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全程爬过泰山?从红门走着到南天门,然后走着下来,谈谈你的感受?

海之绿


泰山,说实话,真的是爬一次,就没有在想爬第二次的想法了,2019年端午节那天,我和老婆从德州开车到了济南,从济南下午去了泰山,到泰山脚下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我俩整理好爬山前一切准备工作,六点准时开始登山,(傍晚正是登山的好时候,天不是太热)一路很快感觉很轻松的就爬到了中天门,(我是1981年去爬过一次泰山,爬到中天门,突然变天了 ,没有爬上去,就下来了,这么多年,在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心愿),从中天门在向上爬,天气越来越黑了,不过还好,感觉不像白天那么热,说实话,一直爬到南天门,也没有感觉有多么的累,到我们爬到南天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时候山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想找个休息的地方都很难,后来也就租了两件大衣,只能凑合半夜了,并且这时候山上还下着小雨,冻得还够呛,四点半就醒了,想去看日出,是不是感觉还能占到一个好的位置,到了那里已经是满满的人,这时候天上又下起了雨,一直等到七点也没有看到日出,七点雨也慢慢停了,就在山顶上,到了五岳独尊,拱门石等处拍照留念,又回到南天门退还大衣,吃点早餐,不过早餐不贵,油条很难吃了,稀粥像清水,也只能将就一下了,没有想到的事,艰难刚刚开始,没想到的是,下山比上山艰难多了,这也就验证了,老人们说的那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呀?

疼的两条腿就不想在走下,下一步台阶,不管怎么,我和我老伴还有完整爬了一次泰山,了结自己这么年一直想爬泰山的心愿。


用户4297984841804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六日下午一点钟,起步孔子登临处。第一次登泰山,兴奋之余不忘潇洒,背负三瓶罐头六瓶啤酒。于一个小时五十分钟左右到达玉皇顶。本想在各景点留影,但因同行者无人跟上,故放弃。在探海神针处吃喝完后,将剩余酒菜写条留言给后来同伴。下山,于五点钟返回原点。为证明自己不累,又步行六公里到达入宿酒店。下图右一是本人。那时很年轻!很逞强!很牛逼!



好山好水好心情3


17年11月爬过,当时体重285斤,跟朋友一起,那两个一个交警一个狱警,都经常锻炼,他俩非要爬上去,我本想等天亮了坐缆车,没经住劝,还是跟他们爬了,真没敢想能爬上去,从天外村爬到买票的那地方就累得不行了,肺喘的要炸开,他俩生拉硬拽,鼓气加油的爬到了中天门,一路上拐棍用断了2根。那时候已经就是爬10个台阶腿就酸了,但是已经不喘了。

从中天门以后,就让他俩先走了,他俩想看日出,我就跟我媳妇,慢慢往上蹭,10步一歇。咬着牙往上干。其实天黑爬还好点,天亮了我一看爬了那么远我自己都不敢信。我估计白天怕我绝对爬不上去。终于,在爬了7个小时以后到了南天门。还见到泰山顶上下雪,那是2017年山东第一场冬雪

下山的时候就有点遭罪了,下雪刮大风,缆车停了,那时候腿真是站不住了,又咬着牙,慢慢一步一步下,5个小时下到了中天门。

回来之后累的睡了两天。总结下来一句话,对自己狠点,没有爬不上去的坡






黄大胖的厨房


2018年三十去的,第一次爬。去之前在网上做了点功课,两瓶怡宝水两瓶脉动,一包火腿肠。包里备了一件羽绒服。手电筒,棉手套。驱车两个小时到达久违的泰山脚下,当时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半左右,把车停到停车场。在车里修整了一下。背上包准备出发。

手敲字好累[我想静静]过程不写了,说到山顶吧,到山顶四瓶水还剩不到一瓶怡宝,半路买了一罐红牛喝了。。。为什么会喝这么多水呢?因为是一个人爬的,路上没有伴儿。再加上又是夜爬。所以从山脚到山顶期间就停了两次,第一次是南天门喝水补充水,第二次是十八盘补充食物补充水。用了三个多小时。具体时间应该是晚上九点开始取票,不到凌晨一点到达玉皇顶下面的道观。然后在石头窝里避风,等待2019的第一个日出。过程及其的冷,因为山上的风极大。最后总结一下吧,爬了一次泰山。心满意足,冬季爬山一副厚的防风手套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爬山期间 需要用手扶石栏或铁的护栏,冬季护栏温度极低,所以一副厚手套是极有必要的。在一个就是最好带够充足的食物。我一个人带了四瓶水然后又在半山腰买了罐红牛,到山顶就剩了不到一瓶的怡宝?为什么这么多水?因为我爬山的时候一直在出汗,累到腿软的那种爬[我想静静]喝下的水一会就消耗完了。好了就到这里吧。再次期待我的第二次泰山之旅。也希望对想爬泰山的朋友有些许帮助。谢谢阅读[祈祷]










