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亲生父母对儿女还有两样区别对待的?

Spy衛形g


这个我最有资格回答,首先抛去兄弟姐妹的可能,也抛去说父母不好的道德绑架,我是独生子女,对待外人和对待亲生儿子都好,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她不管和你是什么关系都是独立的个人,除了老婆,和你是一起生活同步思想,你的上一辈无论从生活,文化,思考能力,护家觉悟都不如儿女却还一副教育人的态度,结果就是这样无论是独生子还是多个兄弟姐妹总不会公平,她有她的想法,肯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


睁眼瞎话评论员


我的妈妈就是,对我和我弟弟是明显的偏向于弟弟。

我现在结婚了,弟弟大学毕业刚工作两年,还没结婚,有一个在谈的女朋友,家里房子,车子,都给弟弟准备好了,可妈妈还不满足,整天在我面前说家里没钱,想给弟弟再买个房子,让我出一部分钱,可是我压力也很大,况且我结了婚一直在家看孩子根本就没有工作,她从来都没有问过我过的好不好,缺不缺钱,就连孩子满月礼的时候,她为了面子好看,当着大家的面给了孩子一万块钱,过后又找我要走了。

其实我小时候感觉妈妈对我挺好的,自从结了婚以后,感觉慢慢就变了,什么事情都偏向弟弟,可能在她的观念里面,女儿结了婚就是外人了吧!过的好坏跟她没多大关系!感觉真是好可悲!


潇湘红玉影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问了正在做午饭的妈妈,妈妈说了很多,大概归纳起来就是下面三点: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重男轻女

2、个体差异,总有一个更得父母的心,更乖巧懂事,让父母喜欢,或者学习工作更出众一点。

3、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总会有一些偏爱,毕竟心也不是长在中间的。

说一下我的情况,我还有一个小我七岁的弟弟,弟弟14岁就已经非常高大了,学习成绩一般。我自以为父母应该是更喜欢我一点的。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都很好,父母都以我为傲,高分考入重点高中,高考也考进了不错的重本,尤其是在我高三那年,在家基本是只手遮天的...父母事事都依着我,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爸爸妈妈尽自己所能给了我最好的生活条件。

父母很辛苦,所以我上了大学尽量不问父母要生活费,父母也支持我去旅行去开阔眼界,我总觉得很对不起弟弟,这个家里好像只有我一个人活的最轻松,可以到处游山玩水,作为西北内陆山区的孩子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正是因为这样,我也会觉得对弟弟有所亏欠。

因为我比较瘦,而弟弟有200多斤...所以家里好吃的也都会留给我,消费习惯上,弟弟从小基本不会问父母要零花钱,物质欲望也比较小,而我相对就比较大手大脚,零花钱也会定时发放,也不知道父母是不是信了穷养儿子富养女的道理...

无论如何,父母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因为是家中长女,责任自然大一点,希望我可以尽快经济独立,给父母和弟弟更好的生活和条件。


发声青年


五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太正常了,看看我家的故事,你心里就会有些许安慰了。

那是一个不幸的日子,一个本不应来到世间的小生命却不识时务的来到人间,她的到来,带给母亲的是一阵昏天抢地的痛哭,带给父亲的是在村里更是抬不起头来。带给家人的是绝望。“怎么又是个丫头,我命怎么这么苦啊!”妈妈的痛哭引来村子里人的怀疑:莫非生了个死婴?当然也正是这样的痛哭又给我的人生带来转机。

我来到人世间的第三天又是个幸运的日子,那天父亲将我如约的抱到一家贫困家庭中去换他家的第五个儿子,同样是出生三天,我足以八斤胖乎乎的,也正因为我在娘胎足够大才被家人认为此胎与前两胎不一样,便肯定这胎是儿子,因为这样的想法我才被误生下来,那个被换小男孩皱巴巴的才两斤多。虽说父亲第一印象有点不舍这斤两上的亏。但人家多长了点就是值钱。父亲将我放到床上,抱着人家的儿子狠着心准备离开,一切那么顺其自然。离开的一刹那,父亲最后一次瞄向我,他居然看见我向他笑了,这一瞄又让我重回自己的家。现在想来:三天的娃怎么笑?这也许就是血浓于水吧。倘若那天我真被留下,估计是他家的童养媳了。回到家母亲对父亲又打又骂,父亲只说了一句:出生那天你哭得全村人都知道咱家是丫头,咱俩别再自欺欺人了,好吗?!

小时的我特乖巧,从不乱哭闹。在我出生后的第五年我家的好运终于到了,我妈又生了个小弟弟。家里终于有了久违的欢笑声。到此时,我和二姐才有了自己的大名。从此我家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家训:弟弟若有三长两短,三个姐姐全部活埋。本着这条家训一家六口倒也其乐融融。





徽州小雅


我的父母是各偏一个。

爸爸更疼姐姐,妈妈更喜欢我。我和姐姐、爸爸处的一般,但和妈妈关系融洽。用我妈妈的话说“你和他们犯相。”因为,爸爸、姐姐属虎的,我是属羊的,妈妈属牛的。

个性上,我姐能说会道,我比较沉默。但父母都知道我更实诚,和亲戚朋友我更能处的来。但是,我为人冷淡一些,我的原则是和人相处,吃点小亏可以,大亏不吃,但是绝不能占人便宜。姐姐比较计较,和我生活态度有很大出入。这也说不上谁好谁坏,各自立场不同,为人处世又怎能一样?

