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在全世界比算什麼水平?

艾伯史密斯


按國家:一,美國。二,俄羅斯。三,歐空局。四,中國,法國,日本。……

按名號,包括以往退役的,“胖五”沒有進前十。從綜合上“胖五″只算進最先進行列的未班車,主推發動機推力太小了,靠捆綁幾個發動機完成總推力,必然效力推重比要小很多,這是最大差距。中國航天能進世界先進水平的是載人系統(包括神舟載人飛船),但航天火箭目前還只能算第二梯隊,如果目前沒有“胖五",那中國火箭要落後於日本和法國的,有了“胖五”才和法國、日本同水平線上,不至於和印度同級。


龍找鳳


看你怎麼比,現役大概能排到第三名,第一名是美國的重型獵鷹,就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製造的那個,這枚火箭的近地運載能力大概在64噸左右,是目前現役當中當之無愧的NO.1。

重型獵鷹在去年2月份發射的時候,還將一輛特斯拉SUV送入太空,當時引起了網絡上的一陣熱議,但話又說回來,一傢俬人公司能製造出如此牛掰的火箭,肯定和NASA的幫助離不開關係。


第二名還是美國的,德爾塔4運載火箭,該火箭的近地運載能力大概在28噸左右,比我國剛剛發射的長征五號多了那麼一點點,但德爾塔4基本上已經退役了,畢竟運載能力更強重型獵鷹已經試飛成功。

而且德爾塔4單次發射的價格達到了1.64億美元,而重型獵鷹的單次發射價格只有1.5億美元,所以毫無疑問,德爾塔4基本上已經被NASA放棄了,以後再也不會製造和發射了。


第三名就是長征五號,長征五號的近地載荷25噸,這枚火箭雖然和重型獵鷹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不是送宇航員上月球,其他的常規任務還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我國每年的科研經費有限,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將運載火箭發展到現役前三的水平,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你要知道目前人類航天就兩個大玩家,一個是老牌強國山姆大叔,一個就是我們了。

其他的國家要麼技術差距大,要麼就是財力有限,例如俄羅斯的航天技術也很牛掰,但人家囊中羞澀,搞不起大規模的航天任務,總之我國目前的航天發展,只落在美國後面,且差距一步一步在縮小。

最後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就是你們常聽到的土星五號,土星五號的近地載荷達到了120噸左右,它曾經將人類6次送入月球,那麼我國如果未來想登月的話,必須也要製造出100噸載荷的大火箭……


種植恆星


雖然,運載能力達到25噸的肥五試飛成功,的確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進步,但我們現在也不要太沾沾自喜,因為與美國俄羅斯(蘇聯)相比,我們在火箭領域還是差距明顯啊。



提到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重型運載火箭,莫過於美國的“土星5號”和前蘇聯的“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它們是美蘇在航天競賽時期的產物,但其所能達到的水平,時至今天還是讓現役的重型運載火箭望塵莫及。

“土星5號”重型運載火箭是美國專門為“阿波羅”登月計劃而研製的一款重型運載火箭。自在1967年到1973年,“土星5號”先後共計執行了13次發射任務,其中9次成功將“阿波羅”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

雖然“土星5號”重型運載火箭是半個世紀前的產物,但它的高度達110.6米,起飛重量為3039噸,最大推力達到驚人的340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39噸。



不過,“土星5號”自1973年完成最後一次任務後,就再也沒有發射過了。當前,美國現役最大的運載火箭是“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其起飛重量為1420噸,最大推力達到2280噸。獵鷹的性能雖然比不上土星5號,但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還是達到百噸級別,完全可以傲視現役所有運載火箭。

而前蘇聯在大推力重型運載火箭研究方面,也絲毫不損色於美國,其水平相比於美國之外的其他航天國家,同樣也是相當“變態”的一種存在。



前蘇聯最強大的運載火箭,便是“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其自重也達到了2400噸,最大推力達到了3500噸,同樣具備百噸級的地球近地軌道運載能力。

不過,自蘇聯解體後,經濟衰退的俄羅斯就再也無力維持“能源號”的發展。因此,“能源號”運載火箭當前實際上已處於停產狀態。當前,俄羅斯現役最強大的重型運載火箭,是“質子-M”運載火箭,該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24噸左右。



也就是,我們的“肥五”雖然也達到25噸的近軌道運載能力,超越了俄羅斯當前的“質子-M”的24噸,但與美國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而與代表人類火箭領域巔峰的“土星5號”和“能源號”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因此,我們的航天發展之路還是任重道遠啊!



