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國,是通過什麼確立了中國觀?

黑桃A33


滿族發家於東北黑土地,之後入主中原。作為少數民族政權,他接受了中國的觀念,那他是用什麼方法確立了中國觀呢?

第一個方法: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滿族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本民族較低文化統治較高文化的中原人。他們想要統治的好,那便需要接受中華文化。再加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為了統治的需要,要學習漢語,四書五經,各種諸子百學。

他們既保留了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海納百川接受中原文化。比如清朝時期,男子要蓄頭髮,服飾也是很華麗,比如冬季要穿棉旗袍,夏季可能要穿旗袍。保留皇子們的血性,有騎馬打獵的習慣。



接受中國的飲食,創造了滿漢全席,在文化上,清朝皇帝以捍衛者的身份來保護儒家文化。比如西方傳教士來傳播與中國傳統相悖的基督教文化,這時候皇帝是文化的堅定捍衛者。

又比如在一幅清代皇帝的畫像中,雍正皇帝完全以一幅中原文人的形象出現,撫琴在竹林中淨生,所以滿族人是認可中原文化的。

第二個方法:統治的藝術

清朝的統治藝術十分高超,他是繼承了元朝蒙古人的統治藝術,再加上結合各地的特色,製造了一種獨特高超的統治藝術。

在這一套統治藝術中,中原的地位是最為重要的。

清朝是以中原富饒地區進行收稅,清朝皇帝在拿著這些錢,去賄賂蒙古高原上蒙古遊牧首領。

用遊牧首領強大的戰鬥力來威懾中原,不讓中原造反。

但是蒙古人的力量是用什麼來制約呢?這就用到了雪域高原上的藏傳佛教,使蒙古人信教。修建固定的寺院,那麼蒙古人就跑不遠。



清朝皇帝是中原地區的皇帝,是蒙古地區的大汗,是雪域高原的文殊菩薩。

第三個方法:中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康熙皇帝可稱得上是一代偉君,說他在中原乾的幾件大事就是很了不起,說明當時清朝已經將中原當成是自己的了。

第一件事,平定吳三桂,當時清朝剛建立不久,內憂外患,雲南的吳三桂就是個大麻煩,如何進行削藩,不造成大亂?這就得靠康熙的智慧了。

清朝滿人,既保留自己的文化,也吸收中原文化,以這種態度來統治中國,之後進而融入中國,融入中華民族大家族。

第二件事,收復臺灣,康熙想要做成大事,就必須要東南富饒地區的財政稅收,但是臺灣政權卻經常侵擾東南地區,是東南沿海不安寧,康熙大帝又使用方法將臺灣收回。



清朝皇帝是一幅當家人的樣子,完全將中原當成自己的。

清朝滿人,既保留自己的文化,也吸收中原文化,以這種態度來統治中國,使自己融入中原文明,中華文明大家族。


經濟戰略


實際上是大清重新定義了中國的概念,畢竟中國一詞古今異義,在古典時代並不具有國家的含義。

中國在古典時代的意義

第一、地理名詞。中國一詞在古典時代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地理概念,你可以將之理解為中原,或者是河南省一帶。

第二、古典王朝的美稱。這個意義類似於今天偉大的祖國的意思,屬於稱頌類的詞彙。

第三、南方政權對北方政權的稱呼。一般來說,南方的政權尤其是偏安政權稱呼北方政權為中國,這也是很搞笑的。

這是中國一詞在古典時代常用的三個意義,可以說沒有一個具有國家的意義,而中國一詞具有國家概念恰恰是在清朝的時候。

大清對中國的重新定義

清朝時期人們的中國觀念發生了變化,中國逐漸具備了新的含義,即中國等於大清,即大清征服哪裡,哪裡就成為中國的土地。大清征服各個邊疆區之後,向邊疆區派遣駐軍和行政官吏對其實行實際控制,而這些邊疆區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被中原王朝控制,頂多屬於封貢關係。不同的是,大清將其實際控制之後,這裡就成了大清的一部分,也就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最早在《尼布楚條約》的時候,大清就和中國等同。

