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白領朝九晚五,古代的白領遊山玩水,我默默的低下了頭

自古以來都講究行行出狀元,中國歷史上的職業更是五花八門,在古代就有那麼一些職業,雖然也算得上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但是因為太過奇葩和沒有底線,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消失了,好在有文字的記錄,所以大家一直認為文字是人類文明最直接的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古代已經消失的那些奇葩職業。

先說幾個比較高級的。首先講一講堪稱古代最有小資情調的職業是什麼?采詩官,採集的採,詩歌的詩,什麼是采詩官其實很簡單,就是收集整理詩歌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白領。其實早在商周的時期,那時候朝廷就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巡遊各地,採集民間的歌謠,我們所熟知的詩經,大部分的詩歌就是通過采詩官辛勤努力收集整理出來的。

收集這些詩歌的目的一是收集民間優美的詩歌,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收集輿情。實際上就是調查老百姓對於政府的滿意程度,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高手在民間,古代政權得不得民心,很重要的一個反饋途徑就是詩歌,或者說是歌謠順口溜。

現在的白領朝九晚五,古代的白領遊山玩水,我默默的低下了頭

得民心的老百姓自然是不用說的,不得民心,老百姓肯定要各顯神通了,表達他們自己的訴求。比如說這個順口溜“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10年倒有9年荒”,這個就是鳳陽人民對自己的皇帝老鄉執政的評價和不滿了。各位其他的咱先不說,咱先想想采詩官的職業,詩還有遠方,說走就走的旅行,多美好,多詩情畫意。此外采詩官職業深受老百姓的敬重,因為采詩官本人都是文化人,其次他們還是一個橋樑,可以將民間的這些疾苦反映給上層社會,所以每當有采詩官到一個地方的時候,真是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都來熱情接待,好吃的、好喝的全拿來招待。

采詩官除了做好詩歌採集的工作以外,剩下的那就是可以暢遊大好河山,品嚐各地特色小吃,體會不同區域的風俗民情。這生活一下就感覺到了人生的高潮。

第二個職業是採珠人。珍珠,自古就是奢侈品的代表,在過去是王公貴族的喜愛。古代採珠人的歷程,那也是血淚交集,採珠是入水拿命相搏的手藝。自古惡水出好珠,有好珠的地方通常都是兇險異常的。

現在的白領朝九晚五,古代的白領遊山玩水,我默默的低下了頭


在古時候,珍珠是僅指民間私採的只可官辦,但是沿海農田稀少,糧食又不容易中,所以百姓也只有一條路,就是替官府下海潛水採珠,那時候叫耕海採珠,以珠易米,替官府採珠的叫做珠民,還有一些外地暗中過來的採珠戶。

珍珠在中國歷史上就很受到人們的追捧,尤其是那些夜明珠,對於那些能夠講珍惜珠品採集出來的採珠人就相當的佩服。只可惜現在從事職業的是越來越少了。

下一個職業是賒刀人,賒是賒賬的,賒刀人是一個什麼職業賣刀的,但是他賣刀跟平常市場上的賣刀是不一樣的。他們是以很低的價格先賣給你,讓你拿回去先用,然後留下一段預言,比如說兩個月以後就要發洪水,或者是有多長時間不下雨等等,如果這些預言成真,他們就會上門來收錢。這個時候價格肯定是要數倍於當時購買的價格的,但是如果預言失敗了,那你可又撿了大便宜。

現在的白領朝九晚五,古代的白領遊山玩水,我默默的低下了頭


話說在咸豐年間,在浙江來了一位賒刀人,他賣刀子的時候不要錢白送給人們。他當時也留下了一個預言是什麼呢?說當時大米的價格從80文降到18文的時候,他再回來高價收錢,當時老百姓都認為這個賒刀人是個二百五,大米的價格怎麼也不可能大跳樓的去減價,因為這是剛需,不可能大減價的。可是這個世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也沒想到的是光緒初年米價真的就跌到了18文,預言一下就成真了,可是也不知道什麼原因,賒刀人從來卻沒有出現。

