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2020年1月,年味漸濃,這本該是全家歡聚的日子,卻被籠罩在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陰霾下。許多人離開家庭奔赴一線,他們有的是子女,有的是父母,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們有著稚嫩或滄桑的面孔,有著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心,奮戰在戰疫第一線。李躍蘭的家庭,正是這其中的一份子。

流年如白駒,李躍蘭在石林縣公安局從警17載,正值不惑之年的她從事後勤保障工作。她的愛人楊猛在官渡分局小板橋派出所工作至今已23年。從前,他們共同選擇了這身警服,如今,他們攜手站在防疫戰線的最前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裡各自堅守崗位默默付出。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後勤保障工作,聽起來不像刑警偵破案件那樣神勇,也不像社區民警走訪群眾那樣溫情,不瞭解後勤保障工作的人會認為就是在辦公室裡收收文件、理理報表、買買東西、發發裝備、管管經費。其實,無論是平時,還是在戰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讓後勤工作並不“後”。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前線民警需要大量口罩、消毒液、防護服和護目鏡等物資,這些看似普通的裝備,此時卻尤為緊俏。李躍蘭做為裝備資產管理員心急如焚,每天擠在昆明各大供應商處,爭先恐後的與各單位採購員們一起等待物資,甚至時常要在流轉集散中心守通宵,只為了能早一點拿到這些防護用品,讓一線戰友得到安全保障。李躍蘭的愛人在基層派出所,每天面對百姓生活中的瑣事,小到夫妻吵嘴,大到緝拿罪犯,用腳步丈量人間煙火,以赤子心回報人情冷暖。在這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卡點查緝、信息核查,恪盡職守,一絲不苟。


雙警家庭、夫妻異地,陪伴孩子的時間尤為稀少。每到週末,兒子經常在電話中問:“爸爸媽媽會一起來接我嗎?”在無數次失信中,兒子從小學生成長為獨立、自信的初中生,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他對爸媽的工作越來越理解,用自覺學習、獨立生活默默支持爸媽的工作。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面對2020年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為了讓一線戰友心無旁騖打好戰,剛上任的警務保障室主任趙紫波熬更守夜完善戰時保障機制;為讓執勤民警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快退休的民警李永純嚴把食品採購入口關,主動承擔送飯送菜到一線的任務;還在哺乳期的李豔梅和楊林華、帶病堅守崗位的王曉梅加班加點就為了精準做好經費和物資保障。這些行在前的“後勤兵”製作可口的飯菜、熬製大鍋藥、發放防護裝備、場所消毒┉為衝鋒一線的戰友做好安全防護,甘居警營幕後默默奉獻、實實在在地解決後顧之憂,全力保障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供稿:警務保障室


【主題實踐】甘於幕後的警營“後勤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