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集郵人群越來越少?

魏晉美人


集郵的人不僅越來越少,就是玩郵票的、炒郵票的郵商也會逐年遞減。大概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快遞公司的迅速崛起替代了郵政行業的基本職能,郵票作為郵政寄信的郵資憑證作用正在下降、退化,不排除全面萎縮;

二是,郵政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從1992年起便放開了郵票的發行量,多達幾幹萬套、幾億套的郵票比比皆是,郵票市場竟成了花紙頭的堆集場地;

三是,郵票發行量就是存世量。受快遞公司影響,郵票發行出來後,基本沒有消耗,郵票收藏失去升值空間,郵商炒作郵票也很難帶動海量郵票價值升值;

四是,現代通訊技術伴隨著電腦、手機的廣泛運用,超越了寫信方式傳遞彼此信息的節奏,使人們不在用寫信這種滯後方法完成信息的互遞;

五是,郵政發行的郵票品種花樣繁多,讓集郵者、炒郵者均無法適從。諸如大版票、小版票;大版張、小版張;小型張、小全張;絲綢郵票、金泊郵票等等,數不勝數。

綜上所述,由於諸多因素的客觀存在,造成集郵者手中的郵品升不了值,炒郵的郵商也賺不到錢。因此,集郵的人會越來越少,炒郵的郵商也不會再將多餘資本投入其中。故郵票市場將會逐步萎縮。這就是郵票及集郵者的宿命論。




上帝右手903


記得是在一九八三年,我單位同事的丈夫在郵電所工作,一次到她家裡玩,我同事拿出她丈夫的幾本郵集,讓我一一欣賞,這下使我過足了郵票癮,我這才知道,郵票世界竟會如此的五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

從此後我一發而不可收,竟愛上了集郵,剛開始時得來的郵票,就是來自那位單位同事,那個同事丈夫特慷慨,竟一下子給我上百套的郵票,還給我辦了一張集郵卡,我過意不去,故賣了幾條香菸送給了他,以此作為回報。後來又得知,在我們國家有一本專門性的《集郵》刊物,故而每期必看,從此我的視野更加開寬了,還向中國集郵公司訂購了郵票首日封,那一段時間,我滿腦子都是郵票、首日封,還有什麼紀念封,明星片等,有時竟還不滿足於此,經常到設在外灘的上海集郵公司,去購賣郵票,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幾年,我的郵冊竟有幾十本子。

我的集郵品越多,給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同時也給我造成了無盡的煩惱,每年的四、五月份,恰是我們上海的黃梅天,天氣多雨,氣溫潮溼,這使得郵票的背膠極容易會與郵冊相沾連,從而使其郵票的品相造成不利影響,這就象給了我當頭一棒,就從那時起,我對集郵再也提不起興趣來了。

一天,我翻開訂閱的《集郵》雜誌,裡面有一條徵集郵品的廣告,而且其地點就在我們上海,我立即感到這正是拋售郵品的好機會,故立即前往,兌換成數千元的人民幣,回到家裡,將這些錢賣了幾萬塊造房子的磚,從此後,我對集郵再無興趣了。



5643346295358


多年前缺張小型張去集郵市場一小販問我要多少,我好奇問對方有多少,誰知他打開一個大紙箱(裝集郵冊的那種)裡面整整一箱子,當時可以說我是興趣全無,心情複雜的回家,可見發行量之大,已經成手紙了哪裡還有集郵的樂趣,就是現在只要你有錢什麼票搞不到,時常聽到我的這個票值多少錢多少錢,這哪裡還是集郵啊,買郵罷了


在雨中108342731


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聊聊集郵吧。我很小就集郵,一開始都是和別人要信封上的郵票,集郵的樂趣也是從那裡才體驗到的。郵票一套幾張,當時集起來可是不易,費盡心機也不見得收集全了,到現在有些還是缺的。這樣的時光一度幾年,後來,就不用那麼麻煩了,可以整套整套的買,興趣索然,覺得沒有了曾經的味道,再後來,一年發行的郵票可以成冊出賣的時候,就從那時開始就不買了,原來為了集個郵在原有的老的交易市場,大家一起交換,彼此樂趣無窮,如今這樣的地方也沒有了,買郵票的地方倒是高大上了,卻終是少了些意思。所以就放棄集郵了,集郵集郵,意思變了,味道也變了。這麼多年了只買過一套猴票,真得是不愛集了。




寄居蟹的雞毛蒜皮


我從12歲開始集郵,到現在己有近40年了,純粹是愛好,當時是初一,班裡集郵的很多。到大學後,雖然每月生活費60元,但也沒斷了郵票。現在每年買大版,小版,年冊一直沒斷,不過周圍罕見集郵人了,也許時代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但自己集郵這個興趣愛好可是一直保留了下來,這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啊。


進步模範生


我大學同學就是玩郵票的,我認識他已經快20年了,他也玩了20多年郵票。家裡有一間屋子全部都是郵票,現在還玩什麼首日封,家裡小人書都有1萬多冊。在當地的郵票圈裡小有名氣。但是他在那個郵票上真沒賺多少錢,我比較清楚,他是純粹的喜歡。


Aniu愛生活


何止集郵!很多過去有趣的活動都要銷聲匿跡了,關鍵是時代的變化年輕人不感興趣 所以慢慢的被淘汰是趨勢。我記得我集郵過一輪四方聯大概是是八幾年從鼠票至豬🐷票,經歷過暴漲暴跌後來發現社會發展太快這些紙質東西將來不會有好結果就退出了。放在家裡的郵票孩子們根本就沒有看過一眼這就是事實。我也多年沒有看了放在哪裡很安靜,等老了拿出來再看吧!


