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打算今年跳槽,结果疫情来了,是继续按计划走还是观望?

云风起


跳槽不是一件小事,鉴于题主在问题中提供的信息有限,建议你观望一段时间再看。

有计划是好事,但一定要能适时调整

每个计划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计划要能接受变化。

遇到重大问题仍能一成不变被执行的计划,那不叫计划,叫神话。

跳槽的目的和条件是否有变?

当初做这个跳槽计划的时候,目的是为了什么?条件是否有重大变化?

人对于职业的选择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辞职的人也是如此,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主观原因可以归纳为这两点:跳槽是为了抓住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避免自己变得更糟糕。

无论跳槽的条件和目的是哪种,最终可以评估一下现在继续选择跳槽,你的目的能否达成?

疫情对于各行业有影响,但利弊各表

疫情对于各个行业都有一定影响,是从长远一点来看,有些是利好,有些是利空。

所以还要看你具体职业所属的行业。有些行业影响较大,有些较小,是否按计划跳槽,要评估一下自己面临的实际情况和条件。

如果在看不清情况的前提下,尽量观望一段时间再跳不迟。

【职场官思考】

疫情的发生是几乎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有些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影响较大,在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关系打乱了行业原本存在的一些规律或壁垒。

有些行业损失很大,有些行业需求很大。甚至平常要求很高的岗位,在疫情需要的时候降低了要求和或准入门槛。

建议结合自己跳槽的条件和目的与实际面临的环境来具体分析,如果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变化不妨观望一段时间再看。


非知名首席职场官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我的经历。

2003年6月初我被炒鱿鱼,那时非典,人才市场不招工,被逼用网络找工作,不知找工作的人少,还是什么原因,结果我第三天就找到很好的工作,工资翻二倍。接下来的年份中国经济开启了加速度。

2007年7月我创立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我根本没关注什么世界经济,我只专注我的行业,结果2008年我的业务得到发展,根本没影响到我。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经济大局对锐进的个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三十年代的上海,内忧外患,还不是出很多成功人物,所以建议题主按原计划进行。


职场见证人


30岁不是个坎,遇到疫情,确实是个坎。

疫情之下,百业停滞。在我身边,二十六七岁硕士毕业的人,刚找工作的还真不少。我主要想表达两点:1、30岁不是事,不要用拿年龄说事,虽然社会上有不理想的风气;2、你跟硕士毕业的优势在哪?

今年跟往年不同,虽然每年貌似就业环境都不容乐观,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疫情。在次期间,好多公司都没有复工、或者在家值班了,这段时间也是有必要思考下自己的优劣势。跳槽从不是简单的从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

建议你从以下方面着手分析下:

一、为何跳槽?尽量客观评价,这是30岁人该有的成熟

马云说过,一个人离职的原因有两:钱没有到位,心受委屈了。

话没有错,然而马云的视角是什么,他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而我美女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 钱,没有到位

钱为什么没有给到位?是公司本身的薪资标准低于同行业还是你的低于同事?

如果通过简单的问题,能看到自己的问题,那么说明你不适合跳槽,因为你的薪水,是你的内功不足。

  • 心,受委屈了

很多人心委屈的原因不过是跟领导有关

。领导不认同,领导不作为。

在职场的APP里我经常看到吐槽领导的:

领导是XX,啥都不懂,就会瞎指挥等;

领导混日子,我的想法得不到认同;

明明我干了好多事,领导就当没看到。

……

办公室不排除有政治,但这政治不过是你做人做事的外显

职场是不光是拼实力,也是拼人缘。公司一旦超过50人,那就是拼人缘>拼实力,跨部门协助,你搞不定的事情,你告诉领导兄弟部门不配合,而你的同事搞定了,你觉得领导会欣赏谁,会给谁加薪。

职场不需要包青天,职场需要的是韦小宝。

我就不一一赘述职场心受委屈了的案例了。

心受委屈了,可能真是你的问题。

二、跳槽去哪?30岁的年龄不是个坎,但也不是海投的年龄。

这块说的就是你的职业规划。你想去什么行业?去做什么?为了什么?

举个例子:我要外卖O2O行业,去做产品经理优化外卖体验,为了提升整个外卖行业的配送效率。

  • 想去什么行业

在行业选择上有两个建议:从兴趣出发;从经验出发。

从兴趣出发,决定了你职场的长度。从经验出发,决定了你职场的高度。

优先级呢?兴趣>经验

兴趣是职场的保鲜剂,让你时刻保持专注并且坚持的是兴趣。

经验可能只是你在某一阶段选择职业获取到的求生本领。

  • 去做什么?

