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蝗虫是一种美味,价格还很贵?为何古代闹蝗灾还会饿死不少人?

YXL独立风中


炸蝗虫是美味,那是因人而异。无论价格多贵,哪怕你白送我几斤,我也不会感谢你的。

记得多年前,还在大学里。寝室里有人回了趟家,神秘地掏出了一个盒子,冲着大伙儿吆喝:“你们有口福了,看我带了什么?”看着众人凑了过去,一脸满意地吃着,感觉是眉毛都要掉了。

我也赶紧挤过去,妈呀!是一盒烧好的蛹,这玩意还能吃?心里想着,欲掉头就走。那位伙计一把把我拉住,说道:“你尝尝,非常好吃,营养也高!”大伙都坚定地点点头。在他们的鼓励下,我犹豫不决地拿起了一个,一口咬下去,“扑哧”,一股雪白的液体冲出了口腔。恶心死了,我赶紧跑到卫生间,拼命漱口。这就是我曾经的一段吃虫子的经历,因此,这蝗虫比那茧蛹还有那啥,我是没那口福了。

古人,不知道会不会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倒是《大明风华》的朱瞻基对着张太后说过这么一句话:“那蝗虫有多厉害,敢过来吃我粮食,我就一口吃了它!”明朝恰好处在小冰河期,朱瞻基登基后,多年干旱,俗话说旱极必蝗。于是,在他执政晚期,就出现了罕见的蝗灾。他吃没吃蝗虫没人知道,但是,治理蝗灾肯定是参与了。据史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就曾统计和分析过明朝以前的蝗灾,并据此推出了古代蝗灾多发季节和滋生地的相关知识。

至于古代闹蝗灾为什么会饿死人,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古人不吃蝗虫

这个事情得追溯到周朝。“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这段文字选自诗经,大致意思是说,除掉害虫螟螣和蝗虫,把它们扔到大火里。诸位,别误解了,这里是烧死,不是串起来烧烤。可见,古人是不吃蝗虫的。

不过,听说李世民倒是真吃了一只蝗虫。那年,发蝗灾,官员都说没办法,李世民心想天下我都能统一,又何惧小小的蝗虫。于是,他赶到田头,顺手抓了只蝗虫,便吞了下去。据说,古人从那时起,就开始吃蝗虫了,但也只是个传说。

二、古人不敢捉蝗虫

还是在唐朝,据史载,开元时年,山东那里又爆发蝗灾了。老百姓每日祭拜祷告,祈求上苍降福,能将那蝗虫收回。时任宰相的姚崇看不下去了,就上奏唐玄宗:“诗经里说,抓住吃禾苗的害虫,扔到烈火中焚烧。再者,那蝗虫怕人,只要让农夫驱除,肯定没问题。请皇上恩准连夜堆设火场,砍出隔离道,边焚烧边掩埋,蝗虫就可以捕杀干净。”

唐玄宗动心了,但是百官仍疑惧不安。黄门监卢怀慎说道:“蝗虫是天灾,哪里是人力能除的?杀虫太多,有伤天和。”姚崇怒道:“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孙叔敖斩蛇得到福报。如果放任蝗虫成灾,一旦粮食吃光,到时百姓怎么办?灭蝗就是救人,真有天灾,有我姚崇一人承担,绝不会推诿给您。”卢怀慎这才闭口不言。

于是,唐玄宗下旨灭蝗。

本来是件好事,可不久,汴州刺使倪若水便上了道奏折:“消除天灾应当凭借德行。汉昭武帝刘聪就是因为昏庸无道,所以除蝗非但不成功,反而更严重了。”拒不执行除蝗命令。

姚崇知道后,给他写了封信:“你说修养德行可以消灾,蝗虫躲开良官所管辖的地方。那么,你那儿的蝗虫那么多,是因为你没有德行才招来的吗?如今你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吃禾苗无动于衷,那么今年必然颗粒无收,刺史大人该如何解释?”

倪若水细品姚崇的话后,发现自己是作茧自缚。他十分害怕,便号召农夫大规模捕捉蝗虫,共捕得蝗虫14万石。吃货们,别咂嘴,还是一把火烧了。

从这段真实的历史来看,古人对蝗虫确有敬畏之心,他们认为蝗虫是神物,不可捕杀,唯有祈祷,方能除灾。

三、蝗虫只能塞牙缝

假如,古人都爱吃蝗虫。古人干的都是体力活,就那玩意,几厘米长,吃多少才能填饱肚子。然而,据专家说,1公里的蝗虫一天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吃上个把月,当地的老百姓只能喝西北风了。

所以,这笔账不难算吧,别看它个儿小,但它们的杀伤力太强了。别看现在是一株禾苗,将来可是半碗饭。所以,就算一只蝗虫每日吃一颗禾苗,其实差不多等于吃了农夫将来的半碗饭。

就算你一发现就动手,但是由于这货实在是太能吃了,等你把它们捕捉完,可能大部分禾苗已经被吃掉了,只能说减少损失,将来饿肚子还是在所难免。

不信,可以看看最近正遭受蝗灾的非洲和巴基斯坦等国,别说吃,用飞机喷药都不好使,所以,吃是解决不了的,预防才是关键。

因为各位吃客忘记了一个必要条件,你得在它动嘴前,先把它吃了,否则农作物还是保不住。你说呢?