喝一杯紅酒臉就紅


市場決定的,一切向錢看。現在是物質的社會,還有多少人會重視精神世界的富裕呢?郵政年年天量發行郵票,純粹集郵愛好者人群斷層,郵票收藏投資者失望離場,郵市持續低迷,一年不如一年,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集郵愛好者越來越少的原因。



郵政部門在明知道郵票已無實際使用價值(即信件郵資憑證)的情況下,還仍然在竭澤而漁的每年天量發行郵票。先是高價銷售,然後打折銷售,還賣不完就裝幀各種郵票冊子做禮品賣,最後還剩下的再銷燬,反正本錢便宜,最多面值印大一點而已。一本萬利,還帶國家承認的法定面值,除了印鈔,也就是印郵票了。


明明現在基本上沒什麼人還會寄信(寄信要貼郵票作為郵資憑證)了,還每年發行那麼多郵票,就是衝著集郵人士口袋裡的人民幣來的。現在的郵票發行量基本就是存世量,發行量那麼大,在郵票收藏市場郵商都炒不起來價格,時間久了,郵商失望,郵票投資者失望,撤資離場是難以避免的。

郵商撤了,投資者撤了,郵市自然也就開始持續低迷了,只剩下一群純粹的集郵愛好者還在只撐著郵市。現在的社會現實就是一切向錢看,如果郵市火爆,那麼年輕人進入郵市也就理所當然了,但現在郵市持續低迷,拿什麼去吸引年輕人群呢?傳統和歷史文化?越來越西方化的年輕人誰還在意傳統和歷史?現在過七夕節的年輕人遠遠沒有過情人節的年輕人多吧?年輕人喜歡過聖誕的和喜歡過春節的差不多了吧?



這就是現實,老一輩集郵愛好者很多都力不從心了,中年一代集郵者已不多見了,年青一代集郵者更是少見。等到00後10後這一帶人成長起來,還會有多少集郵愛好者呢?有人說未來百年內郵票會消失,這個觀點不敢苟同,但是百年後不再發行郵票還是有可能的,如果以後郵票發行還是這樣子的話。


醉夢殘秋


集郵的人越來越少,是現在在郵局可以買一年整本的郵票了,還有寄信的少了,蓋戳的郵票也就少了。

在中國集郵都可能成為奇葩。集郵,是集蓋戳的郵票,現在為了省事直接買一本。據說2008奧運會,薩馬蘭奇來中國,有關官員給他一本沒蓋戳的郵票,當場被拒絕了,可見集郵在中國已經走偏了。


用戶278749421355


集郵在世界歷史上,很悠久,最早開始於17世紀末,這也是大幾百年的愛好了。而中國真正廣泛意義上的集郵,開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興盛於2008年左右。然後,從2008年開始,急劇衰落,到今天,終於成為了冷門。當然,世界集郵到今天,也不行了,淪為了小眾愛好。

這些產生的原因如下:

第一,中國郵票起印量太大了,最近十年來,基本上2000萬起,雖然最近三五年,起印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1000萬以上的量,相當的大。

第二,起印量大,但使用消耗年,基本上是零,信件人們不再使用了,快遞包裹也不能用郵票,完全無用武之地。沒有消耗,就不珍貴了。

第三,原來郵票宣傳的變現功能,在2009年開始,逐漸不靈光。主要表現為,郵票有價無市,你說很值錢,可就是沒人買;或者說,變現,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完全靠運氣在等接你盤的人。

這種無法變現,越來越困難,這導致,2009年到現在10年多,集郵人群,出場的多,進場的幾乎沒有,變成了小圈子玩兒的事情。

第四,因為我集郵,很多50歲以上的人,經常私問我,要不要他郵票,問題是,我都有,我還想賣呢。集郵,現在排除了功利,真正回到了自己買一本年冊,欣賞完了拉倒。自己死了,這些郵票,愛幹嗎幹嗎?

郵友們,你們發現沒有,你們跟我同年齡(我36歲)的兒女,根本喜歡集郵和郵票的,稀少啊。

我們的下一代,就基本沒有了。

所以,就抱著自己欣賞的態度吧。現在國內真正集郵的人群,由原來的三四千萬,甚至初期時上億人集郵的興盛,市場已經銳減到了六七百萬集郵的(而起印量,現在依舊1000萬起),而且,幾乎全部是50歲及以上的老頭老太太;並且,每年都是幾萬十幾萬的出場,不集郵了。

明確的說,2020年,也是我定郵票的最後一年,2021年開始,也不再集了。當一種東西,只剩下欣賞價值時,也就是它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刻了,郵票,快了,最多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