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在家,常常感到焦虑烦躁,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做什么可以化解这种情绪?

记忆死在那离别的冬天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发表下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你焦虑烦躁过吗?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焦虑烦躁过,原本一切的照旧模式,原来的计划,一下子全被打乱了。就连自己的身体原本应有的节奏也都乱了。也就是说连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原有的规律全乱了,不知道后面怎么去做和面对,于是乎焦虑烦躁起来了。后来我尝试着去看电视化解这个问题,可是内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所有症状依然照旧。

后来某天,我无意中玩弄起我的手机,发现我原来感兴趣的APP——今日头条,于是一下子发现时间过得很充实。在今日头条里面,我结交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他们身上都有着各种不同闪耀的光芒,值得我去努力向他们学习。从与他们相识到相知,与他们共同交流经验,共同学习提高自己时,中间加上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我发现时间过的很快,一下子又忙碌充实起来了,也不在焦虑烦躁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亲身体会。通过上面的例子,我发现要改掉焦虑烦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尝试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因为有了兴趣忙碌充实起来,再加上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过几天形成规律,你也就不会再焦虑烦躁了。首先要学会放下当下的事情,后面的事情到时候再去分析解决吧!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的个人见解,不知道能否帮助到你们。也欢迎大家互相关注,交流分享经验!


Living168


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常常烦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疫情蔓延滋长的恐惧

本次疫情的严重性举国震惊,每天网络对于疫情铺天盖地的报道,还有周围社会环境都在提醒我们,对于疫情一定要慎重。比如街上大喇叭广播,小区的标语,还有封城封路否让我们神经紧张,烦躁。对疫情结束的未知,也会让我们莫名恐慌。





二、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

往年的正月里,大家都是走亲访友,高朋满座,而今年疫情之下只能窝在家里哪也不能去,心中一定是郁闷的。

其次孩子开学时间的不确定性,上班时间也是一推再推,这些也是导致焦虑烦躁的原因。



三、疫情带来的生活压力

疫情的到来让好多企业不能及时开工,让开店的不能正常营业,这些都会导致一部分人没收入甚至失业。

以上是疫情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烦躁, 如何解决?

一、相信国家,疫情一定能够尽快得到抑制。

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胜它,不是靠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全社会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坚持自我隔离,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疫情就能尽快过去。



二、在家也要找事做,让自己充实起来。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喜欢做得事情,比如喜欢做菜的,练练自己的厨艺。喜欢看书的,把自己喜欢看而没时间看得书,细细阅读。

如果平时工作较忙,没时间陪伴父母老婆孩子的,正好趁这次机会好好表现一下,陪父母说说知心话,陪老婆说说情话,多陪孩子在家玩玩。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我感觉挺充实的,说说我在家的时间安排。

1、辅导孩子听课,做作业

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喊大宝起床 ,读书打卡,因为她今年是初三,班主任每天准时群里点名。

然后我和平时上班前一样洗漱,为了有个精气神。洗漱完毕我也会看一小时书,或者头条写篇文章。

八点开始准备早餐,同时喊二宝和老公起床。吃完饭,大宝网上听课。老公刷锅洗碗,我陪上小学的二宝听网课,让她做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

同时还要给大宝默英语单词 、化学公式,听她背书。二宝做完作业还要帮她在网上打卡。二宝做完所有作业起码要下午一点多钟。

二、打扫卫生,断舍离

二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会见缝插针地打扫卫生,整理衣柜,把不穿的衣服和鞋子全部整理出来,打好包,拿到楼下的捐衣箱里。把所有抽屉里不用的杂物也全部清理出去。做完这项大工程,花费我三天的时间。

