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自媒体和直播带货区别?

博文健身分享记


一、直播带货真的火!

别跟我说你不知道直播带货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我就要骂人了。

今年天猫双11预售首日,有1.7万品牌采取了直播,多款品牌单品通过直播引导预售成交破亿,雅诗兰黛预售开启后不久直播成交就突破1亿,其中店铺自播成交接近一半,Whoo后在预售前6分钟就突破1亿,刷新了直播间单品10分钟1.43亿销售额的新纪录。

天猫双11全天,总的成交额2000多亿,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接近200亿。

其中,超过10个直播间引导成交过亿。家装和消费电子行业直播引导成交同比增长均超过400%。数据显示,双11最大的两个直播间(薇娅、李佳琦)在线观看人数认别达到了3683.5万人和4315.36万人。

不说了,贴个图:

二、有什么逼格理论?

01.带货经济

这是最近一年流行的一个新词汇。严格来说,目前还只是网络词汇,还没上升到营销理论。

这个词,说的是明星或公众人物对商品的使用和推荐,引发社会大批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追随和购买。

听上去这个词还是挺有逼格的,毕竟以前也没听过。如今的时代,只要在一些描述现象的词语后面加上经济两个字,就能变得相当有逼格。

这个词,是用来描述当下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主要是用来描述主播通过直播来带货的经济现象。

就以今年天猫双十一为例,淘宝直播的爆发成为品牌的最大增长点。开场仅1小时03分,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十一全天;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额已破100亿元,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

可见,通过这些公众人物来推荐商品,来带动销售额,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主流方式。

02.KOL

这个词,大家估计也不少听,我的朋友圈也有吐槽过。

什么叫KOL,指的是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在当下新媒体当道的时代下,这个词更是描绘了大批通过在特定领域持续输出而形成影响力的草根流量明星。

其实所谓的这种意见领袖,从我们小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有:家里当家做主的父母、同学里面的班长、小混混里面的头头、微信群里面的群主、游戏里面的氪金大佬等等。。。意见领袖的核心是,在某个领域里面,大家都很认同你的话。

为何今天会特地造一个如此有逼格的词来描绘?是因为当今的意见领袖,通过各种平台把影响力扩大到百万级和千万级。这些领袖的一句话,都能影响社会上很大一片人群。

主播们,就是这样一群KOL。他们通过直播间,让自己的意见,影响了超级多的群众。

既然是意见领袖,那么主播们说这个商品好,粉丝们当然也觉得好了。

03.私域流量

这个词也是讲了有一年多了。这个词和流量池的道理是类似的。

所谓的私域流量,说的是公共流量中的一部分,被拦截下来,作为自己私有的流量,可以随时触达。通俗点讲,粉丝或者关注者,就是私域流量。

比如微博,提供了大量的公域流量,很多人都会上去刷微博。而这些人在刷的过程中,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博主,成为博主的粉丝。这时候,就成为这个博主的私域流量了。博主的内容,私信或者头条,都能很容易地触达给到这些粉丝。粉丝如果强烈追随了,那么博主某天说一句,我微博不玩了,以后改抖音了,请大家移步到抖音XXX账号。那么这些粉丝一样会跟过去。

这就是私域流量的意义。当流量私有化之后,就可以不再依赖特定平台了,因为这些流量只认脸。

主播门,就是拥有大量私域流量的宠儿。试想一下,像李佳琦这种,今天说一句,以后不在淘宝直播了,改去抖音直播,粉丝会不会跟过去?

当年的斗鱼一姐冯提莫,前些时候合同到期离开斗鱼了。没有了斗鱼平台的流量,老冯如今发展如何?演唱会、酷狗2亿听众、为准备上演的电影《父子拳王》演唱主题曲.....不要过得太好哦。斗鱼那些公域流量,在她已经培养足够久的大量私域流量面前,微不足道。

04.感官理论

为什么现在抖音这么火?为什么直播带货这么高效?

相比传统的图文文案(比如我现在正在写的这些字),相比传统的网站内容推荐,视频和直播都能更多维度地调动你的感官,让你更容易理解,更有参与感。

感官理论说的是,当一件事,你参与的器官越多,你就越容易理解这件事,你就能更容易投入和获得快乐。这来源于大脑接受信息的工作方式。

比如,你听歌的时候,如果一边听,一边看着歌词,你有99%的概率,会觉得歌曲更加好听。这是因为,你除了耳朵,眼睛也在给大脑传送信息。

所谓上下其手,爽得发抖。

视频有这更好地视觉效果,有更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比你看画面更爽。直播加入了互动,让你大脑也参与进去。这是多感官的作用。会让你更投入、更信任。

05.新零售-人货场

这是在去年下半年提出的新概念,马云说新零售,张勇就出来解读了人货场。

所谓的人货场,就是对的人、对的货、对的场景。

我们来看看直播:

对的人——那些主播。充满才艺,极具感染力,颜值上等。李佳琦、薇娅,是不是?

对的货——直播带的货,一般都是靠谱的。因为这种直播这种形式,是同时面对千万粉丝,如果货不行,马上就会被砸场。之前李佳琦因为不粘锅的事情翻车,也出过不少的质疑声音的。

对的场景——直播间。这就是时下最具生命力的场景。比起线下见面,容纳的人和时间更多;比起传统广告,更生动,更有生命力。

06.粉丝经济

大家还记得这个词吧?这是在微博最高潮的那个年代,被讲得最多的一个词。

逻辑,其实跟私域流量类似。

07.自媒体时代

我觉得,时下的主播,真的要感谢一下新浪微博。

当年微博,为整个社会开启了自媒体1.0时代,让每个普通的人,都能成为自媒体,成为具备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下面这个图是微信公众号的官方口号,我挺喜欢的: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三、我真的想吐槽一下这些逼格词汇

直播带货,拆穿了就是电视购物的升级版,就是明星代言的低配版,压根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商业的本质从来都是不变的,变的是如何匹配需求的方式。

大公司老板、创业CEO、经济学家,总是喜欢重新定义一些现象,但是不是旧瓶新酒,大家心知肚明。

大家不妨把我文章上面提到的理论都列出来看看,都是大同小异的内容。要说一点区别没有吗?那也不是,但最多是角度不同、重心不同、条件略有变化而已,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

用通俗的话总结,就是:现在啊,普通人也能当明星了,卖卖广告没问题。

对于我们,了解商业逻辑比了解这些逼格词汇的意思,更加重要。


锦绣细说科普


自媒体是以拍摄录像然后进行剪辑留下最好的分享给观众粉丝,直播是以面对观众和粉丝进行实时互动的现场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