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在《岳陽樓記》當中,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成為了千秋萬代傳誦的至理格言,想來范仲淹是一個可以為君王、為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所以他才有感而發,寫出了這樣閃耀千秋的名句。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種極致服務的情懷,他可以為了天下、為了別人而忘記自己,是這個全新時代每一個從事服務行業的從業者的學習楷模,他身上的那種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服務精神,歷經萬代時光而不朽。

其實在中國古人身上就能找到對應的答案。老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龔自珍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羅隱言:“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其實,為人民服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創造極大的價值,如果每一個服務人士都能和老子一樣待所有人為至親的人,沒有人我、親疏之別,關心著客戶的真實需求,而不是急於去推銷自己的產品,那麼,這種隔離了產品而傳達的服務理念,反而可以更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將服務做到極致,不需要去工於技巧、尋求門道,好的服務,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它就是一顆心溫暖另外一顆心,一個微笑無比動人、一雙手給另外一雙手傳遞能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客戶可以在選購產品時如入無人之境,和進入了家庭一樣的那麼溫暖;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會感受到距離、冷漠和敷衍,所以,極致的服務,就是讓心交流起來暢通無阻的服務,它生於平常、也歸於普通。如果一個超市的營業員,能夠和孩子的母親的一樣給予幼小的孩子及時的回應,眼睛裡始終有暖、語氣裡始終有關懷,那麼,任何客戶,都能穿透當代商業模式,感受到來自服務一方真情流露的誠意鏈接。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疫情宅在家,我們不妨讀一讀《將服務做到極致》這本書:“服務是服務、產品是產品。服務是行動、服務是承諾。”好的服務,不是站在離客戶很遠的位置指點江山,而是可以在客戶需要的時候隨時出現,解答客戶的困惑。

或許極致的服務,沒有固定的參考標準,但它在我心內已經成型。我曾為來超市消費遺忘了錢包和手機的客戶,等到凌晨;我也曾對行動不便的人主動進行過攙扶,更曾在雨天用包裝箱的紙殼為那些進進出出的學生購買群體鋪上了一層防滑通道,我看著那一雙雙粘滿了雨水的雙足踏入我們的營業區,也看著他們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走出我們的超市,他們的活力感染了我,我覺得,那樣的瞬間,我無比的幸福。這種幸福,來源於我可以為別人做些什麼,那種不著痕跡的付出,即使無人發現,可內心卻喜悅萬分。

或許一千個人,對將“服務做到極致”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可在我的心裡,它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認為的極致服務,不是沒有邊界感的去無度迎合任何一位客戶;更不是用產品來維繫什麼。我始終認為,心到了、行到了、溫暖到了,服務的目的也就同時而至了。

倉央嘉措言:“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們和客戶之間的相遇,亦是久別重逢的一種緣分,雖然有些人,只是我們人生的驚鴻照影,一次交集後,便後會無期;雖然這種相逢,並沒有曾經相識的基礎,也不會產生很深的交集,但沒有關係,在他們走進營業中心的門的那一刻,就等於和我們產生了鏈接,我們就應該為此而去積極的耕耘。也許,極致的服務就是雨天多備幾把雨傘,在別人走出門的那一刻,為他撐起一片晴空;也許,極致的服務就體現在他走進超市的那一刻衣服被打溼,你可以遞出你口袋裡的紙巾,甚至你手中溫暖的水杯。

法無定法,服務也沒有既定的模式、形式,《將服務做到極致》一書,也只是一種參考,真正的服務,其實要結合現實,結合服務群體的內在與外在需求,他們是在買產品,但是他們的心理需要暖來給予能量的饋贈,服務只是人和人之間的一條紐帶,我們在這端給予什麼,對方就回饋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