读春秋思无忌


猪吃2.3斤饲料才长一斤猪肉,这叫料肉比。蝗虫的料肉比我不知是多少,但我见过养蝗虫的,那家伙太能吃了,一大捆草很快就没了。如果把那些草比作粮食,假如够人吃2天的,那些蝗虫可能还炒不了一盘。我是海边的,最近猪肉有点贵,鱼便宜,就想着多吃鱼,不吃或少吃猪肉。可是不行啊,这才几天就觉得没有以前有劲了。这又让我想起大集体的时候,海产品都沤大粪了,没人吃,还是猪大白肉吃的香,干活还有劲。


胶东老农


在古代,一旦出现蝗灾,便会尸横遍野,到处都是流亡的难民和饿殍。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古人为何宁愿饿死宁愿流亡也不吃那些遮天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大自然给他们送到嘴边的高蛋白蝗虫肉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其一,我们讲的蝗灾,其实是指飞蝗,飞蝗的速度非常快,答主小时候经常会去稻田里抓蝗虫,对这种飞蝗印象深刻,弹跳力很强,速度极快,答主每次都不能得手。让古人受饥饿之苦的情况下去捕飞蝗,只能说很不现实。

其二,史料中有记载古人确实是吃蝗虫的,他们会将捕获的蝗虫晒干储存,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捕蝗虫工具,捕获的数量远远不能缓解一整年的灾荒。 所以靠吃蝗虫填饱肚子的想法可以打消了。

其三, 其实刚发生蝗灾时,老百姓家里是有少量存粮的,但也仅仅只够吃几天。 等存粮吃完,即使老百姓想回过头来捕食蝗虫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为什么呢?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飞蝗那魔术般的速度,蝗虫一旦压境便会风卷残云,食禾稼,草木俱尽,而且当他们啃食完后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失在另一片地区,连一株青草都不会给老百姓留下。所以蝗灾是不会给古人留下任何生存机会的。




吉玲


蝗灾来临吃货也没有辙,更何况是古人没有这么庞大的吃货群体。

唐朝就开始吃蝗虫。

从唐朝开始中国就开始通过吃蝗虫解决蝗灾问题,唐玄宗时期河南一带发生特大蝗灾,黑压压一大片遮天蔽日庄稼颗粒无收。唐玄宗为了表示自己治理蝗虫的决心,就叫人去捉来几只蝗虫,煮熟了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儿吃下去。这个方法让灾情得到缓解,但根本上没有解决问题,每逢蝗灾还是有大量人饿死。


有蝗虫吃当粮食为什么还会有人饿死?

不够吃啊!

我们做个假设,一次大型的蝗灾虫群规模大概在五十亿只左右,五十亿虫群来到蝗灾频发的河南中原大地。我们假设古代中原有一千万人口,一千万人分五十亿只蝗虫平均每人能分到五百只蝗虫。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吃六两米饭,蝗虫肉也就十几克样子当粮食吃起码要吃个几十上百只才管饱,几天就断粮了,没有蝗虫吃只能吃树皮活活饿死。


另外,蝗虫捕捉难度大。

中国历史上蝗灾大部分是飞蝗为害,飞蝗普遍以飞的快,吃的快著称,捕捉难度大。你准备回家拿工具捕捉驱赶时,虫群把粮食糟蹋的七七八八拍拍翅膀溜了。古代信息传播方式单一,没有现在发达的新闻媒体现场直播,迅速传播全国,吃货大军能够提前对蝗虫拦截,一饱口福。

蝗虫形成条件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吃蝗虫只能解决一时问题。

  • 蝗灾发生最主要是自然因素,当季节干旱时,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只有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蝗灾多发区土壤植被,才能根本上遏制蝗灾。一个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没有裸露土地,蝗虫也就没有繁殖的机会。靠吃货吃光蝗虫我只能用一个词“呵呵”,权当笑话不可太认真!

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妖气历史


<strong>炸蝗虫是一种美味,价格还很贵?为何古代闹蝗灾还会饿死不少人?