做什么?去保洁,每天把马桶刷到自己可以打一杯喝下,这也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极致的追求。

不论做什么,都要有这种追求极致的拼劲,尽最大力。

职业规划很重要,不要什么都不会长久。

  • 为了什么

不要直接说钱,往往动不动说钱的人,是没有钱的人。马云会动不动说自己是首富吗?马云说到钱时,也是有人问了相关的话题。

钱只是你工作价值的衡量标尺,况且工作不可能不给你开工作,你又不是去当志愿者。

人干一件事是为了什么?第一反应想到的不是钱的话,说明你离不差钱不远了,甚至已经不差钱了

最后,追求极客精神,干好你的每一件工作。

工作从来不是为了老板,是为了自己活的更好。

相信在疫情期间,这点很多人都很明白了这点。

追求极客精神,去干好每一件工作,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更美好一点。


唐颂ANG


你的问题给出的条件很有限,作为一名HR,希望我有限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你的年龄不是问题,年龄并不能表现出你的工作能力与生活需求;

疫情也不是问题,疫情一定会过去,经济一定会恢复;

我建议你考虑以下问题

目前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多久,是否在本地本行业里建立了自己的口碑?

这很重要,30岁起找工作是通过口碑,而不是投简历。如果在这行出色,你可以直接和公司老板谈,轻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没有建立口碑,很有可能被HR压价。因为没有口碑,在HR眼里,说明你的工作能力一般。如果工作能力一般,我为什么不请一位更年轻的员工呢!他们没有家庭压力,经济负担少,工作投入,还听话,是吧。

目前我的公司知名度能否为你背书,同时我在公司里的口碑与表现如何?

一般HR看到简历是从大公司或者行业龙头公司出来的人,都会认真对待。但是与此同时,HR也会想法去打听你过去的工作表现。

疫情过后,我所在行业的恢复速度快吗?

比如外贸工厂,这次影响很大。在我们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有近60%的外贸企业收到老外取消订单的通知。这种情况下,及时复工,上游产业链能否及时恢复,企业能否接到订单,都至关重要。如果行业将进入

不景气期,我建议你还是在本单位安心工作。当然如果你是带着业务跳槽,那另当别论。

当时如果你所在行业没有受到冲击或者在疫后会迅速发展,比如一些新零售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将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哪里有缺口,哪里就有机会。如果是这种情况,我想你知道如何抉择。

这些问题你都考虑好了,还要跳槽,那么我来和你下一些跳槽的隐性成本。

1.心里成本

跳槽期一般心理会出现焦虑、不稳,影响情绪与健康。

2.风险成本

新环境、新工作内容、新公司的未来。

3.人际成本

会失去一部分过去的人际资源,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经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4.机会成本

在原公司属于老员工,相对升职加薪机会多。如果公司发展,如果内部提升,一般老员工优先。同理进入新公司,你的机会将减少

5.其他成本

如新工作带来的开销,人际应酬等等。

综上所述,我个人建议你,在职场上经营自身很重要,这包括工作能力,人脉,口碑等等,工作不只是赚钱。跳槽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风险的。希望你能明白如何取舍。

我是汪Sir,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可以帮助你及每一位职场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汪Sir聊HR


由于疫情爆发,各企业招聘打破了原有的计划,招聘规模都有所改变,也难免会令打算节后跳槽的职场人有些恐慌。

据智联招聘《2020年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疫情爆发后企业计划招聘的人数减少。从整体招聘规模的变化来看,更多企业将招聘规模调到10人以下,原本招聘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数量减少较明显。但所有缩减招聘规模的企业,其总体占比都在5%以内。

各个企业的招聘策略都引发求职者的关注,是否因“招聘寒冬”取消跳槽计划,值得大家思考。

一、各企业招聘方式的主要变化

1、部分企业延迟启动招聘

随着疫情的影响,国家下发延迟复工通知,各大企业的复工时间都尚未明确。百度、京东、去哪儿、美团等企业2月10日复工,网易、字节跳动等返回工作地,居家隔离14天确认健康后才可上班。由于企业开工的延期,整个招聘流程都会滞后。

往年1月底就开始的春招,今年不得不推后。一个全面的招聘流程,从网申、笔试、面试、体检、入职,少则两三周长则一个月。即便复工后线上完成了笔试面试,体检环节也要考虑是否医疗体检机构是否正常营业,候选人是否愿意此时去体检,这些问题无疑是延长了招聘线。

