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一小学要求学生捐款,多少不限。合理合法吗?

金石路紫藤街


捐款是自愿的,可捐可不捐,可捐多可捐少。但是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让老师更重视,会多捐,就会有家长跟风攀比。让那些没有条件的小孩怎么办!


悠然看阑珊


半小时前看手机,女儿幼儿园大班群里已经发通知了,就差我没捐款了,结果一看都捐一百,我也得跟上节奏啊,马上转了。国家有难我们捐款也很正常,也应该献一份爱心,只希望这个钱真的能够用在灾区而不是成为一些人一些组织敛财的一种手段。每年我们还有一次博爱一日捐,也不知道派上用场没有。


多萝西归来


捐款是善举,但是我的看法和别人不一样!小学要求小学生捐款,家庭富裕的捐点是行,家庭困难的学生的花费都凑不上,这是强迫小学生做好事,却不知道困难学生怎样为难呢!我有这样的经历,小学四五年级时,老师号召学生做好事,给困难学生捐款,多数学生都捐钱,老师指名批评我,少先队干部你都不捐,怎样给落后学生作榜样!那年代我家穷的夏天都吃两顿饭,学费拖着交不上,父母上哪给弄钱!学校这样办是让小学生两头为难吗!


燕柏1


咋说呢!我从小到大学校都有捐款活动,从小捐到大,而且学校三令五申不强迫,随意捐,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捐的,有的家里条件好,有的家里条件不好,一块两块的也没什么,甚至也有的没捐,老师特意强调不要责怪没捐的。重要的是你要不要孩子去面对自己当前的生活条件,有的人是家里没钱假装有钱,真的遇到事儿了,就显得很难堪,都什么年代了。这次听说村里捐款,我捐了1000,我是开铺子的,我觉得一方面我读过大学我应该要有比别人更好的公益素养,另一方面我创业了,生活也还可以,但是那天群里公告,好几个非党非公的,生活也不是很优越的老大爷,老大娘都捐1000,2000的,我才知道这事儿和家庭情况一毛钱关系没有!


细腻到骨子里


心理问题 没有有表面意义的对与错。 就拿我举个例子。我同事有七个。招募捐款的时候,我想着捐500。可我同事他们统一都交了200。没办法只能和他们统一了 当然我也可以选择不捐款。 为什么我不捐500了 我想在社会上打拼了这么久的,你们应该了解吧 在这我就不多说了哈


木槿九九


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我直接对这种做法保持愤慨。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虽然疫情牵连着全国人民,需要大家共同对抗,但是对小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自己不觉得过分吗?

第一,小学生没有这种义务。

小学生的年龄都非常小,都不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他们没有捐款的能力,也没有这种义务,这其实是对家长的要求,是绝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作为学校怎么能够对小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呢?简直是对法律和道德的不屑一顾。不要以为我说的过分,这种行为在我以前也遇见过,那时候自己小,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只能忍受,不敢反抗。发现这个问题,终于可以说句公道话了。

第二,学校提出让学生捐款,试问一下,你们有权力吗?

学校如果组织教职员工捐款,在出于自愿的情况下,还是情有可原的,这是为支援抗“疫”的爱心体现。而组织小学生捐款,一是你们有募捐的权力吗,钱款怎么管理,存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汇款捐到哪里?怎么公开?谁监督?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原则的。另外,学生家长如果想做贡献,途径很多,各种渠道也很多,用不着学校操心。

第三,捐款的目的值得商榷。

疫情发展到现在,举全国之力在抗击疫情,在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同样应该守规则。这个学校的做法,有着值得商榷的目的。到底是真的想为疫情做贡献,还是校长想博眼球、赚政绩不得而知,值得深究。但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提出让小学生这个没有赚钱能力、没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群体捐款,都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结语:如果学校想为疫情做贡献,可以组织自己管辖的教职员工捐款,或者已经这样做了,作为一名普通民众,我表示赞赏和支持。但是组织小学生捐款,真的不敢苟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战“疫”必胜!


率职之言


学校要求学生捐款,多少不限,属于合情合理合法之举,也是学校教育的正常途径之一。

1、合情。在当前举国抗疫的形势下,新冠肺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经济也遭受到严重的影响。近两万名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向湖北,全国人民乃至海外侨胞、一些外国政府纷纷捐款捐物。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更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宅在家中,但不是让他们置身事外,通过捐款等活动,就是让他们投身到火热的抗疫斗争中,知道自己也肩负着社会责任。

2、合理,孩子们都是消费者,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成人,但不管是压岁钱还是零花钱,既然家长允诺给了孩子,就属于孩子所有,除了大额的支出外,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支配权,捐款数额多少不限,自觉自愿,也就是合理之举,当然,也得告诉学生爱心之举,量力而行,不要去攀比。

3、合法。学校组织学生捐款,经过正规的程序,有序的组织,既有宣传发动,也有总结表彰。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帐目清楚,所有款项均有据可查,一切都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运行,当然没有什么不合法之处。

4、捐款也是教育。除了在大的灾难中组织捐款外,学校平时也会组织为困难学生或者慰问敬老院老人等捐款捐物活动,捐赠不在多少,主要是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尊敬长辈,互帮互助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富有爱心、奉献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人才。

要求学生捐款 ,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一种途径。


快乐老九哥


说实在的,我是十分厌恶这种学校捐款的,疫情的发生,我们应该每个人都尽一份自己的心意,不过尽心意有很多种方法,学生们都还没有挣钱的能力,所谓捐献也只能向家人要钱,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攀比,如果别人都捐的多,而自己捐的少的话,会感觉在别人眼中自己爱心少似的,有一些家中富裕的家长还会有意的让自己的孩子出风头,会多捐一些,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这样一来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学校里如果想让孩子们也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的话,最好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献爱心,不要以金钱的形式来进行。


老陈杂谈


通辽一小学要求学生捐款,多少不限,合理合法吗?看到这个问题,顺便看了看很多朋友都回答,突然觉得这就是一个坑,一个让学校,让老师跳的坑。

我们学校在每年的中华慈善日也会组织大家捐款,因为这一次疫情还没有开学,还没有领导通知老师们组织学生捐款。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要说捐款,数额通常都是比较小的,不过老师和同学们也不在意,毕竟孩子们本来也没有收入。每次捐款,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都是和班上学生一起进行,先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再是同学们。捐款的结果会当场做统计,然后由政教办主任打款到慈善中心,并将打款依据公布在学校公示栏里。

这次疫情非常严重,学校可以倡导同学们捐款、捐物,但是千万不能要求,孩子们有爱心是好事,如果有了强制成分,爱心就变了质。这就会引起家长们的不满,到时候学校何老师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甚至还会有人质疑钱的去向。

结束语:其实家长如果们愿意捐款,愿意利用这次机会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可以自发组织。学校最好不参与,学校可以倡导老师们捐款,不要要求学生捐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免得落人口舌。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让学生捐款纯属扯淡,学生有钱吗?学生挣过钱吗?还不是让家长捐吗?你可以教育孩子做公益,但是要让孩子自己能做才行,除了捐款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做公益的方法有很多种,非捐款一种,不是做公益非得花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