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種植天王品種的西瓜需要什麼技術方法?

吳世煒


浩哥淺談:希望能夠幫助你!首先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閩南溫度比閩北溫度高很多。雨水總體來說非常豐沛,土壤也不盡相同。瞭解這些之後我們來大體分析下

第一:種植時間需要把控好。因為植物對於光熱的需求不同,而全國各地的氣溫差異也是比較大,所以種植的時間也是不一樣。一般來說都是2月份所以,這樣5、6月份就能夠趕早上市,賣一個好價錢。靠近南方的瓜農種植的早一點,北方的晚一些,畢竟南方的熱量與光照相對充足一些。同時在結果之後,還是要時常進行翻種,這樣能夠避免陰陽瓜的出現。

第二:種子與土地需要慎重選擇。一般來說,沙地透氣性好,種植出來的西瓜甘甜可口,因為能夠接受的光照多,所以糖分也多。但是有好的土地還不行,還需要優質的種子。將西瓜種子放在溫水裡面,一方面是為了消毒,另一方面是進行催芽。

第三:土地要進行翻種,這個過程比較辛苦,但卻是能夠種出好西瓜必不可少的一步。這期間需要進行耕作、鬆土、除苗等多項工作,一般來說,幼苗長出3葉一心之後就可以移植了,接下來水肥管理,然後進行輔助授粉,正是這些精心的呵護,我們才能夠吃到可口的大西瓜。在翻土過程中,可以進行適量的施肥,但是要避免肥料過剩,這樣可能導致燒苗。尤其要注意使用已經發酵過的肥料,不然可能造成西瓜苗發黃枯死。

第四:預防病蟲害。在真正長出大西瓜之前,瓜農們經常會遇到植物黃頁多,西瓜個頭小等問題。這種一般是植物營養不良導致,當遇到部分時期植物光熱不足的時候,就會造成內部營養缺乏,導致瓜株生長衰弱,自然結不成什麼大瓜。所以這時候需要注意肥料的使用,建議採用生根性的肥料,增強植物根部吸收營養的能力。而且生根性肥料能夠控制土壤內部通透性,並且能夠提高地溫。

第五:預防乾旱等突發災害性氣候。夏季光照強烈是好事,一方面能夠使得西瓜生長的更好,同時能夠促進西瓜的銷售。但是如果高溫一直持續,西瓜也可能耐不了乾旱,植株也可能因為生長水分的流失,從而造成根葉發黃,生長量不理想。所以要不停的給西瓜苗澆水,在西瓜開花結果的這段時間裡面,我們需要保持土壤內部的乾溼狀態,就是能夠一把捏碎泥土,也可以一手捏成團。這樣能夠通過控水,讓西瓜根向下扎得更為牢固。

第六:儘量使用輪作制度。最好選擇上一年未種植過得土地,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可以讓土壤恢復肥力,這樣能夠對土壤進行改善,種植出來的西瓜質量自然也會上升。同時種植過程中要合理劃分植物密度,使得瓜蔓能夠充分得到光照。人工授粉過程中要在早上進行,避免因為太強光照遭成的影響!






渤海灣浩哥


、栽培季節:氣溫在14℃以上均能正常生長。採用不同栽培技術,可從一月中旬至夏季7月下旬播種,5—10月均可收穫。

早春保護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35—40天,採用加溫方式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於溫室內,6月初上市。

春季裸地栽培: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種,苗齡30天左右。保護地育苗,終霜期後定植於裸地或加蓋小拱棚。

夏季保護地延後栽培:7月下旬播種,苗齡20天左右。9月上旬加蓋棚膜,上旬加蓋保溫草簾,10月前後上市。

二、播種育苗

營養土配製:營養土配製方法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未種過瓜的大田土拌勻過篩,或1/3腐熟農家肥加2/3大田土。每方土加2公斤過磷酸鈣,用800倍多菌靈液消毒,或用甲醛燻蒸。

浸種催芽:可用55℃溫水浸種消毒,不斷攪拌至水溫降至30℃左右。浸泡4小時後,清洗種子,然後用溼毛巾包緊置於30℃左右環境下催芽。

播種:播種前一天應用800倍甲基託布津液澆透苗土,待種子芽長到0.5釐米左右時,播種於育苗盤內,種子應平放,芽尖向上,上蓋細營養土1.5釐米厚,並用800倍甲基託布津液澆透育苗盤,溫度保持在25—30℃,以保證出苗整齊。出苗後溫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寧幹勿溼。早春應防止凍害,保證充足光照。夏季應防幼苗高溫徒長。

三、田間管理

定植:一般採用多蔓多果整蔓方式栽培,株行距60—80釐米×180—200釐米,每畝可栽530—730株。亦可立式網架栽培,株行距50釐米×100—140釐米,雙行定植。

肥水: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應每畝用53—66公斤複合肥和2670公斤堆肥,採取條施或撒施方式施用。以後整個生育期以“兩水兩肥”為主,即伸蔓肥,定植一週後以施氮肥為主,灌水;膨瓜肥,坐果一週後以施磷、鉀為主,灌水。

