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吴语区的人听到吴语是什么感觉?

涂山雪玖非


非吴语区来吴语区跟听天书差不多。就算吴语区本身差别也非常大。江南常州和无锡口音相近,因为无锡以前归常州管辖。常州府管辖八县吴语相近。苏州和上海口音相近。基本上从常州到上海一条线上的人基本上都能听懂对方说的。浙江口音变化也很大。宁波靠近上海差不多口音,越往南变化越大,基本都听不懂。江苏越往北口音变化也很大,基本苏南听不懂苏北话。苏北也同样听不懂苏南话。总之就是吴语区的方言隔一个镇口音就有变化,从北到南几十种。


家乡常州


俺是胶东人,一九九八年春天曾去过无锡,苏州,上海旅游,

听到当地人说吴语,沪话,几乎一句没听清楚,

当在购物,吃饭,及询问管理人员事项时,

对方说几遍,我也听不清楚时,

干着急的!

可这些人丝毫不在乎,态度挺不好,商贩店铺还宰客!

曾在紫金山天文台幸遇一位老科学家,主动热情为我讲解天文知识,

可说的也是吴语,

我几乎大部分听不清楚,真觉遗憾!

记得在上海坐公交车,一位年轻俊俏的女售票员,体谅我们,

用标准普通话给我们报站解答,我挺感谢她的!

看她娇小苗条的体形象江南人,

但看她脸相线条特点,估计可能是北方人,

我国方言有地方文化价值,

其中吴语是很有特色的!

只是方言差别很大,交谈起来也挺有障碍!

庆幸有统一的汉字,和统一的国语普通话,

得以保障国人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祈祷]


龙云思乡


6年前来苏州上大学,听到的第一句苏州话是公交车上的“恣意乌贼随森物品,总黑门户促”,当时结合上下车环境猜到了大概意思是:注意个人随身物品,从后门下车。初次听这句话相当喜欢,吴侬软语就算拿来作提示语,也丝毫没有严肃和紧张,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温柔。

后来实习的时候租了个房子,每天下班吃腻了外卖,决定自己做,但是每天班车到附近的菜场已经晚上7点多了,好多摊主已经打烊,有幸认识了一个卖菜的苏州阿姨,她的摊位总是最后一个走,后来我和她商量,能不能每天帮我搭配好菜,我晚上直接来拿,本来我以为这个要求已经非常麻烦她了,毕竟她要照顾自己的摊位,还要帮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搭配菜品,而且有些时候我加班吃公司食堂并不能按时过来甚至会放鸽子,但这个阿姨依然爽快答应了,并且每次都会换着花样给我留菜,而且每天的袋子里面一定有几个剥好的大蒜和小葱,有几次甚至自己这儿没有的菜,从其他摊主那儿给我买齐。说实话,每次我从来都不问价格,她说多少给多少,而且好几次我跟她说每天卖不掉的菜随便给我装几样就好了,没必要换着花样,结果她不同意,说小伙子吃饭要换花样,要每天不一样,要精致,哈哈哈。记得那段时间生菜紧缺,经常早上就被抢光了,可是她知道我喜欢吃生菜,依然一隔一天给我留好,即使其他顾客想买也给我留着,哈哈哈。后来我结束实习,念研究生去了,告诉她不用给我留菜了,她笑笑对我说了句:小斧子再会哦很。

