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哪部電影最感動你?

解憂雜影鋪


《美國往事》我看了五遍了。每次看完後,都像是經歷了一生,發出無盡的感慨,激動的我有寫觀後感的衝動。

《美國往事》觀後感

美國往事通過現實與回憶,真實與虛幻,交叉剪輯分別講述三位主角的三種人生選擇後經歷了少年、青年、老年的三段人生經歷:

如似蔣捷的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青年聽雨客舟中,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任他點滴到天明。

想象有多麼美好,現實就多麼悲傷。

黛博拉,從小就堅定自己的人生理想,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放棄向自己表白的愛人,獨自坐上火車駛向心中的遠方。多年後,已經實現自己理想的她發現自己在實現理想過程中不斷妥協,早已背叛自己的初心。反而成了被理想困住的人,錯失生命中最愛的人。遺憾的是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我最愛的人都沒有在我身邊。

麥克斯,從小就野心勃勃,殺人越貨、背信棄義、出賣兄弟,為了名利無所不為。多年後,功成名就的他,並沒有從名利當中獲得內心安樂。反而終生活在虛偽裡,既不能真誠地對待別人,也不能真誠地對待自己。當死亡降臨時,才意識到自己錯失人生中最大的意義,走得心安理得。

麵條,從小就有情有義,對身邊所有人都真誠有愛。信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追求道義與德行。但經歷了愛人的離開,兄弟的背叛,人性的複雜還是讓他肝腸寸斷。多年後,他再次面對曾經傷害自己最深的愛人與兄弟時,已經從心底原諒了他們,因為他明白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已經和自己內心及世界和解了,釋然了。

麵條釋然體現在影片最後與麥克斯的對話裡:

1.一句看事情的方式,點明麵條與麥克斯在人生選擇的根本區別:麵條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價值原則,麥克斯則是為了滿足慾望無惡不作。

2.我不為事實真相而活,我只為自己信仰而活。事實真相是你欺騙了我,背叛了我。自己信仰是堅守情義,你可以背叛我,但我絕不報復你。否則我們又有什麼區別?

3.希望他們查無所獲,因為眼看一輩子的心血瞬間化為烏有,實在太讓人痛心。這就是麵條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價值選擇以及只為自己信仰而活的原因。

美國往事站在第三視角,客觀公平地對待三種人生選擇。分別講述三種人生選擇後的得與失,矛盾與遺憾。感受到主角們內心的糾結與遺憾,執著與痛苦,事業起起落落,愛情離離合合。短暫一生如白駒過隙,功名利祿如過眼雲煙,榮辱得失也終究殊途同歸。所有的妄念在時間面前都是可笑的,所以人永遠不要被任何東西所綁架。做選擇時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人生太短暫了,自己的時間與愛只給重要的人和事。

自由

多少人生不過百,從來隨性心無憂。

當年音容今何在,昔日愛恨盡已休。

一切分別思想了,萬事執念時空逝。

人間無我無所謂,地獄不空不成佛。







木秀宇宙


2010年的時候出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哭了好幾個月,每當想起電影中的情節的時候,我就會流眼淚,我本身也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當時去電影院看這部劇,看的哭出聲來,那時候沒有覺得丟人,因為電影院裡很多人哭,連我身邊的男同士都問我要紙巾擦眼淚。

這部電影講的是1976年的唐山發生的地震時,是以一個母親選擇保兒子還是保女兒展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媽媽有兩個番茄,但卻只給了弟弟吃,其實小女孩子也很想吃,能夠看的出來,母親應該是兩個孩子都愛的,但多少還是有些偏心。

那天夜裡大家正睡的香,突然地動房搖,原來是發生了地震,而後丈夫死了,房子倒塌下來時,正好壓住了兩個孩子,女兒在裡面兒子在外面,這時候有人說只能選擇救一個,並且讓母親儘快做選擇,母親哭著說兩個都是她的命,她兩個都要,女孩子虛弱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時候媽媽喊著女孩子的名字,說對不起女兒,她要替方家留個根,說她爸爸已經沒了,方家不能沒有人了,於是媽媽選擇救女兒。

這時候女兒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棄她的時候沒有說話,但嘴唇動了幾下,然後眼淚就往鼻子嘴巴里流,最後女孩子奇蹟般的活了,別人都以為她死了,但她卻在死人堆裡站了起來。

