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清人的“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似乎把人們的思維凝固起來,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模式,人云亦云,卻不知誤了多少水墨的英雄豪傑,筆陣中的壯夫驕子,有的人還以為宋人尚意自五代楊瘋子始,諸位就是按清之古人一個謬論而理解中國的書法歷史現象,自清之後,代代如此,書法之道路辨別不明,岐路叢生,很少有敢於破此魔障者,包括臺灣的學者。何以有此言呢,我們還是從三大行書說起,世人公認的三大行書《蘭亭》、《祭侄文》、《黃州寒食》三帖,為三個時代的行書經典,你能用一個字來說一個帖的本質嗎?能以韻說《蘭亭》,以法說《祭侄文》,以意說《黃州寒食》諸帖嗎,絕對不能。此三帖光彩照人正是因為法、意、韻三者齊備,而非缺少某種因素。法是無規矩不成方圓,理解容易,意是意態,意趣,意味,其中的消息含蘊,情感的奇妙東西的展露等,它與文學性與哲理性還有禪意性相關,個人的天賦均包含在其中,韻則更奇妙,因法之齊備而參以意蘊,因二者的因素而使書跡散發一個天然難以言說的氣質,韻味。他們三個人都不是書法家,亦不是書法協會的主席,也不是名譽主席,那個時代,未有言“書法”只有言書,字,墨,很少有兩字聯說的,而且他們的身份是將軍,官員,或者士人,這是他們真實的身份,所以他們的墨跡,其實是個人的事,與官府無關,一任性情的展示(與官府相關的是正正經經寫給皇帝的奏摺與官府文書之類,不包括所提三帖的那種風範的作品,今天因為有電腦,根本用不著用筆來書寫官府文書了)。

晉人並不少於法度,縱使在書風(由篆而隸,由隸而楷)流變中,法度從來就是必備之能,王羲之小楷比如《黃庭經》,《樂毅論》完成楷書的演變,除去鐘太傅的楷法隸味,小王獻之之小楷《玉板十三行》更是爐火純青,法不具備嗎,為何不說晉人尚法呢。我個人覺得所謂的宋人尚意的“意”就是文學性,而晉之大王的《蘭亭》一文,其實亦是不朽的美文,而且充滿哲理的沉理,人生的感嘆。也就是說宋人的意,在晉代風流中就存在了。那麼較晉人晚一點的唐人就只是尚法嗎?我這裡先放過顏尚書而說李白,說杜牧,可以說甚至先放過了放縱的張旭、懷素等人,這些充滿浪漫激情的草書大家,意與韻充滿的癲子。

李白杜牧兩人的書法事蹟《宣和書譜》有記載,但同樣略過不說,只說他們存世的書跡《上陽臺帖》、《張好好詩帖》,李白是想兼濟天下的人,杜牧是地方官,在唐詩文取士的時代,除了詩文外,字寫得好亦是一個起碼的要求,也就是字至少得法度具備,為此我把曾經寫過的兩篇對於《上陽臺帖》、《張好好帖》粘貼如下,以便理解我要破的“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魔障:

其一《李白書法(上陽臺帖)的雲煙氣象》

在書法史上,鮮有李白的地位,原因是其書名為詩名所掩還是真跡流傳太少,應該是兩者皆有之,目前所知李白的真跡,僅《上陽臺帖》孤篇。而且有點雲煙漫滅,字跡不甚清晰,這個效果,也許是更能符合李白那種仙人逸態的風神氣度,本來李白如同太白星下凡一般,又好飲酒,作派不俗,一生的傳奇逸韻使他的詩文書法均會蒙上一種神奇飄渺的色彩,加上時代的雨洗風磨,字跡的漫滅如同字如物象,有的隱在雲中,又的現在目前,成為大自然與唐代詩人天合之作。有的人是天然的書法家,如同有的人是天然的歌唱家,比如劉邦,他的《大風歌》就是天然的王者之歌,發自本來的充滿底蘊的聲音,而他平時看來又象文化不高的草莽或者痞子,就是這樣不看好的人,能發出不凡的歌聲: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歸兮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如果說劉邦的歌沒有技法,不專業,那世上真不知什麼才算好的歌詞了。

