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互保意味著大清已對東南漢族權臣失去控制了嗎?為什麼慈禧不追究?

搖把子65450140


清朝實亡於太平天國。

在太平天國事件爆發前,漢族地主官僚根本無法擁有武裝力量,但太平天國的出現徹底擊垮了滿清的八旗和綠營兵。為了維護統治清政府無奈允許地方自行練兵,叱吒風雲的湘軍和淮軍就在這一時期登場了。

太平天國被剿滅後,雖然曾國藩自行解散湘軍,但漢族地主擁有武裝的事實,以及佔據東南富庶地方的情況被繼承下來了。

滿清貴族僧格林沁的精銳部隊在八里橋一戰打光之後,慈禧只能仰仗幾大權臣之間的平衡來維繫通知,權臣也靠中央授權認可來實現擁兵自重的現實。

等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倉皇西逃,手裡毫無底牌可言,就算想要拿辦東南互保聯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金刀說史


導語:

所謂東南互保,其實也就是東南各省的巡撫總督們,在清末時期,做出的一個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就已經失去了南方的統治權。儘管湘軍、淮軍和楚軍奮勇努力之下,將江南地區收歸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總督巡撫已經全都變成了漢人,滿人的統治已經過不了長江了。

尤其是以李鴻章為首的兩江總督,更是差點被推舉成為了東南各省的總統。不過在名義上,東南各省依舊受到清政府掌管,畢竟李鴻章對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滿清從太平天國時期,就開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權。

南方尤其是江蘇浙江地區,是清政府賦稅的重要來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國太牛了,他們打不下湖南長沙,所以繞開這裡,一路東進,將金陵城給打下了。

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勳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衝,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後,太平天國就在這裡建都了,而整個江南地區,幾乎也都成為了太平天國的地盤。這對清政府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沒有江南地區的賦稅,清政府根本無力支持各種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八旗的戰鬥力又顯得不堪一擊,所以慈禧太后在萬般無奈的時候,選擇將練兵權交給了漢人曾國藩。

  1. 這是在滿清歷史上,第一次將招募士兵的權力,交給一個漢人來掌管。曾國藩回到湖南已經,開始招募鄉勇,訓練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國相抗衡的湘軍。
  2. 這幫人當然也不代表正義,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清政府發不出軍餉,曾國藩又沒有錢,所以答應士兵們打下一座城池,就搶掠一座城池,打來打去,傷的還是老百姓。
  3. 後來李鴻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繼創立了淮軍和楚軍,這些人馬共同出手,終於平定了太平天國。然而對清政府來說,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因為兵權始終都在漢人的手裡。

滿清是從關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們在統治天下的時候,絲毫沒有安全感可言。這就是為什麼清政府不放心漢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國藩是一個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動解散鄉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軍的那些將領,包括淮軍和楚軍的各路將領,都成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說南方從這個時候開始,基本上全都被漢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詔。

1900年,這是在歷史上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正式進入了20世紀,也正是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佈了一道聖旨,表示要向11國宣戰。

大亂之後,公私蕩然。鴻章奏陳善後諸務。開市肆,通有無,施粥散米,中外帖然。並奉詔行新政,設政務處,充督辦大臣,旋署總理外務部事。積勞嘔血薨,年七十有九。事聞,兩宮震悼,錫祭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文忠。入祀賢良祠,安徽、浙江、江蘇、上海、江寧、天津各建祠以祀,並命於京師特建專祠。漢臣祀京師,蓋異數也。---《清史稿》

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說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詔的。有人說這是慈禧太后隨口一說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還有人說慈禧太后對各省總督巡撫下發了密詔,並沒有公開宣佈。

不管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調查清楚了。當時有這麼一種說法,密詔是通過郵電局發出去的,而郵電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懷。

  • 盛宣懷是誰呢?繼胡雪巖倒臺以後,清王朝的首富,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曾經的李鴻章大秘書。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盛宣懷是地地道道的李鴻章門人。
  • 盛宣懷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立刻秘密將這些密詔發往南方各省,所以張之洞、李鴻章等人,是率先知道這個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態,都在看李鴻章的意思。李鴻章作為當時的兩廣總督,第一個表態,表示不奉召,認為這是假詔書。

從這兒開始,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一個個都表示不奉召,認定了這是假詔書。與此同時,以張之洞為首的江南各省總督巡撫,開始支持李鴻章作為江南地區的總統。

一旦清政府與十一國正式宣戰,那麼李鴻章就可以領到江南各省採取自保行動,以此避免一場中華浩劫。

03東南互保到底是為了民族大義,還是個人利益?