格爾必齊河發源處為石大興安嶺,此嶺直達於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

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一次開始具備國家的含義,在清朝很多檔案中,大清和中國經常並列出現,含義相同。

但是這並不代表舊的含義被廢除,就拿魏源為例,魏源在寫《聖武記》的時候,提到俄羅斯,那麼黑龍江、蒙古和新疆就是中國,俄羅斯是外國;在寫西藏的時候,西藏就是中國,印度和廓爾喀是外國。但是有的時候魏源還是把內地寫成中國,也就是把邊疆區和內地對立起來。

同樣這個毛病乾隆也犯過,乾隆曾經志得意滿的說過:

亙古不通中國之地,今悉為我大清之臣僕。

這裡中國指的是內地,並沒有和大清等同。但是在涉及到外國的時候,乾隆就把中國和大清等同。安南國官兵追捕強盜,誤殺清軍守卡的綠營兵,安南國請求寬大處理,乾隆是這麼說的:

外夷戕害中國之卡兵者,罪無可恕。

話說今天的人形蛋白質應該把乾隆的這段話奉為圭臬才對。

進入近代之後

鴉片戰爭既是洋人強行打開中國市場以傾銷商品,也是中國被拉進洋人主導的威斯伐利亞條約體系當中。威斯伐利亞條約當中第一次出現主權的概念,因此清帝國也不得不調整政策減損。因此,清帝國在同洋人一次次外交交鋒當中,將帝國疆域確定為帝國主權領土。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等於大清這個新概念被再次強化,所以國書當中,大清國就和中國並列出現。

北洋海軍的正式名稱,就是中華帝國海軍,也就是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同樣,清帝國也自稱中華大清國。

而且,清帝國還制定了一部以血統主義為原則的國籍法,將中國各個民族的血脈統一為中國血統,而這個原則也是後世中國國籍法的原則。

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清帝國在塑造全國各族人民中國人的認同。

這也是為什麼說現代中國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在清朝才有雛形,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往往以清朝作為主要依據。

光榮的革命,偉大的妥協

在清末時期,中國出現了一股逆流,即否認清帝國塑造的中國,僅僅以漢人的十八省為中國。這純屬曲解洋人的民族國家的概念,因為洋人壓根就沒有單純的民族國家。洋人的概念中,國家是nation,民族是ethnic,多個ethnic組成一個nation,而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清末革命黨就持此觀點,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將少數民族和各個邊疆區都排斥在中國之外,只認為關內十八省為中國,漢族人才是中國人,還搞了個秦尼亡國紀念會,我真特麼的不知道亡了誰的國。毫不客氣的說,這不是在為中國的富強而反抗清政府,這純屬禍國殃民。而且這幫亂黨的遺毒今天還沒被肅清,流毒甚廣。

最後,清帝國也倒在了這股逆流當中。其實不僅僅是清帝國,當時的幾個老大帝國,比如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都倒在了這一逆流當中,下一個很可能就是過氣網紅大英帝國了。

但是清帝國無疑是這些老大帝國當中唯一一個平穩落地的,因為清帝國雖然崩潰,但是國家並沒有解體。

因為清帝國政府放棄了國家的統治,並將其主權和法統完整的移交給了接替她的民國政府,避免了國家的解體,其意義不亞於光榮革命,所以說這是一次偉大的妥協。

所以清帝國和民國之間是政府繼承關係,所以袁世凱說,中華民國之領土,依從前帝國所有之疆域。

而且共和國政府也強調政府繼承的關係,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民國,民國又取代清帝國,這只是國號的變更,國家主權並沒有改變。

所以,清帝國奠定了現代中國幾乎全部的主權,福澤至今。所以說清帝國對現代中國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居功至偉。