所以,无论是招聘启动的时间、还是需要新设定招聘流程以及员工入职,时间上都有可能延长,这些因素企业不得不考虑。

2、招聘岗位数量大幅度缩减

受疫情影响,国民经济情况有所波动,许多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经营运作压力。

知名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表示,目前全国有超两万名员工在家待业,企业即使贷款发工资,也撑不过3个月。

如果没有疫情的发生,西贝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一个月的收益可达7亿元,如今没有营业以至于业务惨淡面临倒闭的风险。

由于延迟开工,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等压力大, 会选择效率较高的方式,从各方面陆续调整策略,减少人力成本。也不排除选择优化内部员工,从而缩减招聘需求,无形之中令很多求职者更为被动。

3、取消现场招聘会,线上招聘成主流

在疫情期间,即使再思贤若渴的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求职者的健康与安全。所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疫情期间暂停组织事业单位线下招聘!

就此情况,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纷纷调整策解决问题。一方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4项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明确要求暂时停止线下招聘、开展线上就业服务、简化就业手续、推迟业务办理时间。

另一方面,59%的企业将延迟春季招聘的时间,将招聘延迟至三四月份,且通过线上职位发布、语音视频面试等方式进行招聘。如重庆、河南、广西等也都纷纷取消现场招聘会。新东方、吉利、浪潮集团等公司最近也将原定的现场招聘转为线上。

总的来说,取消线下招聘会而转为线上招聘已成为部分企业选择的招聘方式。

二、从这3个角度判断,跳槽计划是否应该取消

1、明确跳槽心理与疫情无关

小辉作为一名活动策划专员,在公司工作快两年,工作内容是在办公室整理物资,或者将一些的销售数据制作成报告,并提交给部门老板。策划、执行和预算的部分,是由其他部门的人负责,跟自己的预期相差甚大。

由于工作内容不符合预期且自己也没有上升空间,在疫情期间他在家学习提升自己并全方面准备面试,决心复工后跳槽。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德弗提出了ERG理论,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及成长需要。这些3个理论表示,每个人的主导需求都不相同。如果目前所在的组织不能够满足需求,那么只能选择另一个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职位。

确实,每一位职场人产生跳槽心理并非朝夕,定然是存在决定性的原因。是薪酬太低,无法支持生活;是上下级关系或同事关系不和睦,影响日常办公;还有工作内容与理想中的有偏差,上升空间受限。

以上因素并不是一场疫情就能都有所改善的,我们要清楚知道自己想好要跳槽的根本原因,明确跳槽心理与疫情无关,不可被疫情影响求职心态。

2、用战略性意识看待行业变化

据数据报告可知,招聘企业中43.9%的企业表示疫情爆发后招聘规模不会变化,但也依然存在38.8%的企业尚不确定,3.8%的企业招聘人数数量有所增加,剩下的13.5%会有所减少,整体呈稳定状态,不至于很悲观。

从全行业来看,不同的行业因为这次的疫情受到影响的程度多有不同。医疗制药、食品、纺织、电子等行业市场需求大,以至于整体招聘的变化较为明朗稳定。而各餐饮、酒店、旅游、非必需品零售类企业的经济情况受损较明显,但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产生的负面影响。

就目前来看,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缓解国内经济,比如对于企业运营压力,央行先是提供3000亿元专项贷款,前几日又投放1.2亿元流动性,就是为了企业维持现金流的周转补上一强心剂。

因此,对于处在经济受损的行业来说,求职不必过于恐慌,要相信国家和行业的举措会渐渐盘活经济,而对于电子、医疗生物、传媒等行业,疫情过后必定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苛求不减弱。

总之,求职者应避免掉进“短期利益漩涡”中,要保持理智并带着战略性眼光看到这次疫情带来的行业变化,再就个人发展计划做判断,是否可以跳槽。

3、反向思维,另辟蹊径

所谓反向思维,即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方向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却另辟蹊径往相反方向去思考,可能会获得令人意外的转机。

前同事Nicky便是一个很好例子。去年年底,大部分人都在等待年底或者年初拿奖金再跳槽,Nicky却反其道而行,跟一直保持联系的猎头沟通后,约见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部门主管并进行面试,最后成功拿了offer。再跟上家公司的协商后,按一定比例拿了部分奖金,实现了奖金和跳槽双赢的局面。

疫情让很多人对求职产生动摇,部分外地员工也因此不愿意返回工作岗位而离职。其次,目前线上招聘的渠道很多,线下招聘取消,求职者可另辟蹊径从线上面试着手,寻求面试机会。

