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生命不息,練拳不止,受益一生

太極拳,生命不息,練拳不止,受益一生

太極拳的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的功能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它同時還保持了健身、娛身、瘦身、醫身和防身等五大功能。

拳諺說:“外練筋骨膜皮毛,內練意志精氣神。”其中心理意志是支配著一個人能否把拳練好,特別是能否“拳練一生”的根本所在。

練拳煉人,拳練一生

凡是武德、武風、心地、涵養,都屬內練的範圍。這就是“練拳煉人,拳練一生”的道理。換句話說,這裡包含了“人練拳,拳練人”,“既煉身,更煉心”,即:通過長期練習太極拳時的“慢中求功”、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等具體要求,逐漸地磨練出日常處事的從容不迫、不急不躁,養成“誠以待人,毅以治技”,心地寬闊,富有涵養等等良好習慣,從而使自己在心理上能經常保持平衡和坦蕩長樂。

所有這些拳外功夫,無疑也是要百鍊成鋼的。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拳醫相融,一功兩用

在忙碌的生活中,通過練習太極拳獲得恬愉寧靜的時刻,藉以轉移大腦皮層的興奮點,減少不良刺激。如此鍛練日久,自能積精全神,增強免疫能力,使虛邪之氣難於為害了。練太極拳的終極目的,則正如《十三勢歌》所說的:“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常言道:“拳、醫相融,一功兩用。”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拳諺說:“學拳三年,丟拳三天。”又說:“一日練,一日功;十日不練,百日空。”說明“拳靠練”,而沒有堅持練拳的決心,不把太極拳當作“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養生之道來勤學基練的人,其“丟拳率”確實是很高的。練與不練確是大不相同的,一旦因丟拳後百病叢生,就後悔莫及了。“ 拳能療病道理簡,暢活血脈體自健。”

常言道:“人身血脈似長江,一處不到一處傷。

”而拳諺說:“拳能療病道理簡,暢活血脈體自健。”上述兩種說法,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氣血暢活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一般不常運動或老弱病殘的人,其氣血運行往往存在著滯遲或局部受阻的現象,這是造成體弱、患病、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堅持打太極拳則能引活氣血,使血脈流暢無阻,從而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心健康和延緩衰老的積極作用。

生命不息,練拳不止

由於太極拳的運動量可大可小,架式可高可低,速度可快可慢,因此,可以說是老少婦孺無不相宜的。就養生保健而言,應該是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積極地參與鍛鍊,這樣積功既久,到了中老年的時候,既養成了鍛練終身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