現在很難講清楚,東南互保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當時李鴻章被推出來成為了江南地區的領袖,其實並不合時宜。

因為清政府還有11年的統治時間,而李鴻章對慈禧的忠誠又是旁人難以估量的。所以這件事有兩個錯誤。

  1. 首先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來東南互保,畢竟清政府依舊對這裡擁有管轄權。所謂東南互保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獨立,又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呢?
  2. 其次東南互保的領袖不應該是李鴻章,他雖然是漢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對清政府非常忠誠,這就無法真正構成東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說這是把李鴻章往火坑裡推,至於誰能真正獲得好處,沒有人知道。這次行動的背後,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後來也沒有人去調查這件事。

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東南互保並沒有構成現實意義,只是名號叫得響亮罷了。慈禧太后對東南地區依舊掌握著控制權,這是不可忽視的。

清政府的這些總督巡撫,對當時的清政府還有多少感情?或者說他們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達出來而已。

十月,出督兩廣。二十六年,賞用方龍補服。拳匪肇亂,八國聯軍入京,兩宮西狩。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有“此行為安危存亡所繫,勉為其難”之語。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後皆敵軍,日與其使臣將帥爭盟約,卒定和約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講成,相率退軍。---《清史稿》

至於民族大義,我認為這裡面是有一部分擁有這方面情懷的,但是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員。這幫人裡面有投機者,他們想要通過這次東南互保成為地方上的諸侯,那也未嘗不可。

總結:東南互保之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

作為東南互保的領袖人物,其實李鴻章並不想造成這樣的局面。雖然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後,漢人逐漸掌握了南方的政權。

可是這不代表漢人就一定要反叛滿清政府,在李鴻章看來,漢人依舊可以效忠滿清政府的。畢竟他的老師曾國藩,曾經完全可以推翻滿清,不是也解甲歸田了嗎?

可是這次的事件將李鴻章推向了風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將李鴻章封為直隸總督,成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這是在試探還是在拉攏?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鴻章都不願再考慮了。因為沒過多久,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後,就帶著遺恨離開了人世。


江湖小曉生


一、 東南互保的基礎

太平天國的興起,極大打擊了本來就已經十分衰弱的清朝政府。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政權,清廷不得不啟用一直處於被壓制的漢人官員,並由他們組織軍隊,代替毫無戰鬥力的八旗軍和綠營。這樣就產生了湘軍、淮軍等漢人地方武裝,而這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後來就成為地方大員。1860年,曾國藩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官轄著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軍務。這還不算,曾國藩又推薦了總督三人,另有九人擔任七省巡撫。

清政府中的滿人對漢人掌權惴惴不安,可是又無法收回他們的權力。因為打仗要靠漢人軍隊,朝廷收入要靠這些督撫繳納,否則政府的運轉都要成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樂得有吃有喝,苟且快活。1873後,設置了南洋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有了外交權。

朝廷財政越來越緊張,無力給各地督撫撥款,便權力下放,給了地方很大的自主權,讓地方自收自支,“就地籌款”

,用自己籌來的款項養軍隊開工資發福利。時間久了,督撫們有了人權、財權甚至外交權,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獨立性越來越強了。但是,在這些督撫中,還沒有出現趙匡胤式的政治家。他們所求的不外是榮華富貴,而不是要奪取滿人的江山,他們與朝廷有著互相依存和利用的關係。只要漢臣不威脅到朝廷的切身利益,朝廷對督撫們的做強做大也就聽之任之了。正是這種格局,為後來的東南互保奠定了基礎。

二、 東南互保前後李鴻章的表現


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身體上都開始走下坡路了。赴任兩廣總督時,他已是年近八十的高齡。這個時候,有人給李鴻章出了上中下三策,要他選擇。上策是要他佔領兩廣地盤,擁兵自立,在亞洲開創一個新政體。這人膽子夠大,分明是在唆使李鴻章造反,就像當年有人勸曾國藩自立為王一樣。李鴻章偌大年齡,已經沒有年輕時的氣魄了,自然不會去自找麻煩。中策是率軍北上,剿滅義和團。這個主意倒不錯,可是此時的李鴻章手裡已經沒有當年的北洋勁旅了。另外,大張旗鼓地動用軍隊,極有可能被反對派指控為率軍作亂,後果不堪設想,此計也是行不通的。下策是奉朝廷旨意,進京勤王,如羊入虎口,杯水車薪,為大清國殉葬。李鴻章最後的選擇是隻身一人進京,與洋人和議。

在此之前,清廷發佈宣戰詔書,聲稱要與洋人一決雌雄,並要各地督撫進京勤王。李鴻章並不買賬,他在給盛宣懷的電報中說,清廷的上諭為偽詔,既然是偽詔,李鴻章告訴盛宣懷“粵不奉詔”就很正常了。李鴻章還讓盛宣懷把他的

“粵不奉詔”的意思轉達給“峴、香二帥”。峴帥,峴莊劉坤一,湘系軍閥,兩江總督。香帥,香濤張之洞,湖廣總督。李鴻章的目的就是要劉坤一、張之洞與他保持一個口徑。李鴻章此舉正合盛宣懷的意,盛宣懷正在為義和團運動蔓延到南方而蒙受巨大損失發愁。他恰好藉此機會,促成使南方督撫們結成統一戰線,與洋人達成協議,互不侵犯,避免南方戰亂,保全資產。於是,盛宣懷開始行動了。