最後用《清史鏡鑑——部級領導幹部的清史讀本》中的一段話來結尾: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中國歷史上最奇怪的王朝當屬清朝,滿清入關之後,憑藉一股精銳便掌控了漢族的生死大權,最後成功建立了清朝,還統治了中華大地近三百年的時間,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份。

清朝完全照搬了漢族的那一套制度,全國大體的行政機構都是漢族王朝的制度,只是皇帝換成了滿族人,滿清採用了幾個簡單的方法,最好用的辦法就是以漢治漢,啟用大批的漢族官員,讓他們當底層父母官,而上層的大官清一色都是滿族官員,整個清朝時期冒尖的漢族大臣都十分稀少,所以老百姓接觸的都是漢官,也不存在對滿族的排擠。也就是晚清時期數量多一點,出了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等人,將大權牢牢掌控在旗人手中,而小權力下放給漢族官員,這就是清朝統治者最高明的地方。靠漢人的主流思想也就可以確立中國觀。


小雨帶你看歷史


首先,清朝的統治者不能稱之為滿族,而應該稱之為滿洲。滿洲和滿族是不同的概念,滿族是清末民初從日本引入民族概念才具有的稱謂。在此之前,稱之為滿洲。儘管如此,在固有的中原文化觀念裡,滿洲依然是以異於漢人的少數民族的身份存在的。

其次,滿洲入主中原而不能稱其為入主中國,如果這樣認為,則將滿洲排除在了中國之外。縱觀中國歷史,一半的朝代是漢人統治天下,一半的朝代則為少數民族統治,他們或以分裂的形勢,如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等等,抑或以統一的形式存在如元朝和清朝。但如清朝這般實行了大一統且統治時間長達200多年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而滿洲之所以能夠維持這麼長時間的統治,的確是因為自己建立了一套中國觀。

滿洲建立中國觀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第一,清朝以為明覆仇的名義入主中原。

在傳統的意識裡,明清交替,是清朝取代了明朝。實際上,是李自成滅了明朝,而清統治者則在吳三桂的幫助下,大敗了李自成農民軍,進軍山海關,入主中原。而清朝為了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以多爾袞為首的統治者便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這樣,清朝一開始便具有了名義上的正統地位。

第二,清統治者具有很深的漢化色彩。

這是其他少數民族朝代的統治者所不具備的。當然,在一些朝代,統治者也曾實行過漢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但他們只是學了一些皮毛。而元朝之所以國祚如此之短,也是因為拒絕漢化而造成的。清統治者則不同,自上而下無不是採取了漢化的形式。先是康雍乾這些統治者學習儒家四書五經,治國之道,再是倡導清承明制,雖然很多依然保留了滿洲的特性,但也確實承襲了明朝的很多統治中原的政策,使得清朝的統治得以維繫。

而普通的八旗更是漢化到了一定境界,到了乾隆朝已經不再會說滿語,拉弓騎馬了,如今新清史提出了滿洲特性,這無疑是在乾隆朝時期,乾隆皇帝看到滿洲人已經被漢化的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民族性了,才特別倡導的。這從一個側面也可見清代的漢化之深。

為什麼說漢化對於一個朝代統治中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呢?主要在於中原是農耕文明,而適應農耕文明的必然是漢文化,滿洲既然入主了中原,原有的那一套漁獵文明肯定是不能適應中原的統治了,所以漢化才成為了必要。

第三,滿洲確統治者在理論上對中國觀的建構。

雍正朝時期發生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便是曾靜案了,在這個案件之中,雍正帝很巧妙的處理了曾靜與呂留良,實際上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他還進行了華夷之辨,認為天下一家,不分華夷。而且還在《大義覺謎錄》中指出了清朝建立中國的合法性。種種理論的建構都是為了說明清朝所構建的中國觀。

總而言之,清朝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在中原實現大一統,且維持長久統治的少數民族,雖然人們對清朝具有不同的情緒,但不得不承認,清朝是維繫中華民族統一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在中華民族創建的過程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夕陽下的晚楓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剃髮易服,不是滿族被同化了,實際上是漢人被同化了,明白嗎?