三、看书,听书

除了陪伴孩子,辅导孩子作业之外的时间,我会自己看书,把以前买了,而没看的书,拿过来细细阅读。如果手中做家务,我会选择听书。

四、家庭娱乐

晚上我们一家四口会抽一个小时的时间,集体活动,玩乐。比如大宝和老公下象棋,我和二宝下五子棋。有时候一家四口打纸牌,谁输谁唱歌。还有时候会比赛做仰卧起坐。

对于我来说,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我们一家都是忙碌而充实的。

总之,如果疫情期间你感到焦虑烦心,一定是太闲了,突然对生活没有掌控感,没有目标了。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给自己找事做。哪怕此时你是一个人,也要想办法活成一支队伍。


蒲公英的情感花园


疫情仍在持续蔓延。

不仅确诊病例数字持续上升,我们还看到了越来越多“情绪的瘟疫”。

  • “焦虑地持续刷微博,从不恐慌刷到恐慌”
  • “看久了会呼吸不畅、胸闷、胃疼、想流泪”
  • “恨不得自己是呼吸科的大夫,可以冲去第一线”
  • “最近三四天几乎没合眼,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

这很可能意味着大家出现了心理学中的“压力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是一种荷尔蒙导致的情绪反应,当你身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SARS疫情、地震、新型肺炎疫情等),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情绪或生理上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

再加上不断出现的更多负面新闻,比如武汉母亲在隔离病房治疗无效去世、一线医护人员去世、以及这两天沸沸扬扬的有关某慈善机构不作为的报道。种种坏消息,又会愈加激发人们的应激反应。你会一天比一天恐慌,焦虑,强迫,以及愤怒。

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下意识的生理和情绪反应,也是相当正常的。因为我们都处在社会生活中,与组织和他人相连。不要说亲历其中,即便是目睹一起负面事件,人们都会出现类似的创伤反应。

但“应激反应”并不是一个容易”痊愈“的事情,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从情绪的沼泽地里自行爬出。许多人会在不自知的状态下,陷入“过度应激反应”困境,无法自拔。

我在此列出一些有专业心理学支撑的实用tips,告诉你应该如何判断、应对这类“应激反应”,希望能帮助你度过这段难捱的时光。

01快速自检:“应激反应”的几个常见表现

以下这几种表现(改编自CMHS,2004),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判断:我是不是已经陷入过度的“应激反应”了?

行为层面

  • 活动力增加或减少
  • 很难交流,无法听进疫情之外的话题
  • 情绪激动,易怒,经常和人争吵
  • 没办法休息或放松,持续关注疫情相关信息
  • 无法正常工作,每过一会就得看看疫情进展
  • 经常哭泣,与医患、无助者陷入“极度共情”状态
  • 高度警惕、过度担忧,看到任何相关消息,都要转发给周围的人
  • 回避引起(创伤性)回忆的地点
  • 心思都在疫情上,做事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

身体层面

  • 肠胃问题
  • 头痛,其他酸痛
  • 视觉障碍
  • 体重减轻或增加
  • 出汗或发冷
  • 震颤或肌肉抽搐
  • 容易被吓到
  • 慢性疲劳或睡眠障碍
  • 免疫系统疾病

心理/情绪层面

  • 感到英勇、欣快或无敌感
  • 否认现实
  • 焦虑或恐惧
  • 抑郁
  • 愧疚
  • 冷漠
  • 悲伤

思维层面

  • 记忆问题
  • 失去方向感、时常困惑
  • 思维过程缓慢; 注意力不集中
  • 无法决定事件的优先级、无法做决定
  • 失去客观性

社交层面

  • 自我隔离
  • 责备自己,感觉自己尤其渺小,什么忙也帮不上
  • 难以给予他人、或难以接受帮助
  • 无法享受快乐或乐趣,无法忍受任何娱乐性活动

这些症状,都是我们面对创伤事件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

但请你注意,如果这些症状中有几项持续超一个月,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你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02面对“武汉肺炎”风暴,如何调适自己的“应激反应”?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记住,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令人手忙脚乱,自乱阵脚,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2. 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To-do清单,执行它。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找出令你愉悦的事,与人聊天等等。

3. 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你可以这样处理负向情绪:

