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輔導小孩寫作業好?

秋葉靜美44110805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題目中的“輔導”二字。

試問各位父母老師,當我們說到“輔導”作業時,有多少人真的是在輔導,又有多少人其實是在監督甚至指指點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多少孩子會喜歡這件總是引發家庭戰爭的事情?又有多少孩子會對這件每天耗時長、還總是被監督指責的事情感興趣?

因此,比起準時快速,也許現階段我們更需要思考:如何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作業?如何避免作業變成親子爭奪權力的戰場?

在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再喜歡的事情也會漸漸令人厭倦;在喜悅輕鬆的氛圍中,即便不喜歡的事情也會令人鬥志昂揚。

在作業問題上,父母的角色定位是陪伴,而非監督;

我們的眼神要傳遞喜愛,而非虎視眈眈;

我們的語言要表達鼓勵,而非盛氣凌人。

其次,基於以上更明確的身份定位,父母一定要避免輔導作業時的雷區,我將這些雷區總結為“四不”原則:

  • 不用作業來懲罰孩子。

懲罰=付出代價=讓孩子吃苦頭。那麼,通過罰孩子多寫幾遍作業的方式讓孩子吃苦頭,從長期效果而言,這種做法給孩子傳遞了怎樣的信息呢?寫作業=吃苦頭嗎?

  • 不以犧牲關係為代價把孩子推到對立面。

很多孩子的叛逆都是因作業而起,或是因作業而愈演愈烈,這種叛逆必然會延伸至生活的其它方面,為父母帶來更多挑戰。

  • 不以長期興趣為代價導致孩子厭學。

作業只是學習的一方面,不是全部。但是很多父母錯誤地把作業和學習劃上了等號。本來孩子只是不喜歡寫作業,父母卻一次次給他們貼上了“不愛學習”的標籤,孩子漸漸在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中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 不以自信和自尊為代價否定孩子。

這是最糟糕的,父母給孩子的人格貼各種標籤,諸如“笨”“懶”“沒出息”“不上進”,即以點否定面,因為作業這一件事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細思極恐,一個缺乏自信和自尊的孩子以後的路要如何走,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業問題是我在諮詢中遇到的最多的問題之一,身陷這一挑戰的父母十有八九都觸及了上述雷區。

明確了父母的定位,並且繞開了雷區之後,我來談談正確的方法。其實,具體的做法多種多樣,畢竟每一個孩子和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原則具有普適性。我總結出了以下“三有”原則,每個原則簡單分享一個對應的方法作為參考。

  • 讓作業有趣。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就像你去其他國家要說當地人的語言那樣,調頻到孩子的世界使用他們的語言,這是尊重,也是智慧。花生教我:到了寫作業的時間,不要說“該寫作業了”,更不要發脾氣,而是對孩子說“小青蛙,去吃蟲子吧”。孩子當天對哪個動物感興趣,就說哪個動物。

  • 讓作業有意義。

如果作業成了脫離生活的任務,不要說孩子,大人也不會有積極性。所以,在生活中注意把握機會,讓孩子看到作業帶來的實際價值。花生喜歡角色扮演

,他當老師,我當學生,當然了,我演那種傻乎乎的學生,他哪門作業做得最不順,我這個學生就最容易在那一科學不好。教就是學,而且是主動學習。他教我拼音、認識鐘錶、握筆姿勢、筆順,等等,其實都是他在那段時間的作業挑戰。然後我會肯定他通過作業取得的進步。

  • 讓孩子有選擇。

如果一個人被強加了一份按照他人的優先級排列的時間表,磨蹭和對抗隨之而來並不奇怪。成人如此,孩子亦如此。與其說孩子反抗的是作業,不如說他們反抗的是被控制。花生從一年級開始就自己制定

作業慣例表,並根據實踐情況不斷優化和調整。對於孩子應該先寫作業還是先玩,我毫無執念。相較而言,我更在意培養孩子自己規劃、嘗試和優化的能力。遵循自己的時間表完成任務,這才是自律。

篇幅有限,方法簡單分享這麼多,拋磚引玉,希望激發起每位父母的內在智慧,從此讓作業不再成為親子之間的問題。


花瑩瑩is花生媽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孩子情況不同,我說說我們家小孩的情況僅供參考。

我家寶貝幼兒園數學英語全未涉及,上一年級時只會英文字母和識數及50個左右常用字,10以內的加減法不會,語文拼音更不會。

1、一年級開始,她還懵懵懂懂連作業都不知道是什麼,每天我陪伴寫作業,一個個的親手教,經常寫到晚上十點才能完成。考試成績出來排名中等偏後,正是因為什麼都不會,所以她吸收得很快,上課也認真,這一年暫停了課外的興趣班,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因為識字量少,無法自主閱讀,每晚堅持一起讀書半個小時以上,我讀她聽。一年級下學期成績在班級中等

