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有心电图,中医为啥不能有脉诊图?科学家应该和老中医合作?

乡村达人2019


有一天可能能有这样的图,但一定不是现在。

因为中医的诊断并不仅仅依靠切脉,它,只是综合判断中的一种,

中医为什么不能搞成一个标准的流程?那是因为中医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清楚的知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远没有清晰全面地掌握到它的运行规律,这就要求每一个中医,在为病人诊断时,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全面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综合的评判,最后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中医更侧重于与病人一起从果上追因,会和病人进行深入的沟通,搭成一个治疗的共识,在治标的同时治本。这才是中医的伟大之处,也是我国现存的一个区域当中会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中医,就像家里的一位亲人,守护着周边人的健康。

中医不是不行,反对他的人,一种是真的不懂,一种是为庸医所惑。我曾遇到一个号称是名医的高手,竟然在抱怨不是自己的医术不行,是现在的药物不行。这样的所作所为怎么能不抹黑中医呢?

大家还要明白,中医就是中医,并不是神仙,古人早有定论,中医只能治病,不能救命,他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有治不了的病,更救不了的命。

任意的贬低,任意的夸大,都是对中医最大的伤害,也是对祖宗遗产的最大不敬!


椰林听风james


心电图等是辅助工具,就是说医生作出了诊断,然后用仪器确认自己诊断。

我一个长辈,胃疼了大半辈子,胃镜做出来是正常的,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年年胃疼,年年做胃镜,还是什么也没诊出来。

所以不要迷信仪器,我还有个亲戚住院,一天护士说血压低,要叫医生抢救,还好边上有家属陪着,让护士用手动的量,结果一量正常的。她们护士长来打招呼,说她们这就二台仪器,一台坏了拿去修了,她们没想到这台也坏了。所以一些病人多跑,几家医院诊断是正确的。

中医脉诊是望闻问切 一种,不能单独拿出来诊断。中医界有句话:病看三代。就是这家三代都是中医,你上他那去看。中医需要很丰富经验 ,脉诊是很难的。我当年在医学院,我们老师给全班同学搭下脉,结果她只是很大路,说了每个人情况,后面脸都红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所以把脉诊定形成图,是毫无意义的。


西行降魔


中医不是玄学,玄学有玄学我亲身体验过,本来胸口疼和针扎一样气喘不过来,在河北碰到一个苍洲的人是学玄学的,2010年时他用手放在我胸口念念有诗地帮我弄了一下到现在都没有疼过了,中华大地到处都有中华文化传承,失去了太可怕了,做人不要自己不会就别人也不会,自己看不懂的别人就一定看不懂了,真是太天真了


放眼世界看中国


答:永远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中医是玄学。

按照现在的科学技术,搞个精密的脉诊图仪器是极其容易的事。难的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中医门派林立,各师各法,各敬各菩萨。就是同一师门下,学生也是凭自己的感觉走,众口难调。

比喻中医脉学有廿八脉。分为浮洪实短芤迟散沉微伏弱虚牢革缓涩数疾弦滑促濡。

浮脉又分为浮紧,缓,滑,数,迟,虚,洪。口诀为: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

三指按下,如何定夺轻寻有,按无有?如何分为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有人把浮紧诊为浮洪,有人把浮脉诊为虚脉,弱脉,迟脉,散脉,沉脉,微脉,缓脉。你说你正确,我说我正确,你是国医大师,我是民间高手,各各称孤道寡,高天七尺。也就是说,一百个中医脉诊有一百种诊断,几乎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医现状。

现代医学一日千里,有心电图,有ct,有胃镜,有抽血化验。。。。而中医还在原地踏步,靠猜,靠蒙,靠感觉,跟着感觉走。嘘!萤火与皓月,云泥之别。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老花眼睇世界


中国从来就不缺崇洋媚外的汉奸走狗,从来就不缺认贼作父的不肖子孙。外国的月亮圆不圆?不圆也圆!外国的方方面面好不好?不好也好!祖国的发展、进步、成长,它们视而不见;祖国的缺点、不足、失误,它们肆意夸大。对于中医和中药,中医学和中药学,明明惠及了它们的祖祖悲辈,本人也受益无穷,还是百般诋毁,矢口否认,指鹿为马!中医要发展,中西医要融合,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决不放弃,走自己的路,不管谁说三道四,再难也要一往无前!


用户1822550153806


你号脉再牛的,能有胃镜,肠镜,核磁共振看得清楚?有先进仪器做诊断,谁还相信号脉


青苔鼠qts


科学家根本不懂中医的望闻问切,所以攻击中医是伪科学。所谓科学在化学,物理等领狱有很大发展,可在中医界是O,解释不了并不等于中医不是科学,只是科学并没有解释中医的能力。不需化验,不需查血,只用几针可让偏瘫或瘫痪病人站起来。这是西医做不到的。


用户71437047736


相信再过一二十年,随着更加精密的传感器的出现,中国的科学家一定会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模拟传统中医诊疗技术“望闻问切”的人工智能诊断设备,其中的珍脉就像B超一样一定会直观量化出来。这需要科研人员和中医师们共同努力,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葵宝。


龙翔飞九天


现在中医看病还摸脉吗?我在省级中医学院住院好几次,也没有医生给我诊脉,一次都没有,反而把CT、B超、核磁问候个遍。颗粒的中药可没少吃!


与非或非gy


中医也可以借助高科技。就像骨折了,中医正骨后,用医疗器械检查一遍,不也挺好吗?,

七十年代,针灸就有经脉探测仪。病人一手握电极,医生用探针顺经络一划了。就找到你要的穴位。比你眼观准确。这就是高科技,也试用中医检测。

过去就讲,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相互借鉴,共同造福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