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论文影响因子多少能进大学当老师?

天高云淡146023634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靠论文影响因子来选拔教师,这种行为不仅傻,还坏。



如果靠影响因子来选拔教师,那学校最后招聘的老师全都是搞生物、化学、材料的,因为这些学科影响因子最高,而像工科类,人文社科类,有的方向最好的期刊也只有1点多,恐怕进不了高校。


作为高校人事工作者,可以明确地说,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影响因子可以说是最无关紧要的一个条件。虽然也看,但基本上不作参考。也就是说,你在简历里提不提影响因子,都没有什么影响。

具体到题主的问题,一个博士后,要应聘大学教师,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第一,应该有合适的学术背景。这里一般要求博士后是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做的,这些博士后的思维更多的是学术思维。而还有大量博士后属于企业博士后,这些博士后的思维多是工程思维,并不适合进普通高校当老师。

第二,博士后作为独立研究者,必须具有第一负责人项目,一般来说就是国家或省级的博士后基金,少数博士后还能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如果博士后期间拿不到项目,说明这个博士后的独立研究能力较弱。

第三,有拿的出手的成果。成果不在多,在于质量,而且研究方向要求凝炼,不能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发表的论文无需看影响因子,因为论文好坏专家们自有论断,一些国内期刊在JCR分区只有4区,但却是国内公认的顶级刊物,还有些人发的文章,期刊影响因子虽高,但文章却是综述性文章,并非研究类文章,也不能作数。所以说,影响因子根本不重要。


因此,对想进高校工作的博士后来说,切莫迷信影响因子,如果水平高,就瞄准业内最认可的期刊去投,懂得人自然会认可你。


高校人才真经


一般来说,影响博士能否进大学当老师的主要因素是“出身”(毕业院校),其次是自己的海外经历和科研能力,论文影响因子只是一个附加因素。

1.一般来说,学校喜欢三“985”的博士,也就是本硕博都是985学校,最起码硕博都是211

一般来说,高校招聘教师对出身很看重——

须具有博士学位,第一学历应为全日制本科,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阶段,至少应有两个阶段是985(或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211(或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或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或国外相同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或国内著名行业类高校的全日制毕业生或研究经历。

打开一所二本学校的人才引进办法,我们看一下博士的人才层次如何划分


2.青年博士进入高校,也根据学术水平和出身,有相应的层次划分

第一层次 全球TOP300高校博士毕业生,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的青年学者,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且达到较高学术水平。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领域SCI、SSCI一区期刊或学校确定的A刊发表论文2篇或《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1篇;SCI、SSCI二区期刊或学校确定的AB刊发表论文4篇。



第二层次 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年以上的优秀博士;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SCI二区论文2篇或学校确定的B刊发表论文2篇或SCI三区、CSSCI全文收录4篇。


第三层次 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博士。第一学历应为全日制本科,且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应有两个阶段是“985”(或国家一流大学)、“211”(或国家一流学科)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科)或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或国外相同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或国内著名行业类高校的全日制毕业生或研究经历。


3.如何认定全球TOP高校排名?

以国际公认的四大排行榜(USNEWS、软科、QS、泰晤士)认定为准。最新的四大排行榜中有3个排行榜名列前200、前300才能被认定为名列全球Top200、Top300高校。


4.博士有一些加分项

一是身上有国家级项目,最次也得是省级重点项目;

二是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多,论文影响因子高;

三是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的相关经历。


所以,想要进高校当老师,论文影响因子越高越好,但是毕业院校和科研能力更加重要。


考研东住佛小仙女


个人觉得在你的专业领域上你自己的SCI的文章价值分量,是否可继续传承再往下科研。

在一个目前国内如果进入高校985做副教授或科研人员,你需要有篇自然与科学的文章(子刊也可)

在一个是你博士毕业是否在国外满2年的科研经验,这样也可以进行国内的“青千”或“水木”或“医工百人计划。

主要还是看专业和你自己的发文的质量。如果SCI影响因子4,5感觉价值就不会很乐观。但退一万步说国内有的发文水平也就这样。


心声代


进大学档当老师,是很多博士、博士后的首选。因为,进高校意味着学术研究生涯的继续,而且对于很多博士来讲,高校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在大学教书,只意味着身份的转变,环境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不需要过多时间来适应,只需要潜心研究就行。所以大学老师是很多博士、博士后的首选。那么,大学对于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的博士都可以进大学?能进什么样的大学呢?再次,做简单的探讨。

第一、不同学校对于学历的要求

博士毕业目前对于进高校是问题不大的。当然,我这里的高校是一个泛指概念。包括985、211、一般本科和专科,这是泛指的。如果具体来讲,很多人意识中的大学应该是最少是本科高校。甚至有些人觉得博士毕业最好能够进211以上的高校。实话实说,现在要紧211高校以上还是很困难的。从学历上来看,不仅仅需要985以上的博士毕业,而且要求本科阶段必须是211高校以上的学校毕业。这也是为什么要特别说明的,因为现在很多一般本科,甚至是三本的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考取985研究生,最后从985高校博士毕业,但是毕业之后想留211高校,几乎是不能的。但是如果题主是985高校的博士后,我想进一般本科还是可能性较大,因为现在有些非211、985高校的进人条件还是很高的,比如说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宁波大学等等。进三本就更不用说了,关键你可能也不想去。


第二,对于论文的要求

除了学历要求,目前高校对于竞聘者的科研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论文水平,论文水平除了数量的要求,比如要求SCI多少篇文章等等,还有质量的要求,这个就是所谓的影响因子了,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四川农业大学(211高校):

杰出人才: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影响因子超过10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高端人才: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8。

拔尖人才: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5.0;

优秀人才: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2,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3.0;

优秀人才: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且代表论文影响因子超过2.0;

专任教师:近4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

根据不同的人才标准,对于论文的影响因子要求是不一样的。

临沂大学(一般本科高校):

理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理科类博士在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二区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工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至少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三区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或CSSCI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SSCI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各一级学科方向影响因子排名前30%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以上。

以上举得是两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对于论文水平的要求,对比我们发现,要求差距是很大的,211和非211之间的差距很大。所以,作为博士后的你,可以作为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