這些歷史要讀


從運載能力上看,在現役全球大型運載火箭中,長征五號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SpaceX的“重型獵鷹”(Falcon Heavy),其不回收版本的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驚人的63.8噸!美國的三角洲(德爾塔)4號重型運載火箭LEO達到28.3噸,而長征五號的LEO以25噸的能力排名第三。超過了俄羅斯的安加拉A5型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雖然在運載能力上躋身世界三甲,但是從技術方面並不佔優勢。運載火箭有兩大技術看點,一個是推力,另一個則是比衝。火箭在起飛階段,根據物理學原理,引力和速度相反,此時推力必須大於自身重力。而火箭入軌道後,引力則提供向心力,它的作用是改變速度方向。因此決定最終速度的比衝更為重要。

圖、YF-77氫氧發動機在試車中

例如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使用SpaceX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輔助火箭採用9臺默林1D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8227千牛,真空比衝311秒;第一級火箭採用27臺默林1D發動機採用中央芯級+兩支助推器,真空推力24681千牛;而第二級火箭則採用1臺默林真空1D發動機,推力934千牛,比衝348秒。德爾塔-4型火箭使用RD-68氫氧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1340千牛,真空比衝431秒。而長征五號的芯一級發動機,YF-77氫氧發動機的真空最大推力為673千牛,真空比衝為428秒,在全球氫氧發動機中敬陪末座。

圖、重型獵鷹使用的默林發動機

未來“液氧甲烷”發動機是火箭發動機的進步方向。長征五號YF-77使用氫氧機,四個助推器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液氧煤油發動機其比衝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會更加容易,燃料儲藏也相對簡單,整箭性價比突出。然而其缺點是煤油燃燒後會產生積碳。

總的來看,長征五號憑藉運載能力排列世界第三為,但是在關鍵技術方面還有很大發展潛力。因此我們還需要有耐心等待中國航天技術的成長和進步。


航空之家


昨天晚上,胖五一飛沖天,完成涅槃。大多數人對於胖五的記憶還停留在2017年那一次失敗的發射,當時,第二次出征的胖五在升空的346秒之後,一個發動機出現故障導致沒能將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

那次失敗可以說是給我國的航天科技者帶來了一次不小的打擊,甚至有人一度認為我國優質航天人才已經流失到了國外。而如今胖五兩年之後再度歸來,再次開展它星辰大海的征途,胖五的成功發射將兩年來籠罩在中國航天人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在這次發射之前,它就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伴隨關注而來的壓力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胖五之前的兩次發射,也就是分別於2016年和2017年的發射都算不上完全成功,第一次發射是將衛星送入了指定的軌道,但是其發射被多次延遲讓人們覺得它的穩定性應該不是很好,而緊接著的2017年,第二次發射失利之後,這種說法算是被證實了。而如今胖五第三次發射之前,每個中國航天人心中都憋足了一股勁,一定要讓它“成功升空”。

原因之二就是胖五對於中國航天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大的火箭,直徑超過了5米,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親切地稱其為胖五,胖五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從航天大國正式邁進了航天強國。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胖五在現在的世界上能夠排到什麼樣的一個水平吧。就整體性能來說,胖五在全球火箭排名上算的上是第一梯隊了,跟歐洲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美國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以及俄羅斯的質子M火箭實力相當。