1) 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份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2)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身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3)运动

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 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4)正向思维

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 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不要一味相信谣传,而要注意留意信息的来源、事实和数据,据此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
  • 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你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劝说周围的朋友家人不要外出,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等措施;组织一些当地互助群。帮助留在湖北的朋友、家人,做一点有用、但他们无暇顾及的事,比如:找到靠谱的、可以发货的生活必需品的网店链接。

同理,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

  • 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 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
  •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 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 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 感觉无助
  • 感觉空虚
  • 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 变得退缩或孤立
  • 睡眠状况恶化
03先照顾好自己,再操心别人

就像“感到被疫情引发的负面情绪淹没”一样,不管是“应激反应”,还是“情绪耗竭”,都有可能到达一种很严重的程度。

我们都同样会担心疫区的情况,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感到深深的共情,另一方面,又时时害怕这种情况会走向失控。但是,当我们在理解他人的时候,也要注意:“崩溃的情绪”是否变成了“摄魂怪”。

“摄魂怪”常常出现在陪伴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身上。当你长时间地照顾一个生病的人,我们去理解Ta的病情,理解Ta的局限,但并不意味着,你作为家人,就要做一个“牺牲品”,把自己奉献出去。


好在,在面对这类重大创伤事件时,许多人都有自行修复的能力。

Emmy Werner是最早提出“修复力”(resilience)概念的心理学家之一。她在1980年代对夏威夷Kauai岛上的698个孩子进行的一项追踪研究中发现,即便生长于一个一无是处的家庭,1/3孩子有能力摆脱糟糕环境影响,成长为自信、能干、关怀他人的优秀成年人。

Werner 认为,拥有修复力的人,像有弹性的橡胶一样,能够承受外界带来的创伤,并修复这些创伤的糟糕影响。

但是,如果当你感到自己无法脱身,没有办法自行“修复”情绪的时候,不妨多向外界寻求帮助。比如,找到靠谱的、值得信任的朋友谈一谈,或是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

祝你知道如何原谅自己的“无能为力”,但同时也守护好自己的边界;保持理智、警惕情绪耗竭;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过度放松。

因为,你得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够照顾好他人。


知秋剪辑


总结划重点:看书运动做家务。

1.抛开手机

最最最重要的第一点,如果你有统计手机时间的软件,不妨看一下,你究竟有多久是被它给绑架的,沉沦得越久,越是焦虑烦躁而不可自拔。

2.看书学习

这种时候你可以看看书,可以是以往感兴趣的小说长篇,可以是平常忙碌的时候一直没空看的专业书籍,也可以是近期感兴趣的历史、家庭或是健身。读书可以让人沉浸下来,而每读完一本书都可以让人有很大的成就感,这是一种任何一篇微信或者网络文章都难以给你带来的身心舒畅的感觉。近期我又重新看了一次《明朝那些事儿》、《金瓶梅》,墙裂推荐给大家。

3.做运动

这个疫情,门没得出,在家练健身是最好的时光,可以和你的爱人,你的小孩,一起定下一个目标,共同参与,等到疫情结束,一起迎来收获的喜悦。推荐运动:家庭训练:卷腹,平板支撑,扎马步。老人家:标准的站式八段锦。女生们:郑多燕。男生们:俯卧撑。

4.做家务

做家务一直是我最推荐的,父母没过来帮忙带小孩之前,我和妻子两个分工合作,你扫地来我拖地,你洗碗来我炒菜,你晒衣服我收衣服,共同参与,彼此叨念,一起感受自己组建的这个天地,乱摆的东西叠放好来,遗弃的角落收拾好来,多余的东西清理走,渐渐地,安静下来,迷失在自己的那一方寸小确幸里。




小康医话


疫情下信息繁杂,很多人也都是宅在家里,特别容易引起所有人,包括很多慢性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增大,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和防护呢?下面张大夫提几条建议。