三、盛宣懷穿針引線促互保

盛宣懷是李鴻章的老部下,他從1870年進入李府,被李鴻章委以辦理洋務的重任,李鴻章極力支持他大力創辦實業。到1900年,盛宣懷已經控制了輪船招商局、上海電報局、華盛紡織總局、中國通商銀行、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等企業。特別是他的上海電報局,為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督撫們的聯絡起到了很大作用。

盛宣懷知道,只要做通了劉坤一、張之洞的工作,東南互保就算大功告成。於是,他對這兩個總督對症下藥,各個擊破。他請張騫去做劉坤一的工作,請趙鳳昌去找張之洞。張騫與劉坤一、張之洞與趙鳳昌都有著極好的私交,辦理此事,馬到成功。

盛宣懷又把閩浙總督許英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山東巡撫袁世凱、四川巡撫奎俊等拉了進來。在盛宣懷的穿針引線下,東南各省官方代表、江浙士紳代表與英美駐上海領事經商定後,出臺了《東南互保章程》。該章程的核心內容是:“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督撫保護,兩不相抗”。

盛宣懷促成東南互保後,知道得罪了朝廷,心裡也有後怕,趕忙向朝廷表白,此舉完全是為了保住朝廷餉銀的來源,否則將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盛宣懷的表白,讓離京逃難中“上至太后,下至臣僚均銜恨極深,無不切齒痛恨”

可是,木已成舟,朝廷鞭長莫及,只能幹生悶氣,聽之任之。不久,慈禧太后發佈了一道“罪己詔”,等於變相承認了《東南互保章程》,也就等於不再追究盛宣懷等人的責任了。

參考書目:

《李鴻章傳》(梁啟超)《晚清裱糊史》(袁燦興)


濱城老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以前,東南富庶省份的數位總督,包括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就已經合夥起草了一份東南互保協定,簡單來講,就是八國聯軍打慈禧可以,但不可以揮兵南下,東南各省也不會參與戰爭。

這種做法有弊有利,於八國聯軍而言,東南互保協定的簽訂,直接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傷亡,畢竟經過了數年的洋務運動,東南各個省份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空前的增強,雖然中央軍依舊是大清的精銳,但這時候的清八旗兵早已經與時代脫軌,名義上負責拱衛京都,實際上卻比地方軍隊更像雜牌軍。

於大清而言,簽訂這樣一份條約,可以儘可能的避免戰火燒到東南各省,阻礙東南各省經濟的發展,甚至直接開倒車,讓東南各省的經濟崩潰。這份條約可以很好的保住大清最富庶的地盤。

簽署這份協定,是李鴻章等人單方面的決定,慈禧並不知情,或者說,慈禧知道也沒用,畢竟李鴻章等人的這種行為已經是實際上的篡權。

其實早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就開始不斷加深,腐朽落後的清八旗兵,戰力飆高的湘軍,高下立判,如果曾國藩想要自立為王,或許當時也能做到像太平天國那般分走大清的半壁江山。

雖然曾國藩沒有篡權,但湘軍的威脅卻一直存在,直到後來慈禧將湘軍分而化之,這份威脅才逐漸消失了。

這就結束了嗎?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地方與中央的實力差距也逐步縮小,地方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甚至超過了中央,換句話說,就是東南各省的地方軍隊戰鬥力,財政收入,其實已經超過了京城。

東南互保當然意味著慈禧已經失去了對東南各省的絕對控制權,注,這裡是絕對的控制權,東南各省總督也並非真心想要背叛大清,只不過是形勢所迫罷,慈禧腦子進水,對全世界宣戰,但各省的總督卻對戰鬥的結局早已有了大概的猜測,如果開打,不用想,肯定是打不贏的,但在戰後,各省總督也會聽從慈禧的安排,只要慈禧手段不那麼狠辣,還是擁有對東南各省的控制權的。

戰後,李鴻章曾經前往北京與八國聯軍簽署辛丑條約,李鴻章就是慈禧派人請過去的,李鴻章去了,說明地方與中央的情分還在,慈禧也還擁有對地方的控制權。

但如果慈禧在戰後追究參與了東南互保協定幾位總督的麻煩,到時候,或許整個大清都要一瞬間變得四分五裂。

東南各省的勢力本就不弱,若是慈禧撕破了臉皮,李鴻章等人或許便會讓參與了東南互保協定的幾個省份獨立,成為一個與大清並駕齊驅的新政權,而大清,更是會因為失去了這幾個省份而分崩離析,最終滅亡。

東南互保當然意味著慈禧對東南各省份的漢族權臣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力,這也是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雛形。慈禧肯定也是不敢追究責任的,不追究,大家伸手不打笑臉人,笑呵呵的就過去了,但如果追究了,清朝的滅亡就在明天。


魏青衣


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李鴻章在條約上簽字後,回到府內就開始吐血不止,不論是醫官如何醫治,都不能止住李鴻章吐血的情況。李鴻章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臨終前給慈禧上了的最後一道奏摺,原文較長,摘其要語。

