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將領是誰?若多人,請排序說明?

南渡唐後人


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名將如下:第一二位常遇春、徐達兩位開國名將為朱元璋東征西討掃平群雄打下明朝江山。第三位藍玉大敗漠北威震天下。四、五位戚繼光、俞大猷保家衛國消滅入侵之敵倭寇護土衛民,雙雙成為民族英雄、抗倭名將。第六位秦良玉唯一記載於史的女將軍,戰功封侯的巾幗女英雄。


小龍女5505


明朝最傑出的五大將領

(一)徐達

徐達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以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洪武十八年(1385年)卒,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二)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三)藍玉

藍玉(?―1393年),定遠(今屬安徽定遠縣)人,常遇春妻弟,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徵虜大將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將軍、涼國公。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標岳父,藍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極力維護太子的儲君地位 ,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交惡。朱元璋為兒子朱標組建當時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團班底做為兒子繼承大統徹底清除北元而預備,然太子死皇孫幼,朱標太子的武人集團班底全部被屠戮乾淨,最後落了個周亞夫的下場。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四)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五)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羅蕭弋


明朝是漢民族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一度恢復漢唐雄風。有明一代,名將燦若星辰。很難說誰的軍事成就最高。我只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一下。

最佳進攻將領:

候選人:徐達、常遇春、馮勝、藍玉

這四個名將,都是明朝初年的將領,他們的特點都是擅長進攻,而且代表著明朝軍事的巔峰。孫子兵法有云,善攻者,翔於九天之上。也就是說,真正善於進攻的將領,往往擁有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頑強的戰鬥意志,以及強烈的冒險精神。這樣的人物,徐達、常遇春是滅亡元朝的功臣,馮勝在河西七戰七捷,名動天下。但若說是善於進攻,還要數藍玉。

藍玉創造了一次明朝唯一的軍事奇蹟,那就是千里奔襲,大戰捕魚兒海,徹底掉滅北元黃金家族,讓北元分裂。

藍玉在第二次北征之時,就擔任先鋒官,完成最為危險,最為艱鉅的任務。在捕魚兒海一戰,他率領十五萬大軍,長途奔襲,克服缺水,缺糧,路途不熟等各種困難,終於徹底消滅北元政權。這是明朝最遠的一次進攻,也是唯一一次能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媲美的進攻。最佳進攻將領,非藍玉莫屬。

最佳防禦將領:

候選人:朱文正、鐵鉉、于謙、袁崇煥

這四個名將,貫穿了明朝初年,中期和末年,都有著自己的巨大功勳。在鐵鉉的防禦下,濟南城固若金湯,朱棣望城興嘆。于謙,在明朝危亡之際,帶兵苦守北京,完成了北京保衛戰的壯舉,袁崇煥守衛關錦防線,成為後金軍隊的噩夢。

但同時,這三位都擁有者最為堅固的城防,較為先進的裝備,而朱文正面臨的危險,更超過其他三人。洪都城的城防,遠不如北京、濟南、關錦防線這般堅固,陳友諒擁有水軍,步兵六十多萬,大量先進的戰船,水陸並進,而朱文正手頭,只有不到兩萬人而已。朱文正沒有最堅固的城防,沒有精銳部隊,面對數十倍敵軍水陸並進的打擊,生生堅守85天,而且並沒讓陳友諒攻破洪都。可以說最佳防禦將領,非朱文正莫屬。

最佳戰術將領:

候選人:戚繼光、祖大壽、鄧愈、陳友諒

戚繼光代表明朝步兵戰術的最高水準,祖大壽代表明朝騎兵戰術的最高水準,鄧愈代表了明朝火器戰術的最高水準,陳友諒則代表了元末明初舟軍戰術的最高水準。

但戚繼光是唯一一個,只被模仿,沒有被超越的存在。祖大壽的關寧鐵騎,雖然強悍,但並不是獨一無二,鄧愈雖然是火器高手,但後來有神機營,陳友諒雖然造船歷害,但後來有鄭和。唯有戚繼光,將步兵戰術運用到了極致,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最佳忽悠將領:

唯一候選人:王陽明

因為王陽明實在太會忽悠了,按道理說,王陽明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名將的行列。但不務正業的王陽明的確做了一件,即使是名將,都很難完成的任務,三十天平定叛亂,而且沒用政府軍一兵一足。

王陽明做的,只是忽悠各地方部隊,忽悠民兵,湊成了一支三流部隊,然後忽悠叛軍,在王陽明最強嘴炮的加持下,一場準備了十二年的叛亂,幾乎可以席捲江南,卻被稀裡糊塗的擺平了。論忽悠,終明朝一代,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了。

如果還有其他最佳,歡迎補充。


舊書齋


明朝(1368 -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盛世,當然需要無數猛將的守護。下面說下我認為比較牛x的將領。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號引城,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明朝後期將領。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避於朝鮮,明朝自朝鮮內附。

這位大哥獨守遼東30年,一直把女真部擋在關在放羊。但是也有人說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他放任努爾哈赤“野蠻”生長,最後清朝入關!他的兒子李如松也是不得不提的真正名將,朝鮮基本已經被倭寇全部攻陷了,朝鮮李氏王朝請求明朝出兵,李如松大敗倭寇。前兩年韓國電影「梁鳴海戰」就是講的這段歷史,不過韓國人沒有正面反應這段歷史,朝鮮的將領也就一個李舜臣在梁明海灣,利用地勢抵擋了一下倭寇,其他將領全部潰逃,如果真個個那麼牛x,還需要請明朝出兵麼?

明朝開國時期的名將就更多了。徐達、常遇春整個明朝的天下基本就是這兩位大哥打下來的。藍玉、李文忠、朱文正,都是一頂一的名將,都有很高的成就。

當然,放眼整個明朝,成就最高的將領當然非朱元璋先生莫屬,農民起義,帶領部隊推翻元朝統治,並建立了大一統大明王朝!!!


濱洗


戚繼光為什麼是明朝第一將領?

明朝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有著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朝代。最讓我們熟悉的莫過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史》。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流傳最廣的將領莫過於戚繼光。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在其其光少年時期,常有倭寇在我國沿海境內燒殺搶掠。從而為其繼光以後抗倭埋下伏筆。後因得張居振推薦,成為都指揮使,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而後又被調至浙江,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

戚繼光的選兵制度極其嚴格。他的選兵標準時,凡是臉皮白淨行動伶俐看見官府之人莫不驚慌。因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市井街頭混混。經受不住戰爭帶來的挫折,一旦被敵軍俘虜,只有可能全盤托出我方軍情。而招募的大部分都是身強體壯的鄉村老實人。這些人乃是戰場上致命的利器,是保衛家國的一把利劍。這就是最初的“戚家軍”。

軍事成就

戚繼光鑽石了兩部兵書,《紀效新書》和《練兵事蹟》。這兩本書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鴛鴦陣,

是根據與倭寇的實戰中得出來的陣法,是一種專門剋制倭寇的陣法。運用靈活機動,對倭寇有著毀滅性的打擊。戚氏軍刀,是專門針對倭寇使用的武士刀而改造的武器。根據武士刀長處而對中國刀進行改良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幅度加大,刀刃寬度的縮小。而大大的加強了刀刃的強度。狼筅,是專門剋制倭寇的。在嫦娥多節的毛竹頂端上加裝鐵槍頭。旁邊枝節,用火熨燙帶有鉤子,灌入桐油敷上毒藥。被稱為“抗倭神器”。明朝的發展很重視火炮,而成立“神機營”。但是根據與倭寇的實際戰爭中得出。傳統的火炮過於笨重,不便於快速出戰,便變改造火炮,創造了“虎蹲炮”,比鳥銃殺傷力更大,並大量配置。

(狼筅)

(虎蹲炮)

(鴛鴦陣)

(戚家刀)

軍事工程。

金山嶺,為了加強北方防務,便加築長城。在建築傳承的過程中,戚繼光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在山勢低窪的地方建築城牆,算是高的地方建築敵樓。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經專家鑑定,金山嶺長城是我國萬里長城中精華之所在。