毋庸置疑,很多的朋友,因为过度关注疫情,看了很多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于是产生了焦虑和恐慌的情绪,这能理解。甚至某些慢性病的患者额,因为过度焦虑,休息不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病情波动。其实,这些情况我们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您真的产生了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张大夫建议大家要慢慢学会在这段时间里充实生活,可以考虑少刷手机和少看新闻,这样就能减少各种信息对您精神的影响。同时,并按照下方的“四字真言”来保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都有助于保持免疫力:

1、稳定情绪:尽量减少接触相关信息,因为当内心情绪波动大或心理压力大时,极易导致身体免疫力的降低,对于预防新冠肺炎不利。

2、节制饮: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淡水鱼、适量吃油和肉,做到不抽烟喝酒,有助于保持体重和免疫力。

3、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休息好,才能情绪好,才能有好的免疫力来对抗疾病。

4、注意保暖:骤冷骤热,尤其是近期全国大范围降温,可以使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等,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5、酌情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在家中散步、耍太极、做保健操等。合适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分泌多巴胺这种快乐激素,绝对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以上几点“四字真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度这段特殊时期,希望每一个人都健康。


张之瀛大夫


相信身上快长出蘑菇的小伙伴们,跟李医生一样,宅在家里的日子久了,就开始有点焦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李医生给您分析分析。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不仅度过了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而且被按在家里不能外出蹦跶,因此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休(no)养(zuō)生(no)息(die)!


熬夜爆肝

王者荣耀日流水达到20亿元、3000多万网友24小时云监工火神山医院……

有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睡觉多没意思!

“爆肝”听过没,常用在熬夜上网、赶工作、打游戏的人身上。有些年轻人把“肝”当成动词用,形容通宵熬夜打游戏。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不能及时进入睡眠状态,会错过养肝血的最佳时间,易出现肝胆疾病。


废宅躺尸

这个不用多说,又要请葛优瘫本瘫出来遛遛。


心情抑郁

病毒肆虐,糟心。

红会添堵,糟心。

老人垂泪,糟心。

英雄离去,糟心。

2020年,我太难啦!


肝气郁结的体质状态

在上述内忧外患的综合影响下,您的身体很可能处于这种体质状态——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体质状态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舌象多表现为有肝郁线。

左手脉象:弦脉。您会常常处于:焦虑,敏感,烦躁,易怒

胃胀,嗳气

失眠

皮肤痒

渐渐变成别人眼中的戏精

无法自拔,陷入循环。

如何改善体质状态

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花菜、芹菜、薄荷、小麦、茼蒿、九层塔、西红柿、葱、蒜、刀豆、豌豆、甘蓝、海带、紫菜、萝卜、柚子、橙子、金橘、山楂等等。

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饮料:玫瑰花茶、茉莉花茶、薄荷柚子茶。

在家也能健健身,瑜伽、普拉提、拉伸、HIIT、客厅广场舞、敲敲胆经、打打滚……

但要记得按时睡觉。

看看李医生的段子笑一笑


厦大中医李大胖


我是日暮而途远,持续了一个月的疫情导致了全国十几亿人口被迫在家“隔离”,面对无法工作、不能社交的困境,我和大家一样,充满了烦躁不安的情绪,其实出现这种情绪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去化解和疏导这种不好的情绪,不然这种情绪长时间积压不能释放,有可能损害我们身心健康。

为什么会出现心理焦虑

焦虑是我们人类固有的情绪之一,包含有心理焦虑和生理焦虑,它体现有紧张、不安、急躁、忧虑等多种形式。面对现实生活环境、压力和突发事件发生这些客观因素时,就会产生焦虑。焦虑其实体现的原理是人们对于困难和现实威胁的心理自然应激反应。比如,当你工作不顺心、爱情不如意这些无法解决、现实威胁的问题时,心理焦虑就会产生。它和高兴、悲伤、感动一样,是人类面对现实的一种自然情绪。疫情当前危机我们生存,干扰我们正常的工作社交,也恰恰正是上面我们所说的面临生命威胁和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了焦虑。