……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
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李鴻章在晚年參與策劃的一件事,讓在北京的慈禧一直如鯁在喉。李鴻章健在之日,朝廷慮及影響,亦缺少實際本領,不能問責。一旦李鴻章駕鶴西去,朝廷日後追究起來,李家難保有平安之日。於是,李鴻章在奏章中追述起40餘年來兢業體國,及至故去仍然心繫朝廷,以此來取得朝廷諒解。李鴻章確實達到了效果。這份預期說是奏章,不如說是遺書,據說慈禧太后讀罷,大為動容,心裡的樑子也就解了。

(辛丑條約簽訂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

慈禧與李鴻章晚年的一點恩怨,就起源於“東南互保”事件。

東南互保的始末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隨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的逐漸加深,階級壓迫越來越沉重,普通的貧苦百姓飢寒交迫,他們在反對外國教會勢力的旗幟下秘密結社,最終形成了義和拳的民間結社組織。他們大肆攻擊教會、西洋人、西洋事務(如電線、電報、郵局等都在毀壞之列),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也在攻擊之列。魯西北的義和拳被袁世凱鐵腕鎮壓之後,轉而向河北發展,在1900年的時候蔓延至京津地區,自稱“義和團”。

(袁世凱曾鐵腕剿殺義和團)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一開始防範查禁,到控制利用,一直到最後的剿殺。封建統治集團內部對義和團始終存在嚴重的分歧,以至於朝廷下發各地的命令都是含混不清。他們一方面讓地方督撫們不能放縱義和團行兇鬧事,又交待他們不能一意剿殺,免得激起更大的民變。這樣的上諭讓地方官員無所適從,最終也能以一句“自當悉心設辦”敷衍過去。這種情形最後導致的結果即是義和團越鬧動靜越大,直到鬧進了外國人勢力扎堆的京津地區。

慈禧本意向借義和團民意向洋人施壓,結果發現義和團進京之後,已經根本沒法控制,不但連京城治安被義和團全盤接管,連朝政都已經有失控的走向。義和團的種種行為,徹底激怒了列強,西摩爾聯軍磨刀霍霍,準備直接開進北京。洋人還放出話來,對慈禧準備廢帝表示不滿,準備干涉,這讓將廢掉光緒另立新君看作自家家事的慈禧感到怒不可遏。多少年來,飽受洋人欺壓的痛苦一齊襲來,使得慈禧在那一瞬間成了愛國憤青的總代言,她幾乎立刻獲得了輿論和道義上的制高點。隨後,慈禧下達了對11個國家的宣戰書。義和團在清朝政府如此的支持下,立刻進入了戰場,對外國使館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圍攻。

(義和團圍攻外國使館數月不下)

其實,現在說慈禧發佈的是宣戰書,從字詞來看,頂多是一份對國民的動員令,而且宣戰之後宣戰的作戰方式和作戰地點都很難說是正常的戰爭動員。在華使館被義和團圍攻(義和團幾萬人圍攻一百多人駐守的大樓一個多月毫無進展),各國政府即以保護使館僑民的理由出兵,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正式打響。

戰爭在醞釀的階段,英美等國就已經在考慮如何在群情激憤的中國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國,他們在長江流域的商業利益要比其他國家大的多。英國駐華總領事在取得本國政府同意後,率先向中國長江流域的地方督撫伸出了橄欖枝,“去通知兩江總督,假如他採取了維持秩序的方法,他將獲得帝國海軍的協助”。

(東南互保時的兩江總督劉坤一)

英國人為何急著向中國地方政府表態願意協助維持秩序呢?這是因為英國當時深陷在布爾戰爭(也就是這場戰爭把英國打成了債務國),國內無兵可調。一旦中國事態發展巢湖預期,亂城一鍋粥,其他列強必定乘機而起,英國人無力維護其既得利益。同時,富於殖民經驗的英國人對於挑撥殖民地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是行家裡手,他們希望擴大地方督撫與清朝的矛盾,實現分而治之,因此對地方督撫提出的“東南互保”的偏安主張推波助瀾。

李鴻章主政的廣東,對慈禧太后的詔命答覆了八個字“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李鴻章的財經助手盛宣懷積極奔走,串聯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一起與西方列強商議出了一個“東南互保”的方案來。由於這三個總督的分量之重,他們發起的號召,也引起其他地方督撫(主要是南方省份)的跟風。這使得清政府在於列強拼命時,實際上只是靠著直隸一個省的軍力來作戰。西方列強因為分化瓦解了中國最富庶的省份不參與戰爭,不僅使清政府斷絕了軍餉來源,他們也無需分兵去應付南方的勤王軍隊,從而可以專心在北方攻戰。慈禧被趕出紫禁城,一路倉皇西逃,惶惶然猶如喪家犬,其心裡的真實想法,自然恨極了洋人,卻也對自己陣營的背叛者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東南互保省份)

英國人要派海軍協助的主張引起了地方督撫的極大警覺。他們認為其他列強也覬覦長江流域的商業利益很久,只是畏懼英國而不敢去爭奪,英國人亦顧慮各國干預也不敢強佔,以免此例一開,其他國家紛紛跟進,英國的整體商業利益將會受損。所以,有著列強的互相牽制,這三個封疆大吏就是事情做圓滿了,不僅與英國談“互保”,還跟美、俄、日、法、德等國都談了“互保”。

互保的內容是中國方面擬寫,主要內容包括了《東南保護條款》以及《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即蘇杭內地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意思就是,列強與各督撫兩不干涉,各守一方。

地方大員為何與清政府唱起了反調?