父母偏向也不是很明显,大方向不会出格太多,有些考量也会说到明处。可能就结果而言,我算是有点吃亏吧!父母也对我表达过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亏欠。我其实内心没很计较,只要父母安享晚年就好,争什么呢?虽然我条件差姐姐一些,但是也不至于很差,父母能有多少东西?她想要就要吧。只要父母不生气,整个家庭不叫人看笑话就好。

人家说,家和万事兴,只要不大起大落,不至于为一些琐事争执。反正,谁也不傻,人人都有一本帐,父母在,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那就看合不合的来吧!

父母心里也有一本帐,人人都有私心,自然更偏向条件好、能力高的孩子,因为老人家可能觉的依赖好条件的孩子,自己晚年更有保障。只要不是啥大是大非,我们就不要怨父母了,怨就怨自己没本事,给不了父母安全感。

十根手指还长短不一呢,就算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因为长的位置不一样,待遇也会有差别,看清楚了,就啥也明了。


木鱼千生


有的人说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造成的。我的观点是旧社会流下来的遗毒。我举例来说:我家里我是唯一男孩,上有三个姐,下有一个妹。父母亲对待家里小孩平等对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过生日!从小过生日,煮俩个鸡蛋,每个小孩都是俩个鸡蛋。所以,我从小喜欢过生日!别人家的小孩我就不知道了。


吴雷超


其实父母对哪个孩子都爱,只是爱的方式有不同,我家姐弟两个,父母表面看对我很好也温和,对弟弟表面冷一点,但实际是父母希望弟弟对父母表现更好一些,有点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让弟弟不要忽视他们,有啥事不要忘记他们。


新新工作室135


题主你好!

新春快乐!

回答: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我认为是这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生儿育女,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心愿。

对儿女有两样区别,对待,生活中也普遍也不奇怪。谁都喜欢乖孩子,那个听话,勤快,好学,上进,脾气好的儿女一定受父母喜欢。反之不喜欢。

话又说回来了,作为父母,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碗水端平。人都是慢慢成长的,对孩子教育要用引导的方法,而不是指责。

要用赞美的方法,而不是打骂。

父母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不要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给孩子说话要用恰如其分的词,比如,孩子想花钱,父母又没给他(她),恰好看到家里有钱,就顺便拿了,花了,父母知道了,肯定不开心,因为没有通过父母呀。有教育方法的父母一定会说:孩子拿钱要告诉父母,下次要注意哦,需要用钱,父母会给你的。

同样的事情,没有教育方法的父母会说:你干嘛偷父母的钱呀?打死你,看你下次敢不敢再偷了?用了一个偷字,在孩子心灵上一辈子种下了阴影。

所以说教育人方法很重要,父母教育孩子,要想给他一杯水,自己肚里必须要有一桶水。ok

我也浅知,简单写到这里。


红楼有梦321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挺多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呢?小面给大家分享个小故事吧。

A同学,家里有兄弟两个,他是哥哥。从小父母做生意,很少照顾他们生活起居,他们差不多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因为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们。稍有不对,就是一顿暴打。A作为哥哥,经常挨打,有时候打得特别惨,打的次数多了,也不敢回家了,经常逃学,越逃学越挨打,于是早早辍学了……弟弟看哥哥经常挨打,于是话都不敢多说,一门心思读书,父母也就不怎么打他。后来弟弟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了,哥哥也成家立业了。父母年纪也大了,心里却总觉得亏欠哥哥,小时候打得也确实有点离谱,于是什么都比较帮哥哥一点。还好兄弟两个感情比较好,哥哥反倒开导父母,有空时也要多去帮弟弟照看照看。

我觉得孩子眼里的父母区别对待,可能有时不是孩子们心里想的那样。相信做父母的,每个孩子都爱吧,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快乐奇瑞阳


就我所观察到的大概有三种情况:

一是重男轻女,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譬如我在家里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角色(好在我不大在意),这是传统意识,没办法,需要历史的消磨。

二是其出生时使母亲受到了大痛苦,譬如《郑伯克段于鄢》里面的郑庄公窹生,窹生就是胎位不正导致难产,所以他的母亲就打心眼儿里讨厌他,转而溺爱他的弟弟,最终导致兄弟失和,庄公杀死了弟弟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庄公对弟弟的狠心咒语。

三是生下来无暇顾及,寄养别处,及至长到一定年纪收回,便处处看他(她)不顺眼,因为不是照自己心思育成的。我一个学生,就是小时候被送到上海农村奶奶家,学龄时回北京,被父母种种看不惯,老是被打的鼻青脸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