老人的家属在失去老人的情况下是心情是十分失落的,对于他们的家属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是更多的同情和关怀。当地办理婚丧喜事的风俗不一样,但是出于人情的关怀,不办酒我们也应该给家属封一点适当的慰问金以示慰问,所谓谁家能一辈子不遇上一点相似情况的事。2.出于老人家属平时为人的角度考虑,如果老人家属是以这件事为借口,借机敛财,平时对邻里发生的事情都是无所谓,没有给过心意的,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拒绝,不在乎合不合理,所谓礼相往来。如果老人的家属邻里平时为人和善,邻里和睦,即使现在不办酒席,我们也应该表示出友好的心意,在这个问题上不用纠结他到底合不合理。

最后,我认为,我们人与人相处,不要以金钱来衡量,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全国人民共同对抗疫情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生活中,请对他人多一些包容,对别人多一些尊重,对金钱不要看得太重,有时候钱难买感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缘木思本


很巧合,昨天我的一位堂叔叔去世刚举行了葬礼!

我们是一个大家族,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事情肯定会非常隆重,直接参与者要有数百人!

但疫情当前,肯定是不能按老规矩来办了。

家族大了,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在政府机关当领导干部的也有不少,大家一致商定,尽最大努力从简!

每家只出一个代表,原本几百人的大场面硬是精简到了二十人!

各种程序性的环节缩减,尽量不惊动任何人!

现在事情已经结束了,但没有人感觉到冷清,反而认为早就该这么办!

其实,没有多少人喜欢大操大办,既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精力达不到!简化程序、缩减环节,还真的是众望所归!

当然了,有一些事情,还不能免俗。虽然一家只出了一个代表,但该随礼的一个都不少。这也许就是“礼到人不差”吧!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但从这件事情看来,肯定是大势所趋!


老谷聊天


我是春节前一天回的老家,就在正月初三我们组里面有位老去世了,当时都说要办酒席。后来村里去了人,要求不能办酒席,全国人民都在抗疫情。村里要求帮忙的人最多四桌,并再仨要求一定配合村里的工作,我想特殊时期、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尊重自己的健康同样尊重别人的健康。但是主家没有要求收礼,就是有内亲送礼、主人家都拒绝了,大家帮忙把亲人送上山安葬就已经感谢了。特殊时期特事特办,要求送礼真的没有道。在农村就是这样,结婚嫁娶、康复满月,考上大学,孩子满月,甚至嫁出去生了孩子回娘家办满月酒等等。不来生活压力大,人家要办酒不去送礼又过意不去,都是乡里乡亲的。国家都在提昌不能大操大办,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农村经济本来就落后,都是靠外出打工争钱,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整治农村这种风气。现在我老家送礼、一般都是两佰元,如果沾点亲就是肆佰元或者会更多。就是这段时间假如办酒席的话就有五六家人,都节约下来。一年送礼都上万元以上,希望这种风气等就此停下。








罗全云


这种情况我们这也有,但是由于疫情严重,镇里不让亲朋好友来的,所以他们家属只是打电话通知了一些家属,和近亲!后来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有的给发了微信红包,有的给打电话慰问!就这样,简简单单把事了了!

个人认为,死者家属没有刻意去要红包,也没有斤斤计较亲朋的礼金,而是简单完事,让死者安息,这样才是对亲人的最好关爱!

像你这种情况,我不知道你们那边会是怎么样,但作如果是亲人,没有必要去计较这些,如果关系一般,又何必在乎呢!



紫色VS缘


在疫情期间,我们村也有两个老人去世了。一个90多岁,一个80多岁。也都没有办酒席。我们都以大局为重。在家隔离,所以也就没有办酒席。至于礼金呢?收的也有,有的是在一起关系比较好的,有什么事情都是相互帮忙。家里老人去世了,应该跟人家说。这都是人情世故。然后呢朋友就来送个礼,现在的人也都不差吃的这一口。送完礼金之后就走了。还有就是之前送出去的礼金,这个时候呢要收回来,所以就通知了。其他的人呢,也就都不通知了。自己的亲戚呢,和家人是一定要到场的。


曹阿翔生活记


个人观点还是觉得合适,因为我们平时随机也并不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是为了送祝福,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随礼



山西宝妈叶子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要说今年的疫情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件事,因为这个疫情也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毕竟当前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引起关注外,另外的就是关于咱们农民不能出去打工的影响,有的农村也是封村闭户,农民也是出不去村里,前几天有位朋友要去地里干活也是被农村的人劝回去了,所以说目前的疫情也是为了防止扩散,采用了很多的措施,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被感染,总的来说也是为我们好,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共同的难题,在家里不能赚钱。

要说在农村里,很多的时候农民不像城里人那样,毕竟在农村里,主要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村民,其次就是亲戚,像城里人可能住在一栋楼都不知道对面叫啥,姓啥,所以对于城市的冷漠,农民了显得也是比较热情,尤其是村里要是有了白事,大家都是去帮忙,说起这个农村里白事,那在村里可是件大事,很多的农民在去帮忙的时候,都是不要报酬的,毕竟是白事,大家也都理解,毕竟这辈子说不好谁家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所以在农村里白事都是形成了一种规矩和默契。

当然了,特殊时期特殊待遇,既然在疫情期间村里出现了白事,那么面对目前的疫情来说,为了少聚集,减少病毒的感染,所以对于村里白事都是给礼金就行了,也是不能在一起吃酒席的,因为这次的疫情,很多的地区都是取消了喜事办酒席,很多的年轻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改变了婚期,这个是没办法的,可是对于白事来说,一般在这个时候不能拖,所以说为了减少病毒的感染危险,所以很多的地区都是收礼金就可以了,就像我们老家里是收礼金不办酒席,话说回来,就像有人说的,这个时候不吃酒席,让大家随礼金合适吗?

对于这个事情咱们也是要特事特办,毕竟是特殊时期,就算事主家里要了办了酒席的话,你愿意去吃吗?你敢去吃吗?所以说这个就是问题的所在,毕竟谁家里也是不会不舍得办酒席的那几个钱的,可是没有办法,非常时期,加上村里的防护隔离政策,还是不能在一起聚集用餐的,况且在农村里都是拉来往的,你来我往才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为一顿酒席就断了来往不是?所以说不要介意这个时期的酒席了,随上礼金走人就行了,特殊时期不能介意这些。


三农堂广讯


我觉得人情往来是需要的。有来才有往。老家人去世,不参加任何聚餐活动那是国情,疫情,为你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至于人情往来,那是情理上的事情。人家家里的人没有了,有钱的出点钱,有力的出点力。谁都会有为难的时候,就看你平时人情往来的积攒。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相处越来越冷漠。希望我们的后辈能够走近一些。当你生病还是老去的时候,可不就是人情往来支撑着最后的一点点温暖,更何况现在八零之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自己最难的时候都没有人伸手能够帮扶一把,那是多么的痛苦。想想吧,设身处地[玫瑰]


茉茉的小兔


人家老人故去,吃不吃饭重要吗?不重要。有来往,关系密切,知道信,电话表示一下慰问,微信转点礼金,不算吃亏吧?亲戚朋友之间,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走动走动,没啥好讨论的!你离开老家,觉得不该表示,也可无动于衷,不联系也就算了。就当关系远,没必要。但你不要怪人家通知你,这和疫情没大关系。这都是习俗,没大操大办,就不是陋习,对人家也没啥好指责的!


长江源1461209671579


合理 非常合理 她要大家送礼 应该说你们欠人家的 这个时候不收礼 啥时候收?你不要强调疫情 疫情和你送礼没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