就火箭推力來說,胖五的最大推力剛剛過1000噸,而現在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是美國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它的起飛重量達到了1421噸,而美國在上個世紀載人登月的時候還曾經研製出起飛重量達到3038噸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只是這個火箭已經退役了好幾十年了,在目前看來,胖五的實力和世界第一還有差距,但是我國還有更加宏偉的火箭計劃,未來中國將研製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它的最大推力要超過4000噸,超過土五的推力,而在現階段看來,胖五的成功發射已經讓我國具有了月球探測器取樣返回的功能,而至於說載人登月的話,胖五還不行,這就是等到它的弟弟長征九號來完成了。



鏡像科普


在現役火箭中,長五運載重量已經可以排第三了。

就火箭技術而言,長五的水平的確沒有值得炫耀的。

首先發動的的衝比還不到人家的80%,也就是說人家發射1噸載荷用25噸燃料,我們就得用35噸燃料。

其次美國火箭發動機已經可回收,反覆使用了,我們還是一次性的,這個裡面技術差距太大了。

最後按發射重量,美蘇在第一顆衛星發射後用了12年,火箭發射載荷的重量就已經遠遠超今天的長五了,到現在有50年了。

我們技術進步的速度真是太慢了,國家非常重視航天技術,投資在全世界排第二已經多年了,人力資源也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沒有之一。但真正的技術水平還不如法國和日本。為什麼呢?本質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現有航天公司效率太低!

千萬別為航天公司發射重量達到人家50年前的重量而歡呼,應該鞭策他們更加努力,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


微涼雲意


長征五號在全世界比算什麼水平?

2019年就要結束了,各行各業可以說都在“做收官之戰”,而航天事業的發展也是這樣的。在12月27日的時候,我國以“胖五”發射結束了2019年的火箭發射收官之戰,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驚喜。

而發射之後,不少的人就在問一個問題,“長征五號在全世界比算什麼水平?”這個問題可以說用這樣的一句話來進行概括,那就是“創新難點多、技術跨度大,複雜程度高”。這也是我國發射之後,工程師給出的一個點評,就這簡單的3個短句子就可以說明,如今的“胖五”地位是有多高,未來是有多重要。

長征五號發射的情況說明

大家都知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已經不是第一次發射了,是已經進行了三次發射。而在這三次之中,是兩勝一敗。其實也不能算是絕對的失敗,只是在第二次的時候,由於結構問題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所以說成與敗是沒有邊界的,就看我們如何去定義。

整體上來說,“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是完美的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研製團隊攻克了發動機技術難關,解決了問題,消除了隱患,認識水平和技術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以後也不會在遇到這樣的問題了。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身高57米,直徑5米以上,體重800多噸。

因為體型寬大,被人們親切的稱呼為“胖五”火箭。所以這個稱謂可能主要是從體型上來進行說明的。長征五號火箭的運載能力也很強,它能將25噸載荷,這為未來太空的探索尊定了穩定的基礎,這些數據也是可以查詢到的。

長征五號發射任務有什麼?

根據現有的數據來看,長征五號發射是攜帶了二十號衛星,是我國新一代自主研發的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它的應用主要是提升了我國的一個整體技術荷載能力,是針對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的8大項關鍵技術進行全面在軌驗證的基礎,所以說必然是需要的。

當然,話說回來,世界各國都在發射衛星,必然是少不了探索研究的,而我國這次發射出來這個功能之外,大家應該都知道還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即將要發生,這也是出了首要任務之後的任務部分。

按照已有的科學數據指出,它將承擔包括髮射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的核心模塊的關鍵區域,所以有了這個“胖五”的基礎,我們才能夠更加好的進行下一步航天探索工程。

當然從現有的問題上來看,2020年火星任務可能是我們最為關心的,也是我們最為期待的,畢竟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一個大體的方向,都是最終希望建立“火星基地”,然後朝向“火星移居”發展,我國應該也有這個計劃,如今是越來越近了。

長征五號的實力情況說明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報告指出,2016年首次出現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時候,就已經報道出了它是迄今最強大的發射器,通過荷載的情況來看,是可以與美國製造的Delta IV Heavy和俄羅斯的Proton-M現存的一些最強大的發射器相媲美的。