東南一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宋代開始就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錢袋子,與北方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由於靠近沿海,受資本主義衝擊較早,當地的人們經世意識很強,對西方文明的接受程度要高過北方。雖然也會有列強資本侵略下,小農經濟破產,可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又給了那些毫無生活出路的農民“工人”的身份,社會秩序較為安定。

與此同時,自太平天國動亂結束以後,清政府啟動的洋務運動的主戰場就放在東南一帶,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已經頗具規模。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開始放鬆對民營經濟的管制,中國民族資本有較快發展。到義和團運動前夕,全國新設工礦企業多達300個,這些工礦企業需要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發展生產。

由於投資地方上的各種項目,市場受到限制,銀行業發育的不充分,中央財政資源不足,加上外國資本的激烈競爭,民營企業家往往地方官合作,建立起工商業的保護體系。自然而然地,地方督撫大員們有利益牽涉其中,不管是官辦還是民營,在清政府給予他們的頂戴花翎之外,他們又有了民族工商資本的代言人的身份。在這個意義上,真正賦予他們權力的,是地方而非中央。如果沒有地方的經濟實力的支撐,他們在朝廷的位置也不會如此穩固。


(洋務運動使地方具備了經濟實力)

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以及洋務運動的深入進行,中國社會政治格局也發生的重大變化。漢族官僚和買辦階級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時,從前文所述,他們也獲得了相應的經濟地位。他們手裡有錢,心裡不慌,而且還利用地方自籌的資財購置軍火,發展軍事工業,有了更為雄厚的軍事實力。此時該著慌的,應該是清政府了。當清政府下令沿江各口岸原來準備給西方列強的賠款銀兩,轉而用作軍餉解運北方時,東南督撫直接抗命拒交。因此,在“互保”事件前後,反映出來的是東南地方在經濟上已經崛起,使得他們能夠脫離清政府中央集權控制,從根基上動搖了慈禧太后幾十年苦心經營的滿漢和權的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

無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滿清政策在西逃的過程中,已經窺探到這樣一個落後的末日政府,已經沒有統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了,他們甚至都不能提供國民安全保證,作為一個外來政權,他們還能夠爭取的僅僅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後來的辛亥革命能夠取得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革命黨的理念多麼深入人心,而是南方地方大員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同時作為立憲派的他們也對清政府的預備立憲的騙局不抱希望,從而才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南方省份在2個月內幾乎全部獨立,成立革命政府,滿清統治頃刻間瓦解。

“東南互保”公案,做的對嗎?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之後,淮軍系基本被打壓一空(袁世凱接手的即是整編後的淮軍系),李鴻章個人承擔了幾乎全部罪責。在馬關被日本暴徒槍擊傷了臉頰,御賜的黃馬褂沾染了血跡。歸國之後,慈禧太后聽到了,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難為他了,還留著呢”。後來李鴻章幾乎賦閒,直到1900年4月重新啟用廣東,用他的雷厲手段打擊黑社會,維護南方穩定。李鴻章在半年時間,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也殺了很多人(德媒稱李鴻章鐵腕掃黑,殺了有5、6萬人)。他在遺奏中說的“冒暑北上”,說的就是在廣東地方工作半年之後,回到北方主持和談大局的事。

李鴻章能夠在廣東殺人,這也是得到廣東立憲派和維新派的默許支持,如梁啟超就曾經說過李鴻章在廣東殺戮過重,但盜匪也因此收斂很多,廣東地方賴以小安。當時,有維新派人士甚至找到李鴻章,意圖勸說他割據嶺南,乃至於江南,眾人推舉他做“大總統”。只是李鴻章年級太大,一輩子仕於朝廷,不願意接這個茬子。實際上,李鴻章當時的能量未必能夠號召一些督撫共同抵制“亂命”,卻未必能夠讓他們俯首稱臣。

(李鴻章主政廣東時梁啟超曾拜會)

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看出,東南互保事件前後,南方一帶已經有了足夠實力與意願與清朝決裂了。而東南互保事件本身,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他確保了中國江南的半壁江山沒有牽連到庚子拳變的戰亂中去,使我國東南地區成長中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以保存和發展,併為後來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經濟基礎。儘管,東南互保事件本身有保護自己,不顧全局的弊病,但是東南互保合乎民心,順應民意。同時,互保事件,還為戰後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助力。

從這個角度去看,慈禧太后也不能說地方大員們做的不對,在下發的詔命中,承認了此前各地督撫的做法正確,清朝政府的盤子雖然是千瘡百孔,慈禧有滿腹怨氣,卻也只能隱忍圖存,徐圖後事。清朝在後面的十多年間,編練新軍,用以維持專制統治,卻不想執政的攝政王年輕氣盛,朝廷內部紛爭不休,腐朽敗壞,革命黨在東南一帶日漸崛起。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拉開序幕。


