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房子被赋予了较重的金融属性,房产投资成为了炒房客赚钱最安全、最快捷的方式。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房价也一涨再涨。与此同时,国家每年入市的土地越来越多,开发商也每年都大肆建造商品房。看着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林立着一幢幢的商品房、有些小区早已售罄却因久久无人入住成为了“鬼城”,人们开始疑惑了,现在的房子到底够住了没有?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去年,官媒发布了《机构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的文章,里面指出: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部分城市供需失衡,下调压力逐渐加剧。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受监测的城市中,2019年住宅供给量整体小于需求,随着全国市场进一步降温,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该研究院的研究员表示,全国商品住宅2020年预计将「供大于求」,市场将面临继续调整压力。而造成全国商品住宅未来「供大于求」的原因不外乎3个。

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一、经过多年的累积,房子总量大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新建商品房自1998年至2016年十八年间已累计达到97.97亿㎡,假如平均每套房子的面积为100㎡,那新建的商品房就有9797万套的总量。而从2016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竣工的商品房数量为750万套,截至去年底,我国累积的商品房约为1.2亿套。以三口之家来算,我国累积的商品房够3.6亿人居住。加上无法获取到数据的小产权房、房改房等,全国城镇人均建筑面积39平方米,房子的总量已经足够。而商品房、小产权房的建造并没有停下步伐,长此以往,未来的房子肯定会供大于求。

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二、人口老龄化持续,出生率下降

  人口数量影响房子的供求关系,据悉,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了最高点,这意味着住房需求也到达了至高点。而2018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仅1523万,创下过去50年的新低。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提到,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水平,那么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但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已经远远低于1.6水平,按此速度,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2年开始。人口负增长,这意味着住房需求将下降,但我国的房子总量大,且仍有新的房子建造,所以未来房子供过于求是可预见的。

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三、住房供应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以前,炒房客和绝大部分有住房需求的人都选择购买商品住宅,这使得商品住宅一度供不应求,给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供应压力。于是,开发商加大拿地建房的力度,使得商品住宅在近年来“遍地开花”,一些土地资源充裕的中小城市,商品住宅的增长速度更是令人惊讶。而国家为了更好地解决刚需族的住房问题,已经从住房供应形式上着手,尝试多样化的住房供给。如共有产权住房和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租赁住房已经在多个省市试点。以后这些住房供给模式成熟后,能更好地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受此影响,商品住宅的需求量将会下降,房子将供大于求。

未来,房子是“粥少僧多”还是“没人要”?4个字告诉你答案

  如今,对房地产抱着乐观心态的炒房客和开发商并不在少数,商品房的建造还在继续。照此发展,未来房子供大于求不足为奇。但是,立德担保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大跌,因为房住不炒的定位仍没有变化,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是必然趋势。未来几年,房地产调控松懈的可能微乎其微,楼市仍然以“稳”为基调。最后,朋友们如何看待未来房子「供大于求」的预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