這時天下起了雨,女孩子穿著破破的短袖,回頭看向媽媽走的方向沒有流眼淚,眼睛裡全是絕望。再後來她被收養了,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她活的很不開心,怎麼說呢,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心情,我只能感受到身為女孩子被母親放棄的絕望。

可以說如果她死了,那就是她媽媽親手殺死的,而她媽媽後來的幾十年也是很痛苦,覺得對不起女兒,最後女兒找到媽媽,媽媽跪下求女兒原諒時,那時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不會原諒她。





逗一逗十年少


有部老電影叫《九香》,是宋春麗主演的,講的是一個單身母親帶著幾個孩子,家裡窮的要死,連張好被子都沒有,個個露著棉花,吃的就更不用說了,有一段我記得特別清楚母親做的玉米麵餅子給孩子當上學的乾糧,等孩子走了以後看孩子吃剩的碗裡還有沒喝乾淨的玉米麵糊糊,捨不得直接拿水刷,就一個一個的去舔碗裡的玉米糊糊,無意中被其中一個孩子看到了,孩子就拿自己帶的餅子硬往他母親嘴裡塞,可母親就是捨不得吃。當時我看這部電影時哭的稀里嘩啦的,後來有個一直幫忙照顧這個家的男人想和這位母親再成個家,可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最後也散了,到最後孩子長大了都不在身邊一個人孤苦無依的,有首歌《懂你》的MV就是這部電影的鏡頭。




劉行者


第一次看《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很多年前小時候一個冬天的夜晚,父親打著手電筒,拉著我的手一起去隔壁村看這個在當時是很隆重的節目。我至今還記得那晚父親把自己的厚棉襖披在我身上自己卻躲在後面吡吡發抖的情形。今天我強忍淚水看完《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很感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強,他媽媽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小強上幼兒園時學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回家唱給媽媽聽,因此這首歌深深印在了媽媽心中。小強上學了,當初不要他們母子的爺爺家,因為沒有後代延續香火,不擇手段要把小強帶回去。為了小強能受到好的教育,媽媽忍痛把他送回富裕的爺爺家。小強天天都想著媽媽,就從爺爺家偷偷跑回去找媽媽。媽媽也天天想小強,可是為了讓小強回到爺爺家不再偷跑出來,她卻把小強打了一頓,叫他以後別回來,否則自己就躲起來不要小強了。可小強實在太想媽媽了,忍不住對媽媽的思念之情,又偷偷跑回去找媽媽。但是他到了家門口卻不敢進去,怕媽媽躲起來,就去了王爺廟。媽媽知道小強不見了,發瘋似的到處找他,最後在王爺廟前找到了因發燒而暈倒的小強。小強的爸爸趕緊帶他去看醫生,媽媽卻怕再一次失去孩子而過於激動,不慎從臺階上摔了下去,得了精神病。後來,小強長大從美國留學回來,到一所精神病院工作,在那裡見到了自己的媽媽。他滿懷深情地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一下子喚醒了媽媽的記憶。母子倆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團聚在一起。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體會到母愛是多麼偉大!母親是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因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想想我們自己,天天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幸福地生活,每天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辛苦工作。可是我們還經常埋怨他們嘮叨,有時甚至還衝他們發脾氣。我們要體會父母望子成龍的苦心,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更要珍惜媽媽給我們的愛,學會感恩。我以後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媽媽。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好好報答媽媽,願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永遠幸福快樂!


工常修


到目前為止,最令我難忘的影片是《無蟬的夏天》,最美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從10年至今,看得電影不多可也積累了不少。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一部電影像無蟬的夏天這般溫婉、細膩、觸動我心。這部電影給我的淡淡的樸實的卻深刻的感覺,一直陪了我10年。

淡淡的開始,淡淡的結束,深深回憶,久久難以忘懷。

男主角談陽不是特別驚豔的帥,卻總想聞聞他衣服上是不是有陽光的味道,和期待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朋友,不求多,只要一個。