焦虑的危害

正常的心理焦虑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对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坏处(这里除去了病理性焦虑),一般会随着威胁和挑战的解除而消解,但是如果长期积压的焦虑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会造成严重的情感障碍,时刻惶惶不安、痛苦,甚至更严重地造成生理上的惊恐,胸闷,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那既然了解了焦虑的产生原理和危害以后,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化解和消除焦虑。

化解和消除焦虑

  1. 端正心态: 既然说焦虑是正常的情绪情感,那我们就不要过度恐慌,不要被焦虑所影响,保持自己的积极乐观心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重中之重,可以陪伴家人,在抖音上拍拍小视频,在西瓜里看看感人的优质电影。
  2. 身心放松:我们可以到多做一些深呼吸,吸收一下新鲜空气,深呼吸可以抵抗不安和焦虑,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运动中人会释放一种内啡呔,这种物质可以使人持续镇定愉悦,调节神经活动。
  3. 转移注意:平时我们忙于上班、上学,抱怨没有精力去放松,去发展兴趣爱好,刚好我们可以趁着这个长假去读书、按摩,沐浴、听轻音乐、品茶、练书法、下象棋。做我们平时想做但没时间做的兴趣爱好,既化解了焦虑,也增长了技能。

要坚信疫情和困难总会克服,因为我们有一大批吹哨人和一线工作者日夜奋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听从与遵守,化解自己的焦虑,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准备随时返岗工作。

————END

感谢阅读,我是 , 关注留言交流,倾听情感寄语。

更多优质文章点击👆【关注】 ,也可以私信我。


日暮而途远


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因为我之前一直在一线工作,后面因为自己肺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在家休息了。当时除了感觉焦虑烦躁,还有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心,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从这种负面情绪里慢慢走出来了,和你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

这段时间出现这种焦虑烦躁的情绪很正常。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又没有具体的事情可以做,人际交往几乎为零,人的心理可能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异常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进展,大家会对疫情产生恐惧,害怕自己或家人也感染上,会有一些胡思乱想,这就又加重了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所以,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有,不要给自己一下子扣上焦虑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的帽子。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结合自身经验,有以下四点亲测有效:

一、减少刷手机新闻的频率。

现在是信息时代,打开手机新闻,大量的信息铺面而来,很多信息都是关于肺炎疫情的,有官方的,民间的,正面的,负面的,看多了自身的情绪也会像坐过山车样忽上忽下,时而感动,时而痛苦,时而害怕。如果您已经出现了烦躁焦虑的情况,建议少刷手机新闻,比如每天固定几个时间点关注疫情的进展,其余的时间就放下手机。


二、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其实这段时间是很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我们上班族。可能很多朋友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难题或者不擅长的地方,每次我们都会心里想,等我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一下。但是真正到晚上下班,或者周末,我们的生活又会被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填满,很难抽出时间学习。现在不一样了,整块的时间,是学习最好的时机。

并且学习过后,会让人觉得过的很充实,很有意义,会让你变得快乐(起码阿丹自己是这样的感觉)。或者你喜欢刷剧、玩游戏也是一样的,但是追剧、玩游戏可能会让你有浪费时间的感觉,会觉得空虚、内疚,所以可以和学习结合起来,效果最佳。


三、坚持锻炼身体

自己下载一些健身软件,在家里做几个俯卧撑,平板支撑,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些物质,让你变得快乐起来,更何况你看着自己有型的身材,自己也会变得很开心。

四、坚持每天洗脸、定期洗头发,洗澡,整理房间

很多朋友一宅在家里就每天脸不洗,头不洗,房间里也乱糟糟的,自己每天无精打采的,这样也会使心情变得很差,坚持每天洗脸、定期洗头发,洗澡,整理房间,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亲测有效)。


最后阿丹祝您能早点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加油!