时至今日,依然觉得很亲切。


John


我杭州临安乡窝宁。我老家方言差不多是杭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的结合体,当然说闲话肯定没有苏州话那么糯。在杭州多年。也去过浙北宁波绍兴湖州,上海。苏南一些地方。基本上都能听懂个十之八九。会说点杭州话和上海话,也会说临安话。所以在浙北苏南上海一带一听他们说了吴语闲话,总感觉是自己人,家里人的感觉。反正就是很亲切。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算不是不是本省的江苏和上海也会觉得是自己老乡一样,表嫂绍兴柯桥宁,所以我也会说一点绍兴话,在萧山,滨江呆了很长时间的我,由于萧绍一家亲。基本上萧绍一带包括诸暨那边都能无障碍交流,萧山本地人还分什么上萧山下萧山,在我看来语言略微不同,但也不影响交流啊,临安隔壁的德清,长兴,富阳,桐庐也能全部听懂,偶尔也会说一点。杭州地区就听不懂淳安话和建德话,感觉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和吴语不在一个频道上[捂脸]一点都伐搭噶。记得第一次去上海玩的时候,在超市买烟,我用家乡话说要利群,那个收银的上海老阿姨竟然用上海话和我交流了起来。她一开口就说我是浙江人,还问我小伙子来上海干嘛什么的。我说来玩,他也介绍了几个上海比较好玩的地方给我。我能听懂,也用了我的洋泾浜上海闲话回了几句。毫无违和感。就是那么的亲切。就像见到自己家里隔壁邻居的阿姨一样。


期许38579298


二十多年前,我曾两次去过上海。上海人给人的印象是精致、小资,骨子里都透着一股闪闪发光的时尚感和精明味道!那一口上海话要是从上海女子嘴里说出来,听着软软糯糯的,十分舒服,真是美妙极了!但是你根本就听不懂她在说啥。

后来,我们住的地方来了户新邻居,男的姓姚是地道的山东人,女的姓曲是上海人。可能因为邻居都是山东人的关系,所以这位上海女邻居讲话时尽量都是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只有在两口吵架发脾气时才讲上海话。

时间长了,邻居们也渐渐对她的“上海话”也有所了解。例如:我们不叫我们,叫阿拉。你不叫你,叫侬。吃不叫吃,叫错鸡。厉害不叫厉害,叫结棍。昨天不叫昨天,叫昨么子。婆婆不叫婆婆,叫婆阿妈。鹅不叫鹅,叫白乌龟。蟋蟀不叫蟋蟀,叫财节。知了不叫知了,叫野乌只。玩不叫玩,叫白相。脑子糊涂不叫脑子糊涂,叫拎不清。脑子坏掉不叫脑子坏掉,叫脑子瓦特了。



半个南山人


12年前刚来上海,进一个厂上班,带我的师傅和另一个女得都上海本地人,每天都听她俩聊天拉家常,一句都听不懂,就听阿拉阿拉的,很是奇怪就想到底是个什么词使用率这么高,回去赶紧问朋友,朋友告诉我就是“我们”的意思,就觉得这上海话跟普通话真是一点都联系不在一起,经过这么多年基本能听懂了……^_^


土土104903526


吴语地区有时候交流起来都有一点困难,高一时候新来的历史老师老师是苏州人微胖的大美女,刚大学毕业吧,同桌无锡阳山人,普通话渣的无法形容,我充当翻译官😓😓😓


大叔26441818


同属吴语区,其实六里以外就不同音。就上海而言,浦东浦西不一样,城市农村不一样。给大家讲个我自己的故事,我随父下放到嘉定,普通话“推车子”市区沪语发音“太车子”嘉定发音“偷车子”刚转学到嘉定其实他们想照顾我,让我去“推车子”这样比挖土的活要轻松点,但他们说得口音就是“偷车子”我误解了,以为他们让我去偷车去,我回了他们一句:你们为什么不去偷,大家回答偷车子不是省力点吗,到后来弄明白哈哈大笑。你不要说北方人听不懂,那完全正常。一个四川应聘来的大学生问我,那些老师傅说得“慈告漆”是什么材料?我说就是“乳胶漆”呀,嗨……简直把我们蒙圈了。


碧波垂柳


说个事,我有个安徽靠北边的朋友,已经在金华呆了十年,他说金华话他大多数都听得懂,但是不敢说,不会说,怕出洋相。之前还遇到个人,也是在金华呆了十多年,一口金华话让我一直觉得他就是金华人,直到他告诉我他是桐庐的。


阿拉学英语


哈哈哈……

现在回答问题都喜欢带图片吗?这是什么流行潮啊?

记得有人曾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刻——吴语就连吵架都像唱歌一样好听。我的天啊,所以我定了一个小目标——等我儿子长大了,叫他找个讲吴语的女孩做老婆吧!毕竟没有吵架气氛对家族和睦大大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