不過當地人認為這都是大神在顯靈,普渡眾生來了,好讓窮苦的老百姓能夠吃飽肚子,所以紛紛的焚香、上供,把他當做神一樣來供奉。

還有一些比較血腥的職業,比如說劊子手,相信大家也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裡看過,一般都是一些長相比較強壯的彪形大漢。劊子手在古代的時候應該算是個高薪行業,但是並不是隨便誰都能從事的。如今我們還習慣用劊子手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那些心狠手辣、作惡多端的人。

現在的白領朝九晚五,古代的白領遊山玩水,我默默的低下了頭


可見規則守這種職業,不管是古代和還是現在都不怎麼受歡迎,畢竟是長時間與人投打交道的職業,能夠從事這份職業必須得足夠冷血,手起刀落要做到快、準、狠,人頭落地的瞬間,眼皮都不能眨一下,可見劊子手得有一顆多麼強大的心臟。

據說古時候從事劊子手這個職業一般都是沒有子嗣和家庭的,大多數是絕戶,因為他們做的是與人命打交道的活,雖然收入很高,一般的女子是沒人敢嫁給這樣人的。

還有一種叫做採生折割,我們會感到很陌生,其實這是古代乞討行業的一種做法。現在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仍然從事著這樣的職業。

所謂採生折割,說白了就是把正常健康的小孩和老人故意的砍斷他們的手腳,讓他們變成殘疾人。

在古代採生折割的人,用最殘忍最歹毒的方法,把一個健康人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用來博取世人的同情,從此以後能夠獲得路人的施捨,乞討的時候能夠多賺一些財物。

古代經常是會有那些以乞討為職業的團體,通過採生、折、割這樣的殘忍手段來發展大批的乞討人員來幫他們欺騙老百姓。

再有一個就是太監,太監簡單來說就是皇帝身邊的服務員,因為力氣等原因,皇帝身邊的服務員不能全是女性,也需要一些男性又怕宮女和這些男性成雙配對,於是就有了太監這一職業,太監又叫宦官。

宦官的制度起源於先秦時期,一直延伸到2000年後的清朝,古代的太監成為三種人的集聚地,一種是窮的沒法活下去的人;第二種是野心家,比如明朝的王震;三是戰俘、戰犯或者是罪犯的後代。這個就是有點造孽了。

而太監這個行業收益是很高的,給皇宮當差,隨便走點狗屎運就被皇帝妃子看上。那麼權力金錢是有很多,但是唯有一樣肯定就是斷子絕孫了。

還有一個職業叫做修面是啥玩意?現在的河南地區還有這樣一些職業,就是用線在姑娘的臉上刮刮掉上面的汗毛、角質層,順便將臉上多餘的汗毛鬢角、鬍子去掉。過去的民俗,姑娘要出嫁,需要找老媽子給修面工具也更簡單,就是一根線在臉上彈彈彈就搞定。

還有一個職業是剃頭,有人說剃頭不就是理髮嗎?現在這裡畫的行業還存在,但是過去的理髮師和現在的不一樣!

剃頭匠出師要有16般技藝,有梳、編、剃、刮、蹭,拿、捶、按、掏、剪、染等等,還要會疏補工具要齊全,手推子、刮臉、背刀布、剪子、刷子、耳朵勺一個都不能少,必要的時候還有火爐和臉盆。

沒錯,所以早年間的剃頭不光是剃頭,還包括腦袋上的一大堆服務,比如掏耳朵刮鬍子、按摩、修面等等。最牛的就是刮眼,用剃刀在眼珠子上刮一圈,聽起來夠不夠恐怖?練法是在冬瓜上剃毛,最後冬瓜上的絨毛全部退掉,沒有一處損傷,這才是第一部,總之我也沒見過。

誰又見過可以給大家說一下,但是這份古老的技術肯定是已經失傳了。如果說有延續就是改成拉雙眼皮了。

我們所說的職業也都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經過歷史的變遷一定會消失的。比如現在的一些行業已經受到了互聯網的影響以後也會逐漸消失,可能在未來人類的眼中也會變成奇葩的職業吧。 下一遍小編介紹古代人們都吃點啥,看看古代的山珍海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