我時常會懷念那個夏天,期待每個夏天,像無蟬的夏天那般純粹,純粹到沒有一點人工的、別的東西。

那種溫潤如水、最平淡的故事,才是最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回憶。



我們的光影年代


,生在農村的我,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看電影,那時農村生活的沒啥娛樂的,,電影便是農村人的唯一生活樂趣了,我是一個心比較比較善的那種,幾得有一部電影叫,媽媽在愛我一次,,,,在場的人都眼淚稀里嘩啦的看完的,看完回到家我的眼睛都腫了


xie0710


電視劇暖春的電影版小花,那是我初一剛進入寄宿學校後,獨自在外看的第一部集體電影,哭的稀里嘩啦,現在想也許不是因為真的有那麼感人,也因為在那種情景下摻雜了自己很多的個人情緒,人的記憶就是這樣,若現在問我哪個電影最感人,我還是會第一時間想起它


李小嫻


《雄獅》

如果你曾經被奧斯卡金像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深深打動過,你一定不會忘記那位叫戴夫·帕特爾的少年。他眼神中的誠摯讓人過目難忘,小麥色的皮膚襯托出他本人的堅韌與執著。

《雄獅》根據暢銷書《漫漫尋家路》改編,故事源於作者薩羅·布萊爾利的一段真實經歷。

五歲時薩羅在印度的火車上不小心與家人走散,他在加爾各答的街頭流浪了幾個星期,之後被送進一所孤兒院,並被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婦收養。25年後,他開始憑藉隱約的記憶,用谷歌地球去尋找過去的家。

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飾演薩羅(戴夫·帕特爾 飾)的養母蘇,先後憑藉《龍紋身的女孩》《卡羅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提名,並拿下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魯妮·瑪拉則飾演薩羅的女友露西。

這是一場尋根之旅,也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更是愛的旅程。

在失落、迴歸的過程中,年輕的薩羅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經歷過孤獨恐懼的時刻,卻因為愛得到拯救,也在愛的支持下勇敢地走過最艱難的旅程。

無論身處何方,不變的故土與永恆的愛,總會成為我們一生的牽念,引領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地方。

一個普通男孩的成長之路為何會讓人感動落淚?請你到影片中尋找答案吧!


檸檬姐看電影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很感動的電影,要馬上說出來迄今為止最感動的電影,我想是梅爾吉普森導演的《啟示錄》,儘管時間很長,畫面血腥,可裡面有一個人類恆古不變的信念:不管多難都要活下來!








箴媒體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不要丟了希望

這個電影已經看了6遍了,之前,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了很久。

安迪在入獄前,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他的原話是,正直的像箭一樣,可是,到了監獄,幫監獄長洗黑錢,受賄,做假賬,做的滴水不漏,儼然成了高智商罪犯,肖申克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會讓人有這麼大的變化?

電影中有3個類似的場景,貫穿於影片的始末。就是瑞德去請求保釋,面試時的情節。前2次,瑞德都是抱著希望,表明自己已經洗心革面,做好了重新做人的準備,都被無情的拒絕了。第三次,他已經沒有了任何期望,對著面試官,說所謂保釋程序,就是政客們一套說辭,是騙人伎倆,結果反而被批准假釋。這三個情節,像一條主線,連著整部電影。告訴我們,肖申克,會把所有人的希望,一個個掐滅,然後拋入到無盡的暗夜,讓其自生自滅。在這個無情的地方,隨波逐流,剛開始會討厭他,後來,會慢慢習慣,再後來,會離不開他。就像布魯克斯,他離開肖申克的時刻,就是離開生命的時刻,安安靜靜,就像他從來沒有來過,唯一有的,是橫樑上的一行字,“brooks was here"。瑞德也不止一次告誡安迪,在肖申克,希望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東西。

有些鳥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毛太漂亮了,當他們飛走的時候,你會覺得把他們關起來是種罪惡。這也許是安迪跟其他人最大的不同,誠然,他有很好的專業技能,但是,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和肖申克的較量中,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

而最後,留給瑞德的信上,安迪說,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且永不磨滅。

要麼忙著生活,要麼忙著等死。這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的真實寫照。三餐一宿,忙忙碌碌,我們儼然成了生活的囚徒,整天刷著傳來傳去的段子,轉著相見恨晚的雞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有一天,墓碑上刻上了頭像和二維碼,簡潔的墓誌銘,寫了幾個字,擅長刷朋友圈。想想其實挺悲涼的,我們的夢想和希望,被藉口和推脫等種種踐踏之後,終於有了唯一的慰藉。如同肖申克囚徒們的香菸遊戲,樂此不疲。生活是一個牢籠,在你我適應他之前,別忘了自己內心深處,還有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是別人無法碰觸的東西。我想,需要經常拿出來刷的,應該是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