漢民族蓄髮了幾千年,結果一夜之間變成了金錢鼠尾,寬袍大袖變成黃袍馬褂,你真以為是漢族把滿族同化了哦?

所謂的中國觀,其實是一個地裡概念。佔據中原就是佔據中國。同樣,如果豐成秀吉入侵成功,佔據北京,一樣會有這樣的觀念。

東北亞大陸最好的地方就是咱們中國,風調雨順四季分明,所以所謂的中國觀是地理概念的。

後來為了避免溥儀分裂東北,蒙古、西藏、西北被割裂,所以提出五族共和,才確立了現代的中國觀。


談笑閣


這個就要看看中國歷史上另外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元朝了,元朝的國祚連百年都不到,而且元帝國是汲取了中原的道教思想,任用了道教人士,也沒有積極地吸取儒家文化,這個就不利於人心的統一。

而滿族在入主中原之前,在關外就已經融合了大量的漢人,其統治階級也存在著大量的漢人官員,尤其是明朝末年的幾大豪商為滿清政權的建立做出了幾大的貢獻。其皇位的繼任者也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儒家文化。積極的用漢人來治理漢人。

在入住中原後,先前的漢人的激烈反抗者被殺的差不多了,而中原的實際統治者其實就是地主階級,這些人只要自己的地不丟,支持誰都一樣,所以出了統治者本身的民族不是漢族,其他的和漢人皇帝沒啥區別了。


看顏色行事


言簡意賅的說,歷史上,野蠻強大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的文明所征服,當滿族進入中原,遇到較為先進的封建文明時,為更好的統治,得到更多的漢族地主集團及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就不能不逐漸接受漢地的封建統治秩序,而自身也必然向著封建制過渡,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模型大人


夢香寒冰來釋之。

滿族入主中國的法理依據有三個:

1.法理正統性。大清對於中華統治的正統性源自對於明朝的繼承。雖然努爾哈赤“七大恨誓師罰明”,其實滿族在皇太極時代就已經改變佔領,清朝的法統依據源自北元。而當明朝被李自成覆滅之後,是清朝推翻李自成統治,親自擊潰李自成,為崇禎皇帝復仇。為此,按照清政府邏輯,清王朝是為明王朝復仇的,所以是正統。至於什麼南明王朝,那是偽朝。誰知道那些王爺哪個是真的?要是真的怎麼沒有人北上攻擊李自成,“不報家國之仇”?在清政府眼中,南明的皇帝都是假的。

推翻李自成是清政府最大的法理正統性

2.儒家正統。大清的儒家正統是得到山東孔家認證的,他們勾結很多。比如大清五入中原,山東搶光了,沒動曲阜一根汗毛。再比如早在順治皇帝時期,清政府就奠定孔子先師地位。通過尊孔尊儒,儒家分子基本安定。

通過尊孔尊儒,清朝讓讀書人安定

3.以農治國。中國自古以農治國,清朝也不例外。順治叫做耕明田,康熙叫做永不加賦,雍正叫做攤丁入畝,乾隆頒佈了《授時通考》,是近代世界第一本國家層級的農業專業人員考試教材。以農治國,農民基本安定。

乾隆時期的《授時通考》讓外國人嘖嘖稱奇

4.消除異己。以戰爭手段消除異己分子。畢竟清朝給了人活路,知識分子可以讀書,農民可以種地,法理也能說服人。剩下的在清政府認為就是反動份子,大力消滅。何況南明確實不給力,姜瓖等五總兵反正已經把中國從北到南都是中國地,南明政府不派一兵一卒援助。畢竟明清都是家天下,朱明皇族就是不給力也沒辦法,投靠清朝不是一件錯事。畢竟中國還有古話:“良禽擇木而棲”“鳳凰非梧桐不棲”。殺光了前明武將,天下就基本安定。

姜瓖為大明忠心耿耿,問題是明朝一個援軍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