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两晋:从焚裘示简到羊车望幸,晋武帝前明后昏竟与灭吴有关

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清代翟灏写在《通俗编》里的话,用来比喻西晋的建立,再合适不过了。凭借着父、祖两代人十六年的政治博弈和战场拼杀,晋武帝司马炎轻松收获了最后的果实,一个属于自己的庞大帝国。相较于刘邦与朱元璋的艰辛,晋武帝可谓轻省,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让他缺失了开国君主应有的坚韧,成为前明后昏、功不掩过的失败帝王。


故事说两晋:从焚裘示简到羊车望幸,晋武帝前明后昏竟与灭吴有关

公元278年,太医司马程为了取悦晋武帝,献上一件名贵无比的华衣,雉头裘,没想到马屁竟拍到了马脸上。见此礼物,生性豪奢的晋武帝勃然大怒,当众烧毁了这件宝衣,并明令禁止任何人穿戴此类的奢侈品,从而赢得了世人的掌声。原来,就在头一年,北方五个郡国寒霜突降,地里的庄稼损失惨重;是年夏月,一场洪水席卷了司、冀、兗、豫、荆、扬六州,阴平、广武两地又频发地震,致使数十万百姓家破人亡。为了筹款赈灾,纨绔靡费的晋武帝一改往日的做派,带头节衣缩食,大幅削减了宫中用度。然而,晋武帝的明君形象并没有维持太久,一年后他将着手埋葬自己的王朝。


故事说两晋:从焚裘示简到羊车望幸,晋武帝前明后昏竟与灭吴有关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决定攻灭孙吴一统天下,彻底结束三国时代。然而在伐吴的问题上,司马炎却遭到了多位重臣的阻扰,其中反对最激烈的竟是即将统驭六军的太尉贾充。贾充不但是晋武帝的亲家,也是司马氏最得力的勋臣旧属,曾经为了司马昭杀过曹魏的皇帝,在朝中举足轻重。为了谏阻伐吴,贾充与荀勖联合进言,说吴有长江天险,而北军不习水战,况且近年天灾频发,以现有的国力很难取胜。对待贾充,晋武帝向来言听计从,可这一次却没有买账,他采纳了杜预、张华的建议出兵伐吴,仅用了四个月就结束了战争,彰显出雄主的风范。


故事说两晋:从焚裘示简到羊车望幸,晋武帝前明后昏竟与灭吴有关

当西晋的君臣为天下一统弹冠相庆的时候,一颗忧国之心愈发沉重,他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尚书仆射山涛。跟贾充一样,山涛对晋武帝伐吴也持反对意见,不过他并不担心战争的胜负,而是担心统一之后的晋国。当贾充劝阻伐吴失败以后,山涛在朝下与人说道:“只有圣君才能同时消除内忧外患,如果不是,外部的安宁只能加重内部的隐忧。以目前的情形来看,留着吴国对我们更加有利。”很显然,在山涛眼中,晋武帝不是圣君,孙吴的灭亡只能给国家带来灾难。

这就奇怪了,难道晋武帝统一天下还错了么?山涛之言匪夷所思。不过,就是这样荒谬的言论,却准确地预判了西晋的未来。


故事说两晋:从焚裘示简到羊车望幸,晋武帝前明后昏竟与灭吴有关

一统天下的晋武帝认为外患尽除,可以专心享乐了,于是把后宫扩充到万人。由于嫔妃过多,晚上跟谁睡觉就成了问题,晋武帝别出心裁,坐着羊车巡幸后宫,停到哪里就在哪里留宿。

因为晋武帝的放纵,朝廷的政务日渐荒废,整个国家竟没有半点新兴王朝的气象。在此后浑浑噩噩的十年里,晋武帝亲手给自己的王朝埋下了三颗定时炸弹:第一,解除地方军备,导致国家在面对内乱和外族入侵时束手无策;第二,大肆封藩,为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种下了恶因;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他有26个儿子,偏偏选择了痴傻呆苶的司马衷做自己的储君。在《尚书·太甲》中有这样的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西晋有此种种,国若不灭天理难容。好了我是小歇,感谢关注欢迎留言,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