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岚山:破解 2 亿公斤海虹销售困局

 2月12日,记者在岚山中心渔港码头看见,海虹清洗机器不停运转,务工人员在紧张分包。


  “今天岚山海虹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的下单量超过15万公斤,按照这一数据测算,在海虹70天的采摘期内,仅凭电商渠道就能销售1050万公斤。”岚山区海虹养殖大户宋友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域条件,近几年岚山海鲜的名气越来越响。有数据统计,岚山海虹年产2亿公斤,一度占到全国总养殖量的半壁江山,这也给养殖户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然而,一场疫情打破了其原有的销售轨迹,收割期短、产业链短,且需要密集劳动力,临近收割的海虹该如何解困?
  2月7日召开的岚山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就疫情期间的海虹销售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引进“电商”、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的方案。紧接着,该区商务局出台《关于做好商务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区海洋发展局印发岚山区水产养殖企业与海洋牧场养殖企业复工复产八项意见;岚山头街道发布“寻找代销户、加工户的公告。
  2月9日,“2亿公斤岚山海虹滞销愁坏养殖户”的消息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一场“战疫情 我有情”线上购买海虹活动悄然火了起来。随即,天猫来了、拼多多来了、顺丰来了、利群来了,青岛、德州等地的网友纷纷助力……当天,岚山区电商运营中心便与顺丰速运搭建起线上购买渠道。

  事实上,作为贻贝主产乡镇,该区岚山头街道针对贻贝生产用工、用车情况进行细化部署,就贻贝加工、处理全过程进行严格要求,统筹协调人员管理、运输等环节,务必做到防控到位,实现效益最大化。
  “疫情防控以来,街道专门成立贻贝产销防控专班,设立了5个疫情防控检查站,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抓好车辆及人员登记管控,体温检测消毒等各个环节,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保证疫情防控期间贻贝生产顺利进行。”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雷庆介绍。
  来自岚山区商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有十几家电商平台公司在帮助岚山区销售海虹。“受冷链物流和保鲜期等因素影响,电商还不能完全解困岚山的海虹销售压力。电商之外,还需加快本地实体深加工企业的复工速度,加大新项目的招引力度。”区商务局局长田文见坦言。
  至记者发稿前,从区商务局传来好消息:不少投资商从滞销的海虹中看到商机,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其中,山东惠发食品和利群集团均有意到岚山投资开发海虹即食产品加工以及入驻商超等。
  “相信随着电商销售的持续发力、实体经济的陆续复苏以及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岚山海虹滞销现象将逐步解困。”田文见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