2、二年級開始學了拼音,她開始自主閱讀帶有拼音的書籍,每週至少一本閱讀量。二年級她好像開竅了,寫作業的期間大概有一半的時間我陪伴著,她不會的題目我協助講解,另外在她作業的過程中就檢查她做好的作業。感覺比一年級輕鬆了很多,二年級考試能在中上,作業很快能完成,多了很多空閒時間,就又把之前的興趣班撿起來了。二年級下學期成績排班級第六名。

3、三年級的時候,她基本可以獨立完成作業,無須我的陪伴,但是我一般會在她快要做完的時候陪在旁邊協助她可能不會的題目,並且檢查作業,檢查作業也很費時,語文數學至少得半個小時以上,並且很多作業需要在手機上APP完成。這個時候她閱讀量突飛猛進,家裡的書無法滿足,只能去圖書館搬,一個月保持10本的閱讀量,每本一二十萬字。所以她語文不錯,寫作閱讀理解都不錯。三年級成績在班級是優秀行列了

總結:在陪伴孩子作業的過程中,不能發火,不能以自己現有標準去看待孩子,感覺這娃太笨了,這麼簡單都不會,做過十次的題都不會,講了無數次都還是不會,是不是基因真的不行,甚至覺得孩子態度有問題,拿起手就打。其實在你發火時孩子就被嚇住了,分神了,哪裡還能靜下心繼續思考,全是你自己在表演,如果你實在忍無可忍,就打自己吧,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孩子聽不明白你說的,不是因為孩子不會,而是因為你沒講明白,你不會講題。所以,條件允許,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送孩子去輔導班少了一堆煩心事,專業的老師一教孩子就懂了。

再次強調,不能打罵孩子,不能辱罵孩子,更不能不管孩子,而是要教孩子好的學習方法,把書本越學越薄,會的題目不用管,學不會的題目,這樣不會的題目就越來越少,孩子不但輕鬆了,會的也多了。一個班級總有優劣之分,孩子基因就在那了,要接受孩子的平凡,如同接受自己是芸芸眾生一員而已。


紅層黃綠藍


怎樣輔導小孩寫作業好?很高興有緣回答這個問題。怎樣輔導小孩寫作業好呢?我覺得首先要給孩子一種理念:寫作業是他的責任,不能依靠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大人要工作養家。小孩要學習知識。

在孩子的幼,小學階段,成績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好的習慣的培養。 越早越好。比如提前預習的習慣,作業仔細檢查的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閱讀的習慣等等。

怎樣輔導小孩作業,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1 制定好歸則:每天放學回家可以先完成洗手,喝水,吃零食,上洗手間等準備工作。大概10到15分鐘。然後正式開始專心寫作業。

2 寫作業的書桌要收拾整齊。無關的物品全部清開。保持環境安靜。光線剛好。

3 約定時間注意效率。多少作業,約合多少時間可以提前和孩子商量好。

4 如果有興趣或者是時間,可以提前和孩子在每個學期開始之前,和孩子一起設置好獎懲遊戲規則。比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給幾朵紅花以換取獎品。具體標準包括,字體工整美觀,書面整齊乾淨,作業正確率等。可以根據年紀的高低和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標準的多少。

5 因為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各學科難度與以前有所不同。很多題目答案不再顯而易見,可能需要讀懂題目,也就是說要多讀題,理解透徹以後才能解答。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讀一兩遍。因為還沒有完全讀懂,就認為自己做不到。有的甚至開始發煩,掉眼淚,覺得怎麼這麼難,學習怎麼這麼辛苦等。久而久之很容易挫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家長要進行援助和疏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小坎。保持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輕鬆快樂高效的學習。具體做法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多讀題。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類似語文,英語可採用正向思維方式,也就是從前到後邊讀邊理解邊答。像數學可能有些題,特別是一些幾何題和解決問題的題目。可以採用逆向思維方式。也就是根據問題往前推(比如數學行程問題。要求速度,我們就要想辦法從題目中設法找到路程和時間)。

6 在讀題過程中,家長還要善於察言觀色。比如小孩興致很高,可以適當鼓勵加油。如果小孩情緒低落,更要給予鼓勵和讚美。千萬不能發脾氣,打罵說傷自尊的話。否則就與我們解決問題背道而行了。儘可能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作業都是紙老虎,我們都可以戰勝它。

