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2020年会很难,但是没想到开局就如此艰难。


作为购房者,第一次发现,房子和户籍会变得那么重要。


宣传了三年的租售同权,选择相信的人被现实狠狠地按在了地上摩擦再摩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疫情高压下哪些房产值得持有,又有哪些房产在关键时刻要做好割肉的准备。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当潮水退去,我们才会发现都是谁在裸泳。如今什么才是真正的资产,什么才是真正的刚需,更多人会有一个更真实的认识。


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1.


我们都知道,现实很残酷。


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不少的机会。困难是暂时的,只要需求和市场一直都在,我们就必须学会面对现实的同时,接手改变。


最新的趋势很难被改变,了解了走向,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应对。


非房产领域不擅长所以不敢乱下结论,翻车很快打脸很疼,尽自己可能提供帮助,除此以外就是尽量配合不添乱。


改变一: 部分房企因资金链破产,或者合并。


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的还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与此同时,员工工资要支出、贷款利息要归还。


新型冠状病毒的黑天鹅事件,给房地产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高负债高杠杆真的很危险!


房地产行业,收并购掀起新高潮。


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改变二:货币放水、政策刺激。


每次危机过后,都会迎来强有力的刺激政策,这是必然,调控的目的是让大多数的企业活下去。


2003年如此,2020年也不例外。


如今各个城市,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都在密集的出台政策,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这是必然。


改变三:地方政策,将大面积松绑。


房住不炒,调控主思路是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从而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调控政策的执行者,从地方,到中央,再到如今因城施策必然将主导权交给地方。


2019年,很多地方已经硬扛着来自上层的压力尝试放松限购,如今2020年面对封锁,楼市预冷机会没有成交。


很多城市土拍取消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房企的预期在下降,这个时候不松绑,市场信心哪里来。


所以,土地市场将会迎来新的机会。


改变四:房企融资需求加大,让利政策更实在。


这波高潮,起于直播但是最终在恒大的推动下更加实际,对于真正有购房需求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房企缺钱,这是过去的常态。


高周转之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钱都进不来,但是该还的钱还是要还的。这个时候,很多房企赌不起更输不起。


所以,如何回款保命是最根本的需求,政策下来之前,谁手里面的资金越多谁就越安全,形式即使变的更差,发现了机会抄底的时候也需要子弹的。


改变五:购房高峰期,或早或晚。


但是,两极分化将会更加严重,优质的房产会得到市场更全面的认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会大大好转。


土地市场启动,中央层面的降准降息以及放水,地方层面的放松或取消楼市限制,那么终究会迎来一场楼市的复苏。


因为郑州,购房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


而且整个疫情期间,众多人对于房产的认识和认知更加结合实际,什么样的房子关键时刻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反之亦然。


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2.


疫情的考验,以及地产行业的改变也将大家对于购房需求和好房子的评判标准更加细化。


标准一:开发商和物业很重要。


不管我曾经多少次强调物业的重要性,都没有这一次大家的切身体会来得更为真实有效。


我并不奢望每个物业都能给业主配送蔬果肉禽,但最为基础的人员保障、保洁和出入门禁管理至关重要。


同时,面对市场最残酷的考验,房企能否活下去至关重要,众多不靠谱的小企业注定破产或者被兼并,对于购房者来说,烂尾就是最大的风险。


标准二:房屋性质决定了底线。


商品房还是安置房,住宅还是公寓,为什么待遇会差这么多?


以前,不少人认为小产权房或者安置房,乃至于买房还是租房,只要有房子住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次有没有发现,人家村里可以一刀切非本村村民不能进入,公寓居住的大量流动人不适合自住?


很多大道理说了再多,体验一次很多人才发现,关键时候个体的作用真的很小的,你抗不过。


标准三:户型通透和采光很重要。


面积的话,肯定都想住大的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但是如果需要常住的时候你会发现,平时那些南北通透,开间朝南等等是真的很实用。


通风散气,保持干燥,有阳光,也是生活的一种刚需。


标准四:容积率低,安全和舒适更有保障。


自己种菜种花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楼道、U型渠等交叉传染,首选别墅类产品,楼上楼下,充足的活动空间,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其次,低容积率,居住的人数就会少很多,好管理的同时,居住压抑成都会好很多。


标准五:商业等配套依然刚需。


配套综合体、商超,外卖可配送,是地段好不好的一大衡量标准。


标准六:车和车位,很重要。


公司通知开工,老家小县城大巴车不通车,拼车就别想了,即使乘飞机坐高铁怎么出发,安全不安全?


更重要的是,站在外面本身就有不小的风险,而有车有车位,直接停到了楼下,上楼。


标准七:医疗资源,双刃剑。


医疗资源距离近的,以前是宣传的优势。事实上这和地铁有点像,可以比较近但是不能进挨着,不然关键时刻也是不安全因素。


标准八:交通是否方便。


包括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通达程度,私家车不能上路的时候,地铁,公交和出租等作为应急,能否使用得了。


标准九:海外/异地置业。


少数人的选择,投资兼顾自用,不用多说,到了一定程度的人都了解。


标准十:海外置业量力而为,慎用杠杆。


黑天鹅事件频繁出现的当下,天灾人祸真的说来就来,2020年一开始就在教会我们——活下去最重要。


现金流对于企业,对于家庭,对于个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买房之前,给自己留点余地。


3.


楼市照妖镜,疫情高压下最现实的购房逻辑


当然,最大的改变无疑是“延后”。


开发商延后上班,售楼部不知几时可以对外,工地开工受到影响。大多数人的买房、卖房计划都受到阻滞。


但,这些都是短暂的。


从房企们纷纷线上卖房,营销创新等等我们反而看到了市场向好的一面。


包括,那些用心做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商,准备了这么久被市场检验后获得的认可感,是郑州价格体系混乱的当下,一次认知回归。


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文末留言告诉我们:疫情过后,你的买房策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