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非洲蝗蟲災害局勢嚴峻,我國農民應該提高哪些防治意識?

商學之子


現在漁民有燈光捕魚,滅蝗蟲也可借鑑。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篝火滅蝗蟲,在田野中準備好秸稈,蝗蟲要氾濫時,夜晚點起篝火,蝗蟲就像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思想加29454


【慶雙與三農同行】蝗蟲,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昆蟲,不但危害農作物,也啃食一些野草。春末開始繁殖,以夏季危害最甚,秋末停止取食進入休眠期。

電視連續劇《唐明皇》中就描述過蝗蟲嚴重危害農作的情景,當時農民沒有農藥,對蝗災束手無策。皇帝李隆基下令全國農民都去捕捉蝗蟲,還把捕捉的蝗蟲放油鍋內炸熟了當眾津津有味的吃了。在他的鼓舞下,農民群情激奮,都參與到捕捉蝗蟲的隊伍當中去了,聲勢浩大,最後將蝗蟲撲滅了。

當今,非洲蝗災氾濫,嚴重危害農作物,且遷徙的速度很快,已引起我國人民的關注與擔憂。害怕外國物種飛過喜瑪拉雅山,入侵中國,對我國的農作物造成危害。

現在,究竟外來的蝗災會不會氾濫到我國,誰也不知道。但是,作好心理準備還是應該的。不過,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早已不是當年李隆基號召全國人民人工去捕捉蝗蟲的時代了。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即使外來物種飛過喜瑪拉雅山進入中國,對我國的農作物造成災難,也不用太大的擔憂,用高效低毒的廣譜類殺蟲劑大面積噴灑,是能夠將其殺滅的。


慶雙


非洲蝗蟲從東非坦桑尼亞一路飛到我國邊境巴基斯坦和印度,可謂是長途跋涉,這意味著有大批4仟億隻蝗蟲離我國僅一步之遙,1千公里5天時間就可以達到我國境內,所到之處,寸草不留,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這對當地居民的生存產生極大威脅。這次非洲蝗蟲是沙漠蝗,中國昆蟲學家康樂院士稱,我國不是沙漠蝗的分佈區,因此,沙漠蝗對我國不會長生嚴重威脅。此外,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國際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我國農民要密切關注這次蝗災疫情,確保農民糧食安全。





月娣h


聽說非洲蝗蟲災害局勢嚴重,正洶湧而來,據老人們說,蝗蟲來時,鋪天蓋地,作為農民個體,不好預防。那怎麼辦呢,

第一,現在信息發達,它距離我們多遠,大致路紙,究竟有多少,可以適時掌握情況,發揮我們社會主義集體優勢,可以以鄉鎮為單位,也可以縣為單位,調用我們農村用的打藥飛行器,農藥噴灑,用啥農藥,可聯繫專家質詢,相信人民戰爭,一定能消滅。

第二,蝗蟲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們中國有上億的吃貨,飛蝗騰達可是人人的最愛喲,它即能上喜宴,又能酬賓朋,還能做成人人喜愛的小吃,願我們農村的有識之士,提前準備,用現代的方法,收集捕殺,這可是幹載難逢的商機呀。




青草地4783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直接進入主題。

1、器具捕打法

這是一種最古老的原始捕蝗法,當蝗蟲、鼠、雀為害時,古人經常採用這種捕除方法,只不過在器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區別。清代捕打蝗蟲的器具和方式可謂多種多樣。

捉蝗蟲

據清代《捕蝗要訣》介紹,主要有布圍式、魚箔式、合網式和抄袋式等。

布圍式,即用一塊長條型的粗布,兩頭各套一根木杆,遇蝗蟲來路,迎面插入土中,將其碰落予以捕殺;

魚箔式和合網式,是指用蘆葦結成的魚箔或繒網,碰落蝗蟲或使之入網;

抄袋式,即用類似今天捕蟲網的小魚鬥或菱角小口袋捕捉蝗蟲。

為了對付那些“已有頭角,遍地跳躍”的幼蝗,以“不使長翼飛騰,貽害禾稼”,還有一種器具捕打法可以稱為“鞋底式”捕打法,即“用牛皮截作鞋底式,或用舊鞋底釘於木棍之上,蹲地摑捕,自可應手而斃。

2、開溝陷殺法

此法主要用於對付幼蝗(蝻)。幼蝗(蝻)雖能跳躍,但未羽化,不能飛起或者不能遠飛,易被驅趕於溝中並被覆土掩埋。此法實施需由眾人合力,列隊分組而行。

其做法為:視幼蝗來路,預掘深、寬各二尺的壕溝,並於溝中每相去丈許作一坑,以便埋掩;然後眾人手持掃帚等各種器具,並由一人鳴鑼、眾人吶喊,使幼蝗驚懼而奮力跳躍,或撲入溝中,或被掃入、掩埋,直至溝坑俱滿而止。

當然,這種由眾人合力的捕除方式,其投入人力的多少,挖掘壕溝的長度、深度,以及所配用器具等,都不一定拘泥於固定的標準。

3、篝火誘殺法

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特點誘其投火自焚,此法古已有之,明清時期仍為捕蝗通用之法。清代還將此法與器具捕打、開溝陷殺等法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捕除效果。