而知而行的歷史


慈禧不追究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東南互保實際上就是滿清中央政府喪失了對東安南富庶之地的控制。但也正式如此,也使得滿清沒有在辛丑條約之後崩潰。至少維護了形式上的統一。慈禧的不追究恰恰是慈禧智慧的體現。因為慈禧知道,她一旦追究起來,不僅大清要亡,就連她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虞。

東南互保是在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以後,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和郵傳部大臣盛懷宣組成東南互保抗命不遵。使得東南地區免於戰火,沒有讓局勢徹底糜爛下去是有積極意義的。以至於慈禧宣戰時,兩廣總督李鴻章直言,“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等八國聯軍打過來直接搞了個東南互保,單方面和八國聯軍停戰。而且甚至一旦慈禧完蛋,李鴻章將西方列強和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支持下成為大總統。

慈禧不知道嗎,她知道,慈禧不明白嗎,她明白,慈禧比誰都明白,比誰都懂。正因為慈禧什麼都懂,慈禧才知道她只能忍,只能認。現在滿人已經徹底廢了,無論中樞還是地方督撫已經是漢人的天下了,以慈禧政治敏銳應該知道,如果她敢處分三大總督。頃刻之間大清就得分崩離析。就來自己也有性命之虞。所以視而不見是唯一辦法,甚至還不得不給予肯定,而東南地區也是有政治頭腦的,東南有實力,有條件獨立。但慈禧在北方還是具有影響力。而東南獨立以後,也就徹底是天下大亂。三大總督雖然未必會忠於慈禧,但還得從現實考慮“服從”於慈禧的領導。東南崎嶇和慈禧之間維護著一個微妙的政治平衡。

清末跟漢末有點類似,都是地方實力大於中央,但漢獻帝是沒實力但有威望還保留著,慈禧是有點實力但沒有任何威望了。東南互保的出現,證明滿清和慈禧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沒有了,太后與皇室的虛弱乏力展露無遺。這是地方軍閥化的雛形,過去就是藩鎮,滿清已經是覆滅的邊緣。在政治上第一次真正打破”皇命不可違“。如果慈禧處理東南互保三大疆臣,勢必加速滿清的覆滅。慈禧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迴避,並且同意東南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延續滿清的壽命。中央政權完全是喪失威信 漢人地方軍閥集團勢力和新的利益集團將代替舊有的利益集團。慈禧面對這種局面惶恐無助,也只有認命。

最後一點就是,只要保護了自己富貴。其他都無所謂,自私也許慈禧不敢處置三大總督的主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導語:

1900年中國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庚子國難”中,國家險遭瓜分。國難當頭,東南多省的漢人督撫為求自保領地,紛紛私下同洋人簽訂“互保協議”:即保證不增援京都,並保障轄區之內洋人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則洋人保證不在轄區引起戰事!大清殘喘,命運使然卻無可奈何。

1.清朝的盛衰之程

滿清統治集團從皇太極至溥儀經歷祖孫承治共276年,繁盛之時不乏優秀帝王的勵精圖治,且取得重大的治國成果。盛世頂峰從“康乾盛世”過後由於種種原因便元氣不足,不可避免的走向每一個王朝都得經歷的日漸凋零之路。末期的清國,除了腐敗,落後,黨派爭伐,叛亂,還多了最大的敵人即虎狼般貪婪的洋人。

從咸豐帝在位時兩次的鴉片戰爭,打開了列強的貪婪之眼後,國力空虛的清朝就陷入了腹背不安的境地,加之後來只知享受私慾的慈禧掌政,讓內憂外患的情況升級到了頂端。洋人入侵,誓要扳倒清廷的義和拳,各種民間反動組織四起讓局面一度混亂不堪。

《辛丑條約》的簽訂掛上了抹不去的恥辱牌。無能為力的清廷為了對付洋人,想出招安義和拳組織,讓他們以“刀槍不入”的功夫,來滅掉不可一世的洋人。愚陋的想法與猜忌不齊的人心是沒有凝合的可能的,洋人被激怒,列強紛紛向清國開戰,慈禧欲召集東南兵力乃至舉國之力來對抗,卻無奈不知,地方早已同洋人私籤互保協議,以至洋人長驅直入如無人之境,輕易進犯京都。

早之前為振興國防,清朝就推崇“洋務”,對於西方先進武器的購置不遺餘力,30餘年的學習與訓練,可擊退百萬餘眾的太平大軍,無奈輸給數萬八國聯軍,諸多因素中“東南互保”無疑

佔據直接原因 !