你都说了炸蝗虫是一种美味,那么在炸之前是不是要有油啊。古代可不向现在物质那么非富,油几块钱一斤,古代的油可是比猪肉贵的东西(古代的的榨油技术落后,出油率低,油料来源单一,油的产量本来就少,价格自然贵到只有富人才能天天吃的地步),有钱人不会去吃炸蝗虫,就算想吃,任何一个年代的富人都比穷人少,那么丁点的人口就是天天吃,也吃不光虫群,穷人想吃买不起油。而蝗虫除了炸的口感好,你见过拿蝗虫去烤去煮汤,去蒸着吃的吗。一想到蝗虫做的汤,那场面,只要是个正常人意想一下,汤上面飘着几只蝗虫的尸体,你们估计会把隔夜的饭给全吐出来吧。下面的图片是不是有点像是汤上面浮着几只的蟑螂啊。这卖像有点倒胃啊。


炸蝗虫子


奋斗的路上


古代闹蝗虫灾,蝗虫所到之处,所向披靡,颗粒无收,片甲不留,因为这些蝗虫不是一个两个太多了,如泰山压顶一般。

古人只想尽快的把他们赶走,因为这些蝗虫糟蹋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啊,没有粮食人就得饿死,捉个蝗虫基本是抓着了,能吃几天?有捉蝗虫的功夫,他们早把那些庄家给糟蹋光了。



我认为在闹黄灾的时候果然不吃蝗虫,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不是说古人不想把蝗虫拿来做成美味吃,而是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他们不能吃。首先,因为每年都会有蝗虫灾害,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准备粮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用吃蝗虫也能够果腹。而当他们的狼食吃完之后,蝗虫也已经飞走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捉他们来吃了。


其二:古人种庄家完全是靠天吃饭,如果有一年老天不下雨,那基本就属于大旱,除了上一点农家肥之外,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现代化的化肥。所以庄稼的收成也可想而知,根本就寥寥无几,只够一家人果腹,所以一旦黄虫来袭,古人是拼了命了,也要保护庄稼,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那些蝗虫,他们想的是尽快把那些皇后赶走,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其三:也许好多人不知道,蝗虫灾是多么的可怕,真的是所到之处在顷刻之间大片大片的田地就会变得光秃秃,因为这些蝗虫太多了,甚至多过了每一个粮食颗粒。人们把能想的办法都想到能做的事都做定,就是为了尽快的赶走蝗虫,而不是在捉蝗虫上浪费功夫,消耗无谓的人力和体力。



蝗虫是一种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它所得之处人们会被它们吓得措手不及,这时候人们想的粮食在自己心里才是第子位的,因为本来就不多,哪能让这些害虫来分食,只能想办法把它们大批量的赶走赶杀,根本就没有人会有闲工夫去捉这些蝗虫捉来吃,古代农民是非常可怜的与天斗,与地斗,与蝗虫斗,即便是是拼了命,一年所产的粮食也是寥寥无几。


佳宁姐姐说历史


来中国体验过生活的外国人,常会开这么一个玩笑,那就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什么是中国人不吃的。

这话虽说是玩笑话,但也说出了一些实情,在吃这方面,中国人确实是鲜有禁忌,世间生物只要是吃了不会死人的,基本都难逃中国人的一张嘴。

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蝗虫可不是人人都喜爱的美食,而是农民眼中的灾难,因为一旦闹起蝗灾,农民们一年的辛苦基本都要全费,不仅要饿肚子,还有可能要饿死不少人。

首先,古代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蝗虫能吃,而且即便知道能吃也不敢吃,因为他们认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惩罚他们的使者,吃了蝗虫可能要得罪老天爷,降下更大的灾祸。

其次,蝗虫若不加处理的话,其实一点也不好吃,而且吃了还会让人觉得更饿,根本不顶饱,并不能当做主食来吃。

有些人可能会说啦,用油炸过的蝗虫特别美味呀,咬起来脆甜脆甜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以古代农民的生活条件来说,用一锅油来炸蝗虫十分不现实,他们平日里连口肉汤都不常吃得到,哪儿来那么多油让他们挥霍呢?





小孙说史vlog


事实上,他们吃。

但等到他们要吃的时候,蝗虫已经飞走了。

蝗虫过境时,地里还有庄稼,百姓的家里也有存于的粮食,那时候根本没有人会去吃蝗虫。

可到了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过,庄稼都被洗劫一空。

那时候蝗虫已经不知去向了,到哪去吃蝗虫。

更重要的一点是,蝗灾中的蝗虫与一般蝗虫不同,即飞蝗,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就算抓也只能抓几只?

根本就不够充饥的。

又没法保存,不可能提前抓起来当口粮。



理水采薇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蝗虫吃完庄稼他就飞走了。你吃不了多少天。草你都没得吃。自然就没有了


民食为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98b000a931cb96022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