7 遇到實在難題。盡力引導了依然做不出來的。需要我們家長付出更多的耐心,講仔細點慢點。讓孩子最終明白為止。然後可以反串角色。孩子當老師,家長當學生。他給我們講一來加強理解加深印象。二來增強孩子信心。然後再出兩道類似題目加以鞏固。

8 對於科目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語文,英語重在積累。在做題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多去查資料,邊做邊積累。對於數學有些題目一題多解的,可多種方法去解。有助於更好地打開思路。

教育好孩子是我們一生的事業。更是一場修行。希望我們能從培養孩子作業這點上,延伸到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許多方面。都能更好的學習和成長。培養出優秀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以上是個人拙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銘涵媽圓夢記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輔導作業這個問題,網絡上經常在講:“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這樣的場景在現實中毫不誇張。

輔導孩子寫作業,現在已經成了許多家長的“功課”。自從上小學,孩子的生活開始有了“作業”這種東西,它彷彿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能帶來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成績,成績事關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程,所以每一位負責任的家長非常在意這個事情。

當孩子們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們有的全程坐一旁盯著輔導,有的時不時走過來輔導一下,有的乾脆集中到最後一起輔導。究竟怎樣做才更有利於孩子學習呢?

我認為,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打擾,更不要全程在旁邊坐著看著。倘若父母在旁邊,有時候孩子寫錯或者思考的時間太長,父母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要儘量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氣氛,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培養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等孩子寫作業結束後,我們再針對孩子不會的題,做錯的題進行分析講解。對於這些題,我們不要表現得大驚小怪,不要責怪,要鼓勵孩子積極改正就行了,尤其不要大聲喝斥,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和負罪感。

在這種獨立寫作業這習慣養成中,父母不需過分指導,而且,如果父母總在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孩子就會在這方面逐漸形成好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零點客棧


我覺得輔導更多的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學習上的引導。千萬不能讓孩子因為寫作業時有了你的陪伴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可以首先讓孩子獨立完成,獨自審題。寫完後並且養成一個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其次對於孩子沒有掌握的知識,我們再來進行查漏補缺和回顧掌握。這樣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對於你說的孩子寫作業拖拉等問題,我覺得在寫作業前就應該和孩子制訂一個規矩以及他完成或者沒完成等的獎懲制度,並且在孩子寫作業時,可以耐心地在旁陪伴他,讓他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日後他在寫作業時才會自律。



人送外號小胖子


9月1號寶寶也要上小學了。和很多家長一樣,大班上學期就開始給寶寶佈置作業了。

在陪孩子寫作業中,總結了幾點。

1.:孩子一到寫作業要喝水,上廁所,肚子餓,啥啥都來了[捂臉][捂臉][捂臉]

2:邏輯思維太差,1+1=2會了,換成1+?=2,給你來句:啥?聽不懂

3:遇到不會的題目開始跟你急,嘴裡不時在強調著我不會[可憐]我不會[可憐],這時候你稍微再一急,孩子眼淚就嘩嘩的[流淚][流淚][流淚]

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寶寶?媽媽們又怎麼做的呢![互粉][互粉][互粉]

寶媽我來分享下我的做法,談不上經驗,好的大家借鑑互動分享[互粉][互粉][互粉]

1:遇到孩子一寫作業一堆事,首先在寫作業之前提醒下,餓嗎,渴嗎?需要上廁所嗎?問題都解決了,再次強調下,寫作業期間,不可以離開坐位,媽媽會在你身邊一起看書。一開始孩子肯定做不到那麼守規則,慢慢的堅持一段時間,孩子也默認了這個規則。

2:孩子小邏輯思維肯定比不了大人,不要拿你大人的思想看待孩子,更要做到平心靜氣。和孩子多溝通,找到一個他能理解的方式去學習。好的心情是一個好的學習開始。

3:遇到不會就急眼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能吼,要告訴孩子不會沒關係,但要去嘗試,多試幾次,多練習幾次,慢慢就會了。要鼓勵而不是打擊。



吃貨只有想不到


1、讓孩子反覆讀題

 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長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家長要高興地稱讚:“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 細一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家長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易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 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家長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 題。這種做法,雖然家長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數學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家長的提示,去思考、 去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當然,孩子逐漸大了以後,許多爬坡題家長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家長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是這樣,看起來孩子的難題解決了,但思路總打不開。


熱點心眼


  • 題主問題的標題是:“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個關於知識掌握或者解題技巧方面的內容,而題目的介紹是關於作業拖拉,學習不認真,是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問題。
  • 我覺得我覺得不論是哪一方面,題主都有點“過度保護、過度溺愛”孩子的情況。其實父母如果越把家庭作業當成自己的職責,那孩子就越不會將作業看成是他自己的事情。