2.人心不齊,鬥志渙散

光緒時期曾出現過躊躇滿志的“戊戌變法” ,但只是孤掌難鳴,既沒有強有力的權利組織支持,當時恰逢陝西、山東、河南等地遭遇巨大天災,變法之類對於溫飽都成問題的黎明百姓來說又太不切實際 。最後只得向思想落後的保守派低頭,變法也就不了了之。

無民心忠順則只有一個空架子的國度能存活到什麼時候?八國聯軍進京時甚至出現百姓拿洋人幾顆貨幣就為其帶路的恥辱一幕,那個時期的清國連自己的百姓都失去了,何談齊心協力,不禁令人嘆哎。

在軍心整合來分析:當時軍隊數目尚是可觀,八旗、新軍、綠營等等。當年努爾哈赤時代的八旗軍可謂是虎狼之師,安逸於腐敗的陰雲下他們早已無任何鬥志乃至戰力,其實各式軍隊只是人數強有,形同虛設罷了,加之無能扛起重任的主帥,所以沒有能力抵抗大敵。

總結:

東南互保”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從此之後,各地紛紛仿效,地方大員的權利空前膨脹,清政府的“中央集權”已經名存實亡,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也是因此而成,所以說,“東南互保”才是滿清滅亡最重要的推動因素

溥儀宣佈退位,延續上千年的封建社會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進入北洋軍閥混戰時代,而軍閥們“各自為戰”的宗旨依然源於當年的那紙“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沒有一絲好處嗎?

不,當時正在繁榮發展的南方省份沒有受到戰火影響,一大批近代產業得以保全,這也是不少後人為“互保”辯解的根源所在,然而,這些根本不能成為那些朝廷要員置身事外的理由。於公,他們是朝臣,當遵從君命;於私,他們是國人,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正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當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每個人都義不容辭,這是種責任和擔當!


科技歷史說


東南互保是晚清的標誌性事件。自此以後,清朝再也無力控制東南的各省漢族督撫,只能聽之任之。

東南互保的背景在於義和團運動。清朝藉著“扶清滅洋”的機會對外宣戰,導致京津地區淪為戰火。

然而,並不是所有清朝官員都贊同和洋人開戰。

這些大臣主要是那些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南地區的督撫。包括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等。

由於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八國聯軍即將侵略中國。面對如此紛亂錯雜的時局,東南督撫堅決反對捲入戰火。

1900年6月,為了阻止英國藉機佔領長江,於是劉坤一和張之洞等人決定聯手,這就是“東南互保”的背景。

6月26日,張之洞、劉坤一等人趕在北京和八國聯軍開戰前,提前與各國的駐滬領事相商議:

上海租界準各國保護,長江內地均歸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商民人命產業為主。

在這一呼籲下,領事館和東南地區的官員簽署了《東南互保條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

這兩個章程的簽署,標誌著東南互保的完成。於是,東南地區保持了與中國北方完全不同的和平,沒有捲入到1900年的戰火。

為什麼說“東南互保”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呢?

這是因為在過去,任何的條約都是由清朝的中央政府所批准簽訂的。現在,東南地方居然越過朝廷,與敵對的國家簽署和平協議,使自己置身事外。這就意味著地方利益壓倒了國家的宏觀意志。

“東南互保”,是地方的士紳們首次公開反對朝廷決策,使清朝的威望掃地。因此,慈禧當然不可能追究什麼,因為已經無力追究了。


HuiNanHistory


所謂的東南互保協議就是清朝的地方實力派和西方列強相互苟合的明證。東南互保的大前提是在義和團運動興起之後。19世紀末,中國爆發了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特殊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本次的農民起義並不是以推翻清朝政權為主。義和團的首要目標是那些在清朝作威作福,肆意侵略的列強。在1900年直隸地區,成千上萬習練義和拳並號稱“義和團”的農民動縱火燒燬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清朝慈禧太后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義和團又開始進攻天津列強租界。一時間義和團運動有了星火燎原的架勢。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主要以英美兩國為主,他們害怕義和團勢力越發龐大,威脅到他們所屬勢力範圍之內,也就是長江流域地區。所以他們暗中策動了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聯合起來,拋開朝廷不管,讓他們和列強簽訂《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在這兩條合約中,清朝地方勢力官員私自和列強約定,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這實際就等於列強把清朝地方和中央強行分割開始。並且強行把清朝地方勢力拉上了自己的一方。其分裂清朝之心昭然若揭。而那些和列強簽署東南自保協議得清朝地方官員,事實上他們想要自立的態度也不言而喻了。但這也只是東南自保的冰山一角。

在義和團運動取得一定成績之後,慈禧太后開始和義和團合作,並且表示要聯合對抗西方列強。所以在義和團的支持下,清朝中央向西方列強十一國宣戰。原本這是一場清朝和西方列強的對決。但由於東南互保協議得存在,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等地方實權人物,他們拒絕對西方列強宣戰。並且他們聲稱朝廷的開戰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他們拒絕服從。因此他們坐山觀虎鬥,看朝廷和列強死磕。這才是完整的東南自保協議。

