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疫情过去了人们会不会减少吃野味?野生动物会不会泛滥?

仔仔的日常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而种种证据表明,病毒源头与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密切相关。

01

吃野味给人类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和教训,这次疫情过后人们会不会减少吃野味呢?

我想大多数的人会引以为戒,但不排除有少部分人仍会心存侥幸。

就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的时候,居然还有人在顶风作案。

广西百色平果有人在微信群内售卖野生动物,民警调查后在嫌疑人家中冰柜内发现300多具冷冻野生动物尸体,包括鸟类、松鼠、猪仔狸等。

贵州男子胡某因疫情爆发闲赋在家,便用捕猎器去山上打野味,他将捕猎器安装在后山的树林中,通过非法手段捕获了两只野生动物果子狸,随后自行宰杀食用。

近日,河北各地森林公安机关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打,查获野生动物310只,涉案价值24.91万元。

02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人类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欲望,让动物成功的把人类关进水泥和钢筋制造的笼子里,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悲哀,更是一个痛心的教训。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你疯狂地破坏大自然,它也会疯狂地报复你。

自然界失去了平衡,只会两败俱伤。

就像董卿说的那样:“伤害他人,有时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应该学会保护野生动物,尊敬自然,敬畏生命。

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让舌尖上的疫情再次上演。

03

如果人们减少吃野味,野生动物会不会泛滥?

减少吃野味和野生动物泛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自然有自己的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反倒是人类的捕杀行为会掐断大自然的生物链,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操场很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常跑来吃他们的羊,当地人于是对虎狼进行捕杀,虎狼捕杀完了,羊繁殖得非常快,但是恶果也随之来临,草生长的速度敌不过羊吃草的速度,最后羊慢慢地饿死了。

上个世纪,有人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捕杀麻雀。麻雀是害虫的天敌,麻雀驱走后,庄稼地里的害虫丛生,虫灾泛滥,导致粮食歉收,最终人类饱尝了饥饿的苦果。

自然界有自己的平衡法则,少吃野味,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04

抗击病毒,人人有责。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的风险,管住自己的嘴,远离“野味”。

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斩断野味交易的链条。

警告千遍,不如处罚一次。要对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管重罚,让不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同时要加强全民监督,形成自上而下、群防群治的监管体系,让野味交易无处遁形。

让我们一起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的未来!


谭大方


这次疫情给了我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以后不敢再吃野味了!

我说的野味就是市场上随意可以看得到的东西,一般那种普通的菜市场可能不会有。但是很多夜市、美食街、商场里面卖美食的楼层,基本上都是层出不穷的,到处都是。我觉得这次疫情过去了,很多野味摊主怕是经营不下去了吧?!反正我基本上不吃,也很少吃。


隔壁老张zzx


不会。

疫情过去之后,要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该吃还是照吃不误,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如果没有文明规定不能吃,很多人还是会吃的,就算是有规定的,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是有会偷偷吃,在吃的方面我们从来就没有输过。


好了伤疤会忘了疼。直到下次受伤才会想起,前一次受的伤。


野生动物泛滥在中国还没有发生过。美国听说鲤鱼泛滥成灾,那是美国人不会吃,在我国只会导致鲤鱼价格下降这么简单,一点点以鱼的美食都会端到餐桌上来。


也不会像澳洲一样,兔子泛滥成灾,兔子在那里没有天敌,也没有人吃,所以繁殖的很快。


如果美国、澳洲要治理鲤鱼和兔子成灾的问题,其实出点小钱从我们着叫点人过去就能解决问题。


写的时候我都在咽口水,如果没有国家法规保护动物,现在应该又很多物种早就灭绝了。


四两台


题主的意思是:如果人们减少吃野味,野生动物会泛滥,是吗?

减少吃野味和野生动物泛滥没有必然联系。

电影《狮子王》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自然就是一个循环的生物链,羚羊吃草,狮子吃羚羊,狮子死了归于土壤,成为草的肥料。

所以,自然有自然的规律,每个物种都有它的天敌来制约它泛滥繁殖。反倒是人类的胡作非为时常导致某个物种泛滥。

比如十八世纪时,几个欧洲人把兔子放入澳大利亚的野地,因为兔子是外来物种,在澳大利亚本地没有制约兔子的天敌,导致野兔泛滥,导致澳大利亚和野兔进行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斗争。

自然有自然的平衡法则,当人类肆意破坏这一平衡必然会得到自然的反攻,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在自然面前,人类秒如灰尘——自然只派出一个病毒,人类就爆发恐慌。所以请对生养我们的这块土地温柔些,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回归到提问,我认为疫情过去,国家应该继续加大立法,增加吃野味的惩罚力度,同时扩大拒绝吃野味的宣传,号召全民监督。愿病毒早日得到控制,愿社会早日恢复车水马龙,繁荣兴旺。


安之明月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虽然这次新冠肺炎的原始宿主到底是谁还没挖出来,但以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癖好会减退,我有这个信心。

一是政府会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会更加严格的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并适当调整野生动物的保护范畴。

二是经营野生动物的商家和个人会有收敛,这既是出于政府的监管,也是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压力,当然也有他们的自我反省。

三是吃客会大大减少,经过此役,人们会更好地理解美食重要还是生命与健康重要,会自觉闭合那张啥都敢吃的嘴。

至于约束食用野生动物后,会不会造成野生动物泛滥,我看完全是不必担心。一是在自然界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它们形成自然的生态链。二是人类活动,虽然是禁止捕杀和食用,但不等于都是保护,人类的生产等活动会造成一些动植物的减少,如农药会不自觉的毒死一些动植物,还有一些地质灾害也会遏制动植物的泛滥,只要不是人类故意扩大。


太湖渔人wx


这次疫情是个沉痛的教训,希望人类善待野生动物,别让舌尖上的疫情重演。我们应保护野生动物,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这里引用董卿老师的一句话: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自然界失去了平衡,只会两败俱伤。



蜗牛4477


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可能能够改变一些,但对于那些冥顽不化的东西来说,他还觉得你多事。不见棺材不落泪,他见了棺材更开心。还有一句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可能开始这几年会有所收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淡漠。唉!不容乐观。有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能有点偏差。珍爱每一条每一类生命,敬畏自然法则,就好了!


文章千古沐清风


我认为一定会减少,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大部分人经过这次教训会收敛对野生动物的猎杀和买卖交易,不再食用野生动物。但是有条件猎杀者还会发生,关键是能否取消任何野生动物交易源头,严厉打击猎杀买卖野生动物交易,而不是单纯的采取没收、罚款,而是要追究刑事责任,尝到其行为的后果。


青山绿水爱蓝天


萨斯的教训吸取了吗?从这次疫情来看,并没有吸取教训,所以才会有这波疫情。过后估计国家管控野生动物的手段会更加严格,但是嘴贱的人还会有,好了伤疤忘了疼,有些人善于遗忘,没办法。这次疫情就是极少数人害了全国人民,还是加强防护,自求多福吧!


历史的天空好精彩11


肯定会的。以前人们经常吃野味,南方尤其明显,蛇,老鼠,别的野生动物,很有些野生蘑菇之类的。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我相信人们肯定对大自然有了敬畏之心。不能什么也吃,有钱了生活好了,也不能什么也吃。很多野味都是带有病毒的。

野生动物不会泛滥的,它们受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的影响,食物链会正常的,生物链会正常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