唐朝那些詩人的墨跡留下的太少,米芾說過畫九百年黯然失神,書法亦然。那幅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二千年如昨日一般的新鮮,那是時代被封存,如洞中方七日,人世已千年那般的感覺。李白的墨跡不僅僅是書法本身的技法問題,而是書外的功夫高過其他的書家,故他自負地說:歐、虞、諸、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李白是一位有兼濟天下之志帶劍俠客,是一位常年行走四方,長嘯短吟在風月之下,豪氣滿懷的才子,有不凡的含蘊盤恆如胸中,發而為詩則不凡,發而為書同樣是不俗的,故想到林散之常書的那句:“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正是李白的寫照,其字不在“極習”上較短長,只在氣度胸襟上比高下。而他的四言詩句:“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如同其為藝的理論一般,書法是抽象的展示,不僅僅是自己寫詩時同時是練習寫書法,(古人沒有電腦,也不用硬筆)毛筆加稿紙隨寫隨入詩袋,李白作詩之多,如同中醫師寫藥方那般的練習,全在無意之中,技法的練習承天然的作派,此便是李白的老到之筆,故其書法無意如佳乃佳。

《上陽臺帖》儘管是孤品,足矣,一斑知全豹,那裡面有陶景弘的白雲情懷,有謝安的東山逸興,有明月相邀,夢有天姥的追憶,在其線條的運行裡,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明快流暢,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顧盼徘徊。一生磨難的詩人,浪跡天涯久了,筆也老了,心境也老了,所見也豐富了,自然“清壯可窮”,其書法的境界聯想,同樣是“山高水長,物象萬千。”視覺的聯想豐富而不可窮盡。書法與書道,一字之差,意義是有區別的,前者重技,後者重道。然而道不可言說,會心在自己的靈感與悟性,一個人在人世間行走久了,閱歷深了,一切就水到渠成。

其二《杜牧(張好好詩帖)--風流浪漫的性情展示》

唐代詩人書法,傳下來的鳳毛麟角,李白有幸留下《上陽臺帖》,賀知章留有章草《孝經》,杜甫則未見跡傳,但晚唐的小杜:杜牧卻留下《張好好詩帖》,以墨跡展示唐之風流遺韻。杜牧是唐朝的官員,卻性情浪漫風流,有一回一地方上賢達設宴,故意不請為官的杜牧,杜牧卻不請自來,十分的逗人。作為詩人,十分的好色並沒有什麼不光彩的,是真性情的袒露,當然,他對於所愛的人是十分的真摯,沒有半點假,只是有時難盡如人意罷了。詩中的豔情讓人快樂,不能相聚的結局讓人傷感,此一切都通過抽象的線形展露出來。書此帖時,情感的真摯總是溢流全章,豐富飽滿,筆底波瀾中含醉意。作為詩人,書法是餘事,故詩人書法往往無意如佳,卻反而習氣全無,中含稚氣而法度並不失卻,姿態橫生,奇詭生動。下筆時元氣充沛,真宰上訴,此與詩人的氣度學養分不開,一個兼濟天下的才子,雖處晚唐,無力回春大唐的弱勢,但總還是不斷地歌詠歷史的陳跡,歷史的過往,長嘆以平憂心,當然,杜牧熱愛生活,愛戀美妙女子,是男人本色,但杜牧是清雅斯文的官員,不虛假做作,也是詩文書法成功的原因。

此兩篇短文以流傳墨跡說唐詩人的書法,這裡面就說到了書法的文學性,它的“意”,以及它(墨跡)所散發的韻致。他們寫這些與官府文書與奏摺不同的個人色彩的書跡時,心靈的自由與抒展,精神的解放與飛揚,全在這些合於法度的字象陣裡。時代的變幻,英雄的才華無法展示,那麼古人在詩文筆陣中圖慰藉是十分自然的事,而且能夠獲得心靈自由解放,放鬆安逸的就是行、草書,所以能夠展示法之“外”的“意”與“韻”亦是此兩類書,由於更多的書跡出土與海外的書跡影印出版,我們的視野更加的全面,從隋朝的書跡《隋人書妙法蓮經》(現藏於上海朵雲軒)帖中我們可以領略隋朝的楷法已經到了極致,無可復加,唐朝那些官員的楷法,還是有點意趣的少少許的參入,不若隋時一些無名的抄經者的筆跡法則森嚴。當然對於書法,法則是不可少的,但縱是歐陽詢者,他的行書同樣不少於“意”可“韻”,象他的《張翰帖》,不也就表現了這個公認的楷法大師,個性自由放縱的一面嗎。李邕的行書同樣是尚意與韻,而且把這種風尚推到一個高度,並且運用碑石來展示自己的風采,李邕不僅書法光彩奪目,他的文章亦是一流,在《麓山寺碑》中的開篇雲“夫天之道也,東仁而首,西義而成,故清泰所居,指於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動,嶽鎮而安,故耆闍所臨,取於安定者已。”氣勢何其恢弘,文與跡合一時的感覺,較之書家抄寫他人文字的感覺要融合得多,天人合發而無間得多,所以傑出的書跡多在其文學性,也就是它的“意”,由“意”散發的氣韻之生動。所以右軍(羲之)為龍,北海(李邕)為象,兩者為行書之高峰,法、意、韻三者均具備。