对于今年的招聘变化,想要跳槽的人无需过分恐慌,密切关注心仪企业的招聘信息更新,岗位需求和时间节点,为此多做备选方案也是可以反危为0机的。

尽管今年的招聘多少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但目前国家和各个企业都在积极调整策略,从而保障招聘的进行。

在这次危机面前,所有人的所面对的挑战和机会都是平等的,而个人的职业目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只要求职者明确自己跳槽的根本原因,有意识的分析所在行业的长远发展,不过分担心目前的招聘现状,对于取消还是坚持跳槽计划这个单选题,心中自会有答案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98eb7d4afc14dc9bd44b7bfb14a16f9\

张麦穗


你好。根据今年的情况,我建议你还是继续在原单位工作,边工作边观望。因为:

1、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企业招工需求也会减少。如果你辞职了,难以保证可以找到工作;

2、大部分人在30岁的年龄,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家庭责任已不允许你任性而为。即便你现在还未成家,但父母年纪日益增加,你赡养的压力也会增加。有份工作,有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你就有底气慢慢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下一步的方向。

总而言之,当下严峻的形势,建议你还是不要跳槽,边做边找,有了好的下家再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职场顺妈


我的看法是计划还是要执行,只不过不要操之过急。

简单分析下这个问题,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本来想着年后跳槽的,结果疫情一搞,把计划打乱了。这个是客观的外界因素导致了计划的暂时搁浅,不代表打算跳槽的人因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就会改变人的主管想法。

疫情的突袭,导致了几乎全国所有人对2020年的计划暂时搁浅,这是对每个人都有影响的事,疫情过去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按照自己原有的计划去行事,只不过在原有计划上略有变动。

首先,咱们打算跳槽,肯定是之前的单位不能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了,要么是工资低,要么是工作的不愉快。否则,自己也不会想着跳槽,对吧。

其次,很多公司现在也是有很多人才缺口的,比如一些互联网公司,如果你打算跳槽的行业,刚好还在招聘,为什么不尝试线上面试看看,也有助于了解下现在疫情下,行业用人需求的行情如何。

第三,疫情下跳槽需谨慎。一定确定好offer后,再提离职,切勿裸辞,意气用事。确保自己离职后能尽快入职,前后衔接起来,不至于有空档期。

自己先看开这个问题,有合适的就跳,没合适的就先干着原来的工作。此时千万别将就着去跳槽换工作,与其将就着去新公司,为什么不在现在的公司将就着?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问题咱们随时交流。


一点儿创业的事儿


三十岁还是黄金期的黄金期,想跳就跳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十正值黄金,职场如宝

90后今年刚好30岁,而这一部份人群是现在目前职场的主力军。工作7-8年左右,很多30岁已经是主管或者经理、总监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定的人脉,家庭压力相比80后已经差不多40岁压力小很多,大部份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没有小孩或者小孩很小,教育经费会少很多,很多只有一些房贷。相对于这些,90后的人父母都比较年轻一些,目前还没有赡养老人的压力。职场也是香饽饽,有机会有胆量,去闯吧!

看好机遇,大胆创新

很多30岁左右开始自己创业。往往到了40岁左右,各方面压力大,还没有30岁左右创业的胆量与激情。看好一个行业,看好一个时机,说不定你就会成为最闪耀的那个仔。如果物质基础丰厚、家庭压力不大,有这样的想法,就随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30岁左右的最有想法,也最有激情,他们往往成为很多行业的领军人。当然,我也不喜欢很多90后一年跳5-6份工作,不开心跳槽、能力不够跳槽、工资太少跳槽等等。我希望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经验,一步一步的一个台阶,不要好高骛远,顾此失彼。


90后一代已经30岁了,他们是最新型的城市势力,未来不可限量。


山城波哥


观望!

其实,既然决定了要换工作,我觉得你肯定会换!

当前疫情之下,确实很多事情不能如愿。

正常情况下,2月复工,你赶上三月春季换新还是很好的机会,现在没办法了,只能观望!

为什么呢?

三十岁,很多人如果在外打工,社保正好满足五年的连续缴纳,如果你考虑房子,车子,观望是最好的状态,而且不会断档!

现在这个阶段大部分朋友都是在家远程办公,工作相对来说都不算很累,当然薪资估计也会打折,但是社保公积金至少还会有!

疫情之后,估计很多人会求职,而且很多企业会有招工的需求!

观望吧,稳住!




Andy的视界


我今年也是三十岁,在顺德从事家电产品认证,也是受这次疫情影响,我没办法第一时间跳槽到新公司工作,非常有幸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f77ecbb3ee74fbb9420b98c6cc30a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