医生阿丹


疫情 期间宅在家里,感觉到焦虑烦躁

疫情 期间宅在家里,感觉到焦虑烦躁那是正常的,

因为一个人每天必须是要有事

做的,一天俩i天还可以。时间长了就不行了,人是属于动物,动物动物动起来才叫行

既然赶上这些疫情,那就没有办法了,必须相应国家号召,全力以赴这场灾难,

做什么可以化解这种情绪呢?

1 少看手机、多读书

“对于必须外出的人,心理压力都比较大。有些人可能情绪受影响比较大;有些人可能认知受影响比较大,大量信息反复刺激导致注意力、记忆力都受影响;有些人可能行为改变比较大,逃避本来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失眠、胃疼、腹泻等躯体反应。”陈雪峰表示,这些反应大部分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觉性。如果情绪压力大,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如果认知压力大,应当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少看手机,多读书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如果是行为方面的变化比较大,应当提醒自己及时调整。

2 少出门不聚会、在家锻炼思考人生

目前,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尽量做到少出门、不聚会,这是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方式。但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适。如何调整生活方式,陈雪峰有几点建议,概括为五个一。

3 制定一个计划

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2.钻研一件事请。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3.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4.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5.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普通公众——三大调整原则需牢记
对于普通公众,如何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陈雪峰给出了三大调整原则: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
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天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时间;


2.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温;

3.调整生活状态,按日常生活规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作息规律;


4.找到信赖的家人、朋友聊天,通过微信、电话、网络联系;

5.放松训练。如果感到不能放松做一做深呼吸、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做一些平时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保持身体健康,利用这次待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原来没时间做的事情:如读本小说、追部好剧等;


三毛带你看农村


🎀为什么宅在家常常会有感到焦虑烦躁的感觉?

疫情期间宅在家,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规律和节奏。

原本该上班了,到点睡觉到点起床,什么时间做什么 井井有条。

现在宅家里,到点了还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起来就是11点。

“晨起懒梳妆,日晚倦倚床。不觉冬又至,无意理新窗。”

——《思君》

①在我们没有规律的生活里,睡觉起床,甚至洗头护理和打扮都变成不重要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看到你的状态。甚至慢慢的会不知道时间的流逝。恭喜你,提前感受到了退休人员暂时没事做的状态。

②再加上日渐逼近的疫情,是不是旁边有发现了一例?网上的谣言不断,会发现自己慢慢有了类似洁癖,感觉一出门就都是病毒了。最近和顾客沟通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这么吓到自己,特别是呆在家里家里的阳光不充足血清素不够还会有抑郁的状态。

没有产生价值的状态,是很容易让人厌倦的状态,没有前进动力。

当然也有有目标并且愿意努力的人儿,这可是可以好好做自己事情的时候呢。

🎀做什么可以化解这种情绪?

因为人相对是短视的生物,那就找一些自己喜欢愿意去做,并且短时间可以看到效果的事。

例如画简单一幅画,学习做一个美食,或者因为这次来势汹汹的肺炎意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开始慢慢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也可以练字,看每个人的喜好了。

那我在家里做了什么呢?或许可以给你一点想到噢😘

🎐1.开始学习下厨,平时都是家人做饭我吃,这次换我来服务一下家人,每天可以看看家里有什么食材,看看食谱,做好吃的给家人吃。当然作为营养师,要搭配好食物的结构哦。

🎐2.把每周两次的运动加到每天一次,每天定时运动一个小时,让我意识到,该到这个时间点了,要准备做什么事情了。

🎐3.每天和我的顾客聊天,看看她们在这期间有没有遇上问题,还可以讲解一下知识,既然有输出的需求,我就会更加容易去留意周围的事情,包括时间包括我要做什么。

🎐4.思考+输出,可以整理思路,有点惭愧的是,我是在后半段才开始的。

那在这个假期里面除了日常的活动,你做了什么呢?你会有焦虑的感觉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