也就是說唐不僅尚法,亦尚意與韻,如果說張旭與錢僧懷素在意態與韻味上特別地縱橫有致,但他倆法度同樣森然隱含,張旭的《郎官帖》展示了他楷法嚴謹的一面。所有傑出的草跡,用真法為之,正如孫過庭說的:“圖真不悟,習草將迷。”所有傑出草法大家首先是楷法了悟者。而所有的草法大家,展示的跡法而外意與韻齊備。這樣我們再說顏真卿不僅是楷法的變法者,莊重的顏體可與大王名氣相高,他的情感展示的行草書,與晉之諸子,無有區別,一樣的任運自如。或者他在廟堂是一個樣子,在家與山林則是另一個樣子,不少於晉代風流,並不象李白說的那樣全成古丘,仍然連綿在中國的士人血脈中,連綿到今天,自然不少於宋代的諸子。

那麼宋人不尚法嗎,回答同樣是否定的,宋人尚法,無規矩何以成方圓,歷代的中國人,代代都有聰明者,自然不少於宋人,蘇軾的楷法,集二王與顏清臣兩者,米芾的楷法,在寫給太皇太后的文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黃山谷的小楷更不用說,三蔡的楷法功底,同樣是下不得地,宋人尚法,毫不含糊。

但是歷代的書法,不僅只有三個元素,不僅是法、意、韻,恐怕還有更多的元素:逸、妙、神、淡、散、虛、空等無盡的意味,很難以法、意、韻三者限定。不同時代的人在不同的時段的變幻同樣難以有一個清晰的現象呈現,歷史就是處在煙雲中,不僅人生的歷史,藝術的歷史亦是如此,我們不可以過分的明晰解說歷史的跡象,自然包括墨跡,只能大致的把握它,獲得基本的印象,而不是片面部分的印象。

附文章《天下三大行書的成因》

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成了行書排行前三的定論,想想書法行書名跡傳世甚多,何以以此三者為大,說到深入的一句話就是心畫天人合一的最好境界,這個境界不是歡樂佔多數,而是苦多樂少,寫者瀉也,無任是輕快中陷入思索,還是戰亂中親人的天人分隔,抑或是人生失意的境遇,那種真摯的情感都會心手在紙面得到完全的契合。三者所有的紙面上都有塗跡或者點去,非正式的文稿,沒有正襟危坐的拘束,一任自然的情感渲瀉,象蘭亭從雅集的短暫歡樂後陷入人生哲理的沉思,從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到死生亦大豈不痛哉,內心流暢的思路隨筆尖起舞,行雲流水的過程中有小小的阻滯,形成圈去的汙跡如太陽黑子而不掩其整體上的光芒萬丈。祭侄文稿由於沉痛的情感充塞而瀉於紙面,難堪的思路使其塗跡甚於其它二帖,不時地圈去,到底的意難平,被真實地記錄在紙面,藝術的美是一個整體,不僅僅是一個紙面空間的整體的合一,還有情感與筆尖的契合,自然真摯,是遠於名利場而一任真情渲瀉的凝固,滿紙雲煙是什麼,一個個千年前古丈夫心理情感的真實記錄。這些古丈夫總是以兼濟天下的胸襟,沉湎於書寫的技,也不知寫破多少筆,染壞多少清池,終於是有一次與神契合的機會,而且是相當完全的與神靈契合的機會,這個時候的古丈夫,書寫名跡時,已經忘記自己的存在,是神的附體,創下天上方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跡象(書法作品當是墨象)並傳達給人世間。蘇軾的藝術理念向來是無意於佳,行文與行筆尚行雲流水者,看看那倒苦水的黃州寒食帖,時大時小的字跡表明其心緒起伏失衡,仕途的險惡摧折他的內心,而這時又是清明寒食的傷心日子,更增一種失落與愁緒。情感的深陷限制了書跡者對技的過分執著,更多的進入:“道”的層面。所謂“文以載道”是也,而書跡又是載著文(墨象、形跡、線條),無為方可有為,無意方可有意。也許書法的最高的最精深的理論,只能從蠅頭老子五千言中去尋找,也許只有反覆的讀它才能找到。從技到道,崇尚自然,如高明的奏刀者那般,才會進到一個無上的境界。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書法守好“法、意、韻”,萬無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