所以這也再次證明看長征五號火箭的一個強大。當然相比之下,1969年將宇航員送入月球的美國土星五號(Saturn V)算是一個重量級的火箭,我們就不做比較了。話說回來,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在今年的11月份進行了測試。

計劃是在2020年的時候進行“火星探索”首次任務,將部署火星探測器探測到火星表面。到了2022年的時候,將會建立載人空間站,所以說這次的“胖五”發射也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特別是美國,很擔心我國的太空發展。

並且在今年的時候,美國也宣佈建立一直“太空部隊”,其實這可能也是美國想佔領太空世界的一個“霸權”方式。如今我們也只能夠強大自己的能力才能夠突破重重壓力,這樣也能夠穩定自己的航天實力,我們也再次為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給予祝福。希望早點實現火星探測,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以及載人空間站的建設。


悟空科學


長征5號火箭算是同等級先進水平,不是頂級。好比美國的隱身戰鬥機F22和中國的殲20。但是沒有代差,可能我們的產品後出有一定的後發優勢,但有些方面還有不足。

說到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美國是有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而中國是空白,只有遠程不隱身轟炸機。雖然在研製當中,但是暫時沒有。所以我們的長5包括航天都是在追趕中。雖然我們不是頂尖的,但是我們離世界頂尖或者一流水平只差一點點。但是就這麼一點點,也要10到20年追。

總結,我們的長征5號火箭在世界同等級是先進水平,但是我國還沒有超重行火箭,相比美俄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重型火箭發動機。





葡萄生活


從歷史上來看人類的航空航天發展主要分為:運載火箭時期,航天飛機時期,可回收火箭時期


在目前的航天發射市場,運載火箭和新晉的“可回收火箭”還是主流,但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在上世紀就被關閉了生產線,且因為技術已經落後,所以未來也無再重新生產的可能,目前在役的運載火箭中,最強大的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重型獵鷹”,其次是美國NASA的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第三是我國昨天晚上發射的長征五號。

綜上所述我國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目前的世界排名是第三


實事求是的說,目前的長征五號和當年載人登月的土星五號不是一個量級的火箭,因為長征五號的任務是在近地軌道建設空間站和可能存在的太陽能發電站,並且將可以自動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送到月球,而土星五號的任務是把“登月全家桶”送到月球再帶回來。

因此現在拿長征五號和土星五號做對比,並得出“中國不如美國”的人,非蠢即壞!


我國目前的長征五號對標的是美國的獵鷹九號和NASA的德爾塔,未來的長征九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對標的才是上世紀的土星五號,從參數來看長征九號的近地軌道載荷140噸,地球同步軌道載荷66噸,地月轉移軌道50噸,地火轉移軌道44噸。

以上這些數據全面超越了土星五號,且最重要的是還融合了當前時代的高技術,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也會非常高,2030年如果長征九號順利入役,載人登月和載人登火將從理想變為板上釘釘的現實。



目前的長征五號在未來的主要任務有:組建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運載嫦娥五號奔赴月球,運載火星環繞著陸器奔赴火星。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宇宙觀察記錄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縮寫:CZ-5)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低溫液體燃料火箭.長征五號是中國研發的第一款重型運載火箭,屬目前長征系列中最為強大的型號,其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4噸,200千米近地軌道標稱運載能力25噸,較中國長征三號乙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是中國現役起飛質量最大、芯級直徑最粗、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長征五號在全世界比算什麼水平?

  1. 運載能力近地軌道:排名第四

  2. 運載能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排名第三

  3. 起飛重量:排名第三

  4. 載荷/起飛質量:排名第十一 (2.88)

  5. 發射成功率:第十五名(主要是發射了3次)

  6. 發射總數:3次




個人覺得和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但是呢,也比其他的火箭也要好,如果100分,我給90分以上,僅僅代表各個看法哈 !





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請記得點贊,謝謝您了哈,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