良工造物


总共爬了三次泰山,均为步行登顶,再步行下山。分别是2003年,2008年,2018年,三次分别间隔5年、10年。三次都看到了日出。

说说2003年的第一次的步行登顶吧,说起这个时间非常巧,刚好是非典时期,在疫情比较严重的4月份,我从家乡先去了北京,后又去了石家庄,5月份,从石家庄去登泰山。对比今年这个疫情,可能要严重得多,至少泰山还没有关闭。

非典时期,管控也很严格,到了泰安检测两边体温,因为我是从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来的。所以被安排到了一个专门的酒店。

睡了一个懒觉,到了红门,已经是十二点了。我背着一个双肩包开始徒步登山,包里放了五瓶水,三袋饼干,五个鸡蛋。

一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一直到了壶天阁附近才追上了一对夫妻,我跟着这对夫妻,一路登顶,这对夫妻人非常好,一路上给我拍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一直保留到今天,非常珍贵。

到了云步桥附近,后面追上来两个穿着军装的人,应该是训练服一类的,走的很快,跟他们聊了几句,他们先走了,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后来还有挑山工慢慢悠悠的从后面追上来,慢慢悠悠的走,我却跟不上他的速度。

还没等到十八盘,两个解放军从山上下来了,我感叹人和人的体力差距是真大。

从红门到南天门,总共用了六个小时,南天门上面雾很大,能见度有十米以内吧,还是想直接登顶的,但是路上还遇到一个奇怪的人,没敢再往上走。我在天街上走得时候,突然从身后冒出一个女的,问我,你去哪里?吓我一跳,我说去玉皇顶,她让我跟她走一段,走到了碧霞祠,我看了一眼牌匾的功夫,这女的一下子就不见了,这消失的速度让我慌了,赶紧下去。

住南天门宾馆,120元,半夜还有来查房的,看我是一个人住就没说什么。

第二天四点多,就有人来敲门,说看日出了,我慌忙起来,走到大堂,人们说下雨了,应该没有日出了。我想不管有没有,我都要登顶,就这样,我还是租了一件大衣往山上走,还是只有我一个人,没想到走着走着,雨停了,到了观日峰的时候,非常幸运的看到了日出,不是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而是从半空的中云中钻出,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这就像我的人生一样,没有一帆风顺,坚持住,总能见到未来。

在玉皇顶,我接到了一所大学的面试电话,因为非典的影响,当年的研究生复试全部改为电话面试,我跟面试老师说我在泰山极顶,老师还大大的夸了我几句,最终面试成功,顺利录取。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登山经历,所以又有了后面两次的泰山之旅。总感觉登泰山的意义不一样,这样的名山还是有一定灵气的,也不必经常去登,可以在一些特殊时期可以去登一下,挑战一下,吸收一点来自于大山的能量。


大军开拔


三十年前我就爬过,到了回马坡就累的要命了还是和同事们继续爬到了中天门拜了二虎庙后有的同事们做缆车上去我们继续爬的人把行李都给他们了,我看到了传说中的挑山夫四个人挑着一块预制板往上走还有一个人挑着五六十块红砖往上爬的,真是了不起还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往上爬的,说是第二天是三月三要去拜泰山老奶奶的生日,一路上买水十块钱一瓶的盖子都是拧开过的等我们爬到南天门天快黑了又累又饿买了碗面条🍜都不熟,让大师傅给回锅煮煮大师傅说你那叫不饿,气死我了,住了一夜早上租个大衣去玉皇顶拍日出找不到东,日出🌄的时候感觉太阳真是一下子跳出来的一样,拜了玉皇大帝和泰山老奶奶后往下走腿打不了弯之字形往下蹦,一个同事在拜老奶奶的时候口出不敬之词我们说他会倒霉的谁知他真的失足摔了一跤滚下去好几阶台阶。下山的时候碰见个算命的非拉着我给我算命说我不久就有好姻缘从泰山回家后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


我是刘富贵的爹


我目前爬过三次泰山。

第一次非典那一年的4月份半夜从红门上去的。夜里凉风习习,道路两旁石刻显得特别阴森(当时黑漆漆的也不知道是石刻还是墓碑)。23岁的我和朋友们一口气(大约4个小时)登顶。走到十八盘的时候简直是手脚并用,闺蜜拉着,推着爬到了山顶。5块钱租个潮几几的绿大衣。日出🌄时,只想到了梁启超的“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同行的朋友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睡着了(-_-) zzz。索道下山时,累死了,估计这辈子是不会再从红门爬泰山了。

第二次36岁时和儿子一起。小家伙刚好要学习巴金的《海上日出》了,心想带他看一次日出,以后学习的时候会深有体会。同行的闺密说,怎么都不会带孩子从底下爬,一是我们平时没怎么锻炼,二是怕孩子小上不去。坐车到中天门,走走停停四个小时。把能吃的,能喝的都造完了。一路上孩子们说说笑笑,拉拉扯扯的登顶了。原想着他们会是拖油瓶呢,谁知道一个二个跑的那个快啊。没有看成日出,当天下午就下山了。但站在天街往下看时,孩子们感慨着“一览众山小”。下山时心劲用完了才感觉腿不是自己的,胯扭的特别夸张,路上捡了游客扔掉的竹竿,一瘸一拐的下山。闺蜜说,打死再也不来了。