  • 如果強迫孩子有效的話,可能就不會有一些孩子為了找回自己的存在感而拒絕按照大人說的去做了。孩子學習態度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從作業方面著手的話,提供幾點建議:
  1. 提高作業效率,需要提前計劃。有一個恰當的做法,是建立一種日常慣例,每天有一段專門的時間用於安靜的學習、工作,不開電視,電腦等,同時讓孩子選擇他想坐在哪裡寫作業。
  2. 題主在瞭解孩子對作業的態度的基礎上,可以告訴孩子,你注意到了什麼,你的希望是什麼,以及你可以如何提供幫助。例如,可以說:“我看到你遲遲不寫作業。”,“我希望你回家能儘快進入寫作業狀態。”,以及“在每天晚上6:30~8:30之間,我可以隨時為你提供作業上的幫助,再晚的話,我可能就很難集中精力了。”
  3. 告訴孩子,你不會再因為家庭作業而嘮叨或提醒他了。如果孩子沒完成作業,不要解救或提醒,讓孩子到學校體驗自然後果。同時也讓老師知道你的做法,因為你覺得家庭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能夠知道,他可以通過自己思考並承擔選擇造成的後果,同時孩子也可以知道發現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4. 不要說教、威脅或懲罰。保持和善的態度堅持按照你說的去做。
  5. 如果孩子抱怨作業太多等等,你需要共情的傾聽。可以說:“今天的作業可能要讓你很費心了。”同樣,要避免長篇大論地說教甚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讓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通過正向引導,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讓孩子認識到作業是自己的事情,並且有信心做好。

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改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能有幫助!


有點齙牙的小胡老師


很高興能回答這樣的問題,陪孩子寫作業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真的是一場修行,要抱有佛繫心態,因材施教,每個孩子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量都不一樣。

首先,家長擺正心態,陪孩子寫作業,肯定會遇到“攔路虎”,作為大人,我們看起來很容易,但去講給孩子,他們接受能力和我們不一樣,一遍不行,可能要講兩三遍,一種方法孩子理解不了,我們就要換種思路,重新講,這時,家長就要擺正心態,耐心再耐心。堅決不要用吼,損孩子的方式,想想我們再孩子這個年齡可能還不如孩子。

二,家長提前預習孩子學的內容,做到心裡有數,一二年級很多家長可以輔導孩子,到三四年級孩子學的內容有深度了,有的家長就蒙圈了,採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家長其實可以在網上看看網絡老師如何講解的,也是提前自己的一個過程,陪孩子做作業做到心裡有數,知道孩子最近學的是什麼。

三,營造一個安靜,輕鬆的做作業環境;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堅決放下手機,關掉電視;一年級由於孩子識字量有限,家長陪在孩子旁邊,自己拿一本書,孩子做作業,家長看書,遇到不會的孩子隨時可以問家長;到二年級家長就要離開孩子,讓孩子有一個自己的獨立空間做作業,家長就要離開孩子,在客廳看書,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豆豆米多媽媽


輔導小孩寫作業好像已經越來越成為父母頭疼的問題。怎麼輔導才算好?以下建議是作為一個媽媽一直在摸索路上的幾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1.首先要讓孩子明確寫作業是他自己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不能依靠任何人。要讓孩子懂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完成的事情。父母要工作,要照顧你的衣食住行,你要上學,要做作業,沒有條件,必須完成。

2.父母不要每天都提醒孩子做作業,讓他自己形成放學回家就做作業的意識,並養成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

3.根據作業的多少,規定完成時間,時間到了即使沒有做完也不能做了。很多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都難免分心、拖沓,很久都做不完。施行獎懲制度,調動積極性,培養高效快捷的學習方法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

4.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不允許用手機。如果遇著不懂的讓孩子先自己思考十分鐘,不要馬上求助於網上的解答。

5.要有耐心,儘量避免大聲責罵,甚至動武。我們都曾是孩子,孩子的思維常常是匪夷所思,你無法理解的。但他就是這樣,你認為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題目講了五遍他還是不懂,還一臉茫然地看著你。你越罵他越昏,直至大家崩潰。是我親生的,冷靜冷靜,換一個方式,換一種思路,你不經意的時候他似乎又明白了。孩子不就是這樣讓我們疼並快樂著嗎?

小孩子的作業父母還能輔導,越長大,父母能輔導的也越少。但是從小培養做作業的好習慣、好方法一定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