空心敵臺,上 中 下三部分組成。下部為基座。中部為空心部分。上部為臺頂。中部形成室內空間,以供士兵駐守存放糧食和武器。臺頂中央築有樓櫓,士兵遮風避雨。空心敵臺在防禦公事中的作用是重大的。

(金山嶺)

(空心敵臺)

詩文 書法

戚繼光除了在軍事上的著作,還留下了《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他的書法行筆流暢,具有很強烈的個人藝術表達,頗受黃山谷書風的影響。表達出意氣風發的氣息,作品透露出的他內心的沉靜與剛毅。有不少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

(戚繼光書法作品)

戚繼光的歷史評價是極高的。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人民的心中,是永遠的中華民族英雄。他的事蹟隨著人類的流傳而流傳下去。


棩龥


大家好,我是讀史如品茶,歡迎大家聽我回答《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將領是誰?若多人,請排序說明》

要說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將領,那當然是大明開國元勳徐達!除了徐達外,排名第二、第三的非常遇春和李文忠莫屬!徐達打仗善謀略,常遇春打仗善突擊,李文忠打仗善奔襲,他們三人在明朝歷史上參與和指揮大型戰役最多,取得的戰國最輝煌。而網友們呼聲極高的藍玉、馮勝、鄧愈、傅友德等,跟他們三人相比還差一點,因為他們三人的功績是無法被超越的。他們三人是明朝功臣廟裡位列前三的功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他們三人的輝煌功績

• 一、魏國公徐達

徐達和朱元璋是老鄉,他們自小便是好朋友,他還曾用自己替換朱元璋當人質,他與朱元璋之間的感情無人能比。朱元璋在濠州參加紅巾軍後,奉命回家鄉招兵,徐達很高興的響應,並參加了紅巾軍。後來,朱元璋覺得在濠州沒有發展前途,便帶領徐達、湯和、吳良、吳楨、耿再成等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去外面開創新的局面。離開濠州後,徐達跟隨朱元璋連續攻克定遠、滁州、和縣、採石磯(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當塗)、集慶(今南京)等地,壯大了朱元璋的勢力。在攻佔南京後,朱元璋又分派徐達、常遇春、胡大海、鄧愈、湯和等將分別攻佔了周邊各地,至此,朱元璋成為當時實力較強的割據勢力。

之後,又跟隨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割據勢力。在跟隨朱元璋吞併陳友諒地盤後,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蕩平了張士誠割據勢力。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領鄧愈、馮勝、傅友德等將北伐元軍,此次北伐大獲全勝,並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佔領元大都(今北京),佔領元大都後,他們又順勢蕩平了山西、陝西,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區被明軍佔領,至此元朝滅亡(後文將元朝殘餘勢力簡稱為“北元”)。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率領鄧愈、湯和等將出征討伐北元。明軍此次出征大勝北元名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攻克了北元應昌府,擴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擊了北元勢力。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三路大軍再次討伐北元,其中以徐達統帥的中路軍被北元打敗。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軍隊襲擾明朝邊境,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湯和為左副將軍,傅友德為右副將軍率軍前去清剿北元來犯軍隊,這次明軍大勝,完成了戰略計劃。

徐達一生智勇雙全,戰功卓越,少有敗績,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徐達在功臣廟位列第一,名副其實!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和朱元璋還是兒女親家,徐達的長女許配給了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次女許配給了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四女許配給了朱元璋第二十一子安王朱楹。

• 二、鄂國公常遇春

常遇春本來是綠林大盜,在和州劫掠時,正好趕上朱元璋的軍隊攻打和州。他聽說朱元璋為人仗義,治軍嚴明,便投靠了朱元璋。投靠朱元璋後,常遇春作為先鋒,跟隨朱元璋連續攻克採石磯(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當塗)、集慶(今南京)等地,壯大了朱元璋的力量。在攻佔南京後,朱元璋又分派徐達、常遇春、胡大海、鄧愈、湯和等將分別攻佔了周邊各地,至此,朱元璋成為當時實力較強的割據勢力。