如乾隆二十八年,德州、濟南一帶發生蝗災,山東巡撫阿爾泰組織眾人“一面撲打,一面張網兜捕,俾無漏逸。又於隙地刨溝,夜間燃火,螞蚱見火奔趨,群集溝內,加草焚燒,用土埋壓。並於黎明露重之時,上緊撲捕”。結果很快平息了這次蝗災。

4、據蟲除卵法

在古代,防災意識深入人心。對於蝗災,古人同樣能夠居安思危:冬天把蝗蟲的蟲卵滋生地消滅掉,斬草除根,這樣就有了“據蟲除卵法”。

《治蝗全法》也總結了宋代以來“據蟲除卵”的經驗:凡是蝗蟲蟲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無數像蜂巢一樣的小孔,必須果斷挖土剷除。明清年間,人們更開發出了原始“農藥”,比如“百步草濃汁”和“陳醋混合液”,專用滅殺蟲卵。

5、墾荒除蝗法

嚴格說來,墾荒除蝗法起源於元代,《農政全書》中記載,元朝的農民經常墾荒種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災。

發展到明朝時,更有了系統的操作:滋生蝗蟲的地方,都是“涸澤”地區,必須要將其改造成為農田,在墾殖的過程裡,通過各種方式殺滅掉蟲卵,同時種植綠豆豌豆等蝗蟲不吃的植物,用於蝗災時的備荒口糧。

在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裡,這種“墾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記錄,更隨著《農政全書》的享譽世界,流傳於歐美各國。對西方近代的病蟲害防治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影響。

6、吃貨拯救蝗災

前面幾個方法雖然有用,但也只是緩解災情,把糧食損失降到最低點。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蝗災發生的愈來愈少了,這除了農藥的推廣普及以及人類活動劇烈之外,還因為咱們國家的吃貨太多了!“吃貨”拯救了蝗災,拯救了世界




長安話事人


你好,我是農村濤哥vlog,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當下非洲蝗蟲災害局勢嚴峻,我國農民應該提高哪些防範意識?”

據悉,非洲蝗蟲主要是活動在非洲及亞洲熱帶沙漠地區。現考慮到中國邊境地區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沙漠蝗在中國大規模爆發的幾率很低,並且中國歷史上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沙漠蝗災害,但是我國農民也要提高防範意識。

1、加強蝗蟲預防監控,把蝗災消滅在初期階段。

2、藥物防治還是最為主要的手段,使用特效藥劑,有條件的地方用飛機噴灑農藥。

3、保護環境,保護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使蝗蟲就地無法繁衍,當然這需要人人參與。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農村濤哥vlog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2014年8月前後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就遭受過一下罕見的蝗蟲災害,一平米多大100只蝗蟲。

被蝗蟲啃食乾淨的樹枝

非洲農作物被螞蚱啃食導致經濟損失

蝗災是可人為控制,但是非洲大陸由於人口眾多,經濟不發達、科技落後,戰亂、平窮,各國之間有缺失對應政策,蝗蟲大面積滋生,這些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為當地農業,畜牧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蝗蟲群裡玩耍的非洲孩子

看了非洲大陸遮天蔽日的蝗蟲,我國網友不禁好奇的問:我國也是蝗蟲爆發的重災區,為什麼在我國最近幾年就沒有蝗災爆發呢?這當然得益於我國科技發展,經濟強大、實力雄厚,大建水利工程,氣象門監管到位,發現有蝗災發生的苗頭就將其殺死於萌芽中,現在在野外都很少見到扎堆的螞蚱了。

在我國市場出售的螞蚱

甚至在我國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大面積養殖出售蝗蟲作為特色小吃,烤螞蚱,油炸螞蚱,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一些地方甚至因養殖螞蚱發了財。

好多從非洲來的黑人朋友見到我們竟然將這些害人的東西精心養殖,端上餐桌,無不感慨:這就是國與國的實力啊



王先生1304705


個人認為,蝗蟲在國內有商品價值,甚至價值較高!因此,過境蝗蟲是無法防治的,但是要利用蝗蟲的價值就能最小減少農民損失!因此,政府需要制定蝗蟲收購機制,並形成市場!同步,需要開發一些捕蝗高效工具,如氣動或火藥動力的捕網,租給過賣給農民!捕獲蝗蟲作為商品,形成蝗蟲產業!這樣就減少損失,甚至增加收益!


止語566


它們就怕導電,如果遮天蔽日飛機下電網就能互相導電至死。越密集越好,記住感緊的製造電網預備和蝗蟲爭戰,可食的,我們也可以吃還營養高,如果帶細菌就是焚燒滅菌。


涼梓瀟


見意國家極時矛報蝗蟲動向做好防護準備.植保機構部門實地查看農情,掌握.動態堤前予報,(二)做好一切殺蟲防護準備.提前生產真對殺蝗農藥.和投放工作.配備噴灑農藥機械.做好封殺的一切工作.來者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