清朝本來實力就不如西方列強聯軍。如果舉國之力對抗列強還有勝的希望。但清朝實力最強,最富庶的東南地方勢力拒絕朝廷的詔令。清朝中央憑一己無力,根本無力對抗列強聯軍。所以這才有了慈禧後來出賣義和團背叛聯盟的事情發生。東南自保讓清朝丟盡了面子。但慈禧卻並不敢追究,一方面東南自保是西方列強串聯的產物。慈禧根本不敢追究。另一方面、東南自保已經讓那些地方實力派官員形成了一體。他們聯合起來的實力甚至強過了中央。再加上背後有列強撐腰,慈禧根本無力追究。所以丟面子也只能忍了,事實上清朝已經喪失了對地方實力派人物的控制權。他們只能盡力去籠絡地方實力派。而無力強行命令他們。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朝廷以國家的名義宣佈,對各國列強宣戰,而幾個重要而且富庶的省份商量之後,卻認為朝廷的命令是亂命,不應該服從。所以,當列強真的打過來的時候,東南各省督撫組織起來,和列強進行談判,讓列強繼續北上,去打天津,打北京,不要打自己的防區。雖然客觀上朝廷的命令確實是亂命,但是作為統治者,這時候心理陰影面積還是很大的。

慈禧之所以悍然向列強宣戰,確實也是之前被列強欺負的時間太久了,很壓抑,尤其是戊戌政變之後,列強對慈禧的譴責,和對康梁的庇護,都讓慈禧如鯁在喉。加上這時候各地的漢人督撫在戊戌政變中多數都對軟禁光緒雖然表面上不說,內心卻都非常不滿,慈禧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當一些她身邊的滿洲親貴大臣把義和團推薦給她的時候,一拍即合,就讓她熱血上湧了。

八國聯軍入侵後,從大沽口登陸,一路直奔京城,慈禧下令各地派兵勤王,但是賣命的卻只有從甘肅趕來的甘軍董福祥部,而坐擁重兵的東南各省督撫卻眼瞅著北京淪陷,兩宮西狩,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而完全無動於衷,繼續作壁上觀,隔岸觀火。這時候慈禧心裡的悽楚當然是不用多說的。從她的角度看,這就等於東南地區脫離了朝廷控制,和叛變有啥區別?


八國聯軍之後和清朝談判時,仍然是東南互保的核心人物李鴻章領銜,而且列強指定只和李鴻章談判,不接受其他人作為全權談判代表,而慈禧本來想派去談判的是她更加信任的滿洲親貴慶親王,但卻被拒絕了。城下之盟已經是奇恥大辱,連談判代表都要由對手指定,而不能完全自己委任,這對慈禧來說,當然是更大的打擊,更會懷疑李鴻章和洋人之間有什麼默契。

談判結束後,兩宮迴鑾,李鴻章也死了。雖然慈禧冷靜下來以後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沒有東南互保讓東南財賦重地免遭戰禍,讓朝廷還能繼續維持表面上的統治,但對朝廷來說,東南互保對朝廷威信的挑戰和打擊還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朝廷一方面要繼續享受東南互保帶來的好處,但另一方面也要開始著手收拾參加東南互保的那些漢族大臣,來重新加強朝廷的統治力。

更巧合的是,東南互保的兩個核心人物中,李鴻章不久就死了,張之洞也被調入中央,名義上算是升官,但實際上是調虎離山。只有袁世凱算是一個例外,但是他坐擁北洋軍,和京城近在咫尺,卻沒有在危急之際派一兵一卒,所以,雖然袁世凱後來也升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之後朝廷也開始下令各地普遍編練新軍,以稀釋北洋軍在全國軍隊體系中的重要性。


而且,就在在這個時期,朝廷也增加了公派留學名額中滿洲親貴的比例,同時加快了對滿洲親貴的提拔和培養,比如蔭昌,載濤,鐵良等一大批滿洲親貴這時候明顯的加快了提拔的速度,用他們來執掌陸軍部等重要部門,在地方上也大力提拔滿洲親貴擔任重要省份的督撫,以壓制漢人大臣。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在預備立憲之後才會形成一個大失人心的皇族內閣,從而導致漢人大臣和朝廷完全離心離德。

從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些人的角度看,東南互保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們也不認為八國聯軍真的就要滅亡大清,滅亡中國,但他們在做出東南互保的決定的時候,當然都是知道最後還是要由他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所以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背叛了朝廷,而且他們是為中國保留一線生機,為戰爭結束後重建和進一步的改革做好準備。

但從朝廷的角度看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對我的命令有意見你可以提,但在我生死存亡,命懸一線之際,你們隔岸觀火,這和叛亂有什麼區別?對任何一個官僚體系喝組織來說,這種內部的紀律性都是非常嚴重的,即便是亂命,也應當通過朝廷來糾正,而不是自作主張,直接繞開朝廷和洋人議和。無論客觀上是否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朝廷,這種做法都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像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這種老於世故的封疆重臣來說,他們當然明白東南互保的政治風險有多大,但是他們仍然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以自己個人的政治前途為賭注來做於國於民都更加有利的選擇。而他們在這個時候的東南互保,在十年之後朝廷做出的回應就是皇族內閣,完全失去了對漢族大臣的信任。在這個意義上,東南互保也是讓綿延整個清朝的滿漢衝突清楚無誤的浮出了水面,為清朝最後的崩潰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