整蔓留果:因果實小,要達到較高產量,應採用多蔓多果方式栽培,一般保留一主蔓和3—4個子蔓,或不整蔓;留果時摘除主蔓上第一雌花,其餘均可保留二茬瓜,坐果節以下子蔓宜儘早摘除。

病蟲害防治:小型西瓜品種相對大西瓜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性,一般病害為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等,病蟲害防治最好7—10天進行一次。

西瓜多次採收高產栽培技術

在大棚中採用多次採收技術栽培西瓜,可以在5月份至10月底採收5~6次,平均每畝產西瓜達7500公斤。

品種選用

選用早熟、抗病、耐低溫弱光、再生能力強的早佳等西瓜品種。

培育壯苗

南京地區一般在1月中旬播種,採用電熱線溫床營養缽育苗。在大棚內做寬1米、深25釐米的育苗畦,長度視育苗數量而定。畦內鋪地膜,撒細土、稻草等物,上面鋪設電熱絲,排入營養缽。浸種催芽至80%種子露白時播種,每缽播1粒。播後覆蓋0.5~1釐米厚細土,覆蓋地膜,上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簾。出苗前床溫白天保持在30~32℃,夜間保持在20~25℃。70%瓜苗出土後揭去地膜。齊苗後適當揭開小拱棚降溫,白天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18℃。移栽前1周逐步降溫煉苗。

適期定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或者每畝施硫酸鉀高效多元素複合肥100公斤。結合施肥,每畝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各2公斤,防治地下害蟲和對土壤消毒。定植前1個月整地做畦,5米寬的大棚做2畦,畦寬2米,中間留30釐米寬操作溝。2月下旬至3月初選晴天上午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80釐米,每畝栽330株左右。栽後澆足活棵水,水滲下後覆蓋地膜,上面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

溫溼度管理

定植後10天內的管理以保溫為主,白天棚溫保持在25~32℃,夜間保持在18~20℃,棚溫超過35℃適當通風降溫。坐瓜後適當增加通風量。瓜膨大期和成熟期棚溫白天保持在25~32℃,夜間保持在15~20℃。4月中旬撤去小拱棚。5月份氣溫升高後注意通風換氣,晴天中午打開裙膜和頂膜通風降溫。夏季揭去邊膜留下頂膜,並補充水分。8月份氣溫高,植株蒸騰量大,應科學調控水分和溫度。

肥水管理

移栽後1周施緩苗肥,以氮肥為主,每畝用尿素5公斤加水澆施。瓜雞蛋大時每畝施腐熟人糞尿6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三元高效複合肥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7天后再施1次。每次採收後每畝施硫酸鉀和尿素各10公斤或45%高效複合肥30公斤。大棚西瓜灌水不宜過多,應根據葉色鮮嫩程度合理澆灌。

植株調整

採取三蔓整枝,主蔓長60釐米時在3~5節處選留2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瓜坐穩後去除弱枝、病枝和老葉、病葉,以利於通風透光。選晴天下午用土塊壓蔓。

花果管理

瓜雞蛋大小時在12節後每株選留1~2個瓜。瓜直徑12釐米時摘除畸形瓜和多餘瓜,平均每株留





農人小輝


浸種催芽:播種前曬種2天,然後進行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邊浸邊攪動30分鐘左右,冷卻後繼續浸種2小時。藥劑處理通常採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浸泡3-4小時。

將經過處理的種子洗淨,放在恆溫箱內40℃高溫萌動6小時,33℃恆溫下催芽,當胚根長至0.5釐米時即可播種。

準備苗床: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管理方便的地塊建苗床。早春西瓜育苗,應在大棚或溫室內進行,可鋪設電熱線提高土溫,並在苗床上加蓋小拱棚。秋延後西瓜育苗,應搭建遮陽棚,並防暴雨沖刷。

營養土要求疏鬆、無病蟲害,按比例施氮磷鉀肥,略帶粘性。可用稻田表土6份、腐熟廄肥3份加草木灰1份均勻混合,每立方米土加腐熟雞鴨糞5千克。土壤、肥料均應搗碎過篩,保持顆粒狀,然後加適量水充分拌和,播種前1-2個月堆制。

採用營養缽育苗,缽口直徑為6-8釐米,用廢報紙做成,每張大報紙做10個紙缽,也可以用塑料缽、泥缽。將營養土裝入營養缽,距離缽口1-2釐米,整齊排列在苗床內。

播種:早熟西瓜在上年12月中旬-3月下旬播種,中熟西瓜在4-6月播種,秋延後西瓜在7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1天下午,營養缽澆透水。播種時,將帶芽尖種子平放於營養缽內,每缽1粒,覆細土厚1釐米,加蓋薄膜。

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播種後,床內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8-35℃、夜間20-25℃;待80%種子破土出苗後,白天保持20-25℃、夜間15-18℃;第1片真葉出現後,保持白天25-28℃。移栽前1周開始煉苗。

②水分管理:出土前一般不再澆水;子葉期應控制澆水,地面見幹見溼,以保墒為主;真葉展出後可加大澆水量。應在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後鬆動表土保墒,陰天不宜澆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風,防止高溫高溼。秋延西瓜苗期高溫乾燥,應注意水分供應



一影子


西瓜一般種植好的話,都是比較好種的



皖農阿義哥


西瓜的話,只要種得好的話是比較好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