之後,又跟隨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割據勢力。在跟隨朱元璋吞併陳友諒地盤後,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蕩平了張士誠割據勢力。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領鄧愈、馮勝、傅友德等將北伐元軍,此次北伐大獲全勝,並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佔領元大都(今北京),佔領元大都後,他們又順勢蕩平了山西、陝西,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區被明軍佔領,至此元朝滅亡。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常遇春和李文忠率軍討伐北元,北元軍隊聽到消息後向北逃竄,常遇春、李文忠率軍奔襲千里,大獲全勝,並佔領北元上都開平。在凱旋歸來的途中,常遇春突然病逝。常遇春一生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在戰場上英勇無敵,戰功卓越,在功臣廟位列第二,理所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常遇春和朱元璋也是兒女親家,常遇春的長女許配給了朱元璋長子太子朱標,即朱標太子妃。

• 三、曹國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在朱元璋成為紅巾軍將領後,李文忠跟著父親來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把李文忠當成親生兒子來養,還讓李文忠跟隨自己姓朱,改叫朱文忠,後來又複姓李。在朱元璋攻佔集慶(今南京)後,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開始跟著朱元璋征戰天下。之後,又跟隨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割據勢力。在跟隨朱元璋吞併陳友諒地盤後,又跟隨徐達和常遇春率軍蕩平了張士誠割據勢力。緊接著又奉朱元璋命令,與湯和、廖永忠、胡廷瑞等將領分別帶兵平定了陳友定割據勢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李文忠作為副將軍,和常遇春率軍討伐北元,北元軍隊聽到消息後向北逃竄,常遇春、李文忠率軍奔襲千里,大獲全勝,並佔領北元上都開平。在凱旋歸來的途中,常遇春突然病逝。常遇春病逝後,李文忠奉命代替常遇春統率軍隊。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率軍出征討伐北元。明軍此次大獲全勝,打敗北元名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擴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擊了北元勢力。其中李文忠率軍攻克了北元應昌府。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三路大軍再次討伐北元,其中以徐達統帥的中路軍被北元打敗,以李文忠為統帥的東路軍與元軍打平,以馮勝為統帥的的西路軍大獲全勝結束。如果說徐達打仗善謀略,常遇春打仗善突擊,那麼李文忠打仗就是善奔襲,李文忠是當時除了徐達和常遇春外最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他在功臣廟位列第三。





讀史如品茶


第一肯定是于謙,當然我說的不是抽菸喝酒燙頭的那個老師。挽狂瀾於即到倒,還有什麼比這更牛的?當然就是開國元勳,可是開國不是一個人能夠辦到的。

第三,很多人並列第三。湯何,常遇春,藍玉之類的人太多了。


天高雲淡4566117


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將領毫無疑問應該是戚繼光。明代的倭寇曾經縱橫東南,明朝的軍隊望之既潰,甚至幾十個倭寇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數萬明軍竟然束手無策。可見明軍糜爛到了何等程度。戚繼光橫空出世後,親自挑選訓練了戚家軍,創造了鴛鴦陣,與倭寇大小數百戰,無一敗績,而且傷亡極少,使倭寇望風披靡,徹底肅清了倭患。隨後,坐鎮北方,編練車陣,掃蕩蒙古,保證了北方邊境的安全。戚繼光最大的成就還是他編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系統的總結了選兵、訓練、紮營、作戰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堪稱一部完備的軍事寶典。 除了戚繼光,明代著名的軍事家還有明初的徐達,明成祖時期的朱能,土木之變後的于謙,還有縱橫遼東數十年的李成梁也算一個,但是他扶持了女真這個最大的禍患,可謂功不掩過。


獨釣寒江客


最高將領,戚繼光,還有袁崇煥,徐達,常遇春。我沒排名,


57498065淘氣包馬小跳


于謙,王陽明(其實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但是軍事成就也是救了大明的亂),戚繼光,張煌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