前年第三次又和闺蜜带着娃娃来爬泰山。这次必须看日出。坐车上中天门(如果不是带着娃,我们都想再坐索道上去)。明显感到自己老了,上山时走一步歇一步,看见凳子就想坐下来;下山时更夸张,索道下山,然后走到红门。累的不想说话。可见平时的身体素质有多差。在天街住了一晚,凌晨四点叫醒。虽然是暑假,但山顶依然很冷。我家臭小子挤着眼睛(困)被我拉到山顶。这下子可看到日出了🌄。好像自己的心一下子敞亮了。有趣的是,臭小子这之后的作文,怎么都能写到爬泰山。儿子说,学了《挑山工》,向往着再次爬泰山遇到他们。但真正看到挑山工挑的担子时,才知道实属不易。


布丁52161782


三年爬两次了,都是夜里登山,凌晨两三点登顶。

第一次和同学一起,她是本地人,带我找到了观日出的好位置,但是真正震撼我的不是日出,是云海!天刚微亮时,雾气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不太真实的感觉,像是舞台有人一边拉开序幕一边释放烟雾,天空和云彩不断变换颜色,太阳从天边一点一点挣脱出来,云海就呈现在你眼前,仙境一般,有种想跳下去的冲动。我朋友也说去过那么多次只有这一次最美。

去年半夜又去了一次,夜晚风呼呼的,很冷,这次体验就很一般了,有日出,没有云海,而且三年的时间山上建了太多房屋,多了几个庙,建了很多住宿的地方,还建了塔,第一次观景的地方怎么都找不到了,感觉山变低了,有点失望,自然景观被破坏了,越来越商业化,希望能停止建造。

第二次朋友是不让我去的,她说云海难得一见,再也见不到第一次那么美的云海了,美好应该留在回忆里。确实如此,是一种执念支撑我又去爬了一次。夜里一个人打车上山,一边走一边后悔,没有灯,怕的要死,好在进了景区人多,跟着人群走,十八盘比较陡,没尽头的感觉,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灯光,远离尘世之感,到了南天门有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都穿军大衣,进了难民营一样,那天被风吹惨了,下山后又极其的晒,彻底变成了山炮红。

两次我都从红门上的,走下山,没坐过缆车,下了山已经中午了,睡了一觉去济南坐了晚上的飞机。我平时有锻炼的习惯,但回来的一两周腿都不舒服,体能一般的女生还是坐缆车吧!六七月是个好季节,友情提示:一定要背两罐红牛。

很想知道冬天的泰山什么样子,但应该不会再去了。








wo小艾


爬过两次第一次五一全程红门到顶,午夜十一点开始爬的到顶三点有点小冷租的棉大衣十元一件,不容易赶上没云看了日出。回来以后小腿肌肉酸疼了好几天。第二次还是去年五一,想到第一次爬的经历有点怵头,没办法老婆要怕还是红门到顶,反而感觉轻松比第一次,有些事没有想的那么难,晚上爬山黑灯瞎火的只有人,下来全程到底风景还是不错的。


英佳露


17点钟,开始从红门爬泰山,下午的泰山,十分炎热,但进入山里后,就渐渐感到有点凉爽了。

沿途石刻十分壮观,所镌刻的字迹非常优美,不由得想起中学读过的李健吾(印象中是他)写的散文,雨中登泰山,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回忆。

一路行走不是很累,2个小时边观景边拍照,就到达中天门了,落日余晖十分壮观。

吃了点晚餐后,继续开始爬行。此时,山中略感凉意,但浑身仍然在出汗,山下背负的矿泉水也逐个减少,感觉肩膀轻松了不少。天色渐渐黑了,上山下山的人都迈着疲倦的双腿,机械的行走。有个别人双手扶着石梯,艰难的往上爬,不由得使我感到人的娇嫩和懒惰,以及平日里缺乏的锻炼。

山势越来越陡,进入十八盘后,天色已黑,回头往山下望去,夜幕下的泰安,灯火阑珊,景色十分优美。

此时此刻,已经感觉到小腿肚子有点疼痛,只能机械的迈起双腿,一步一步踏实往上行走。内心默默数着数字,暗暗在提醒自己挺住。陡峭的十八盘,升仙坊确实难爬,旁边为游客设置的钢管扶手成为我爬行的借力工具。南天门感觉近在咫尺,但爬上一个平台,往上一看,仍然感觉南天门很遥远。在天上耀眼星星的陪伴下,21点半,终于登上了南天门。

早晨3点半起床,开始准备观日出。泰山顶的早晨很冷,南天门上租大衣躺着睡觉的比比皆是。穿上军大衣,随着人流往玉皇顶方向开始行进。大约20分钟,就到达了观看日出的观日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